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其實,你還年輕
從 2018 年開始寫作,已經走過了整整兩年,翻開去年的總結,再次看了看這一段文字:
寫作,總會思考到人生,掐指一算,中國男性壽命 74 歲,那麼人生還有多少天可以活? 如果你 30 歲,還有16K 天,如果你50歲,只有8.7K 天!如果再減去晚期躺在病床生活質量不佳的時間,就會更少!
回想起來,用「生命餘額」來鞭策自己,是有點販賣焦慮了,當你的生命還剩下 1 天的時候你會做什麼? 還有 10 天、1個月呢? 就算剩下 1 年又會做什麼?
我想,在時間的催促下,無論你再喜歡那件事情,你總會產生一種要走過場完成任務的窘迫,突然發現,只有認為自己還年輕,才能安靜地去欣賞這世界的精彩。
如果你覺得老了,可以先思考一下如下三種情況:首先是各種生物科學的發展,讓我們有機會活過百歲甚至更長;第二,如果有技術讓我們能不斷提升自己的代謝和思考效率,那麼在很短的時間內,我們也可以活出幾輩子的人生;再次,如果你把時間拉長到宇宙級別,會發現我們本來就是與宇宙同在的!
01 你是否在用發展的眼光看世界?
這一年,我依然沒有爆款文章,如果說相對爆款一點的就是這篇《來自榮耀30pro+的感悟》,在今日頭條上達到 4.7萬點擊,超過去年最高的 2萬。
這篇文章談到了潛望式攝像頭的出現,讓手機也能實現光學變焦,進而讓我感嘆:「人生,就是一路打臉走過,有人的世界,沒有什麼不可能」。通過寫作,我從自己的局部視角記下了世界的精彩,尋找到了越來越多的亮點。
還有這篇《一家拿摩爾定律來鞭策自己的公司》,我提到在晶片製程工藝上,頭髮絲(100微米)、病毒(50納米)的大小早已被突破, 而臺積電當前的 5 納米在業界已遙遙領先,但這絲毫沒有停下腳步的跡象,他們的目標絕不僅僅是 3 納米,而是看到水分子大小的 0.28納米,更定格在氫原子大小的 0.1納米,讓我感嘆:「一直走在極限邊緣,卻總是能夠突破極限,這就是偉大。」
從這個角度上看,如果生物科學不斷發展,我們或許真的不需要太擔心自己的生命「餘額不足」,預測在2050年,很多人的壽命將達到 100 歲,2020 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發給了研究「基因組編輯」的科學家,再一次讓我感到未來的無限可能,這不僅僅是當前生命中亮點,也是未來生命中的亮點。
當你把終點定在 100 歲的時候,現在的你是不是還很年輕?你是否還可以有更宏大的計劃?
02 被壓縮的時間裡可以有無限的精彩
有本很精彩的書叫做《宇宙最後的三分鐘》,給我感悟最深的一段是這樣的:
我們不能忘記時間是相對的,人類後代的主觀時間將取決於他們的新陳代謝率和信息處理速度。假設他們有足夠的時間來改造身體形態,那麼就有能力在冥王逼近的過程中獲取永生。
我們都希望永生,也總是希望通過各種技術來達到永生,這是常規的模式,但是作者給我們開了一個腦洞,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延長」人的生命,就是站在相對論的角度來看問題,假如你只剩下 3 分鐘,如果有一種技術,能夠讓你的思維變快,那麼,你就有可能在僅僅剩餘的 3 分鐘內,感受到幾輩子人生的精彩,因為人對時間的感受是相對的!
今年,我也寫過一篇文章《觀看賽車的感悟:最終的極致來自於開始的普通》,其中也找到了一個生命中的時間亮點: 1.82 秒!這個時間你可以做什麼?但是有 F1 車隊可以在這樣的時間內完成 4個輪胎的拆卸和安裝工作!當你做到極致,原來 1.82 秒,也可以如此精彩。
正念冥想也是今年的收穫之一,這篇《如果你從來沒有「健心」,那麼你的人生可能是沉醉的》中,我得到了一個啟發:雖然我們平時看不到藍天,但是藍天事實上就在那裡,只是你的眼睛被霧霾遮擋而已!
我們總在被各種情緒所困擾,這些困擾總會佔用了我們大量的時間,這就是在浪費我們的生命。當你通過正念冥想,保持內心的「覺醒」時,你會發現內心中的「藍天」本來就是在那裡,當你的內心像藍天般潔淨,同樣的 24 小時生命,你就能感受到加倍精彩的人生。
至此,我真的相信,有的人一輩子能活出別人兩輩子的水平,他們在有限的時間中,綻放了無限的精彩,這就是生命中的亮點。
03 感悟世界的兩個底層規律
原計劃今年要研究儒學和王陽明,沒有達成目標,但是卻收穫了兩件無價的法寶:網絡科學和演化思維。
1、網絡思維
從網絡科學的第一篇原創文章《網絡科學,是一張重新了解世界的入場券》開始,到後面的 5 篇關於結構洞的文章,一發不可收拾。
活了幾十年,我才發現網絡的規律哪裡僅僅限於網際網路,大到宇宙、社會、商業、自然,公司管理,小到神經、血管、分子都遵循網絡科學的規律,我們總喜歡將大問題分解為小問題的方式來看世界,網絡科學讓我開始實現從分解思維(還原論)到關係思維(網絡思維)的轉變。
我們世界的底層關係,就是網絡化的,以網絡科學的思維來看世界,你會發現:原來世界的改變,不是因為你有多大的能力,而是你擁有怎樣的連接!而我們面對的,絕不僅僅是一個表面看上去的問題,而是這個問題背後的網絡!與其去糾結似是而非的因果,去網絡結構中尋找亮點,這才是生命的精彩。
2、演化思維
關於演化,我第一時間就會想到生命是演化出來的,人類是猿演化出來的,甚至好的產品也是演化出來的。
當真正開始從達爾文的《物種起源》、馬特·裡德利的《自下而上》開始去追尋世界的真理時,才發現自以為對演化有深刻理解的我,被一種全新的觀念所震撼了。(關於演化,我才寫了第一篇文章《關於演化理論的讀書筆記》,後續還有系列)
我感嘆:我們今天那些精妙絕倫的設計,不是人和創造力的偉大,而是演化的偉大,而我們這些生命中的真正算得上亮點的,都不是設計和規劃的產物,而是演化的產物!
此刻,坐在電腦面前,閉上了眼睛,腦海裡一一出現了星系、太陽、地球、海洋、火山、泥土、細菌、水母、昆蟲、爬蟲直到我們人類,這些看似不同的物體竟然都是同源,我們的生命與海洋、石塊、泥土之間,相隔的不過是一個「演化」!
對於宇宙來說,生命和環境是一個統一的過程,思想變化和物質運動也是同一個過程,哪有什麼自由意志?不過是大腦神經細胞在傳遞電信號,最終形成了你的行為,這一切早已被環境所左右。
從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就孕育著我們的智慧,只不過現在才顯現而已。理解過演化思維,反過來才理解了 N 年前老馬說的 「物質決定精神,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裡面的深刻含義。
基於萬物同源的宇宙,也可以認為:我們一直都與宇宙同在,從石頭演化為智慧,或許還會從智慧演化到石頭,直到宇宙的消亡,而智慧就是宇宙的精彩亮點!
結束語
這一年,通過寫作以輸出倒逼的輸入的模式,我開始理解了世界的底層規律,發現了生命中的那些精彩亮點,有時候,真的挺後悔自己沒有在二十歲的時候就開啟「以輸出倒逼輸入」的模式。
對於未來來說,今天就是生命中最年輕的一天,是寫作讓我保持年輕的心態,也讓我不斷在尋找生命亮點的過程中,渡過了這年輕而又充實的一年!
最後,感恩能把我拉進「以輸出倒逼輸入模式」的 007 不出局寫作社群,這個社群每隔 7 天,都會有人督促我交作業,並進行相互點評,是裡面的戰友和學霸們,喚起了我寫作的熱情!如果你也有興趣通過寫作,可以加入,來發現你生命中的亮點。
---END---
擴展閱讀:去年的寫作總結:《為什麼要寫作?因為餘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