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海龜因垃圾受傷或死亡:8成海洋汙染來自陸地

2020-11-25 中國網河南頻道

多地海龜因垃圾受傷或死亡:8成海洋汙染來自陸地

2019-09-30 11:32:25

來源:新京報

  |  

作者:佚名

| 字號:

A+

A-

據外媒9月報導,多地發生因海洋汙染導致海龜受傷害甚至死亡事件。巴西發現一海龜被黑色油汙覆蓋,菲律賓一海龜被拍到吃汙水管裡的排洩物,馬來西亞一海龜渾身被繩線垃圾纏繞動彈不得。據報告,約佔地球表面積70%的海洋只有1%得到保護,海洋汙染的80%來自陸地,大片海域受到17種人類活動的強烈影響,嚴重威脅海洋生物生存。(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責任編輯:趙文佩

相關焦點

  • 你知道海龜龜殼受傷會傷肺嗎?微紀錄片《丹程》聚焦海洋垃圾汙染
    本集節目中,朱丹拜訪了泰國著名的海洋學博士Nantarika,他們參與了一場泰國龜的手術治療,前往荒島撿拾海洋垃圾,並關於海洋保護問題進行了深刻探討。借朱丹與博士的旅程,這一集向觀眾展示了人類行為對海洋動物及環境帶來的傷害,朱丹也在節目中表示要認真踐行垃圾分類,呼籲環境保護。
  • 謀殺海洋動物、汙染岸邊土壤 海岸帶垃圾問題堪憂
    它們  謀殺海洋動物  當海岸帶垃圾隨著潮水進入大海後,首當其衝的受害者,是海洋裡的動物。5年來,陳山所救助的受傷海龜中,一半左右是漁網或塑料製品所致。  「常見的是漁網割傷,廢棄的漁網會纏住海龜,割傷它們的鰭。」
  • 鯨魚死亡滿肚垃圾 人類汙染海洋環境危害太大
    鯨魚死亡滿肚垃圾 人類汙染海洋環境危害太大時間:2015-10-26 12:15   來源:股城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鯨魚死亡滿肚垃圾 人類汙染海洋環境危害太大 10月15日,一隻巨型抹香鯨擱淺在臺灣嘉義縣東石近海,18日被發現陳屍在八掌溪出海口沙洲。
  • 不能承受「垃圾」之重 海洋生態治理迫在眉睫
    一頭抹香鯨的死亡,興許對人類社會沒有太大的衝擊力。但如果這抹香鯨正是被人類殺死的呢?又或者說,它是因「你」不經意的舉動才殞命的呢?據悉,救援人員從抹香鯨口中掏出了漁網和大量垃圾。   事實上,因海洋垃圾導致海洋生物死亡的消息早已屢見不鮮。
  • 鯨魚接二連三地遊向陸地只為「求死」原因海洋已經嚴重的被汙染了
    生活中我們常看到的「少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不要亂丟棄垃圾」等之類的廣告語,起初也沒有人在意,認為隨手丟一根吸管,丟一個塑膠袋也沒多大事兒,但是真正到地球環境嚴重汙染,災難來臨的時候,那時的我們誰也跑不掉。
  • 海洋已成人類垃圾場?藝術家以垃圾雕塑繪畫呼喚關注海洋汙染
    從早前的工業廢水、塑料垃圾,到現在的防護用品,每年有成千上萬噸的人造垃圾源源不斷流進大海。有研究人員預測,50年後海洋裡的垃圾將比魚還多。海洋已然變成了人類藏汙納垢的巨大垃圾場,你永遠想像不到,看似美麗平靜的水面之下,都藏著些什麼。
  • 母海龜拼命撥開垃圾產卵,小海龜翻越垃圾山回歸海洋
    海灘上一隻母海龜在垃圾堆中拼命撥開垃圾產卵,而剛出生的小海龜則拼命撥開垃圾試圖回到海中。其中有不少小海龜在半路上就夭折了,倖存的則依舊苦苦掙扎,翻越重重「垃圾山」後才能回歸海洋。這段視頻同時也激發了大家的環保意識,當地人還自發進行了海灘垃圾清理活動,但無奈垃圾實在太多,讓志願者也感到束手無策。有時候你隨手扔的垃圾,可能會要其他動物的命!別讓塑料汙染使海洋「窒息」!海洋營造了宜人的氣候,是人類文明的「搖籃」。
  • 來自海洋的「活化石」——海龜
    其實答錯的也不用氣餒,「海龜」「烏龜」……,同樣背著重重的、堅硬的龜殼,看似很不太靈巧的四肢,「傻傻」地分不清。那麼,海龜與烏龜到底有什麼區別?海龜以海洋中的魚類,水母等軟體動物及海藻等為食。人工飼養條件下,攝食各種海魚、蝦、海藻以及甲殼類動物和軟體動物,食量很大,幼體更偏肉食性餌料。
  • 瀕臨滅絕的海龜被放歸海洋
    菲律賓綠海龜在菲律賓達沃東方島馬蒂市某中部社區,一隻雌性綠海龜,被一名漁民意外地鉤在一個釣魚鉤中後被釋放回大海來自外地辦事處的一組海洋保護主義者,主要由CENRO下的保護區工作人員組成,迅速與當地政府部門(LGU)合作,以確定海龜的健康狀況。馬蒂市環境與自然資源局(Mati CENRO)說,檢查顯示這隻烏龜健康且反應靈敏。因此,該辦公室於7月21日協助將烏龜放回普賈達灣保護景觀和海洋。
  • 觸目驚心的海洋汙染
    意外導致了11名工作人員失蹤及17人受傷。漏油持續了87天,根據美國政府估算,大約共洩露了490萬桶石油,而被油汙影響的海洋面積達10萬平方公裡。 2010年4月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發生,圖為一隻鵜鶘在被油汙染了的墨西哥灣海水裡掙扎,身上已經被油汙覆蓋。
  • 「難纏」的海洋塑料垃圾
    圖 | unsplash.com  最近,Oceana發布了一份報告,報告中首次詳細說明了塑料垃圾對美國海洋哺乳動物和海龜的影響數據——在研究的1792個實例中,有88%是被列為瀕危的海洋動物,其中包括夏威夷僧海豹、海牛、斯特勒海獅等六種瀕臨滅絕的物種。
  • 海洋塑料垃圾,你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自7月1日上海開始嚴格執行垃圾分類制度,一時間垃圾分類成為熱門話題。陸地上的垃圾要處理,海洋上的垃圾也不容忽視。塑料垃圾,它們漂洋過海來相聚本應該令人心曠神怡的海洋為何會變成垃圾聚集場?首先,人們缺乏塑料垃圾對海洋汙染嚴重性的意識,因而我們常見許多沙灘遊客往海水隨意丟棄塑料垃圾,從而導致了鳥類棲息地的海灘塑料垃圾遍布。(圖片來源於覓知網)即便是陸地丟棄的垃圾亦可通過河流注入大海。
  • 海洋汙染如何影響人類以及我們如何減輕海洋汙染?
    當化學品,顆粒和廢物進入海水時,就會發生海洋汙染。它也可能是由於魚類入侵物種的傳播以及噪音引起的。大多數海洋汙染來自通過非點源汙染在陸地上進行的活動。這種汙染包括船,化糞池,汽車和牲畜牧場等大型汙染源。海洋是生命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保持海洋儘可能清潔和健康很重要。海洋中提供了全世界超過70%的氧氣。
  • 大批海獅海豹因海洋垃圾慘死 人類停止亂扔垃圾責無旁貸
    畫面顯示,大批海獅、海豹因人類遺留的漁獵用具或海洋垃圾困住身體而受傷或慘死。ADFG希望藉此錄像提醒人們不要再肆意向海洋傾倒垃圾,以維護海洋生態環境平衡,保護海洋動物。這段錄像向人們展示了被困海豹和海獅的各種慘狀,其中有的因被海洋風向標掛住了腳蹼溺水而亡,有的被塑料或橡皮圈束縛脖頸或身體,有的則被釣魚用具鉤住了口鼻。
  • 大量海鳥因誤食塑料垃圾死亡 分解後氣味類似海藻
    (原標題:大量海鳥因誤食塑料垃圾死亡 分解後氣味類似海藻)
  • 臺灣積極應對海洋環境汙染嚴峻考驗
    圖/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5月24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昨天是世界海龜日,但兩個月來,新北、基隆海邊至少通報十起海龜死亡案例,死因多是吃進海洋垃圾或被廢棄魚網勾纏,甚至有海龜疑似被漁網勾頸斷頭,死狀悽慘。
  • 海洋塑料汙染威脅海龜生存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發布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海龜吞食塑料的數量越多,死亡風險越高,海洋塑料汙染正在威脅海龜的生存。
  • 對話海龜垃圾堆產卵視頻拍攝者:海漂垃圾一年比一年多難清除
    注射針筒、釣魚用的浮標、塑料玩具、空的瓦斯鋼瓶等等,這些海洋垃圾究竟帶來怎樣的威脅?劉烘昌告訴澎湃新聞,廢棄的流刺網會造成海洋魚類的死亡、海龜等海洋生物誤食塑膠袋嚴重至死。當然,人類可能最終飽嘗自己種下的惡果,「除了影響海洋生物的健康之外,這些垃圾最後也會通過自然生態體系的食物鏈進入到所有生物的體內,包括我們人類」。
  • 猖獗的塑料垃圾 |「白色汙染」進攻海洋,塑料微粒進入食物鏈
    白色汙染在許多國家都存在。泰國環境質量促進部門的數據顯示,曼谷每人每天平均使用8.7個塑膠袋,每一個塑膠袋需要耗費大約450年才能徹底降解。塑料垃圾成山白色汙染還進一步擴散到海洋,引發海洋生態環境惡化。
  • 海洋超半數垃圾為泡沫塑料 陸地是最大來源
    總而言之,海灘應該只屬於貝殼、泥沙、海鳥和浪花,我們應該通過淨灘和養成妥善處置垃圾的習慣,使這些垃圾到它們該去的地方。陸地是最大來源據資料,每年有8百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每平方千米海面上漂浮著1.3萬片塑料垃圾。海洋垃圾有80%來自失控的陸地垃圾,另外20%來自海上活動,如遊船上丟棄的垃圾、漁船的廢棄漁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