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007」加班文化再引熱議 誰來保護職場「打工人」權益?

2021-01-10 北方網

  歲末年初,多則有關過度加班導致職場「打工人」身體亮「黃燈」、在個別案例中甚至致人猝死的報導引起廣泛關注。

  2020年12月29日,拼多多旗下產品多多買菜一名女員工凌晨1點半下班途中猝死;今年1月6日,一則「上海白領體檢異常率99%」的話題登上熱搜,話題閱讀人數截至目前超過2億,「99%」這個數字來源於上海外服聯合《大眾醫學》雜誌發布的《2019上海白領健康指數報告》。無獨有偶,另一條「90後不敢看體檢報告」的話題閱讀量高達5.7億,有網友調侃「只要不看體檢報告我就沒病」。

  一時間,「如何看待『996』『007』加班文化」「拿命換錢是當今職場常態嗎」等話題,成為輿論熱議。目前,過度加班在不少企業體現為一種無形的「文化」,甚至出現有應屆生因拒絕「996」而被公司辭退的報導。在此背景下,如何做好勞動權益保障?公司考核制度是否科學、合理?超時工作的邊界在哪兒?

  對於上述問題,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教授、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楊思斌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過度加班違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和中國目前正實施的「健康中國」的戰略背道而馳,與勞動法治文明發展趨向也是相背離的,特別是對勞動者本人身體和心理健康都很有危害,必須扭轉。

  他介紹,根據勞動法等法律法規,中國的標準工時制是職工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用人單位若安排勞動者在工作日8小時以外、休息日、法定節假日工作均屬加班,需依法安排調休或支付加班費。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1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3小時,但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也就是說,對勞動者工作時間的延長,不僅有長度方面的限制,還有程序方面的要求,法律對此有明確規定。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認為,目前一些企業、尤其是快速發展的電商平臺沒有完全按照勞動法的要求對職工進行規範管理,從而導致職工心理和工作壓力都很大。用人單位在追求業務發展的同時必須認真落實勞動法和勞動保護方面的管理條例和要求。

  近年來,還有少數企業鼓勵職工與其籤署「奮鬥者協議」,鼓勵職工成為「公司奮鬥者」,自願加班,放棄帶薪休假,放棄加班費,甚至有企業要求職工在個人能力不足時接受公司淘汰,並承諾不與公司產生法律糾紛。

  對此楊思斌指出,所謂的「奮鬥者協議」,完全是違法和無效的。

  「我們所提倡的艱苦奮鬥是基於對職業的信仰和熱愛,和勞動者被迫、變相加班是兩個概念。」楊思斌說,如果用人單位靠透支勞動者的體力來獲得效益,是不值得提倡的,也不利於企業長期發展。企業要守住法律底線,樹立勞動者和企業雙贏的思維。

  「企業應當像家長愛護孩子一樣愛護自己的職工,樹立以職工為本的職場文化或企業文化。」楊思斌說,並非勞動者工作時間越長越能夠創造更多價值,職工在身體疲勞和腦力透支的情況下根本談不上工作效率。

  他建議,把勞動法律法規的遵守情況納入整個法治社會建設考評體系去,把企業違反勞動法的行為列入信用懲戒體系,通過這些機制倒逼企業守法,尤其是遵守勞動法。竹立家則建議,可通過包括大數據在內的新技術新手段對用人單位用工情況加以監管。

  楊思斌和竹立家都認為,在保護職工權益方面,還必須要大力發揮各級工會的作用,強化工會的監督職能。

  「工會是勞動者權利的維護者。如有超時加班的現象,職工可以向工會反映。按照工會法相關規定,工會可以對企事業單位隨意延長勞動時間進行交涉,還可以要求政府對企業的違法行為依法作出處理。」楊思斌說。(記者 餘湛奕)

   

     【責任編輯:王琦 】  

相關焦點

  • 「職場乾貨」「996」、「715」,加班文化真的值得鼓勵嗎?
    「996 是修來的福報。不付出超越別人的努力和時間,你怎麼能夠實現你想要的成功?」 一年多過去了,馬老闆的阿里演講猶在耳畔迴響。「996」 作為 「奮鬥」、「機遇」 的代名詞,這幾年來已悄悄成為網際網路行業的標配。按點上下班的人,好像顯得特別不努力、沒有追求。不想加班?
  • 俠客島:畸形加班屢上熱搜,這事真得好好聊聊
    加之此前網絡熱議的「996」「007」等熱詞,上班族長期畸形加班問題正越來越引發社會高度關注。但不可否認,一些企業還是把畸形加班、超時工作簡單等同於奮鬥。某些企業老闆認為中國的年輕人能擁有「996」等高強度工作機會是一種「福報」;也有企業主輕描淡寫地說這不算什麼,「715」「007」也很常見。
  • 工作996生病ICU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超負荷加班已成為職場人心中永遠...
    工作996生病ICU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超負荷加班已成為職場人心中永遠的痛時間:2019-04-11 16:17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工作996生病ICU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超負荷加班已成為職場人心中永遠的痛 最近在抖音和微博上大家可以看到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那就是工作
  • 任正非解讀華為「狼文化」:包含三種精神 華為沒有996和007!
    (每日經濟新聞)   說到企業文化,不少企業的老闆十分推崇「狼性文化」,而且將其與華為聯繫到一起。在許多人的認識中,華為也是高薪與高工作強度並存,是實行「996」的企業之一。
  • 打工人難逃「過勞時代」:每天加班3小時,心臟病風險高60%,「996...
    對很多人來說,每天下班後「主動」加班已成常態。當一群人掙扎於「996」時,另一群人已經被迫開始了「007」。長期保持高度緊張的工作狀態,可能導致多種系統功能下降,繼而引發呼吸、消化、免疫等系統性疾病……甚至是猝死。臨近年關,「打工人」們的壓力愈發明顯。
  • 累到自殺的日本人都不加班了,為什麼中國人還在拿命換錢?
    4日這天,剛結束元旦假期的打工人,就被疑似拼多多的官方回復狠狠扎了一刀(目前PDD已闢謠稱非官方發言)。作為一個曾在日本加班到錯過末班電車、如今又在國內不用996的網際網路公司搬磚的社畜,心裡一直有個疑問:日本社畜vs996的中國打工人,到底誰更慘?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路姐。加班是主動的嗎?
  • 齊俊傑:是什麼造就了萬惡的996工作制?不斷加班的根源又在哪?
    這件事發生之後,輿論的焦點再一次對準了萬惡的996制度,據說很多網際網路大廠,都打出了大小周制度安排,一個月至少2周幹滿6天,至於日常加班,那就是家常便飯了,說是996,但其實晚上9點下不了班的公司比比皆是。北京的中關村和後廠村,是網際網路大廠的聚集地,晚上10點去看一眼就知道了,基本上全都是燈火通明。熱火朝天。
  • 為什麼大家都在批判職場996,卻對孩子們6117熟視無睹?
    成人996,孩子6117最近,大家都在批判職場的996,起因是某網際網路大廠一位花季員工的猝然離去。職場這種不正常的加班文化,當然是需要批判的,不過,筆者(超人爸爸)卻由此聯想到了現在正在上學的學生們,他們的學習狀況,就比996加班搬磚的碼農們好嗎?熟悉中小學孩子們作息時間的人都知道,他們比起成人,一點也不輕鬆。
  • 拒絕加班和996的年輕人,目前最好的選擇,就是選擇體制內工作
    最近公司剛來了個97年的小夥子,大家一起吃飯的時候說到了找工作的話題,那個小夥子說:「我來這裡工作純粹是看上了這裡雙休和不加班來的。」我們對於這個回答,既覺得意外又覺得在情理之中。是啊,現在的年輕人找工作高薪已經不再是第一考慮因素了,舒服,不加班,不被996壓榨就是他們找工作的首選考慮因素。
  • 拼多多員工猝死背後:那些留在海外大廠的留學生,真就能脫離996嗎?
    國內996們最羨慕國外的一點,可能就是像IBM這種不鼓勵員工加班的文化吧,大家都普遍認為work life balance比較重要,總體來說正常情況下都沒有要加班的情況。 所以很多人就都默認996的常態化了,大概這就是年輕人的矛盾吧。 如果現在給我一個996但是高薪的offer,我也會先衡量一下我自己的狀態再決定會不會接受,畢竟人長大以後,我們就會發現需要考慮的已經不僅僅是金錢了,生活也很重要。 當然,錢依舊是個好東西。
  • 996、競爭與內捲化:穿透現實,得見真實
    在我看來,所謂996或者說加班文化的根源在於網際網路企業管理問題和監管缺位。所謂奮鬥X,指的是利用無意義加班、無底線討好老闆來獲得職場優勢的一群人。在抵制者們看來,奮鬥X的存在會倒逼整個職場「內捲化」。正如我們前面所提到的,「你不願意加班,有的是人願意給大廠加班多賺點加班費」,這是令人無奈的現實問題。企業競爭激烈且監管缺失,動輒「百團大戰」、「千播大戰」,這讓良幣被劣幣同化成為現實,否則良幣就面臨著競爭失敗的結局,所以996就成了老闆眼中的「福報」,也才會有職場內捲化的問題。
  • 打工人「拿命換錢」是當今職場常態嗎?
    那會兒的加班文化並沒有泛濫到今天這個程度,我只要比別人努力一點點就會受益不淺。時至今日,長期加班已經成為中國職場一個廣泛存在的現象。996,工具人等詞彙成為職場討論度極高的熱詞。2019年3月,一位網際網路行業的員工在GitHub上線了「996.ICU」項目,這個名字是「工作996,生病ICU」的縮寫,項目很快得到了許多程式設計師的支持。
  • 日劇《我,到點下班》:職場要「聰明的懶人」,不要無意義的加班
    日前浙江一男子加班導致進ICU,引起熱議。小梁在一家美股上市企業上班,疫情導致公司業績受衝擊,慶幸的是他沒有被裁員。為了趕在4月1日新財年開始前把業績再衝一衝,發燒狀態下持續3天每天工作超過10小時的小梁,再也「扛」不住了,到醫院看診。結果他檢查出來發燒、大面積「白肺」,命懸一線,還使用了ECMO。
  • 願天堂沒有996
    網際網路大廠的員工能在幾個職場平臺爆料,簡直太難了,更何況這次的火還有往大裡燒之勢。果然,員工早已經不是活生生的人,變成了一往無前的龐大機器上的可替代零件。一個加班猝死的年輕生命與她傷心欲絕的家人,在巨大的資本面前,又算得了什麼呢?是的,在阿里、京東已經近乎壟斷了國內網際網路電商的前提下,PDD硬是打出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 996社畜、外賣員、快遞員,誰不是「系統中的人」
    仔細想來,朋友圈這齣奇一致的共情能力,大概源於996社畜、外賣員、快遞員等各行各業的人,聯想到自身一樣處於「系統中「。從996努力到007 「社畜」一詞最早源於日本,現在是中國人「上班族」、「加班狗」自嘲的方式。
  • 996是福報?地球當真離了誰都轉嗎?現代職場人思想依然在被奴役
    近兩年,網上時常熱議996的問題,就拿去年討論激烈的網際網路公司996舉例子,馬雲公然宣稱996是年輕人的奮鬥,即便被人民日報等官媒多次批評,他依然在公開場合多次討論,多次對此進行解釋。996已經成了很多公司的制度,這不符合勞動法,同時很多年輕人被壓榨的毫無還手餘地,但依然還有很多人為之叫好。在我國很多人眼中,只要錢到位,什麼活都會有人幹。誰不知道996辛苦?誰不知道阿里的強度很大?但說實話,如果不是受學歷、資歷和崗位數限制,面對阿里、華為等企業的高薪酬,不知有多少人願意不辭辛勞,為他們工作。
  • 死於劇毒——996!
    同事們都質疑她受累於拼多多的加班文化以至於過勞致死。理由是這樣一個樂觀開朗,積極向上,一有空就下廚做飯並在朋友圈分享生活的陽光女孩,不可能就這樣被無緣無故奪走生命。而更有證據顯示,她的朋友圈經常會顯示自己在加班,並且通過「拼多多女孩從不認輸」等類似文字來激勵自己。至此,人人討伐的「996工作制」再次被提及。
  • 豫論場丨拿命換錢不該是「打工魂」
    但該事件之所以能夠迅速引爆輿論,顯然是擊中了不少「打工人」內心的痛點——生活不易,加班不止。在網際網路行業,加班早已不是什麼「潛規則」。為了搶流量、爭業績,一些企業冠以奮鬥之名,「提倡」員工加班、「鼓勵」他們全情投入、高效產出。就拿前兩年有網際網路公司推行「996」工作制來說,一度引發廣泛討論。「工作996,生病ICU」,這句略帶自嘲意味的話,成了不少程式設計師扎心的痛。
  • 半月談:996成招聘標準?社會必須對這種違法現象說不
    小江由於拒絕無意義的加班,被告知因試用期不合格被辭退。上海青浦區仲裁委裁定申通快遞構成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行為,判決其依法支付賠償金。而後申通快遞提起上訴,目前該案在進一步審理中。上述事件是當下職場「996」引發衝突的一個典型事例,其背後是「996」的日漸常態化。與以往的「遮遮掩掩」不同,如今在職場招聘中,一些企業已經將「996」擺在明處,將其列為招聘標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