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中國歷史上儒釋道一直傳承至今,這在金庸的筆下有所體現,在金庸的武俠中,儒家的代表人物只有黃裳,他翻閱道藏,悟出一部絕世神功——九陰真經,這部神功影響特別大,射鵰三部曲的主線功法就是圍繞九陰真經展開的。而佛教的代表人物,有達摩,掃地僧,他們兩個人的武功達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而道家的代表人物有逍遙子、張三丰、王重陽、郝大通,他們創立的道家門派在金庸武學中都很有影響力。
其中張三丰是金庸武俠中篇幅最多的一個人物,他不僅在《倚天屠龍記》中是一個震古爍今的人物,在歷史上也是一代傳奇,其實我挺好奇的,金庸為何不把王陽明這等奇人寫進金庸武俠,這完全能夠開創射鵰的第四部曲。
在我們看《倚天屠龍記》的時候,在張三丰百歲壽辰的時候,武林上上得了臺面的門派都來給張三丰祝壽,不過他們祝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那些門派知道張翠山夫婦回到武當派,想要逼迫他們告訴自己謝遜在哪裡,以此來得到屠龍刀來號令江湖。
在眾人的逼迫下,張翠山為了不連累武當派,於是舉劍自盡,而殷素素和張翠山也是真愛,見到張翠山死了,她也不想活了,將張無忌交給張三丰就陪張翠山去了。大家知道,張三丰的武道和武學修為在金庸全部小說中都是靠前的,而且張翠山情緒激動的時候,張三丰也是能夠看出他眼中的死意,所以張三丰完全有能夠救他們兩個,但是為何張三丰不出手,變成縮頭烏龜了呢?
第一、張翠山和魔教以及謝遜有關,大家知道謝遜是被成昆坑了,成昆因為自己心愛的師妹死了,所以對明教特別的憤恨,他也知道自己一個人無法滅了明教,於是就像藉助六大門派的力量消滅明教,而當時明教雖然名聲不怎麼樣,但是算不上魔教。於是成昆故意收謝遜為徒,可以說謝遜運氣太不好了,糟了無妄之災,後來在成昆的設計下,謝遜殺了江湖上不少的有聲望的人,於是那些人不僅算在謝遜頭上,還算在明教頭上。
而滅絕師太因為他師兄實力,推波助瀾,讓明教成了魔教,其實當時成昆對謝遜還不放心,讓他得到了能號令江湖的屠龍刀。後來大家也是知道,張翠山和謝遜相互結拜,而且還娶了魔教公主殷素素,這就相當於張翠山勾結了魔教,而張翠山是武當弟子,當時的張翠山也是知道情況,沒有退路可走,於是自盡,當然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第二、大家知道,《倚天》中,張三丰將少林寺打壓的很慘,很多少林僧人想要改變這個局勢,正好張翠山和兩位魔教人物關係密切,而且還有屠龍刀消息,少林很像將武當列為魔教,這樣以來,少林就可以聯合天下眾多高手對付武當,當時的高手並不比六大門派圍攻明教的高手少。
所以張三丰一旦救了張翠山,那麼少林寺是最高興的,於是眾多武林門派被屠龍刀所誘惑,與武當發生大戰。這個時候,張三丰和不完整的武當七俠出手,和眾門派交戰,最後贏也是慘勝,相信此時元朝能夠接到消息,出兵一舉消滅對朝廷有很大威脅的武當。所以這是張三丰不救,當縮頭烏龜的原因,這對名震天下的張三丰來說也是丟臉的一件事,當時張三丰已經放棄了張翠山,準備培養張無忌,那知道被玄冥二老打傷,於是張三丰才有那句:我活到一百歲有什麼用?武當派名震天下又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