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國土面積191.36萬平方公裡,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被稱為「萬島之國」,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印尼人口約2.67億 ,排在中國、印度、美國之後,居世界第四位。
印尼自1945年建國以後就定都爪哇島的雅加達,不過印尼要遷都的聲音一直不絕於耳。上世紀50年代,印尼首任總統蘇加諾曾提出將首都遷往中加裡曼丹的帕朗卡拉亞。此後5任總統雖對此有所討論,但是一直未採取遷都行動。直到佐科總統上任以後,關於印尼遷都的議題才被提上議事日程。
去年8月16日,印尼總統佐科正式提議,將從人口擁擠的雅加達遷都至加裡曼丹島(婆羅洲)。但是,具體遷到加裡曼丹島的什麼位置,還沒有正式確定,需要進一步的考察。印尼要完成遷都可能需要耗時長達10年的時間,耗資可能高達330億美元。
那麼,印尼為何將首都從爪哇島的雅加達遷都到加裡曼丹島,而不是其他島嶼呢?在銘蘇先生看來,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雅加達面臨諸多城市發展問題,難以支撐城市規模的繼續膨脹。
印尼目前的首都位於爪哇島的雅加達,爪哇島是印尼經濟最為發達的一個島,該島面積13.88萬平方公裡,只佔印尼總面積的7.25%,卻擁有1.45億人口,約佔全國人口的54.3%。
雅加達
印尼面積較大的島嶼有加裡曼丹島、蘇門答臘島、伊裡安島、蘇拉威西島和爪哇島,目前印尼首都雅加達位於爪哇島西部北岸,城市面積740平方公裡,人口1027萬人,而包圍周邊城鎮的大雅加達地區,居住超三千萬人,是世界第二大都市圈,雅加達是印尼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
雅加達和其他大城市一樣,也面臨著交通擁堵、環境保護、水資源供應等問題,而首都職能的存在往往起著聚集人口和各種社會資源的效應,這會使「城市病」更加突出和嚴重。所以,當城市發展到一定的規模程度,很多國家往往會通過遷都來降低首都的集聚效應,同時帶動其他地區的發展,印尼也正有此打算。
二、國家安全和管理因素
印尼地圖
印尼由17508個島嶼組成,在這些島嶼中,加裡曼丹島、蘇門答臘島、伊裡安島、蘇拉威西島和爪哇島這五個島嶼面積比較大,是作為首都的備選地點。但是,印尼國家領土過於分散,而且東西跨度長達5000多公裡,從國家安全和管理的方便角度來看,首都既不能放在最西邊,也不能放在最東邊,最好的地方就是國家的中心位置。爪哇島是目前的首都所在地,那麼就只剩下加裡曼丹島和蘇拉威西島兩個島可以選,而加裡曼丹島顯然比蘇拉威西島條件更好,選擇餘地更大。
加裡曼丹島
加裡曼丹島是世界第三大島,面積74.33萬平方公裡,雖然加裡曼丹島由印尼、馬來西亞、汶萊三國共佔,但是印尼佔據了該島南部、東部大部分地區,約佔該島總面積的73%,有足夠的發展空間。加裡曼丹島屬於熱帶雨林氣候,降水比較充沛,島上河流眾多,可以通航。島的中間是山地,四周為平原,有利於城市的建設和開發。同時,加裡曼丹島地質結構比較穩定。
蘇拉威西島
蘇拉威西島面積17.46萬平方公裡,雖然該島也位於印尼的中心位置,但是島上地形以山地為主,平原較小,不利於城市的大規模開發建設。而且島上有火山、地震等自然災害,2018年10月4日,位於蘇拉威西島的索普坦火山持續噴發,其火山灰和濃煙高達6000米,這顯然不適合作為首都。
三、通過遷都實現國家經濟的平衡發展
一個國家內部由於地理位置、交通條件、資源稟賦等不同,發展水平也會有很大的差異,而首都作為一個國家的政治中心,往往會帶來人才、社會資源的集聚,這會帶動一個地區的發展。比如,巴西將首都從裡約熱內盧遷往內陸高原的巴西利亞就是成功的遷都案例。
印尼將首都從經濟較為發達的雅加達遷往經濟發展水平比較低的加裡曼丹島,一方面新首都的建設會帶動當地的發展,同時隨著政治職能的遷入也會帶來人才、社會資源的集聚,形成新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從而平衡印尼國內區域發展的不平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