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中宇資訊。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中宇資訊 深度觀察
文/李瑩
近期,小編看新聞,發現現在新聞上的有關液化氣爆炸事件越來越多,多數都是家庭內操作不當或沒有進行安全檢查引起的,作為一名液化氣的編輯,小編還是很敏感的。液化氣作為目前使用最多的燃氣之一,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不把液化氣安全當回事就是不那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當回事。據不完全統計,3月份我國共發生燃氣爆炸事故69起,其中至少有40起為液化氣引發,佔事故總數的57.8%。民居燃氣爆炸事故佔全月事故的57%,飯店、商戶為30%。因此,小編根據目前掌握的有限的液化氣相關安全知識來講一下容易被大眾忽視的液化氣的安全使用規則:
按照國家標準GB5842-2006《液化石油氣鋼瓶》規定製造的鋼瓶,從出廠之日起設計使用年限為8年,8年後予以強制報廢。
用戶應經常檢查減壓閥與角閥連接處上面的密封膠圈是否老化、脫落。一旦膠圈老化、脫落應馬上更換,否則會發生氣體外洩事故。當發現閥體漏氣,應立即送去維修或更換。
灶具與鋼瓶應保持一定的距離(不得小於1米),時常清潔灶具、減壓閥、膠管等配件。禁止裝有液化氣的鋼瓶高溫以及日光暴曬,周邊環境溫度不得高於35℃。鋼瓶與灶具之間要保持1m以上的安全距離,室內禁止擺放與火源有關的器具,通風條件應保持良好。
時常注意檢查室內是否有液化石油氣味,檢查是否有漏氣現象。查漏方法:可以經常用肥皂水刷一刷軟管、軟管與燃氣器具的接口處、減壓閥與膠管的連接處等部位,檢查是否漏氣,嚴禁明火試漏。
禁止將裝有液化石油氣的鋼瓶置於陽光下長時間暴曬,禁止用火烤、熱水燙鋼瓶;禁止自行瓶對瓶倒裝液化石油氣、倒殘液;禁止摔打、碰撞鋼瓶。禁止自行拆卸鋼瓶角閥和減壓閥零部件,應找專業人員維修。
液化氣著火的處理方法:迅速關閉閥門,切斷氣源,斷氣滅火;如果是減壓閥或角閥漏氣起火,可迅速用乾粉滅火器撲救;當閥門失靈時,應先用溼毛巾、肥皂、黃泥等將漏氣處堵住,再將氣瓶轉移到室外,洩掉餘氣,切記杜絕一切火源;當室內充滿煙霧,火勢較大時,要邊撲救周圍火焰,邊尋找鋼瓶,將鋼瓶火撲滅,切斷氣源,同時用水冷卻鋼瓶,並將其轉移到安全處;當鋼瓶站立燃燒時,一般不會發生爆炸,可迅速撲救。若鋼瓶倒於地面火減壓閥朝向地面燃燒時,人員不可盲目接近,可利用掩護物對鋼瓶進行冷卻,以防爆炸,並等待消防人員前來處理;情況危急時應撥打火警電話119,並說明地點、門牌號、著火原因等情況。
多數燃氣爆炸事故未能在第一時間查明並公布原因,但是90%的燃氣事故均是由於使用不當、閥門、膠管等原因而造成的。在這裡中宇資訊想提醒各位看客,宣傳液化氣安全使用規則並不僅僅是政府的事情,著更多的是關乎我們自身的生命財產安全,你要是不把安全事故當回事,安全事故也不會把你當回事。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宇資訊
(責任編輯:郝運 HN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