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11海嘯廢棄物在海洋中漸成「垃圾島」

2020-12-04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央社」7月22日報導,隨著太平洋垃圾問題越來越嚴重,科學家最新發現,日本311大地震引發的海嘯送大量廢棄物進入海洋,恐將成為永久的「人工垃圾島」。

研究人員在北太平洋環流(North Pacific Gyre)、也就是所謂的「太平洋垃圾帶」附近進行30天考察,並用無人機拍攝全景畫面。首次發現這個問題的科學家摩爾(Charles Moore)說:「我們的研究人員現在正處於全球汙染最嚴重的地點之一。」

「塑料廢棄物不斷增加,形成全新的棲息地,基本上就是『塑料礁』,不少海洋生物以此為居。」他說。

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NAS)一項2014年的研究指出,海洋中的塑料廢棄物可能會持續減少。這份研究是根據全球塑料製造與處理速度得出這項結論。

不過在摩爾這次的考察中,發現了驚人的現象。他說:「我們只是在環流中心以外的260英裡處(418.4公裡)打撈樣本,打撈到的塑料重量是浮遊生物的數千倍。這比5年前在環流中心的情況還要糟,而我們現在只是在外圍而已。」

研究團隊也說,311海嘯所帶來的廢棄物,也形成「迷你島」。他們已經發現可能重達7噸的「浮標島」。

摩爾表示,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海嘯,可能「扯斷這一堆浮標,把它們送往海中」。

他也說:「如果我們不能阻止塑料汙染,未來海上可能會有一片全新漂浮世界。」(實習編輯:張悅 審核:譚利婭)

相關焦點

  • 日本大地震海嘯廢物入海 形成人工垃圾島
    中化新網訊 綜合媒體報導,隨著太平洋垃圾問題越來越嚴重,科學家最新發現,東日本311大地震引發的海嘯將大量廢棄物捲入海,恐形成永久的「人工垃圾島」。  研究人員在北太平洋環流、也就是所謂的太平洋垃圾帶附近進行30天考察,並用無人機拍攝全景畫面。首次發現這個問題的美國科學家摩爾表示,研究人員正處身全球汙染最嚴重的地點之一。
  • 世界第八大陸:日本垃圾島面積與德克薩斯州相同
    一個巨型日本「垃圾島」正漂向美國西海岸,它的主要構成是2011年日本海嘯的殘留物,重量可能超過100萬噸,覆蓋面積與美國德克薩斯州相同。報導稱,如果「垃圾島」繼續吸收周圍的漂浮垃圾,可能將變得比美國還要大,理論上重量可達500萬噸。這些數據均來自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上周發布的報告。
  • 海洋廢棄物=海洋垃圾?錯!聽聽生態環境部怎麼說
    他明確表示: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8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質量公報》,中國海洋廢棄物2018年的傾倒量為20067萬立方米,相比於2017年的15771萬立方米,增長約27.24%。   個別媒體在報導時,將海洋廢棄物(Waste)等同於海洋垃圾(Trash),錯誤地將向海洋傾倒的廢棄物總量當作是海洋垃圾的入海總量,這是概念混淆。
  • 英報:日本海嘯垃圾島「毒怪」漂向美國
    參考消息網11月7日報導 英報稱,一個由日本2011年海嘯殘骸所組成的巨大浮島正在漂向美國太平洋海岸,它所裹挾的100多萬噸垃圾覆蓋的面積相當於一個德克薩斯州。據英國《獨立報》網站11月5日報導,最密集的那部分垃圾——福克斯新聞網戲稱之為「毒怪」——目前漂浮在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亞之間的海面上,距離美國西海岸大約1700英裡。不過,另外還有數百萬噸垃圾仍然四散在太平洋各處。如果這些垃圾繼續聚集壯大的話,那麼這個海上垃圾場的面積將會超過美國本土,而且理論上其重量可能達到500萬噸。
  • 日本巨型「垃圾島」漂向美國 面積如得州
    這個日本「垃圾島」現在位於夏威夷和加利福利亞州之間,距海岸1700英裡(約2735公裡)。【環球網報導 記者 周旭】據美國中文網11月5日消息,2011年日本海嘯後產生了大量垃圾,而現在,這個巨型「垃圾島」正漂向美國西海岸。有英國媒體報導稱,該「垃圾島」重量可能超過一百萬噸,覆蓋面積與德克薩斯州相同。
  • 巨型日本「垃圾島」正漂向美國西海岸
    原標題:日本巨型垃圾島漂向美國  面積或將超過美國一個巨型日本「垃圾島」正漂向美國西海岸,它的主要構成是2011年日本海嘯的殘留物,重量可能超過100萬噸,覆蓋面積與美國德克薩斯州相同。「垃圾島」被稱為「有毒的怪物」,現位於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亞州之間,距海岸1700英裡。
  • 日本「垃圾島」飄向美國 重量可以達到500萬噸【圖】
    原標題:日本「垃圾島」飄向美國 重量可以達到500萬噸【圖】   摘要:日本有一個「垃圾島」,島上堆滿了房屋、家電、滾筒洗衣機,而現在,這個垃圾島正脫離日本島主體,逐漸像美國飄去,而「垃圾島」重量可能超過一百萬噸,覆蓋面積與德克薩斯州相同。
  • 311日本海嘯100個殘酷畫面……慎入!
    轉眼間4年過去,又到311東日本大地震紀念日,日本舉國哀悼。
  • 日本巨型垃圾島漂向美國 面積或將超過美國
    一個巨型日本「垃圾島」正漂向美國西海岸,它的主要構成是2011年日本海嘯的殘留物,重量可能超過100萬噸,覆蓋面積與美國德克薩斯州相同。「垃圾島」被稱為「有毒的怪物」,現位於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亞州之間,距海岸1700英裡。如果「垃圾島」繼續吸收周圍的漂浮垃圾,可能將變得比美國還要大,理論上重量可達500萬噸。
  • 日本海嘯垃圾形成「人工島」 被美國無人機發現
    原標題:日本海嘯垃圾形成「人工島」 被美國無人機發現 無人機拍攝到日本海嘯垃圾形成的「浮標島」   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21日報導,美國船長查爾斯·摩爾(Charles Moore)帶領其創建的研究團隊「加利特」(Algalita)前往「
  • 日本治理垃圾島的啟示
    原標題:日本治理垃圾島的啟示 封閉垃圾車在運送垃圾新華社記者馬平攝 11月22日,在日本香川縣豐島,封閉汽車向處理廠運送垃圾。在日本瀨戶內海的諸多島嶼中,有一座以臨海梯田、藝術博物館出名的島嶼——豐島,但同時它曾經被譽為日本的「垃圾島」。1975年至1990年的15年時間裡,日本關西都市地區的92萬多噸工業垃圾被丟棄於此,掩埋深度達20米,並露天焚燒。
  • 日本可能再次出現311級別大地震和海嘯
    板塊壓力增大,要小心再次出現311級別大地震    2月13日的地震,依然心有餘悸,許多在日華僑華人表示嚇得不行
  • 日本311地震海嘯遺毒:美國迎物種入侵新威脅,專家頭疼不已
    2011年3月11日,一場巨大的地震襲擊了日本本州東部。它摧毀了成千上萬的房屋,破壞了福島第一核電站,還引起了海嘯——海嘯浪高達40米,在摧毀了日本東部沿海後,海嘯橫掃太平洋,海嘯波跨越半個地球抵達了美洲沿海。除了這些災難性的後果,也有一些微妙的後果,比如一場意想不到的物種入侵。
  • 垃圾分類與海洋垃圾汙染
    雖然垃圾分類開始的時候會有點痛苦,但是對於地球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是非常有必要的。接下來小編就從海洋專業的角度說一說目前海洋中垃圾汙染,特別是塑料垃圾,的現狀和危害。在內陸,塑料垃圾在生產和生活中產生,一般經過河流搬運入海。而在海岸帶,塑料垃圾則是直接進入了海洋。進入海洋的垃圾一般有三種命運。
  • ...來自於海洋、傾倒於海洋」 與「海洋垃圾」截然不同 不可混為一談
    個別媒體在報導時,將海洋廢棄物(Waste)等同於海洋垃圾(Trash),錯誤地將向海洋傾倒的廢棄物總量當作是海洋垃圾的入海總量,這是概念混淆。允許向海洋傾倒的廢棄物與海洋垃圾截然不同,將它們混為一談主要是有兩個方面的混淆:一是物質類型的混淆。
  • 「那一年的那一天」日本311大地震·當年的海嘯衝擊以及之後的恢復狀況
    2011年的 3 月 11 日,日本遭逢震度 9.0 的大地震,引發的大海嘯對日本東北三縣造成巨大傷害,死亡加上失蹤人數超過 1
  • 海洋「垃圾島」不斷擴容,日益成為海洋毒瘤
    近日俄羅斯海洋探險家和保護者菲利普·庫斯託再次對公眾呼籲,地球上的海洋「垃圾島」面積正越來越大,最大的已經3倍於法國本土面積,這些「垃圾島」多由塑料垃圾組成,對海洋生物和人類經濟社會危害巨大。 全球有5座「垃圾島」,最大的約160萬平方公裡 8月11日,庫斯託在接受俄媒採訪時表示,疫情期間的相對隔離狀態給海洋帶來了些許喘息機會,但海洋環境問題卻不能因此被忽略,「一個事實是,海洋中的『垃圾島』體積越來越大,是時候引起人們的重視了」。
  • 那些城市中的「垃圾島」,後來怎樣了?
    那些城市中的「垃圾島」,後來怎樣了? 近日,上海垃圾分類成了熱門話題,然而,垃圾並不僅僅是上海的問題。這是一場事關全人類的「戰役」隨意丟棄、未妥善處理的垃圾,正在侵蝕著地球,這些垃圾將何去何從,也是人類正面臨的一個嚴峻問題。
  • 海洋垃圾造「雪景」 臺灣大聲向海洋垃圾說不!
    在知名的西吉嶼礁岸外「藍洞」美景附近,廢棄的塑料瓶、泡沫等海洋垃圾也充斥海岸,白色汙染突兀扎眼。  這正是臺灣海洋環境汙染的部分事例。臺灣四面環海,本島海岸線長約1730公裡。根據臺灣荒野保護協會統計歷年淨灘(清潔海灘)成果,全島海岸線被180萬噸海洋垃圾包圍,平均每米海岸線分布0.7公斤。臺環保部門海岸淨灘認養系統今年4月剛上線,來自全臺登錄的淨灘垃圾已達43噸。
  • 海洋垃圾怎麼處置?阿迪:可以造鞋啊!
    問:對海洋垃圾的處理你有什麼看法?阿迪:可以造鞋啊!問:用海洋垃圾造的鞋,能不能便宜點?阿迪此前就推出了一款別致的環保鞋,原材料多取自海洋垃圾,已賣出100多萬雙。這款阿迪環保球鞋由海洋廢棄物及可回收材料製成,如收繳的漁網等,平均每雙耗費11個塑料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