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題
七年級地理
說明:
1. 本試卷分第I卷和第II卷兩部分。第I卷為單項選擇題,共35個小題,每題1分,共35分;第II卷為非選擇題,共45分。
2. 所有題目的答案必須填塗和填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題卷上無效。
第I卷(共35分)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意要求的)。
讀人造地球衛星從太空獲取的地球影像,完成下面小題。
1. 通過上圖,我們可以認識地球的( )
A. 位置 B. 大小 C. 形狀 D. 運動
2. 照片中雲的顏色越白表示( )
①雲層越薄
②雲層越厚
③可能是晴朗天氣
④可能是陰雨天氣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某乘客乘航班從雪梨起飛,準備飛往廣州。如下圖為「航班起飛時的全球晝夜狀況圖(陰影部分代表黑夜,粗箭頭方向為地球自轉方向)」。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3. 圖中沿粗箭頭方向從A點到B點之間的距離最接近( )
A 4萬千米 B. 2萬千米 C. 6371千米 D. 6378千米
4. C點此刻為( )
A. 日出 B. 日落 C. 中午 D. 午夜
5. 如圖時刻( )
A. 大西洋大部分地區位於白天 B. 北冰洋大部分地區位於黑夜
C. 歐洲位於白天 D. 大洋洲位於黑夜
6. 航班的飛行方向比較準確的說法是( )
A. 由南向北 B. 由東南向西北 C. 由北向南 D. 由西北向東南
2019年3月2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法國,讀法國農業分區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7. 文文想查找法國在世界的位置,應該用( )
A. 世界地形圖 B. 世界氣候圖 C. 世界政區圖 D. 世界人口分布圖
8. 法國的官方語言是( )
A. 英語 B. 法語 C. 西班牙語 D. 阿拉伯語
9. 有關法國城市巴黎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地處北半球、西半球 B. 是該國的首都
C. 地處葡萄種植區 D. 3月的巴黎,正值春季,天氣晴朗
近年來,我國去南極旅遊人數逐年增長,讀南極地區圖,完成下面小題。
10. 圖中字母A和B、C代表的大洋分別是( )
A.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D.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11. 據圖判斷,中山站位於長城站的( )
A. 東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東南方向 D. 西北方向
讀「海牛、鴕鳥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2. 圖中現象,能夠對下列選項提供理論依據的是( )
A. 板塊構造學說 B. 大陸漂移假說 C. 日心說 D. 地心說
13. 下列現象能夠用該學說解釋的是( )
A. 地中海的面積不斷縮小,最終將消亡
B. 臺灣海峽海底發現森林遺蹟和古河道
C. 在南極大陸發現了大量煤
D. 在喜馬拉雅山地區發現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
讀1月份等溫線圖,甲、乙位於同一緯線上,虛線為陸地和海洋的分界線,完成下面小題。
14. 該區域反映( )
A. 北半球夏季 B. 南半球夏季 C. 北半球冬季 D. 南半球冬季
15.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處氣溫高於乙處 B. 甲、乙兩處氣溫相同
C. 甲處為海洋,乙處為陸地 D. 甲處為陸地,乙處為海洋
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和降水量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6. 該圖表示的是氣溫、降水隨( )
A. 經度變化的情況 B. 緯度變化的情況
C. 海拔變化的情況 D. 時間變化的情況
17. 關於全球年平均氣溫及年降水量分布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南極地區比北極地區年平均氣溫低、年降水量多
B. 全球年平均氣溫和降水量均是從低緯向高緯遞減
C. 中緯度地區南半球的降水量比北半球少
D. 赤道附近地區年平均氣溫最高、年降水量最多
某地理小組把一盆沙和一盆水放在太陽下暴曬2小時,用溫度計測量其溫度,記錄下來;再把沙和水同時移到室內約2小時,再次測量其溫度,並記錄下來,兩次測量數據如表格所示。請你分析活動結果,完成下列各題。
18. 關於測量結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第一次測量,沙盆的溫度比水盆低 B. 第二次測量,水盆的溫度比沙盆低
C. 第一次測量,說明水的增溫比沙快 D. 第二次測量,說明水的增溫比沙慢
19. 該活動結果可以解釋( )
A. 赤道地區氣溫高,兩極地區氣溫低 B. 同一海拔的陽坡溫度高於陰坡
C. 青藏高原是同緯度氣溫最低的地區 D. 中緯度內陸地區氣溫年較差比沿海大
讀地形雨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20. 圖中A和B、C和D四處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21. 在A地測得氣溫為10°C,若只考慮地形因素,則C地的氣溫應該是( )
A. 8°C B. -8°C C. 8.2°C D. 11.8°C
讀 2018年世界部分國家的人口狀況統計圖,完成下面小題。
2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人口第二大國印度的人口密度最大 B. 中國人口總量最大,人口增長最快
C. 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國家是巴西 D. 發達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普遍較低
23. 中國人口密度比印度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經濟水平更高 B. 領土面積更大
C. 人口自然增長率更低 D. 人口總數更少
聚落一般分為鄉村與城市兩類,這兩種聚落景觀差異很大,讀聚落景現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
24. 鄉村景觀和城市景觀的主要差異表現在( )
A. 氣候和植被類型 B. 日常飲食和服飾
C. 語言和風俗習慣 D. 建築物和交通
25. 造成鄉村和城市景觀差異的根本原因是( )
①交通工具
②生產方式
③經濟收入
④生活方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報告顯示,世界上一些區域仍大量伐薪燒炭。讀左圖「2014年伐薪燒炭區域格局圖」、右圖「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26. 世界上伐薪燒炭問題主要分布在( )
A. 非洲、歐洲 B. 亞洲、大洋洲
C.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D. 發展中國家為主的大洲
27. 讀右圖分析,非洲主要的伐薪燒炭區域可能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8. 非洲大量伐薪燒炭,會帶來的影響是( )
A. 緩解溫室效應 B. 促進生物多樣化
C. 改善環境質量 D. 加劇水土流失
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29. 根據圖中信息,判斷聖地牙哥的氣候類型為( )
A 熱帶沙漠氣候 B. 地中海氣候 C. 溫帶海洋性氣候 D. 溫帶大陸性氣候
30. 圖中M處氣候形成的主導因素是( )
A. 緯度因素 B. 海陸分布 C. 地形地勢 D. 人類活動
31. 當聖地牙哥降水多的時候,青島的氣候特徵是( )
A. 暖熱多雨 B. 高溫少雨 C. 溫和溼潤 D. 寒冷乾燥
32. 為了使太陽能熱水器的集熱效果達到最佳,青島某中學學生根據一年四季的太陽光照不同,對自家太陽能熱水器集熱管面的傾角進行了調整,如圖所示,則四圖中表示冬季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33. 圖中甲地的氣候類型最有可能是( )
A. 熱帶雨林氣候 B. 亞熱帶季風氣候
C. 熱帶季風氣候 D. 熱帶沙漠氣候
34. 關於圖中兩地氣候特徵的表述正確的是( )
A. 甲地終年高溫多雨 B. 乙地夏季暖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C. 甲地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D. 乙地終年溫和多雨
35. C919大型客機是我國按照國際民航規章自行研製、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大型噴氣式民用飛機,圖中信息說明國際( )
A. 合作推動經濟發展 B. 局勢緊張
C. 競爭激烈 D. 合作維護世界和平
二.綜合題:(45分)
36. 暑假期間,玲玲與同學一起去我國東南沿海福建省某景區研學旅行。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進入景區後玲玲發現,該景區的地勢特點是 。
(2)玲玲注意到該景區甲、乙、丙聚落分布的共同特點是 。玲玲選擇甲聚落作為避暑住宿地點的主要原因是 。
(3)為了登上1217米的主峰,導遊設計了①和②兩條線路。請你選擇一條最佳線路,並利用圖中信息說出選擇該線路的原因。
(4)研學期間,玲玲特別提示同學,經過A-B線時要注意安全,因為這裡是 (地形部位),該季節容易出現 (自然災害)。
37. 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人口增長的地區差異很大。讀下圖回答問題。
(1)讀圖可知,亞洲東部和南部人口稠密,其優勢自然條件是( )
①氣候溫暖適宜
②地勢平坦
③土壤肥沃
④水源充足
A.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圖中A、B、C、D四地人口都比較稀少,請任選2個地區說明其原因。
(3)歐洲人口增長緩慢,很多國家甚至出現負增長。由此引發的人口問題有哪些?。
(4)世界人口的增長,應與 相協調,與 相適應。
38. 「一帶一路」是指「絲鋼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鋼之路」的簡稱,一頭是活躍的東亞經濟圈,一頭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中間廣大腹地國家經濟發展潛力巨大。讀下圖,完成下列要求。
(1)海上絲綢之路連接亞歐非三大洲,對世界經濟產生巨大影響,對世界人民做出了巨大貢獻。其中①是______________運河,②海域由於板塊的____________,面積在不斷擴大。
(2)A地居民主要信奉的宗教是________,他們的日常裝束為纏白頭巾和寬大的白色長袍,請從著裝特點推斷當地的氣候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
(3)B地區人口稠密,經濟發展水平低,全部為______________國家;而C地區入口稠密,大都為發達國家,這兩類國家之間關於經濟、政治等方面問題的商談叫做____________。下列屬於C地區經常從A地區引進的是_____________。
A.資金 B.技術 C.資源 D.管理方法
39. 如下兩幅圖中,圖甲是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轉位置示意圖」,圖乙是某日地球晝夜分布圖(陰影部分為夜)。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乙所示日期,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是甲圖中的 (填寫字母),該日的節氣是 。
(2)圖乙中,B點所處的緯度帶為 ,A點所處的五帶位置是 ,該熱量帶具有的現象有( )
①有太陽直射
②無太陽直射現象
③有極晝極夜現象
④無極晝極夜現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地球從甲圖中B點公轉到A點的過程中,簡述青島晝夜長短及變化狀況。
40.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曾評選出了全球十大賞秋地(欣賞秋天景色),讀下列相關資料圖,回答問題。
(1)十大賞秋地分布的共同特徵是___________,最主要的植被類型是:__________,著名賞秋地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人口稠密 B.經濟發達 C.臨近海洋 D.四季分明
(2)十大賞秋地,A地氣候類型為_______________,與該種氣候類型對應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是___________,該種氣候類型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
(3)B地氣溫和降水特徵如乙所示,其氣候特徵是_________________,與B地相比,A地氣候特徵的____________性更強。
41.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行走的地理課堂,可以將知識與生活相融合,提高地理素養。暑假期間,青島某中學的同學們到世界各地進行研學,並進行歸納總結。
研學發現:
發現一:貝貝去澳大利亞遊玩,發現當地的中學生正放寒假。原因 。
發現二:玲玲在我國東北吉林長白山遊玩,在山體的東南側遇到降雨,是因為東南側位於山
的 ,產生了大量的 (降水類型)。
發現三:明明在我國西北內陸遊玩中,懂得了「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含義,玩了好幾天,都是晴空萬裡。歸納總結:由以上同學的發現總結影響氣候的因素有 、地形地勢、 等。
探究延伸:
探究一:麗麗去西藏自治區遊玩,發現當地居民穿衣服,往往只穿左邊的袖子(如上圖),這是因為 。
探究二:青藏地區山上的冰雪每年都在減少,令人擔憂。簡析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 。作為中學生,應該怎樣做能減緩這種現象?
真情提示:親愛的同學,請認真檢查,不要漏題喲!
關注公眾號,我們一起學地理吧
↓↓↓↓↓↓↓↓↓↓
感覺不錯,請分享給好友,點擊「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