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乾貨」「996」、「715」,加班文化真的值得鼓勵嗎?

2020-12-06 杭州光華賦能企業號

「996 算個啥,我們是『715、白加黑、夜總會』,我們就是這麼拼,經常是每周工作 7 天,每天工作 15 小時,白天加晚上,夜裡還總開會。」

近日,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在談及 996 時,慷慨激昂地顯擺 715 工作制,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996 是修來的福報。不付出超越別人的努力和時間,你怎麼能夠實現你想要的成功?」 一年多過去了,馬老闆的阿里演講猶在耳畔迴響。

「996」 作為 「奮鬥」、「機遇」 的代名詞,這幾年來已悄悄成為網際網路行業的標配。按點上下班的人,好像顯得特別不努力、沒有追求。不想加班?沒關係!外面多得是人願意加,排著隊等著取代你。於是乎,被房價、車貸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年輕人只好妥協,敢怒而不敢言。

然而,打雞血式的加班文化,真的值得鼓勵嗎?

01

加班文化七宗罪

Part.1:無效的消磨時間

有時五點剛過,一天的工作已經做完了。可部門領導還沒走。看到領導還在奮力工作,我怎麼好意思下班呢?職場新人被畸形的 「加班文化」 所裹挾,為了表現得 「上進」,明明無事可做,也要耗在工位上,假裝很努力。

看看郵件,刷刷新聞,營造勤奮工作的假象。這時的加班,純粹只是 「磨洋工」,浪費自己的時間,也浪費公司的辦公資源。真不如勇敢一點,向無意義的加班果斷說不。

Part.2:降低工作效率

著名項目管理軟體 Redbooth 與數據分析公司 Priceonomics 合作研究了 180 萬個項目(包含 2800 萬個任務)之後,發現:每周周一,人們的工作效率最高。之後,每天完成的工作量逐日遞減。到周五時,會達到最低點,平均只能完成每周工作總量的 16.7%。而一天之中,工作效率在上午 11 點左右達到峰值。午飯後,開始緩慢下降。下午 4 點後,工作效率呈現出跳崖式的下降。

人終究不是鐵打的。加班超過一定限度後,大腦宕機,一味努力,卻沒有產出。大量研究表明,每周工作超過 50 小時以後,工作效率會急劇縮水。常態化加班,正是一個組織行事拖沓、效率低下的表現。

Part.3:抹殺靈感

在現代社會,由於常規工作已高度自動化,創造性對辦公室員工來說,變得尤為關鍵。而靈光乍現的時刻,需要放鬆,需要倒空自己。

頭腦清明敏覺、精力充沛,才能抓住創意的火花。加班時間過長,大腦昏昏沉沉,思想不在線,工作只是機械的重複。將辦公室變成十二小時的牢籠,到深夜才放 「犯人」 回家,對創造力的發揮毫無益處。

Part.4:損害健康

英國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曾發布報告:一項基於 60 萬人的研究發現,每周工作超過 55 小時,罹患腦血栓的風險將大於 33%,患冠心病的風險增加 13%。即使在工作壓力極大的日本,也有一條 「過勞死線」——每周工作不能超過 60 小時。

長期高強度工作,對人的身體是極大的損耗。工作 996,生病 ICU。近幾年來,程序猿、工程獅在工作崗位上猝死陣亡的消息屢見不鮮,高薪行業變成了高危行業,令人唏噓。如此不眠不休地燃燒生命,到底值不值得呢?畢竟,工作是別人的,身體才是自己的。

過度加班,不僅損害僱員的健康,亦使企業的用工風險和醫療成本大大增加。

Part.5:犧牲生活

沒有周末,沒有節假日,每天不停地加班。人生變得除了吃飯、睡覺,其他幾乎都是工作時間。甚至連做夢,都在想工作的事情。日復一日,忙著掙錢,卻沒空花錢。身心俱疲,無暇戀愛,無暇享受人生。

人可以下班,但網際網路永遠不會停止運轉。繁忙的工作任務難免侵佔私人空間。知名大廠技術崗的已婚男性迫於生存壓力,項目期經常要 「支著帳篷住公司」。在家裡,則多為甩手大掌柜,根本沒時間陪孩子,妻子長年 「喪偶式育兒」。

整日高負荷工作,完全顧不上生活,心靈日漸麻木,缺乏對幸福的感知,也就失去了工作的意義。

Part.6:無法留住人才

從企業管理的角度看,單純以員工工作時長來考評業績,是不科學的。即便在勞動密集型或工作內容相對簡單的服務業,也是如此。長時間無休止的勞動,會使人喪失尊嚴和自我認同感,淪為工作的奴隸。

當免費加班變成職場潛規則時,員工工作的積極性會大幅降低,只想尋找一切機會休息,或自我減輕勞動量,根本談不上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標。以延長勞動時間,作為單一管理標準,只能陷入惡性循環。

如此一來,企業難以留住人才,員工離職率飆升,變相增加了企業的招聘成本。

Part.7:不利於品牌形象

強推 「996」,難免讓人聯想到 「血汗工廠」,甚至資本對剩餘價值的盤剝。惡性加班名聲在外的企業,往往令求職者心生畏懼,避之不及。

此外,若公司頻繁傳出相關負面新聞,必有損企業聲譽,不利於品牌形象的打造,甚至會引發消費者的集體抵制。

02

加班文化怎麼破?

Part.1:破除考勤執念

工作時長很重要,可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更重要。企業的人才考評機制,應適當減少考勤打卡所佔的比重,選擇以目標為導向,實行彈性工作制。設立合理的獎懲制度,對提前超額完成任務的員工給予肯定和獎勵,處罰結果不達標的人員。

無印良品的前社長松井忠三曾提到,自己讓無印良品扭虧為盈的一個重要舉措就是——堅決杜絕加班,並要求各部門積極拿出 「消滅加班提案」。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也有類似的管理心得。制定出不能加班的鐵律,也就切斷了員工上班摸魚的機會,反而能極大地提升工作效率和組織人效。

Part.2:掌握工作方法

方向往往比方法更重要,在著手工作之前,要先明確目標。目標先於計劃,計劃先於行動。凡事謀定而後動。事先和領導反覆確認,建立一致性,並商定好行動方案。

在工作過程中,做到及時反饋、溝通,避免因上級決策反覆,做辛苦的無用功。

Part.3:做好時間管理

分清工作的輕重緩急,優先完成重要緊急事項。應用番茄工作法,排除幹擾,謝絕拖延。工作時全情投入,做到專注而高效。

Part.4:避免工作失誤

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預見工作中需要的人、財、物等資源,提前配備安排,並對完成時間和完成標準做好要求。擬定方案時,進行全方位考慮,設計好應急預案。

領導在部署任務時,要清晰明確。可酌情將截止日期提前,預留應對突發狀況的時間,並實時跟進下屬的工作進度。

需要返工時,及時總結經驗教訓,防患於未然,避免同樣的錯誤反覆出現。

Part.5:提升加班福利

我國《勞動法》規定: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每月累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逾時工作薪金,不低於平日工資的 150%。

客觀原因導致不得不加班作業時,要保障員工的基本權益,落實加班薪資。並在事後安排相關人員調休,保證員工有足夠的休息時間。

公司還可提供班車、夜間打車費、食堂、加班宿舍等配套措施,營造溫馨的企業文化,設身處地為加班員工解決實際困難,讓加班變得更人性化。

此外,設立合伙人激勵機制也是必要的。通過優化公司的股權結構,最大限度實現共創共享,讓員工自我驅動,避免 「我奮鬥,你賺錢」 的職場軟暴力。

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

珍愛生命,遠離無效加班。

最後,願大家都能認真生活,快樂工作。從事自己熱愛的職業,像享受生活一樣,享受工作。

資料來源:

1. The joy of absence, The Economist, 2019.5.12

2. 《哪個時間段你的工作效率最高?大數據告訴你真相!》 財看見-騰訊財經,作者:安安

3. 《西貝 「715」 工作制被怒懟,是現實也是無奈》 職業餐飲網,作者:許珂

4. 《那些一邊罵一邊留在大廠 996 的人是怎麼想的?》 LinkedIn,作者:無盡夏

5. 《西貝賈國龍因加班言論翻車,加班文化值得鼓勵嗎?》 界面新聞,記者:趙曉娟

6. 松井忠三:《解密無印良品》

7. 馮南石:《華為高效工作法》

相關焦點

  • 「996」「007」加班文化再引熱議 誰來保護職場「打工人」權益?
    歲末年初,多則有關過度加班導致職場「打工人」身體亮「黃燈」、在個別案例中甚至致人猝死的報導引起廣泛關注。  一時間,「如何看待『996』『007』加班文化」「拿命換錢是當今職場常態嗎」等話題,成為輿論熱議。目前,過度加班在不少企業體現為一種無形的「文化」,甚至出現有應屆生因拒絕「996」而被公司辭退的報導。在此背景下,如何做好勞動權益保障?公司考核制度是否科學、合理?超時工作的邊界在哪兒?
  • Python之父談996:救救中國程式設計師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996.ICU 事件進一步發酵,繼上個月在推特上評論 996 制度「違反人性」後,「Python 之父」Guido van Rossum 近日再就此事於 Python 官方論壇發布一篇名為《Can we do something for 996 programmers in China?》(我們能為深陷「996」泥沼的中國程式設計師們做什麼?)
  • 工作996生病ICU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超負荷加班已成為職場人心中永遠...
    工作996生病ICU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超負荷加班已成為職場人心中永遠的痛時間:2019-04-11 16:17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工作996生病ICU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超負荷加班已成為職場人心中永遠的痛 最近在抖音和微博上大家可以看到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那就是工作
  • 阿里華為員工跳槽到微軟遭抵制:整天996,破壞規則被吐槽
    【阿里華為員工跳槽到微軟遭抵制:整天996,破壞規則被吐槽】 最近,一群從華為和阿里巴巴跳槽到微軟的員工遭到了微軟的內部抵制。 微軟蘇州團隊內部人士表示,由於華為和阿里來的員工時常「比賽加班」,甚至「半夜在工作群互發消息」,給團隊帶來了國內網際網路企業的加班文化,破壞規則,惡性競爭。 大家腦補下這個畫面,本來微軟蘇州團隊員工,歲月靜好,現世安穩,KPI隨緣,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突然間來了一群視「996」為福報、自稱「狼的后羿」的人,搞起了加班比賽。
  • 拒絕加班和996的年輕人,目前最好的選擇,就是選擇體制內工作
    這時候,真的想說體制內真香。走向體制內工作的這條路上,同行者越來越多了,但是道路就這麼寬,這就意味著必定有人會被擠下去。拒絕996的年輕人,多數走向了體制內從拒絕996和007,從拒絕內卷開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了考公希望進入體制內工作的隊伍。最早關於996的說法來源於網際網路行業,對此官方的解釋是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小班,一周工作6天。
  • 為什麼大家都在批判職場996,卻對孩子們6117熟視無睹?
    成人996,孩子6117最近,大家都在批判職場的996,起因是某網際網路大廠一位花季員工的猝然離去。職場這種不正常的加班文化,當然是需要批判的,不過,筆者(超人爸爸)卻由此聯想到了現在正在上學的學生們,他們的學習狀況,就比996加班搬磚的碼農們好嗎?熟悉中小學孩子們作息時間的人都知道,他們比起成人,一點也不輕鬆。
  • 拼多多員工猝死背後:那些留在海外大廠的留學生,真就能脫離996嗎?
    那麼,那些進了海外網際網路行業的留學生們,又是如何看待「996工作制」呢?他們又是否是真的逃離了996? 國內996們最羨慕國外的一點,可能就是像IBM這種不鼓勵員工加班的文化吧,大家都普遍認為work life balance比較重要,總體來說正常情況下都沒有要加班的情況。
  • 打工人難逃「過勞時代」:每天加班3小時,心臟病風險高60%,「996...
    對很多人來說,每天下班後「主動」加班已成常態。當一群人掙扎於「996」時,另一群人已經被迫開始了「007」。長期保持高度緊張的工作狀態,可能導致多種系統功能下降,繼而引發呼吸、消化、免疫等系統性疾病……甚至是猝死。臨近年關,「打工人」們的壓力愈發明顯。
  • 揭秘世界科技中心矽谷:員工沒有996,上五休二,朝十晚六
    我們以谷歌為例,谷歌的公司文化其實就一點,那就是「不鼓勵加班」。大部分公司的年假都是三四周,上班零食吃飯全部免費,開放式的辦公環境和娛樂場所,也能夠讓員工在工作之餘,最大程度地放鬆自己。  例如在矽谷領英,實習生一周的工作時間只有40個小時,並且可以隨意安排自己的工作行程,領英不僅有開放式的辦公區域,也有相對私密的個人空間,能夠滿足一些員工一個人獨處辦公。
  • 死於劇毒——996!
    同事們都質疑她受累於拼多多的加班文化以至於過勞致死。理由是這樣一個樂觀開朗,積極向上,一有空就下廚做飯並在朋友圈分享生活的陽光女孩,不可能就這樣被無緣無故奪走生命。而更有證據顯示,她的朋友圈經常會顯示自己在加班,並且通過「拼多多女孩從不認輸」等類似文字來激勵自己。至此,人人討伐的「996工作制」再次被提及。
  • 「強制休假」拿什麼抗衡加班文化
    不少網友對推行強制休假制度表示支持,但也直言擔心無法改變「996」的工作模式。業內專家認為,強制休假的新規出臺有一定示範效應。(11月10日 《工人日報》)健康是根本,是人最大的財富。地方性健康法規的出臺,對於更好地保障勞動者身心健康,無疑有積極作用。然而,其能在多大程度上落實,是否僅具象徵性意義,仍有待細則的完善。
  • 拼多多事件:除了抱怨996,你真的在乎嗎?
    996已經鬧了4年有餘。該術語首先出自「58同城」於2016年9月流出的其內部加班通告。當然在那之前,網際網路企業的加班已經是成文或不成文的一種文化。其後,隨著996的概念被不同的企業提及和批判,它像一種傳染病一樣從網際網路企業瀰漫到其他領域,成為我們久久抵制而愈發嚴重的問題。
  • 「上班996,生病ICU」猝死變的越來越「年輕」,拿身體賭未來,值得嗎?
    我們總說「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在年輕時為生活努力拼搏努力掙錢是件好事兒,但長期熬夜、慣性失眠、超負荷加班、休息不足、透支身體,經歷著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折磨,會大大增加年輕人患上心肌梗塞
  • 經常加班,搶購「防猝死」的藥,薇婭公司謙尋到底怎麼樣?
    我想知道22點可以準時下班嗎?會經常加班嗎?公司內部氛圍怎麼樣呀?先看看網友們都是怎麼回答的。有網友就說到:直播電商,熬夜少不了,22點不可能準時下班,和他們公司合作,對接人凌晨兩三點還在工作。相當於倒班制公司,商務招商跟審核差不多。就是你得做好經常通宵的準備,電商裡無論哪個崗位都是高強度加班。
  • 從Uber 和 拼多多說起:企業文化是如何扭曲的
    二、pdd的滾雪球負面拼多多可能會覺得委屈:員工去世,真的是加班的緣故嗎?其他員工也加班嗎?為什麼都認為是拼多多的問題。實話實說,讓網友找證據,證明為多多守邊疆的女孩,是因為加班過勞猝死,還真挺難的。但拼多多的問題在於積壓了太久的情緒爆發出來了。這是壓倒pdd的最後一根稻草。
  • 齊俊傑:是什麼造就了萬惡的996工作制?不斷加班的根源又在哪?
    這件事發生之後,輿論的焦點再一次對準了萬惡的996制度,據說很多網際網路大廠,都打出了大小周制度安排,一個月至少2周幹滿6天,至於日常加班,那就是家常便飯了,說是996,但其實晚上9點下不了班的公司比比皆是。北京的中關村和後廠村,是網際網路大廠的聚集地,晚上10點去看一眼就知道了,基本上全都是燈火通明。熱火朝天。
  • 打工人「拿命換錢」是當今職場常態嗎?
    那會兒的加班文化並沒有泛濫到今天這個程度,我只要比別人努力一點點就會受益不淺。時至今日,長期加班已經成為中國職場一個廣泛存在的現象。996,工具人等詞彙成為職場討論度極高的熱詞。2019年3月,一位網際網路行業的員工在GitHub上線了「996.ICU」項目,這個名字是「工作996,生病ICU」的縮寫,項目很快得到了許多程式設計師的支持。
  • 來自996 職場社畜日的冒犯,千萬別把自嘲當成節日過!
    什麼是996社畜日?其噱頭是9月9號6點準時下班,然後推薦一些所謂的「社畜」常用物品。很明顯,這不過是一點資訊不動腦子,妄圖披著自嘲的外衣去刺激、鼓勵消費罷了。社畜日公然將996擺到檯面上,並且當做生活的一部分、當做消費社會的一部分來進行大肆的宣傳,這與本來就在壓抑的反「996」呼聲背道而馳,似乎「996」就是一種該去習慣、去適應的常態。強行將996進行電商包裝,有點像是借「雙十一」的東風,但是偷雞不成蝕把米,時隔兩天也沒掀起多大的風浪。
  • 從「企業戰士」到「社畜」,日本員工的996奮鬥史
    程序猿們在Github上發起了名為996icu的項目,鼓勵在開源軟體中添加「反996許可證」(Anti-996-License),以禁止實施996的企業使用這些開源軟體。截至目前,github上的996icu項目已經得到了近25萬個星,成為Github上第二高贊的項目。然而在網友們紛紛聲討的對面卻是老闆們截然相反的態度。
  • 競爭、存亡、價值觀,網際網路轉折時期的996真理大討論
    在最近十年甚至二十年中,996文化在中國司空見慣,這三個數字代表著早9點到晚9點一周工作6天。「什麼是996.ICU?工作996,生病ICU。」在程式設計師常用的知名代碼託管網站GitHub上,項目發起人如此解釋項目的含義,並呼籲「程式設計師生命為重(Developers』lives matter)」。事實上,996絕非僅是程式設計師甚至科技公司的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