早教產業急速擴張 100元一節課讓孩子學到了什麼?
編者按:最近,教育部發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南》),公開徵求社會各界意見。《指南》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相關專家表示,這個《指南》是一個科學詳細的參考,可以讓老師和家長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遏制「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在不少人眼裡,孩子會認多少字、背多少單詞、做幾道數學題,成為衡量孩子是否優秀的標準。但這樣的標準到底有無科學性?早期教育如何異變為早期培訓?早期教育有沒有效果?連日來,記者對南寧市的早教機構和幼兒園進行了調查。
上一節課100多元錢,一個全託班是每月1800元,孩子才幾個月大就上課,收費貴過MBA……在南寧,針對0-3歲孩子的早教市場越來越「瘋狂」。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幾乎成了每個城市家庭的共識。那麼,早期教育如何異變為早期培訓?早期教育有沒有效果?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家長瘋狂追捧「早教」
園園今年只有1歲7個月大,但已經在南寧市一家據說有「美國背景」的早教中心有了近一年多的上課經歷。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別的孩子能上早教,我家孩子可不能落後。」園園的媽媽告訴記者,在孩子6個月大時,她就將孩子送到東葛路一家早教中心去上課了,每周5節課。
連日來,記者走訪南寧市民族大道、東葛路、人民路等多家早教機構發現,幾乎是每一條路都設有早教機構,早教機構也設在商業中心,一個商業中心甚至有三四個早教機構。一些有外國背景的大型連鎖早教中心也已經登陸南寧市。孩子在上課,家長就坐在等候區裡討論「育兒經」。
參加早教的孩子低齡化傾向加劇,有的「學員」才1歲多,走路都不太穩;有的才幾個月大,被媽媽抱在懷裡「聽課」;有的嘴裡還含著安撫奶嘴。
上早教班一節課100元貴過MBA?
「早教的費用貴得太離譜了,我的孩子現在上的是100元的一節課,比我讀個MBA都貴。」在南寧市一家銀行工作的郭女士說,早教班一節課收費在80元至150元之間,如果報了兩門課程,每周上三四節課,一年花費要一萬元以上。
記者隨機調查了南寧十多家早教機構後發現,這樣的收費標準非常普遍,每節課收費一般在60元至130元,全託班是每月1800元,半日班是每月1600元,興趣班為一節課90元左右,課時1小時。要想讓孩子上早教課,選擇最少的課時和最便宜的價格,一年最少也要掏4000元。
「早教絕對是個暴利行業。」南寧一家幼兒園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帳,不論場地租金還是教師工資,早教機構與民辦幼兒園均相差無幾,甚至在人力成本方面,早教機構更低一些,因為早教對教師工作時間和學歷要求其實更低。但是,早教收費卻是幼兒園的三四倍以上。
家長對早教「效果」看法不一
早教都學些什麼課程?早期教育有沒有效果?採訪中,不少家長對此看法不一。
吳沛陽今年兩歲多,已經在魯班路某早教中心待了3個多月。吳沛陽的爸爸認為,孩子在家與家長玩,啟發性較小,而且教育方法也不見得科學。孩子去早教中心的話,老師會針對小孩的年齡給小孩布置一些任務,這不僅可以啟發小孩智力,還能培養他的獨立性。「去早教中心也能讓孩子接觸更多同齡人,為孩子上幼兒園提前準備,我們家孩子現在很喜歡去早教中心。」 吳沛陽的爸爸對記者說,「目前孩子一周上兩次課,3個多月來,孩子動手能力有了一定提高,做事的積極性也有所上升。」
許翰今年兩歲多了,活潑好動,許翰的媽媽秦女士幾個月前也想把他送去早教中心「調教調教」,為此還走訪了許多家早教中心,上了幾節體驗課程,但是都沒最終決定下來。「當初是希望孩子可以早點開始學習,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秦女士說,「但聽有些朋友說,孩子參加早教並沒有學到多少東西,所以就不打算送去了。」
早教在辦學初衷上存在偏差
家長的功利化教育傾向讓過度早教愈演愈烈。對此現象,教育專家怎麼看呢?
「早教的存在是好是壞,不能一概而論,更不能將其一棍子打死。」長期研究早教的南寧市教育局關工委副主任楊春成表示,現在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都比較重視,認為越早對孩子教育越好,致使早教市場應運而生,但各種問題也隨著早教熱而出現。現在的早教市場太注重經濟效益,導致許多早教機構在辦學的初衷上就存在偏差。
楊春成認為,現在南寧的早教發展還不夠「成熟」,這些早教機構應該跟真正做教育的機構聯合起來,多做一些素質教育,少一些應試教育,這樣才有利於早教的健康發展。另外,早教中心也要引導家長多學習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注重因勢利導、因材施教,讓孩子在感受親情關愛中快樂地學習。
相關連結
《指南》部分內容
數學認知
3~4歲:能感知和區分物體的大小、多少、高矮等量方面的特點,並能用相應的詞表示。能通過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能手口一致地點數5個以內的物體,並能說出總數,能按數取物。能用數詞描述事物或動作。如我有4本圖書。
4~5歲:能感知和區分物體的粗細、長短、厚薄、輕重等量方面的特點,並能用相應的詞語描述。能通過數數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5~6歲:初步理解量的相對性。藉助實際情景和操作(如合併或拿取)理解加和減的實際意義。能通過實物操作或其他方法進行10以內的加減運算。能用簡單的圖表表示簡單的數量關係。
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4歲:在提醒下,飯前便後能洗手。在幫助下能穿脫衣服或鞋襪。能將玩具和圖書放回原處。
4~5歲:飯前便後能主動洗手,方法正確。能自己穿脫衣服、鞋襪、扣紐扣。能整理自己的物品。
5~6歲:能根據冷熱增減衣服。會自己繫鞋帶。能按類別整理好自己的物品。(當代生活報 閉初健 何璨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