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氣安全事故頻發 你還不當回事嗎?

2021-01-16 和訊網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中宇資訊。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中宇資訊 深度觀察

  文/李瑩

  近期,小編看新聞,發現現在新聞上的有關液化氣爆炸事件越來越多,多數都是家庭內操作不當或沒有進行安全檢查引起的,作為一名液化氣的編輯,小編還是很敏感的。液化氣作為目前使用最多的燃氣之一,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不把液化氣安全當回事就是不那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當回事。據不完全統計,3月份我國共發生燃氣爆炸事故69起,其中至少有40起為液化氣引發,佔事故總數的57.8%。民居燃氣爆炸事故佔全月事故的57%,飯店、商戶為30%。因此,小編根據目前掌握的有限的液化氣相關安全知識來講一下容易被大眾忽視的液化氣的安全使用規則:

  按照國家標準GB5842-2006《液化石油氣鋼瓶》規定製造的鋼瓶,從出廠之日起設計使用年限為8年,8年後予以強制報廢。

  用戶應經常檢查減壓閥與角閥連接處上面的密封膠圈是否老化、脫落。一旦膠圈老化、脫落應馬上更換,否則會發生氣體外洩事故。當發現閥體漏氣,應立即送去維修或更換。

  灶具與鋼瓶應保持一定的距離(不得小於1米),時常清潔灶具、減壓閥、膠管等配件。禁止裝有液化氣的鋼瓶高溫以及日光暴曬,周邊環境溫度不得高於35℃。鋼瓶與灶具之間要保持1m以上的安全距離,室內禁止擺放與火源有關的器具,通風條件應保持良好。

  時常注意檢查室內是否有液化石油氣味,檢查是否有漏氣現象。查漏方法:可以經常用肥皂水刷一刷軟管、軟管與燃氣器具的接口處、減壓閥與膠管的連接處等部位,檢查是否漏氣,嚴禁明火試漏。

  禁止將裝有液化石油氣的鋼瓶置於陽光下長時間暴曬,禁止用火烤、熱水燙鋼瓶;禁止自行瓶對瓶倒裝液化石油氣、倒殘液;禁止摔打、碰撞鋼瓶。禁止自行拆卸鋼瓶角閥和減壓閥零部件,應找專業人員維修。

  液化氣著火的處理方法:迅速關閉閥門,切斷氣源,斷氣滅火;如果是減壓閥或角閥漏氣起火,可迅速用乾粉滅火器撲救;當閥門失靈時,應先用溼毛巾、肥皂、黃泥等將漏氣處堵住,再將氣瓶轉移到室外,洩掉餘氣,切記杜絕一切火源;當室內充滿煙霧,火勢較大時,要邊撲救周圍火焰,邊尋找鋼瓶,將鋼瓶火撲滅,切斷氣源,同時用水冷卻鋼瓶,並將其轉移到安全處;當鋼瓶站立燃燒時,一般不會發生爆炸,可迅速撲救。若鋼瓶倒於地面火減壓閥朝向地面燃燒時,人員不可盲目接近,可利用掩護物對鋼瓶進行冷卻,以防爆炸,並等待消防人員前來處理;情況危急時應撥打火警電話119,並說明地點、門牌號、著火原因等情況。

  多數燃氣爆炸事故未能在第一時間查明並公布原因,但是90%的燃氣事故均是由於使用不當、閥門、膠管等原因而造成的。在這裡中宇資訊想提醒各位看客,宣傳液化氣安全使用規則並不僅僅是政府的事情,著更多的是關乎我們自身的生命財產安全,你要是不把安全事故當回事,安全事故也不會把你當回事。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宇資訊

(責任編輯:郝運 HN064)

相關焦點

  • 瓶裝石油液化氣事故頻發,這些安全知識你一定要知道!
    > 容易導致安全隱患出現 特別是燃氣洩漏時 很可能引發爆燃、中毒等事故 必須使用安全合格的液化氣鋼瓶,氣瓶應在定期檢驗有效期內,安全附件不全、損壞、嚴重鏽蝕、變形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氣瓶不得使用。
  • 冬季「小太陽」事故頻發,怎樣選取暖設備?既安全又暖和
    近期大多數地區迎來了第一場雪,冬天就這靜悄悄的到來,家裡沒有集體供暖,想要度過寒冷冬天,就需要一款電器取暖設備,身邊很多朋友還在用「小太陽」取暖設備,這種取暖設備成為了冬季取暖的主設備,殊不知這種取暖設備出現了很多的安全事故。
  • 山東發生兩起液化氣天然氣安全事故
    央廣網濟南11月24日消息(記者 劉海奎 林彥銀)11月24日,山東發生兩起液化氣天然氣安全事故。24日凌晨,濟南市市中區美景秀苑小區1號樓西側的燃氣管道發生開裂,造成大量燃氣洩漏;24日凌晨2時許,濟寧市金鄉縣金山街北段金山液化氣站發生爆燃事故。
  • 溫嶺液化氣槽罐車爆炸事故後,說起液化氣、煤氣、天然氣的安全性
    6月13日16時40分許,一輛液化氣槽罐車在瀋海高速溫嶺匝道中發生爆炸。多段視頻顯示當時爆炸的威力巨大,燃燒劇烈,很多建築受損嚴重。最新的通報數據為12人死亡,166人在院治療,2人出院。這輛槽罐車拉的應該就是石油液化氣。很多人並不知道,我們日常用的燃料氣體的種類,區別。更不清楚危險性和使用安全規則。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居民因使用不當,導致的店面後廚發生火災爆炸,甚至居民樓被毀。
  • 五成司機未保持安全車距 翔安隧道追尾事故頻發
    廈門晚報訊(文/記者 戴舒靜 圖片/網友提供) 間隔不到兩個星期,翔安隧道接連發生事故。繼3月15日發生8起追尾事故之後,昨日再次發生8起相似的事故,導致隧道內交通滯留兩個多小時。  是什麼原因造成事故如此頻發?
  • 數據洩漏事件頻發,你的數據洩露了嗎?
    數據洩漏事件頻發,你的數據洩露了嗎?2015年以來,儘管我國政府和企業不斷重視並加強網絡空間安全保障,但境外針對我國政府等重要領域的有組織網絡攻擊仍在持續,「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等新應用也引發新的安全風險,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吧!
  • 涉硝企業事故頻發,三問硝化工藝安全!
    說到硝化工藝,業界對去年12月9日發生的江蘇聚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重大爆炸事故還記憶猶新,再加上去年江西九江之江化工公司「7·2」爆炸事故、內蒙古阿拉善盟立信化工有限公司「2·21」爆炸事故,以及2015年的山東濱源化學有限公司「8·31」重大爆炸事故……有數據統計,近年來,全國範圍內涉及硝化工藝的生產企業共發生7起重大和較大事故,共導致71人死亡,184人受傷。
  • 天然氣液化氣混合使用會加劇事故發生
    三秦都市報 - 三秦網訊 (首席記者 趙麗莉)小區裡通上了天然氣,業主王女士覺得把沒有用完的液化氣「扔」了可惜,存放到廚房裡以備停氣時應急。誰料,秦華天然氣公司的工作人員9月3日在該小區宣傳用氣安全時,一句「液化石油氣和天然氣混合會加劇事故危害程度」,嚇得她趕緊將液化氣罐妥善處理掉。
  • 液氨事故頻發致重大傷亡 業內稱完全禁用不現實
    中國網事:液氨頻「惹禍」,緣何躲不過?  又見液氨事故!  11月28日,山東省乳山合和食品有限公司發生液氨洩漏,造成13人中毒,其中7人經搶救無效死亡,1人危重,3人傷勢較重,2人輕傷。  經過梳理不難發現,今年液氨事故頻發,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液氨為何頻頻惹禍?
  • 天然氣液化氣安全事故頻發,燃氣公司增加入戶服務卻不受待見?
    溫嶺天然氣槽車爆炸事故,已經導致12人死亡,上百人受傷住院。俄羅斯居民樓天然氣爆炸,導致33人死亡的新聞依然可以搜到。幾年前,遼寧葫蘆島一個月內連續發生居民樓煤氣爆炸事故,還歷歷在目。即便有用戶的燃氣熱水器使用十年以上了,依然在用,存在安全隱患,燃氣公司也沒有好辦法。天然氣改造,很多城市開始用天然氣替代人工煤氣,由於氣壓不同,需要入戶把煤氣灶改成天然氣灶,在這個改造過程,由於用戶不認同燃氣公司提供的天然氣灶價格,所以很多用戶選擇了更便宜的自己找人更換灶眼。
  • 液化氣爆炸事故:司機吸菸引發爆炸,蘑菇雲升上數十米!
    液化氣爆炸事故:司機吸菸引發爆炸,蘑菇雲升上數十米!一輛運載液態氣體的貨車在山東德州起火爆炸,火球在一二十米高的地方飛來飛去,形成一片紅色蘑菇雲。所幸貨車當時靠邊行駛,沒有造成額外人員傷亡。網民評價:司機果真狠人,膽敢在液化氣頭上點火,下一次真希望有這麼幸運!
  • 天然氣入企掀起「報裝潮」 揭秘瓶裝液化氣爆炸之謎
    經查,事故原因是因為瓶裝液化氣洩漏;  7月23日晚7時,寧波鄞州區首南街道泰安路蕭埠碶村有房屋起火,引發了房屋內液化氣罐爆炸,好在該活動板房平日不住人,暫無人員傷亡……  剛剛過去的7月,在高溫的「炙烤」下,全國各地液化氣罐爆炸事故頻發。
  • 液化氣灶回火是怎麼回事 液化氣灶打不著火原因和處理方法
    液化氣灶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最為頻繁的家用電器之一,在使用液化氣灶的時候,很多人都遇到各種不同的問題,對於這些問題很多人都不知道應該如何解決,下面小編就液化氣灶火力小怎麼辦,液化氣灶回火是怎麼回事,液化氣灶打不著火原因和處理方法等相關問題,來為大家做一個解答,供大家參考。
  • 山西農村飯店坍塌致29人遇難 農村房屋安全事故為何頻發?
    (經濟觀察)山西農村飯店坍塌致29人遇難 農村房屋安全事故為何頻發?   中新社北京8月31日電 (記者 陳溯)29日,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陶寺鄉陳莊村聚仙飯店宴會廳發生坍塌事故,當時,正有村民在飯店內舉辦壽宴,事故造成29人遇難,7人重傷。一場壽宴變成喪事。  這一事故的發生雖突然,卻並不偶然。
  • VR工地安全體驗館_VR安全體驗坍塌事故危險一瞬間
    安全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個人的能力所能解決的,它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建築工地是危險事故頻發的代名詞,盤雜縱橫的電線,隨處踩到水泥、石沙,堆放、架起的腳手架等等,處處透露著危險隱患。TEL:16722598513建築工地工人都是老實巴交的工人,安全意識高低不同,小柒VR工地安全體驗館通俗易懂的場景體驗,真人置身在虛擬場景事故事件中,親身經歷違章操作造成的事故後果,以規範現場安全措施,加強對人員違章現場處理
  • 美國實驗室人造冠狀病毒事故頻發,安全警鐘再次敲響
    作者:鄧鄧審閱:臨既據美國著名調查性新聞網站ProPublica報導,從2015年開始,美國的相關研究機構就已經向政府報告了一共28起涉及到基因工程生物體的實驗室事故,其中有六起是人造冠狀病毒引起的事故,這些病毒在經過人工改造之後,用在老鼠身上進行實驗,並且令人覺得非常擔心的是這些事故全部發生在戒備非常森嚴的實驗室中,一直持續到2020年的6月1日還有相關的事故發生,但是近期接受採訪的時候,相關的機構卻拒絕回答與事故相關的問題。
  • 調查| 燃氣安全風險有多高?問題在哪裡?
    但是燃氣在使用過程中一直與危險伴隨,歷史上由燃氣引發的惡性事故並不少見。進入2019年前後,國內外接連發生多起造成嚴重後果的燃氣事故。既要讓燃氣造福人類,又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傷害程度,這個難題該如何破解?當前造成燃氣事故多發頻發的癥結在哪?近一段時間,本報記者赴北京、上海、廣東深圳、浙江杭州、湖南長沙等地,對燃氣安全現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調查。
  • LED照明燈具安全事故頻發
    工業照明涉及的場所和作業的範圍很廣,既有在小型車間進行的精細加工,又有在高大廠房中的重工業生產,還有在易燃易爆等危險場合的作業活動,照明工作者必須根據不同的場所和作業性質,進行相應的設計,為工作人員提供舒適、經濟、安全的照明。
  • 「冒煙冰激凌」事故頻出,你敢讓孩子吃嗎?
    雖然看上去炫酷,但因此造成的食品安全事故卻頻頻發生。冒煙冰激凌,你還敢讓孩子吃嗎?事故頻發的冰激凌據外媒報導,一名美國佛羅裡達州的孩子吃了「冒煙冰淇淋」之後患上了嚴重的哮喘病;一名美國成年男子僅僅吃了兩個「冒煙冰淇淋」,他的嘴被嚴重燒傷;一名美國佛羅裡達州的14歲女孩因為「冒煙冰淇淋」,手指被灼傷,據當時主治醫生反映,若沒有及時來醫院
  • 不可忽視的液化氣安全知識:鋼瓶配件—角閥!
    有的用戶不用氣後不關角閥,只用灶具上的開關單一控制,是不安全的,容易造成漏氣事故。尤其是有小孩子的家庭,更容易因小孩子亂擰亂動而造成事故; 2、要經常檢查壓緊螺母是否鬆動,若有鬆動應及時擰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