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民航局機場司在昆明召開了昆明機場總體規劃修編評審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昆明機場的性質定位「國際航空樞紐」,到2030年滿足年旅客吞吐量1.2億人次、年貨運吞吐量120萬噸。將新建東二、西二、西三3條4000米跑道,航站區規劃中部航站區及西部航站區,包含T1、T2航站樓及2個衛星廳,總面積達151萬平方米。
由國內機場規劃、機場運行、空域規劃等領域多位專家組成的評審專家組,國家民航局、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雲南監管局,省市相關職能部門、空管單位、航空公司、建設單位、設計單位、航油、機務維修及貨運等有關單位參加了會議。
昆明機場是我國面向東南亞、南亞的重要門戶樞紐機場。現狀飛行區等級為4F,東、西兩條跑道分別長4500米和4000米,各類機位共164個,航站樓總面積54.8萬平方米。目前在建的航站區改擴建及站坪北擴工程等將擴建各類機位90個,擴建完成後航站樓面積將達到67萬平方米。
隨著近年雲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昆明機場航空業務量增長迅猛,2017年旅客吞吐量突破4473萬人次,2008年批覆的機場總體規劃已不能滿足未來機場發展的需要。為適應全省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航空運輸持續快速發展的需求,科學規劃機場的近期建設和遠期發展,雲南機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5年正式啟動了昆明機場總體規劃修編工作。經多輪修改完善,於2017年12月正式向民航局上報了昆明長水國際機場總體規劃(2018年版)。
昆明機場改擴建是適應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雲南省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及「長江經濟帶」戰略的重要舉措。我省將以昆明機場總體規劃修編為契機,加快推進昆明機場改擴建,進一步提高昆明對內對外開放開發和輻射服務能力,全面提升全省基礎設施保障體系和公共服務能力建設,促進機場和城市和諧發展,建設高標準的國際門戶樞紐機場。
修編的必要性
·機場定位的變化
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性質為「國際航空樞紐」,三大功能定位為:輻射南亞、東南亞的國際航空樞紐;西南對外開放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力源。
·業務量預期的變化
原機場總規預期年旅客吞吐量在2020年為3800萬人次,2045年為6500萬人次,但從實際情況來看,2015年已經實現3725萬人次,提前5年達到原預測值。本報告對於年旅客吞吐量近期2030年的預測值為1.2億人次,相對於2008版總規階段的預測而言,增加了一倍多的量。
·航空公司基地的變化
原機場總體規劃編制時僅有東航雲南公司一家基地公司。但機場投入運行後,由於良好的地理位置、航線網絡及業務量發展前景,到2016年底已經有6家基地航空公司進駐,2017年東航雲南分公司也成立。
·外部條件的變化
原機場總規編制時,在機場周邊預留有緩衝區。同時機場北面僅規劃一條進場髙速公路接口,且未確定外部引接路由。當前東側已經有長港航城,南側有保稅物流區,從南往東再在北均有城市規劃區城。
道路交通方面,東側新增了新昆嵩高速公路。西側崑曲高速計劃擴建。南側呈黃快速/高速路計劃建設。機場西側規劃一條嵩昆大道(快速路)。機場北側有機場北高速,並將引入機場北進場高速。
軌道交通方面,東側滬昆高鐵經過但未設站。渝昆高鐵計劃中穿機場,在機場北側設置綜合交通樞紐。地鐵6號線擬往東繞行到交通樞紐。地鐵9號線擬經西部航站區後接入交通樞紐。地鐵嵩明線也計劃接入交通樞紐。
·工作區土地資源的變化
隨著本次航空業務量預測的調增,飛行區需要相應的擴展。
建築高度、容積率的、航空公司通用航空提前進入。土地使用速度較快。業務量增加後工作區用地也需要增加。
如何修編
「國際航空樞紐」這樣建
總體規劃近期目標為2030年滿足年旅客吞吐量1.2億人次、年貨運吞吐量178萬噸,遠期目標為2050年滿足年旅客吞吐量1.4億人次、年貨運吞吐量300萬噸;
飛行區等級近遠期均為4F,跑道規劃總共5條,新建的東二、西二、西三跑道均按照4000米規劃,相應規劃滑行道及聯絡道系統;
航站區規劃中部航站區及西部航站區,包含T1、T2航站樓及2個衛星廳,總面積達到151萬平方米;相應規劃空管、航油、生產輔助及配套設施等。
會場聲音
東航雲南分公司:總規中提到東航維修區的位置,因涉及遷線問題,希望在選址上有所考慮。
昆明市規劃局:昆明機場總規和昆明市正在開展的國土空間規劃有密切關聯。希望昆明機場總規儘快確定,以便兩個規劃能夠協調統一。
滇中新區:希望昆明機場總規儘快批覆下來,為片區發展帶來助力。
航空氣象處:氣象條件對飛行正常率影響較大。希望選取2012-2017年的氣象數據,這樣有助於昆明機場氣象設施的配備。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於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繫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雲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