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福利與減抗項目"第三期簡報發布_中國國情_中國網

2021-01-08 中國網

2020年是中國的減抗大年,也是「動物福利與減抗項目」執行的第二年,歷經挑戰,中歐項目團隊始終砥礪前行,並順利完成各項任務指標。項目簡報見證了項目團隊的減抗成果,介紹了中歐減抗進展、中方項目年度進展、項目課題主持人的採訪及科研動態等內容。

中歐減抗進展

在歐洲,法規一直是用來限制獸用抗生素使用的主要手段。一些歐洲國家維持著高產的畜牧業,但每生產1千克肉平均消耗的抗生素藥物不到目前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50毫克/千克)。因此,這一閾值被提議作為全球獸用抗生素使用法規的潛在目標。然而,相關政策對全球抗生素藥物消費量的影響尚待量化[i]。

「歐洲獸用抗生素消費監測(ESVAC)項目收集了歐盟獸用抗生素藥物使用情況的信息。這類信息對於確定可能導致動物產生和傳播抗生素耐藥性的風險因素至關重要。」於2020年10月發布的最新ESVAC報告顯示,2011年至2018年期間,歐洲的獸用抗生素(由31個歐盟國家和歐洲經濟區成員國報告)銷售額下降了34%以上。醫學重要的獸藥抗生素的銷售額持續下降:多粘菌素下降了69.8%,3-4代頭孢菌素下降了24.4%,氟喹諾酮類下降了4.2%。  

以上成果主要歸因於農民和獸醫通過加強疾病預防、改善衛生實踐和生物安全措施、改善營養、妥當利用疫苗方案和使用替代藥物來改善動物的健康和福利。除此之外,一些國家行動還包括負責任的抗生素使用實踐、限制使用、處方控制措施、提高對抗生素耐藥性威脅的意識宣傳以及制定減少抗生素銷售或使用的目標,這些措施都減少了動物使用抗生素的需求。

中方項目年度進展

項目2020年已順利完成的指標包括:開發用於抗菌藥物減量的畜禽健康養殖與動物福利綜合技術5套;建立生物安全風險評估模型2個、生物安全評估體系2個,確定生物標誌物4個;建立中獸藥健康養殖減抗方案2套;發布豬場生物安全方案2.0版本,制定雞場生物安全方案1套;對已開發的「豬病通」系統進行升級,並開發「雞病百科」系統;完成研發妊娠母豬福利產床;開發豬源沙門氏菌快速檢測試劑盒1種;研發中獸藥產品常山散(新獸藥申報中);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項;申請軟體著作權2項;完成研究報告3份;發表論文9篇。

採訪中方課題四主持人李建喜教授

中獸藥在畜牧業的推廣中主要面臨著四大挑戰:一是中獸藥的確切效果,二是中獸藥的低添加量,三是中獸藥的成本控制,四是中獸藥的評價受到西醫標準的影響。

中獸醫藥行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應對挑戰:一是改變養殖企業的養殖理念,將中獸藥作為預防、治療疾病及促進動物生長的重點使用對象。二是創造多品類中獸藥製劑,以滿足養殖企業的不同需求。目前市場對中獸藥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類: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藥;具有促進動物生長的中藥,主要為消食健脾類,以及與之配方的補中益氣類;具有驅蟲作用的中藥。對於目前種類繁多的禽畜疾病,中獸藥目前的品類是難以應對的。

應從以下方面推進中獸藥的普及:首先是轉變發展理念,當前養殖業的發展需從治到防,向保健轉變,向提高生產性能和改善肉品轉變,藉助中獸藥探索生產安全、減抗、優質的肉蛋奶食品;其次是中獸藥一直以來受到外界信心影響,需要提升大眾對中獸醫藥應用的認知度,並謀求國際化道路;再次是中獸醫藥需進行產業重組融合與傳承創新,以臨床功效為評價標準,以保健為核心,開發新劑型、新產品,同時提升新工藝、新裝備,穩定質量;最後是落足於人才培養與國家政策的推動,加強中獸醫藥的人才培養與學科培育體系建設,將中獸醫藥保健納入基層獸醫工作體系,推動中獸醫藥的普及。

採訪歐方課題一主持人Paolo Ferrari

課題1中最有意思的成果是開發了一種創新的生物安全風險評估工具(BEAT),旨在為農場制定量身定製的健康方案及相關計劃,通過生物標識物監測健康方案的有效性,通過觀察動物的代表性樣品(即豬只的咳嗽、糞便和皮膚狀況評分;肉雞腳墊皮炎)或通過取樣和分析有機基質(即豬血/血清中PRRS和結合蛋白、豬毛中的應激相關激素)進行臨床評估。在官方和獸醫的協助下,參與課題1的歐洲科學家已經對BEAT進行了驗證。農民與獸醫進行合作,直接參與生物安全風險評估,並參與討論和制定量身定製的健康方案。農民可以通過填寫一份特定的問捲來評估健康方案的益處並提供反饋意見。

關於益生菌對肉雞腸道健康的研究

研究發現飼餵抗生素和益生菌均能顯著提高肉雞生長性能,但與飼餵抗生素相比,飼餵益生菌具有以下優勢:(1)可顯著改善肉雞腸上皮絨毛髮育;(2)可顯著減少氨、氮等汙染物的排放;(3)飼餵益生菌能夠改善肉雞腸道微生物的組成,增加有益菌的定植且減少有害菌及甲烷菌的數量;(4)飼餵益生菌可顯著降低腸道中耐藥菌的數量。益生菌作為能定植於腸道內的活菌,在腸道黏膜屏障完整性和黏膜免疫中發揮有益作用,被認作極具潛力的抗生素替代品。研究表明,早期在飲水中添加益生菌製劑可以調控肉雞腸道菌群、產生短鏈脂肪酸和維生素、參與機體營養代謝、提高肉雞生長性能、並增強肉雞的免疫應答水平。

動物福利與減抗項目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及歐盟「地平線2020」項目,所需經費由中國科技部和歐盟委員會資助。本項目聯合了中國及歐洲的國家級研究所、知名高校、質檢中心、行業協會和龍頭企業共22家,實現了產學研強強聯合,項目由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及研究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及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主持。

相關焦點

  • 聚焦福利產品,動物福利與公眾健康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在即!
    推行動物福利將從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動物和動物產品的檢疫、人畜共患病的預控等諸多方面對公眾健康有積極作用。為此,今年冬天,動物福利國際合作委員會廣泛邀請各領域、所有關心動物食品與公眾健康的機構與個人,相聚2020動物福利與公眾健康國際論壇,為人類公眾健康建言獻策。屆時,農業農村部質量安全中心將首次發布全國名特優新動物福利產品,滿足公眾對安全、優質、營養、健康福利產品需求。
  • 「歐盟和中國攜手推進動物福利事業」在線研討會即將召開!
    歐洲動物組織將於11月18日(星期三)17時至19時舉辦在線研討會,發布其關於「歐盟和中國攜手推進動物福利事業」的報告。世界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從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到氣候變化等方面挑戰,因而需要有更強大的全球領導者。為應對這些挑戰,中歐雙方都加強了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與合作。
  • 2020全球減貧夥伴研討會舉行 探討後疫情時代減貧創新與合作_中國...
    中國網 李佳/攝中國外文局局長杜佔元表示,中國脫貧攻堅的特點之一,就是把經濟發展、文化發展、數字發展有機結合起來,脫貧不僅解決貧困人口生存問題,更要推動貧困地區全面發展。中國脫貧攻堅以經濟發展保障基本生存權和發展權,以文化發展激發內生發展動力,以數字發展彌補「數字鴻溝」。同時,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現實國情沒有改變,可持續發展仍然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
  • 六大措施保障野生動物福利 300多種動物得到保護
    ,野生動物最大的福利就是要保護好它的野外棲息地,使它有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多年來,僅中國林業部門就建立了森林野生動物和溼地類型的自然保護區1740多個,佔國土面積的12.6%。在這些保護區當中,使85%的野生動物種群,300多種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得到了良好的保護。卓榕生說,中國高度重視野生動物保護,也非常關注馴養繁殖的野生動物的福利保障工作。通過採取六方面措施,取得了積極成效。一是國家制定了有關的技術規範,努力改善野生動物馴養繁殖的條件。
  • 周尊國:動物福利不僅是動物的福利,也是人類的福利!
    動物福利包含哪些內容?與人的福利一樣麼?如何理解動物福利的內涵與進程?6月13日晚8點,世界動物福利協會中國首席代表周尊國老師,在輔音雲講堂傾情分享。周尊國老師從2005年底開始接觸動物福利,並很快參與到推動其在中國發展的過程中,成功地建立起中國動物福利國際合作委員會和世界農場動物福利協會之間的聯繫,在中國推出了福利養殖金獎項目,通過和養殖行業、政府部門和研究機構之間的合作關係,共同提升中國乃至世界的農場動物福利水平。
  • 全國名特優新動物福利產品發布會舉行 助力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全國名特優新動物福利產品發布會現場 車周勇 攝中國網訊(記者 姚宇琛 實習記者 延瑜) 2020年12月3日,動物福利與公眾健康國際論壇暨全國名特優新動物福利產品發布會在京舉行。在全國名特優新動物福利產品發布會上,公布了2020年首批入選全國名特優新動物福利產品的企業名單。
  • 趙中華:動物福利認識存三大誤區
    2014年6月20日,「農場動物福利促進獎」啟動儀式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召開,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中國首席代表趙中華發表致辭。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魏博 攝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6月27日訊 (記者魏博)近日,「農場動物福利促進獎」啟動儀式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召開,這是中國首個針對農場動物福利的公益獎項,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中國首席代表趙中華在啟動儀式上指出,動物福利與食品安全、公共衛生、環境保護、氣候變化、消除貧困、災害防禦等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密切相關。
  • 江青豔:為何養殖場需關注動物福利?
    6月17日下午,在農業部種豬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廣州)的國際會議中心內進行了第43屆養豬產業博覽會(廣州)系列活動——生命管理論壇。知名專家、大型豬場技術總監、企業代表齊聚一堂,與現場觀眾、網際網路觀眾互動交流,共同探討養豬業熱點問題。  由養豬產業博覽會(廣州)創新推出的健康管理論壇已成功舉辦兩期,受到了業內廣泛好評!
  • 聯合國副秘書長蓋圖:中國是全球減貧典範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向婷 羅雯) 10月9日,2017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在北京舉行。聯合國副秘書長泰格埃格奈瓦克·蓋圖在論壇現場接受中國網專訪時表示,「中國對待減貧工作一絲不苟,堪稱全球典範。」
  • 全球近四百名業界代表參加第三屆世界農場動物福利大會
    馬耕平 攝中新網青島9月19日電 (胡耀傑 仇京京)2019第三屆世界農場動物福利大會19日在青島舉行。來自全球國際機構代表、專家學者、畜牧企業代表等近400人齊聚一堂,圍繞動物福利實施的經驗和標準、畜牧業可持續發展、農產品的優質化發展、動物福利對品牌塑造的作用以及減抗的畜禽健康養殖研究等熱點話題展開深入探討與交流。
  •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籤署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福利養殖承諾
    2020年12月3日,在動物福利與公眾健康國際論壇上,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動物福利國際合作委員會(ICCAW)和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牧原」)正式籤署福利養殖承諾書,提升生豬福利。
  • 動物福利與公眾健康國際論壇暨全國名特優新動物福利產品發布會在...
    來自農業農村部、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動物衛生組織、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高校、研究院所、企業等中外相關部門的150餘名代表和專家圍繞「動物福利與公眾健康」主題,就動物福利、同一健康等熱點話題深入交流。  本次大會由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主辦,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指導、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動物福利國際合作委員會承辦。
  • (受權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_新聞中心_中國網
    在2020年6月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宣布將繼續全力支持非洲國家抗疫行動,並將同非方一道,加快落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果,將合作重點向健康衛生、復工復產、改善民生領域傾斜,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中國政府積極落實國際發展合作舉措,上述有關舉措均已按期落實或正按進度有序推進,轉化為實實在在的中國貢獻。
  • 「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三期)和「大學數字圖書館國際合作...
    「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三期)和「大學數字圖書館國際合作計劃」(二期)啟動建設 2010-06-09 教育部簡報〔2010〕第112
  • 動物的權利和福利
    德國的獸交禁令則頒布於2012年,默克爾政府頒布了這一新的法律,表示動物不應該成為個人洩慾的工具,也不應該被俘虜成為供第三方的性玩物,強迫它們進行不屬於它們本性的行為。目前,獸交在芬蘭、匈牙利和羅馬尼亞依然合法。值得一提的是,1975年由彼得辛格先生出版的《動物解放》一書,將動物擁有權利的概念廣植人心,掀起了動物福利運動的新高潮。
  • 荷蘭旅行社及旅遊運營商協會發布最新動物福利指南
    近日,荷蘭旅行社及旅遊運營商協會(Dutch Association of Travel Agents and Tour Operators,簡稱ANVR)發布了最新的動物福利指南。這份指南是在2016年版本上的更新,在舊版本中,遊客與野生動物親密接觸或餵食行為已被認定為「不可接受」(unacceptable)。自然狀態下的海豚 圖片: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在新指南中,海豚等鯨豚類哺乳動物的娛樂項目(包括表演、海豚共泳和海豚療養),以及所有其它類型的野生動物娛樂表演(包括騎大象、與獅子散步、與野生動物自拍等)均為「不可接受」。
  • 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馬文森:動物福利對於農業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世界農場動物福利大會連續三年在中國舉辦,已經逐漸成為國際社會了解中國農場動物福利的重要窗口。2019年9月19日—20日,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聯合主辦的2019第三屆世界農場動物福利大會在山東青島舉行。會議期間,聯合國糧農組織駐中國和朝鮮代表馬文森接受中國網記者的專訪。
  • 動物福利示範場再添新軍,高標準毛皮經濟動物養殖蔚然成風
    發布會現場  發布會上,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及中國皮革協會、國際毛皮協會、中國服裝協會、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中國畜牧業協會、中國中藥協會、中國烹飪協會中國皮革協會秘書長陳佔光主持了會議。  據悉,國際動物福利(水貂/狐/貉)示範場評選認定,是國內唯一一個以毛皮經濟動物養殖標準為認定目標的行業項目,同時也是國內最嚴格、最權威的認定標準。每年考核評選認定工作吸引了大量的國內養殖場報名參與,通過層層篩選、嚴格把關,甄選出符合要求的養殖場,再由國內外專家組赴實地考察,根據示範場認定實施細則和評分細則進行評定。
  • 中國網「大使談抗疫」中英文專題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國強有力的防疫措施取得了顯著的防疫效果。中國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及時發布疫情信息,分享防控、診療經驗,展現出中國速度、中國規模、中國效率。在做好國內防疫的同時,中國陸續向伊朗、日本、韓國、義大利、西班牙等疫情嚴重地區提供防護醫療物資和人員協助,受到國際社會點讚。
  • 《海洋學報》獲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項目資助
    中國網6月12日訊 日前,記者從中國海洋學會了解到,2015年5月,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第四期項目評審結果揭曉,《海洋學報》中文版獲得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第四期「學術質量提升」項目資助(15萬元/年)。這是《海洋學報》繼2012年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第三期項目之後繼續獲得該項目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