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星的相對位置難道真的固定不變嗎?當然不是!

2020-12-05 專注分享科學知識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的是關於恆星的相對位置不是固定不變的,至於原因,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說到的內容,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了解下吧。

然而,恆星的相對位置難道真的固定不變嗎?當然不是。我們說恆星不變、不動,指的是在短時期內用肉眼觀察時,完全看不出它們的變動。實際上,許多恆星都運動得很快,速度可以達到每秘鍾幾公裡、幾十公裡、甚至幾百公裡。

既然恆星跑得那麼快,為什麼又看不出它們在天上飛跑呢?這還是因為恆星離我們實在太遙遠了。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遠處的火車雖然跑得很快,但一遠,看起來就仿佛開得很慢了,同樣的道理,我們用肉眼就沒法看出恆星的運動。但是,用精密的天體測量儀器觀測一段時間,天文學家們就會發現這些恆星確實是在運動著的。

恆星不但在運動,而且也在不斷地變化,不過大多數恆星變化得比較慢罷了。但是也有一些恆星,在不太長的時間裡,亮度就有了比較明顯的變化,這些星叫「變星」。還有的星,原來很暗,後來因為某種原因,突然發生爆發現象,一下子就亮了幾百倍、幾幹倍、甚至幾十萬、幾百萬倍。

這時在天空中就好像突然冒出了一顆新的 星一樣,於是,人們就把他們叫做「新星」。還有些恆星,爆發的規模比新星還要大得多,爆發時它們的亮度一下就增加了幾千萬倍,甚至上億倍,這種星就叫做「超新星」。

例如,在我國宋朝時就曾經記錄了一顆非常著名的超新星,它於公元1054年突然爆發,亮得白天都能看得見,過了二十三天才逐漸暗淡下去。從以上簡單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恆星世界確實是瑰麗多姿,豐富多來的。

和行星環繞著太陽運動的情況相似,那些質量比較小,受行星的引力作用,在一定的軌道上環繞著行星轉動的天體,就叫做衛星。衛星是由於它距離行星很近,象衛士一樣而得名。衛星和行星一樣,自身不能發光,它的光熱同樣來源於恆星。

衛星有天然衛星和人造衛星兩類。到目前為止,已發現太陽系裡的天然衛星共有37顆,其中木星的衛星最多,有15顆,而水星和金星卻一個也沒有。另外,最近還發現有兩顆小行星也可能有衛星。

在這37顆衛星中,除了月球之外,最早被發現的是木星的四顆衛星,它們是在1610年1月由世界聞名的天文學家、物理學家伽利略用小望遠鏡觀測到的。因此,人們又把這四顆衛星(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木衛四)叫做伽利略衛星。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講到這裡,相信大家對為什麼恆星的相對位置不是固定不變有了更多了解,喜歡的話歡迎關注我們,和我們一起探索更多天文科學知識。

相關焦點

  • 恆星是固定不變的嗎?
    恆星是固定不變的嗎?什麼是變星?人們長期觀測星空,發現有的恆星的亮度會在一個不十分長的時期內發生變化,或變亮,或變暗;有的有規律可循,有的卻變幻莫測,發生變化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還有一種恆星,它們亮度的變化是因為它們的表面有如同太陽黑子一樣的斑點覆蓋著。當它們旋轉時,人們可以看到不同的斑點群,亮度也隨之變化。這是「旋轉變星」。劍魚座的"AB"星,可以作為這類變星的代表,它離太陽大約有65光年遠,是一顆白矮星類的「陰涼」恆星,它自轉一周約需12.4小時,其亮度變化將近0.15星等。恆星是固定不變的嗎?
  • 你真的理解了光速不變原理?
    光速不變原理就一定是正確的嗎?這樣的光路理所當然的不會產生幹涉條紋偏移,是不是應該選取相對於實驗儀器具有各種不同相對速度甚至加速度的光源,比如利用地球的自轉採集早晚的陽光進行實驗,才能確定光速變還是不變?才能確定光速與光源的運動狀態有沒有關係?即我們能否測試來自真正意義上的移動光源射來的光?
  • 整個宇宙都在旋轉,為何北極七星的位置一直不變?它真的是恆星嗎
    從科學概念中,北極星指的是靠近北天極的一顆星,它的直徑大約為5200萬公裡,質量是太陽的4倍,同時,北極星與太陽一樣,都是恆星,並且北極星的亮度要比太陽更高,這也是為何在地球的夜空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見它的原因之一。在古代,人們對於宇宙和各個天體不了解,夜晚抬頭看向天空,總會編造一些非常美好的故事,並且將天上的星星都取一個好聽的名字。
  • 你對光速不變原理有疑問嗎?
    你怎麼理解光速不變原理以前,我認為光速不變原理只是愛因斯坦先生做的一個假設,他的狹義相對論是建立在光速不變原理之上。光速不變原理是真空中的光速對任何觀察者來說都是相同的,不隨光源或觀察者的相對運動而改變,大約是每秒30萬公裡。比如我在行駛火車上車頭方向走,我此時的速度是火車的速度加上我走的速度,再比如我在火車上拿著手電筒向前照,那麼在我們的印象中此時手電筒的光速度不就是光速加上火車的速度嗎?光速不變原理還成立嗎?
  • 北極星的位置是永遠都不變的嗎?
    如果你堅持認真觀察星空,時間長了,你將發現,夜空中的星星似乎都在移動,但唯有一顆星星似乎永遠在那裡,固定不動。這就是北極星。北極星看起來一動不動永遠在那裡,實際上,由於太陽和和月球的引力作用,地球的自轉會受到影響,雖然很細微,通常我們用肉眼看不出來,但是地球自轉軸所指的北極星的位置在緩慢地發生變化。北極星並不是永遠不變的某一顆星,現在是小熊座α星,到公元14000年將是織女星。天文學家根據地軸搖擺和恆星引力計算,到公元2100年前後,北極星將到達北極點正上方最近的位置。
  • 地球每年在宇宙中前進70億公裡,為什麼星星的相對位置都沒變?
    除了月球和幾顆行星會在天空中穿行之外,其他星星的相對位置始終不變。那些不會動的星星都是太陽系外的恆星,它們自身可以發光。無論在什麼時候,獵戶座腰帶上的三顆亮星始終排成一列,仙后座的幾顆亮星排列成M型或者W型,夏季大三角的三顆亮星會如約出現在夜空中,北鬥七星看起來都是勺子狀,北極星都是位於北天極,北鬥七星的開口兩顆恆星還始終指向北極星。
  • 你知道嗎?地軸並不是固定不變的!
    地軸進動首先造成天極的周期性圓運動。今天,天南極附近沒有明亮的恆星,但是到公元16 000年時,船底座a(老人星)則將成為明亮的南極星。地軸的進動還造成地球赤道平面和天赤道的空間位置的系統性變化,這是因為地球赤道平面永遠垂直於地軸,當然隨著地軸進動而進動,周期同樣是25 800年。
  • 北極星不是行星是恆星,而且輪流當值,這個說法靠譜嗎?
    先給答案:北極星是恆星,不是行星。太陽系行星只有8顆,除了我們地球,依次從靠近太陽算起,還有: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我們地球夾在金星和火星之間。而在夜空中,我們肉眼能夠看到的星星有6千餘顆,其中只有5顆行星能夠看到,其餘的都是恆星。恆星是什麼?
  • 晚上天空是黑的難道真的是因為太陽落山了嗎
    那當然是太陽下山了。這可能是3歲孩童都能回答的問題。那夜晚天空是黑的真的是因為太陽落山了嗎?最開始人們都認為星星是鑲嵌在一個透明球體表面的,中國最古老的宇宙結構學說「蓋天說」的基本觀點就是——天圓地方,哥白尼的日星地動宇宙體系和託勒政的地心宇宙體系中都包含了恆星天體的內容。中世紀思想家尼古拉認為宇宙是無限的,而牛頓根據其相對論也推斷星星也是無限的,並且是相對均勻的分布在整個宇宙空間。而我們晚上看到的星星,只是眾多能發光發熱星體中的一部分,這種星體,我們稱之為恆星。
  • 晚上天空是黑的難道真的是因為太陽落山了嗎
    那當然是太陽下山了。這可能是3歲孩童都能回答的問題。那夜晚天空是黑的真的是因為太陽落山了嗎?其實,夜晚天空為什麼是黑的?這是宇宙學中一個著名的經典問題。很早以前,人們就在不斷地對宇宙進行各種猜測及研究。最開始人們都認為星星是鑲嵌在一個透明球體表面的,中國最古老的宇宙結構學說「蓋天說」的基本觀點就是——天圓地方,哥白尼的日星地動宇宙體系和託勒政的地心宇宙體系中都包含了恆星天體的內容。
  • 地球真的在轉動嗎?為何我們感受不到,頭頂的星星位置也不變
    或許我們小時候以為夜空中的星星都是穩定不變的,長大後即使知道這世界的每一個事物都有自己運轉的規律,我們也懶得在意它們今天與明天的區別。地球有它的自轉和公裝,太陽也會有它的運行方式,銀河系當中的每一個天體幾乎都在圍繞著銀河系中心進行共同質心運動,當然也會有極少數的個體不按常理出牌,這裡我們主要講的是大多數。地球自轉,我們可以感受到四季的變化,星星也會東升西落。
  • 太陽系在銀河中所處的位置難道是巧合?可能還是個重要的樞紐中心
    l 疑問與概況太陽係為什麼會處於銀河系四條主旋臂的一條次旋臂上而不是靠近銀盤中心區域內,這個位置很重要嗎?意味著什麼?難道會有什麼特殊性或是巧合嗎?對於這樣的疑問,小編給出以下幾點可能性分析。,對這些初期產生的物質仍有著超強的引力,且高密度的大物質本身與銀心的相互引力也很強,因此老年恆星系相對距離銀河中心也要更近。
  • 恆星動的那麼快,為什麼我們看不出?它們離地球一天比一天遠了
    有人說「恆」就是長久固定不變的意思,難道恆星真的不動嗎?為什麼星座的形狀看起來又好像是不變的呢?恆星不但不是靜止不動,而是大動特動。它們的速度,就連飛機、人造衛星、宇宙火箭也難趕上。更奇怪的是恆星在天上運動,各有各的方向,有的向地球方向奔來,有的離地球飛去;而且快慢也不相同。真相運動場上的運動員,你趕我追,熱鬧極了。你知道天狼星嗎?
  • 地球磁極並非固定不變的,它要翻轉了嗎?這可不是一件好事
    當然,我們所說的南極與北極並不是指地理上的南極和北極,實際上地球有兩個不同類的極點,一個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地理上的南極與北極,而另一個則是磁性上的南極與北極。既然地球磁場的產生是源於液態物質的對流,那麼地球磁場就不可能永恆不變,因為液態物質的運動並不是絕對穩定的,因此地球磁場也會隨之發生移動。
  • 地球磁極並非固定不變的,它要翻轉了嗎?這可不是一件好事
    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天,地球的南極和北極會互換位置?正常人都不會去思考看似如此荒謬的問題,但這個問題只是看似荒謬,卻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成為現實。當然,我們所說的南極與北極並不是指地理上的南極和北極,實際上地球有兩個不同類的極點,一個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地理上的南極與北極,而另一個則是磁性上的南極與北極。眾所周知,地球是擁有磁場的,也正是因為地球擁有磁場,生命才能夠在這個星球上誕生並發展進化。而位於地球軌道外側的火星,也正是因為沒有磁場,所以無法成為一顆宜居行星。
  • 外星文明真的存在嗎?為什麼找不到蹤跡,難道距離太遠嗎?
    浩瀚的宇宙中,是否真的只有人類這種高級動物呢?其實自從我們走出地球之後,對外太空的文明越來越好奇,不少科幻電影都有展示過外星人的存在。雖然電視和電影大都是來源於生活,但外太空真的存在外星文明嗎?即使我們十分關注這個問題,但是事實上,依然沒有找到過外星文明的生活痕跡。難道就代表外星文明不存在?
  • 真的存在比宇宙更古老的恆星嗎?
    自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問世之後,人類對於宇宙的年齡就有了一個相對確切的認知,如果從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開始計算,我們所在的宇宙已有138億歲了(這個值的浮動為±0.2億年)。縱觀宇宙中的恆星數量,可謂是多不勝數,單單我們銀河系就有接近4000億顆恆星。
  • 宇宙天體都在不斷移動,但天上的星星位置卻幾乎不變,為什麼?
    在人類對於宇宙產生真正的認識之前,是很難想像恆星也會移動的。當人類仰望星空之時,所看到的漫天繁星大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就是位置會發生變化的,而另一類則是位置適中恆定不變的。於是會移動的就被我們命名為行星,而位置恆定不變的就被命名為恆星。
  • 恆星為什麼叫「恆」星,難道恆星恆定不動才這樣命名的嗎
    首先我們先區分一組相對的概念 , 恆星和行星, 這兩個名詞都是人們根據其特點賦予他們的。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命名中,「恆星''的「恆''字指的是穩定不變,「行星''的「行''字是指不停地變化,恆星位於中央靜止不動,而行星圍繞它們不停地運轉,兩者正好組成宇宙中的一個個星系。
  • 時間和空間是相對的嗎?——否定相對論時空觀
    摘要:狹義相對論無光速不變真實物理支持,不是光物理實在物質系統運動的真實物理。與光速不變的物理毫無物理邏輯關係。狹義相對論時空觀不是真實物理的時空觀。1、時、空是相對的嗎?更不是廣義相對論引力場方程的解所導出的「神賜奇點大爆炸宇宙學」的物理所能夠解釋的。決定宇宙膨脹,是收縮,還是平穩態不是廣義相對論場方程是宇宙常數!而是充斥宇宙的場物質,元子場能夠以不同條件的不同運動形成宇宙全部六種基本作用力,主宰宇宙的恆星演化為基礎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