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災難都是從漫不經心,不以為意開始的。生活中我們常看到的「少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不要亂丟棄垃圾」等之類的廣告語,起初也沒有人在意,認為隨手丟一根吸管,丟一個塑膠袋也沒多大事兒,但是真正到地球環境嚴重汙染,災難來臨的時候,那時的我們誰也跑不掉。
據統計,我們平均每個人都將使用並丟棄136公斤的塑料用品,而每年就有800多噸的垃圾塑料被扔進了大海,而這些垃圾的自然降解就得需要幾百年的時間!
近些年來新聞也頻頻報導,這些塑料垃圾對海洋生物造成了巨大傷害。
這些垃圾會對生態圈造成什麼影響呢?又將如何影響人類呢?
一、2019年5月,美國一隻雄性海豚屍體被衝上海灘,工作人員居然在海豚胃裡發現了一根24英寸的塑料吸管。
就在上一個月,該海灘還發現了一隻擱淺的幼年海豚,在接受緊急救援無效後,醫療人員只能將其安樂死。事後解剖小海豚遺體時,其胃裡發現有兩個塑膠袋和氣球碎片。
二、2017年1月,在挪威西南海岸,人們發現了奇怪的一幕,一頭鯨接二連三地往陸地上撲,似乎是「一心求死」,想在岸上擱淺,到底有什麼想不開?
最終,人們對它實施了「安樂死」——而它的這一異常行為,也引起了當地動物學家的注意。而經過解剖,人們找到了讓這頭龐然大物如此痛苦的原因:在它的體內,有大約30個大小不一的塑膠袋!
更讓大家吃驚的是,就連深達2000米海底的海洋動物,48%體內都含有肉眼極難發現的塑料微粒。
對於「求死」比起吃到肚子裡垃圾的痛苦,這也許算是一種解脫了。
三、國外的一家海洋動物救助發現了一隻海龜,而海龜表現的非常痛苦。當人們把海龜打撈上來時候,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工作人員發現一根吸管已經完全插在了海龜的鼻子裡面,救助人員用鉗子小心翼翼將吸管拔出來,由於海龜的恐怖,也一直不停的打噴嚏,鼻子留了很多的鮮血,看起來十分的難受。
最終將這根吸管順利從海龜鼻子裡拔出,而這根吸管居然有12釐米長。海龜最終獲救,不知道海龜在這跟吸管進入鼻子的時間有多痛苦,這也許就是你的一個不經意的舉動,就會造成一個動物的一生。
紀錄片《塑料海洋》中指出,當到2050年,世界人口達到百億,那麼海洋漂浮的塑料塊將超過五億。
看到這些由人類造成的危害,大家心裡有沒有被觸動呢?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與自然資源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人類不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是主要原因。
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嗎?不!
當你去海鮮市場買生鮮的時候,很可能漁民把那些吃有人類垃圾的魚從海面捕撈上來。表面看似新鮮,但是體內也含有大量人類丟棄的垃圾。你可能早已忽略了當初丟棄的不就是一根吸管嗎,卻大快朵頤的吃了起來。
借用《流浪地球》裡的一句臺詞——「起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就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變得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對於垃圾的亂丟棄,海洋生態的破壞,最終受傷害的還是我們人類自己。
2020年6月8日,這是第12個世界海洋日,一個專門為保護海洋生態環境設立的節日。
我們與海洋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神秘聯結,我們從海洋走向陸地,被它所環繞,依戀它,恐懼它,依賴它。
海洋對我們人類意義重大:
1、海洋擁有著龐大的生物體系,為地球製造大量的氧氣
2、海洋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氣候調節器,還是地球水循環的源頭
3、海洋蘊含著巨大的礦物資源生物資源,也是蛋白質最大的供應基地
4、海洋能每天為地球分解大量的有毒物質
......
對於海洋生物來說,海洋垃圾已是公認的「殺手」,而目前為止最常見的海洋垃圾類型就是塑料。
作為人類的我們可以改變現狀,可以讓海洋讓地球環境變得更好。
我們可以做到在生活上的不必要的消費,還可以把一些物品回收再利用,減少製作新產品所需要的能源。我們要正確處理舊衣物,可以把本來扔掉的舊衣服,舊書刊,廢棄塑料進行回收,交給專業的回收公司進行處理,比如善宜家公司不僅環保還能生成新的資源。
另外我們也應該少用一次性餐巾紙、木筷子、紙杯,不用塑膠袋、塑料吸管、塑料餐具、少點外賣等等!
我們能做的其實還有很多很多,做好垃圾分類,不亂扔垃圾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最後我想在這裡呼籲大家保護海洋環境一起行動起來吧,從你我開始,從當下出發,我們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