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很多女性朋友會有子宮內膜癌的病症,那么子宮內膜癌的出血特點有哪些呢?子宮內膜癌是怎麼引起的?是什麼原因導致,如何預防?子宮內膜癌的症狀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
子宮內膜癌的出血特點
子宮內膜癌有著很多的出血症狀。子宮內膜癌會經常出現這樣的症狀,所以如果呈現陰道不規則出血,一定要提高警覺,那麼還有一下幾種狀況會伴有出血,要加以區別。
1、原發性輸卵管癌陰道排液、陰道流血和下腹痛,陰道塗片可能找到癌細胞而和內膜癌相似。而輸卵管癌宮內膜活檢陰性,宮旁可捫及腫物,有別於內膜癌。如包塊小而觸診不表者,可經過腹腔鏡檢查確診。
2、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多見於生養年齡婦女。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重度在組織形態上,有時很難與分化良好的腺癌鑑別。通常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病理上可表現為灶性
,有壓扁的正常上皮,細胞分化較好,或可見鱗狀上皮化生,肥漿染荷花色,無壞死浸潤等表現。
3、功用失調性子宮出血更年期常發作月經紊亂。特別子宮出血較頻發者,不管子宮巨細是否正常,必需首要做診刮,清晰性質後再進行醫治。子宮內膜癌可要生在生養期甚至生養早期婦女。曾紛歧子宮內膜癌患者,年僅26歲,月經過多3年,按功用性子宮出血醫治無效,最終診刮證實為子宮內膜癌。所以年青婦女子宮不規則流血醫治2~3個月無效者,也應進行診刮辨明狀況。
4、子宮頸管癌與內膜癌一樣。相同體現不規則陰道流血及排液增多。如病理查看為鱗癌則考慮來歷於宮頸。如為腺癌則判定其來歷會有困難,如能找到粘液腺體,則原發於頸管的可能性較大。
子宮內膜癌的症狀
極早期患者可無明顯症狀,僅在普查或婦科檢查時偶然發現。一旦出現症狀,多表現為:
(1)出血
不規則陰道出血是子宮內膜癌的主要症狀,常為少量至中等量的出血。在年輕女性或圍絕經期婦女常誤認為是月經不調而被忽視。在絕經後女性多表現為持續或間斷性陰道出血。有些患者僅表現為絕經後少量陰道血性分泌物。晚期患者在出血中可能混有爛肉樣組織。
(2)陰道排液
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陰道排液。在早期可表現為稀薄的白色分泌物或少量血性白帶,如果合併感染或癌灶壞死,可有膿性分泌物伴有異味。有時陰道排液中可伴有組織樣物。
(3)疼痛
癌灶和其引發的出血或感染可刺激子宮收縮,引起陣發性下腹痛。絕經後女性由於宮頸管狹窄導致宮腔分泌物引流不暢,繼發感染導致宮腔積膿,患者可出現嚴重下腹痛伴發熱。腫瘤晚期時癌組織浸潤穿透子宮全層,或侵犯子宮旁結締組織、宮頸旁韌帶、膀胱、腸管或浸潤壓迫盆壁組織或神經時可引起持續性,逐漸加重的疼痛,可同時伴腰骶痛或向同側下肢放射。
(4)腹部包塊
早期內膜癌一般不能觸及腹部包塊。如內膜癌合併較大子宮肌瘤,或晚期發生宮腔積膿、轉移到盆腹腔形成巨大包塊(如卵巢轉移時)時可能在腹部觸及包塊,一般為實性,活動度欠佳,有時有觸痛。
(5)其他
腫瘤晚期病灶浸潤壓迫髂血管可引起同側下肢水腫疼痛;病灶浸潤壓迫輸尿管引起同側腎盂、輸尿管積水,甚至導致腎萎縮;持續出血可導致繼發貧血;長期腫瘤消耗可導致消瘦、發熱、惡病質等全身衰竭表現。
子宮內膜癌是怎麼引起的
1.無排卵
如伴有無排卵型或黃體功能不良的功能性子宮出血者,長期月經紊亂,使子宮內膜持續受雌激素刺激,無孕酮對抗或孕酮不足,子宮內膜缺少周期性改變,而長期處於增生狀態。
2.不育
不育。患內膜癌的危險性顯著升高,在子宮內膜癌患者中,約15%~20%的患者有不育史,這些患者因不排卵或少排卵,導致孕酮缺少或缺乏,使子宮內膜遭到雌激素持續性影響,妊娠期間胎盤產生雌,孕激素,使子宮內膜發作相應的妊娠期改變;哺乳期,因為下丘腦和垂體的效果,使卵巢功能暫時處於按捺狀況,使子宮內膜免於受雌激素影響,而不孕者,尤其是因無排卵引起的不孕,使子宮內膜長時間處於增生狀況。
3.肥胖
肥胖,尤其是絕經後的肥胖,明顯地增加了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絕經後卵巢功能衰退,而腎上腺分泌的雄烯二酮可在脂肪組織內經芳香化酶作用轉化為雌酮,脂肪組織越多,轉化能力越強,血漿中雌酮水平也越高,雌酮是絕經後婦女身體中主要的雌激素,子宮內膜是雌激素的靶器官,子宮內膜長期受到無孕激素拮抗的雌酮的影響,可導致內膜由增生到癌變,某些基礎研究也指出,如增加了雄烯二酮到雌酮的轉換,也就增加了內膜由增生到癌變的發生率,有人統計,按標準體重,超重 9~23kg,患內膜癌的危險性增加了3倍,如超重>23kg,則危險性增加10倍。
一般將肥壯-高血壓-糖尿病。稱為子宮內膜癌三聯徵,北京醫科大學榜首隸屬醫院婦產科於1970~1991年共收治以手術為首要醫治的子宮內膜癌患者153例,其間20%伴肥壯,44.4%患高血壓,11.1%患糖尿病,其實,高血壓與糖尿病與子宮內膜癌並無直接關係,肥壯,高血壓和糖尿病可能都是由於下丘腦-垂體-腎上腺功用失調或代謝反常所形成的結果,一起,垂體促性腺功用也可能不正常,形成無排卵,無孕激素排洩,使子宮內膜長時間遭到雌激素的繼續刺激,有人以為,絕經前的肥壯,特別從年輕時就肥壯者也是內膜癌的高危要素,由於肥壯者常伴有相對的黃體期孕激素排洩缺乏,或一起伴有月經不調乃至閉經。
4.晚絕經
據有關報導,絕經年齡>52歲者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是45歲以前絕經者的1.5~2.5倍,晚絕經者後幾年並無排卵,只是延長了雌激素作用時間。
初潮晚(初潮延遲)對子宮內膜癌是個保護作用,尤其對絕經前的婦女,初潮晚可使內膜癌的危險性減少50%,初潮延遲可以減少雌激素對子宮內膜持續性的刺激作用。
5.多囊卵巢症候群
在40歲以下的內膜癌的患者中,大約19%~25%患有多囊卵巢症候群,多囊卵巢症候群的患者卵巢濾泡持續時間長,但不能成熟而達到排卵,使子宮內膜處於持續的雌激素刺激之下,缺乏孕酮的調節和周期性內膜脫落,導致內膜發生增生改變,多囊卵巢症候群的患者體內雄激素水平也增高,比一般人約增高3~4倍,而雄激素可轉化為雌酮,導致內膜增生或增殖症,進而可發生不典型增生甚至子宮內膜癌,患多囊卵巢症候群的女孩,以後發生內膜癌的可能性是正常月經同齡女孩的 4倍。
6.卵巢腫瘤
產生雌激素的卵巢腫瘤,如顆粒細胞瘤和卵泡膜細胞瘤,約25%的純泡膜細胞瘤並發子宮內膜癌。
結語:子宮內膜癌出血的原因是有很多的,上文中小編也為大家介紹了一些。引起子宮內膜癌的原因也有很多,可能是肥胖、不育、無排卵、晚絕經、多囊卵巢症候群等症狀導致的。所以女性朋友們一定要注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