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環形電切術!|挖空細胞|電切術|宮頸癌|-健康界

2020-11-29 健康界

HPV感染,尤其是高危型感染,是引起宮頸癌的直接原因,約90%以上的宮頸癌患者均伴有HPV高危型感染。因此積極治療HPV感染是預防宮頸癌變的有效手段,而持續的HPV高危型感染,在兩年內有15%引起重度宮頸癌前病變(CIN III級),十年內發展為宮頸癌,甚至有報導為三年內。

患者高女士,52歲,因HPV高危型陽性持續一年,行病理檢查回報:宮頸慢性炎,挖空細胞可見,其中(9點)伴低級別上皮內瘤變(CINI級),P16(-),Ki67(基底層+),為求進一步治療就診於北亞骨科醫院婦科。

婦科門診以「子宮頸上皮瘤樣病變CINI級、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慢性子宮頸炎,支原體感染。」收治入院。

入院後,完善相關檢查,無禁忌症後,婦科於秀娟主任確定手術治療方案,在無插管全麻下行宮頸環形電切術,錐形切除部分宮頸組織,創面使用高頻電凝止血,手術時間15分鐘,患者全程無痛苦,術後陰道局部抗炎治療,術後24小時出院。

術後七天病理結果回報:宮頸慢性炎症,挖空細胞增多,局灶伴低級別上皮內瘤變(CINI級),切緣淨。免疫組化染色結果:p16 (-),ki67(基底+)。

此患者為典型的HPV高危型持續感染引起的宮頸上皮內瘤變(CIN I級),也就是癌前病變。宮頸癌前病變分三級,CINI級60%自然消退,持續陽性2年發展成CINII/III風險為10-13%。CINII級20%發展成CINIII,5%發展成原位癌,CIN III級為重度病變,累及腺體者稱為原位癌,CINIII級可以直接發展為宮頸癌。

宮頸環形電切術科普

宮頸環形電切術是用高頻電極切除病變組織,阻斷病變的進一步發展,聯合抗HPV藥物治療宮頸HPV感染及宮頸癌前病變的有效方法,患者可以在門診手術,隨做隨走;也可以選擇無插管全麻下手術,術中全程無痛,術後24小時出院。創傷小,出血少,一般術後1個月複查宮頸創面即可痊癒。

相關焦點

  • 宮頸挖空細胞是什麼意思
    臨床上,有一些女性朋友體檢或婦科檢查發現宮頸有挖空細胞,那麼宮頸挖空細胞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當人體私處或肛周感染HPV低危黏膜型病毒後,表皮細胞棘層、基底層出現的皮損增生,細胞出現空泡化改變。挖空細胞臨床上常見於尖銳溼疣,屬於皮膚性病的一種。若不及時治療會逐漸發展成典型的菜花狀、雞冠狀或乳頭樣疣體。
  • 宮頸基底膜是否被突破是保住子宮關鍵所在
    而小陳則遠沒有這麼「幸運」,被確診為宮頸浸潤癌Ⅰb期後,醫生讓她住院手術,要摘除子宮,做廣泛性全子宮切除術和淋巴結清掃術,手術後還要再做病理檢查,以決定是否術後還要配合化療或放療。兩位年輕的患者之前都沒有任何症狀,僅是在婦科體檢時發現的腫瘤,為什麼治療上差別會這麼大呢?
  • 菏澤市二院泌尿外科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膀胱結石取出術
    本網訊:( 劉銀茂 李洪橋 )  近日,山東菏澤市第二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在山東大學第二醫院泌尿外科專家馬天加教授的指導下,為一名「膀胱結石合併前列腺增生」的患者成功實行了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
  • 宮頸糜爛、宮頸納囊、宮頸息肉、宮頸溼疣、HPV,看這一篇夠了
    位於子宮下部的宮頸是子宮通往陰道的「關卡」。平時子宮頸內口緊閉,子宮頸管分泌大量粘液形成膠凍狀粘液栓,成為上生殖道感染的機械屏障。但是因為月經、分娩等因素的影響,宮頸也經受著各種致病因素的考驗,極易誘發感染,宮頸病變甚至是宮頸癌。【宮頸糜爛】一個過時的診斷!
  • 宮頸有癌,皮膚會打報告,身體3處癢,警惕宮頸癌「破門而入」
    宮頸是子宮的門戶,扮演著侍衛的角色,阻擋病原體、細菌進入子宮內部,一旦宮頸失守,很容易引發一系列的疾病。其中宮頸癌是婦科高發的癌症之一,據調查顯示,每 10萬名女性中就有13名是宮頸癌患者,而且發病的人群開始偏向年輕女性。
  • 宮頸疫苗你打了嗎?194個國家共同承諾消除宮頸癌 發病率僅次乳腺癌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宮頸疫苗你打了嗎?194個國家共同承諾消除宮頸癌 發病率僅次乳腺癌 宮頸癌可以說是一種高發的癌症,近年來,比較火的九價疫苗你聽說過嗎?這是比較常見的宮頸疫苗之一,但是現在還是需要預約的,很難打上。
  • 26歲查出「宮頸癌前病變」,癌前病變到癌症剩幾年?
    26歲的小青身體一直很健康,前段時間單位體檢,到醫院拿檢查報告時,上面顯示宮頸高危型HPV感染,宮頸細胞學檢查顯示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小青便去詢問醫生,接受建議後又做了陰道鏡檢查,結果醫生說是已經宮頸癌前病變了。 小青一聽,慌了:「癌前病變?是不是就是宮頸癌?
  • 宮頸癌愈來愈年輕化了!專家:愛做這4件事,宮頸哪能「扛得住」
    據調查顯示,威脅女性健康的疾病中,宮頸癌的發生機率慢慢的開始向年輕人傾斜。所以,預防宮頸受傷成為女性健康的重要課題。其實宮頸癌的誘發大部分跟HPV病毒的感染有關,生活中很多的不良習慣是誘發其感染的重要因素,但是很多習慣現在的年輕人每天都在做,快看看你有沒有中招。宮頸癌愈來愈年輕化!
  • 尖銳溼疣與挖空細胞的關係
    其實,很多人並不了解,挖空細胞就是尖銳溼疣的初期病變形態。換言之,檢查出有挖空細胞,就可以確診為尖銳溼疣。 挖空細胞是由於HPV低危黏膜型病毒感染導致的,常見的病毒類型有HPV6、11、42、43等。人體在私處或肛周感染病毒後,病毒處於表皮細胞的棘層、基底層,隨後會加速受損細胞的成熟化而形成的表層鱗狀細胞,導致細胞呈空泡樣改變,形成典型的挖空細胞。
  • 蕭山27歲姑娘得宮頸癌 這些知識要了解
    這是年輕的宮頸癌病人最常見的問題什麼是宮頸癌女性的盆腔結構中,前面是膀胱,後面是直腸,子宮在膀胱與直腸之間,位於盆腔的中間。子宮呈倒梨形,宮頸是子宮的門戶,位於子宮的下端,而發生於宮頸上皮的惡性腫瘤就是宮頸癌。宮頸癌高發年齡是50-55歲。
  • 宮頸機能不全新福音:孕前腹腔鏡下宮頸環扎術
    宮頸機能不全用來描述在沒有宮縮的情況下,子宮頸由於解剖或功能缺陷而不能維持妊娠至足月。典型的臨床表現為孕中、晚期的宮頸無痛性擴張,伴有妊娠囊膨入陰道,隨後不成熟胎兒的娩出。宮頸機能不全是導致中晚期流產和早產的主要原因,不予糾正則反覆發生。宮頸環扎術是目前治療宮頸機能不全的常用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圍產結局。
  • 紐西蘭先進宮頸癌篩查技術進入中國 超3億女性將受益
    人民網8月20日電 據NZ華新社援引英文媒體computerworld消息,近日,紐西蘭醫療設備公司TruScreen Limited(NZAX股市代號TRU)參加了中國醫師協會婦產科醫師分會(Chinese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Association )的年度會議,並與中國的婦科專家們進行了學術交流
  • NEJM:宮頸癌細胞竟能經產道進入嬰兒的肺!科學家首次發現宮頸癌...
    而在最新一期《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上,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團隊報告的兩例案例,就是罕見中的罕見了:兩名患有宮頸癌的母親,可能因為順產的緣故把癌細胞傳給了兒子,導致了兩例兒童肺癌!研究者們推測這種傳播的原因,可能是嬰兒在分娩過程中從產道內的羊水、分泌物等液體中吸入了宮頸癌細胞[1]。看到報告的多位美國專家都對這一傳播途徑感到非常吃驚,表示可能需要重新考慮宮頸癌對胎兒的潛在影響。「嬰兒吸入癌細胞」這一傳播途徑,此前還只是理論上的可能。
  • 這10種人是宮頸癌高危人群,掌握5招防禦它!
    · 宮頸良性病變經電灼、抗生素等治療後出現復發者。 · 可疑宮頸病變,如白斑、肉眼可見腫瘤等。 上述患者應轉至婦科門診進行陰道鏡檢查及活檢,以明確診斷。 7.
  • 宮頸癌:不可怕的癌症
    蘇星:宮頸因為它特殊的生理位置,通過陰道跟外界相連接,所以特別容易受到感染,常見的一些病主要像炎症、腫瘤。所謂的炎症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炎症,像我們經常在妊娠的時候或者是人流的時候,來自於外界的細菌或者是病毒的感染。慢性的炎症主要表現在像宮頸糜爛,宮頸肥大,包括一些宮頸息肉,還有宮頸腺體的囊腫,這種都屬於宮頸的慢性炎症的一部分。
  • 宮頸甲基化適合多大年齡做
    預防宮頸的重要策略是早期發現宮頸癌的癌前病變及早期宮頸癌,並實施針對性的治療,阻斷宮頸癌病程進展,預防宮頸癌的發生。WHO世界衛生組織建議21~64歲的婦女每年篩查一次。21歲以下的女性免疫抵抗力比較強,即使發生HPV感染也可以自行清除掉,多為一過性感染,所以該階段的女性並不推薦進行篩查;子宮切除的女性,因為沒有宮頸所以不需要檢查。
  • hpv陰性會得宮頸癌嗎 hpv和宮頸癌的關係
    目前,患有宮頸癌症的人群是越來越多了,特別是在夏季,發病率高的嚇人,很多人就會問hpv陰性會得宮頸癌嗎,宮頸癌症如何預防呢,HPV就一定和宮頸癌有關嗎,帶著問題一起和小編去文章中尋找答案吧。hpv陰性會得宮頸癌嗎99.8%的宮頸癌患者中可以檢測到HPV,而HPV陰性者幾乎不會發生宮頸癌。除此之外,98%以上的宮頸疾病患者也存在HPV。在漫長的潛伏期當中,任意做一次婦科體檢防癌篩查,都能檢查出來宮頸的癌前病變。也就是說,通過HPV篩查,我們可以準確得知自己的患病可能,把心放寬,或者及早發現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