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基底膜是否被突破是保住子宮關鍵所在

2021-01-07 大眾網

     宮頸癌手術能保住子宮嗎?

  □ 程守勤

  近日,江蘇省腫瘤醫院婦瘤科連續收治了幾位年輕的宮頸腫瘤患者。

  小黃被確診為宮頸原位癌,醫生安排她在門診做了「錐切」手術,手術時間只有兩分多鐘,術後半個小時就讓她回家了,並讓她三個月後再來醫院複查。原本眼淚汪汪的她難以置信,原來以為要做子宮切除大手術呢,怎麼治療會這麼簡單呢?而小陳則遠沒有這麼「幸運」,被確診為宮頸浸潤癌Ⅰb期後,醫生讓她住院手術,要摘除子宮,做廣泛性全子宮切除術和淋巴結清掃術,手術後還要再做病理檢查,以決定是否術後還要配合化療或放療。兩位年輕的患者之前都沒有任何症狀,僅是在婦科體檢時發現的腫瘤,為什麼治療上差別會這麼大呢?

  保住子宮關鍵在於宮頸基底膜

  江蘇省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主任委員、江蘇省腫瘤醫院婦瘤科主任吳強教授說,宮頸原位癌只要切除病灶並定期複查即可,目前治療方法主要是宮頸錐形局部切除,包括電刀錐切和冷刀錐切等。電刀錐切也就是環形電切術,只要數分鐘的時間,而且出血少、創傷低。而宮頸浸潤癌,只要確診後,則必須要切除子宮的宮頸或全部子宮,患者則部分或完全失去生育功能。子宮能否保得住,關鍵在於腫瘤是否突破宮頸的「基底膜」。如果將宮頸癌比作一棵小樹,原位癌是地面上的樹枝,只需把其切除即可;而浸潤癌則會發芽生根,即向下穿透了地面(基底膜),並隨著樹根四處生長,要徹底清除癌細胞,必須挖開土,隨著樹根的走向全面清理,才能防止進一步擴散(即廣泛性切除子宮和盆腔淋巴結切除)。基底膜就如同地面,是一個天然的屏障,原位癌位於基底膜上,比較局限和表淺,一般只要切除腫瘤,且切緣乾淨,復發的機率不大,多不會轉移,但要經常複查;而基底膜下是結締組織,內有豐富的淋巴管和血管,後兩者是腫瘤轉移的主要途徑,癌細胞只要突破基底膜,就有復發和轉移的可能。為了安全,必須切除子宮,如果確定有轉移,則要配合放療或(和)化療,以防止遠處轉移的發生。

  哪些人更容易得宮頸癌

  宮頸癌是女性僅次於乳腺癌的第二大高發惡性腫瘤,近年來在我國呈上升趨勢,年輕化趨勢也比較明顯,以往多集中在40歲以上的女性,而目前接診的最年輕的宮頸癌患者才20多歲。宮頸癌的發生與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早婚、早育、多產、慢性宮頸炎症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等因素有關。

  2003年年底,香港影星梅豔芳因宮頸癌去世,此前其胞姐梅愛芳也因宮頸癌去世,宮頸癌有家庭遺傳性嗎?吳強說,宮頸癌的家族聚集性不如乳腺癌、腸癌明顯。但其發病年輕化與初次性生活的時間有關,初次性生活年齡在15歲以前,並有多個性伴侶者,其患宮頸癌的危險性將增加5~10倍,因為青春期宮頸上皮發育尚未成熟,易受致癌因素的刺激而致病。

  原位癌應早發現、早治療

  小黃的原位癌與小陳的早期癌症究竟有什麼不同呢?吳強說,宮頸癌發現愈早治癒率越高。原位癌屬於癌前病變,在細胞轉化成癌細胞的過程中被發現,並及時切除,治癒率接近100%,可以保留子宮,保留生育能力,對生活狀態沒有影響。而宮頸癌Ⅰ期,宮頸局部細胞轉化為癌細胞,治癒率可達80%~90%,但大多要切除子宮,對生育及性生活會有影響;Ⅱ期為60%~70%,Ⅱb期以後都不建議再做手術,僅只能採用放射治療了;Ⅲ期治癒只有40%~50%,到Ⅳ期治癒率僅有10%了。吳強說,很多人都特別擔心體檢發現原位癌,認為是「不幸」,因為原位癌是癌前病變,在治療方法、治療費用、患者承受的痛苦、治療效果上都是非常樂觀的,基本都可治癒,並且能夠保留子宮和卵巢,保留生育功能,對生存質量幾乎沒有影響,復發率也很低,與真正的宮頸癌患者相比,應該是「不幸中的萬幸」。最怕出現的情況是,前一次檢查時還沒有發現癌前病變,因為體檢間隔時間長,再次檢查時卻發現患上宮頸癌,治療效果比原位癌要差得多。

  能否「幸運」決定權在自己手中

  很多年輕女性得了宮頸癌後都希望能保住子宮和卵巢、保住生育能力和女性性徵,避免因此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有些人因為切除了子宮而憂鬱自卑,始終走不出心理陰影。吳強說,作為醫生,非常能理解患者的心情,特別希望每一位患者經過治療都能夠回歸正常的生活,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能恢復健康。但是從治療的角度來說,腫瘤浸潤基底膜以後,保留子宮的弊遠大於利,從安全出發,往往不得不切除子宮。所以說,宮頸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尤為重要,從早期炎症發展到惡性癌變需要經歷數年的時間,但宮頸癌早期大多無症狀,很多早期患者都得益於婦科體檢。如果能夠定期做婦科檢查,是可以查出癌前期病變的。小陳如果能早一年做婦科檢查,治療方案會完全不同。

  西方的女性大多會定期進行婦科篩查,因此西方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呈下降趨勢;而中國成年女性因為害羞或怕痛,多不願意做婦科檢查,等到出現症狀再檢查,往往已經到了宮頸癌Ⅱ期或更晚,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間。因此建議,女性有性生活史後,應每1~2年做一次婦科檢查,宮頸細胞學檢查經濟、安全又準確,九成以上病例可被發現,是一個比較理想的選擇,HPV病毒的檢測也有助於宮頸癌的發現。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宮頸癌的「蛛絲馬跡」,正常經期以外,出現接觸性出血、陰道不規則流血、陰道分泌物異常等症狀時,則要警惕宮頸癌的可能,千萬不要諱疾忌醫,而應及時到專科醫院就診。

相關焦點

  • 子宮宮頸鬆弛「兜不住」雙胞胎
    本報訊(記者田巧萍)為了保住一對23周的胎兒,前天晚上至昨日凌晨,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的楊華光教授應武漢市婦幼保健院的求助,緊急馳援武漢。
  • 什麼是子宮頸癌疫苗 宮頸疫苗注意事項有哪些
    宮頸癌的發病率是越來越高了,時刻都在威脅著女性朋友的健康安全,為了能夠更好更有效的防治宮頸癌症,很多人就開始打宮頸疫苗,那什麼是子宮頸癌疫苗呢,打宮頸疫苗注意事項有哪些呢,子宮頸癌疫苗接種的時間是什麼時候呢,下面一起來看文章吧。
  • 瑞美堂||重返顏值巔峰-基底膜的修復
    zone,BMZ),基底膜是連接表皮與真皮的重要結構,僅50~90nm寬,主要強化表皮與真皮的連接,緊實皮膚,防止表皮鬆懈、滑動,增加表皮和真皮的接觸面積,利於二者之間的物質交換,使皮膚保持完整性。皮膚中有三種類型的基底膜:表皮真皮連接層;血管基底膜;皮下脂肪的分界。
  • 宮頸糜爛、宮頸納囊、宮頸息肉、宮頸溼疣、HPV,看這一篇夠了
    子宮是孕育胚胎、胎兒和產生月經的器官。位於子宮下部的宮頸是子宮通往陰道的「關卡」。平時子宮頸內口緊閉,子宮頸管分泌大量粘液形成膠凍狀粘液栓,成為上生殖道感染的機械屏障。但是因為月經、分娩等因素的影響,宮頸也經受著各種致病因素的考驗,極易誘發感染,宮頸病變甚至是宮頸癌。【宮頸糜爛】一個過時的診斷!
  • 宮頸環形電切術!|挖空細胞|電切術|宮頸癌|-健康界
    因此積極治療HPV感染是預防宮頸癌變的有效手段,而持續的HPV高危型感染,在兩年內有15%引起重度宮頸癌前病變(CIN III級),十年內發展為宮頸癌,甚至有報導為三年內。患者高女士,52歲,因HPV高危型陽性持續一年,行病理檢查回報:宮頸慢性炎,挖空細胞可見,其中(9點)伴低級別上皮內瘤變(CINI級),P16(-),Ki67(基底層+),為求進一步治療就診於北亞骨科醫院婦科。
  • 基底膜重塑調節小鼠胚胎發生
    基底膜重塑調節小鼠胚胎發生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8 13:04:54 英國劍橋大學Magdalena Zernicka-Goetz團隊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基底膜重塑調節小鼠胚胎發生
  • 從HPV感染到宮頸癌要經歷哪幾個過程,找到關鍵點可以達到預防癌變...
    最常見引起癌變的亞型是16和18,據報導可見於70%的子宮頸癌患者。其他癌基因型(如31,33,45和58)也較常見,可能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流行性。低危型HPV如6和11型與癌症無關聯,但可引起尖銳溼疣。
  • 子宮內膜癌的出血特點 預防子宮內膜癌方法
    現在的很多女性朋友會有子宮內膜癌的病症,那么子宮內膜癌的出血特點有哪些呢?子宮內膜癌是怎麼引起的?是什麼原因導致,如何預防?子宮內膜癌的症狀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子宮內膜癌的出血特點子宮內膜癌有著很多的出血症狀。
  • BD Matrigel基底膜/基質膠 促銷
    細胞與基底膜間的相互作用是調控細胞行為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使用BD Matrigel系列的細胞外基質培養的細胞可以有著類似體內環境的良好分化表現。Matrigel是從富含胞外基質蛋白的EHS小鼠腫瘤中提取出基底膜基質,是一種可溶性的三維培養基。
  • 大連腹及腰骶部墜痛小心宮頸肥大
    核心提示:大連美琳達婦兒醫院.腹及腰骶部墜痛小心宮頸肥大?人流、分娩或宮頸手術,有的會使宮頸受損,子宮受傷,引起細菌感染,都有可能造成宮頸肥大。往往我們不注意的問題就會造成很嚴重的局面,宮頸肥大就是因為我們生活的細小問題演變成的,那麼就像腹及腰骶部墜痛就要小心宮頸肥大的問題了,那麼什麼原因會造成宮頸肥大呢?
  • 《自然》:基底膜重塑調控小鼠胚胎發生過程
    而近些年來的研究開始發現基底膜在組織形態發生中的不可忽視的作用。許多上皮組織在胚胎發育過程中迅速擴張,但仍被基底膜所包圍。基底膜是一種緻密、片狀的特化細胞外基質,主要由層粘連蛋白、IV型膠原、巢蛋白、硫酸乙醯肝素蛋白多糖和基底膜聚糖組成。基底膜的重塑被認為發生在分支形態發生的過程中,以適應上皮細胞的生長【3】。
  • 中文解讀 | 基底膜在血腦屏障發育及維護屏障功能中的作用
    本文作者則將視角放在了被以往眾多研究忽略的血腦屏障組成成分 —— 基底膜。基底膜由於缺乏細胞成分,在早期的研究中被認為僅參與血腦屏障的支撐和「鉚釘」作用。但本文作者發現基底膜在血腦屏障完整性、發生學乃至血管病(尤其是出血性血管病)的病因學方面均起到了重要作用,且作者綜述了基底膜各種生物組成部分在疾病發生、血腦屏障形成及調節方面所產生的不同作用。
  • 敏感肌發病率逐年增高 艾思諾娜基底膜修護臨床試驗啟動
    ,基底膜與皮膚屏障功能息息相關基底膜位於皮膚表皮層與真皮層之間,呈連續、清晰的帶狀,除了起支撐及連接作用以外,基底膜可以發揮信號傳導作用,協調表皮、真皮間功能動態平衡。此外,由於表皮沒有血供,基底膜還發揮半透膜作用,維持真皮和表皮間的營養輸送,細胞產物代謝及限制大分子、炎症因子、腫瘤細胞的通過。
  • Nature丨基底膜重塑調控小鼠胚胎發生過程
    而近些年來的研究開始發現基底膜在組織形態發生中的不可忽視的作用。許多上皮組織在胚胎發育過程中迅速擴張,但仍被基底膜所包圍。基底膜是一種緻密、片狀的特化細胞外基質,主要由層粘連蛋白、IV型膠原、巢蛋白、硫酸乙醯肝素蛋白多糖和基底膜聚糖組成。基底膜的重塑被認為發生在分支形態發生的過程中,以適應上皮細胞的生長【3】。
  • 什麼是子宮破裂和瘢痕子宮?記住這4個點,可有效預防子宮破裂!
    但瑪西娜第二次懷孕7個月時,肚子劇烈疼痛,她被送往醫院,原來她的子宮已經破裂,她的孩子西奧(Theo)被急救剖腹產出生,但關鍵時間上的延遲,導致他缺氧,造成了腦部損傷。不幸的是,西奧在9個月大時還是死了。一、什麼是子宮破裂相信看完這則新聞,大家都對子宮破裂唏噓不已,對自己的妊娠也充滿了擔憂。
  • 基底膜在脫細胞異體真皮修復創面中的作用
    在脫細胞異體真皮中,能夠使創面瘢痕減輕的物質就是保留完好的細胞外基質的形態結構和成分,以及完整的基底膜。基底膜的存在對於宿主細胞的移行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基底膜在脫細胞異體真皮製備的過程中被很好地保留了下來,為上皮細胞的移行提供了完整的框架。
  • 一起學病例 | 伴有基底膜變薄的腎病症候群
    對於臨床觀察到的腎小球基底膜變薄,醫生重點需要鑑別的疾病:Alport症候群和薄基底膜腎病。 Alport症候群電鏡表現為基底膜厚薄不均、撕裂以及緻密層不規則的多層化表現,緻密層不規則透明增厚區可見纖維絲,短的纖維絲與腎小球基底膜垂直,形成"網格"樣表現,緻密層之間可見顆粒狀斑點樣物質存在。可以出現節段性變薄,而特殊的基底膜撕裂現象更有意義。
  • 醫生科普:皮膚基底膜真的會受損嗎
    但是你真的知道什麼是皮膚基底膜嗎?下面幾點帶你了解什麼是皮膚基底膜,它到底會不會受損:1、其皮膚細胞的基底層是保護機體皮膚的第二道防線。一般說基底膜受損,這種說法沒有任何道理。2、不存在什麼基底膜受損,還有那些說,不能新陳代謝的講法,新陳代謝每時每刻都在進行,不會因為什麼原因停止。要知道基底膜在皮膚表皮最下層,也不是隨便就會受損傷的 。
  • 子宮糜爛是什麼原因引起的?醫生提醒:出現這些症狀小心子宮糜爛
    那么子宮糜爛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1、性生活強度大性生活強度大指的是每星期四次或者超過四次的性生活,性生活強度大較為容易給宮頸黏膜帶來損害,若是同房過程中不注重衛生,宮頸很容易產生炎症感染,加上每星期四次以上強度性生活,於是給宮頸無形中帶來了負擔,久而久之,就會發展成慢性宮頸炎,臨床上常說的宮頸糜爛其實是慢性宮頸炎常見的病理症狀
  • 基底膜健康是什麼鬼?原來是這種鬼~
    基底(基底膜)是什麼?簡單科普一下,基底膜是存在於表皮層和真皮層中間的一層膜,也可以理解為在表皮層的最底層(基底層)中,是我們皮膚的水分和營養交換的通道。基底膜不健康,皮膚缺水怎麼都補不好,鎖水永遠成問題,還有敏感不耐受等等問題隨之而來。而這個概念和領域,很少有品牌(大牌)去深度研究,並且以此作為研發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