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令人稱奇的"環保"作品,看海洋的嚴重汙染,人類該拯救自己

2020-08-31 跨界旅遊的IT民工

近幾年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和海洋環境汙染,北極熊的生破壞,生存堪憂,或將於2100年滅絕,北極熊即將成為傳說,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致力於海洋環保的科學家們研究表明,全球所有的海洋生態系統中,我們已經找不到一處淨土,還沒有被塑料汙染。

海洋歷來就是我們人類命運的共同體,但是這些年飽受了塑料垃圾積聚、海冰消融、海平面上升帶來的災難,面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環境問題,全世界已經緊密連接在一起,致力於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海洋環境。


作為先鋒隊的環保藝術家們,同時也是&34;的環保主義者,正在努力通過自己的作品,喚醒公眾對海洋環保的重視,讓人們的目光再一次聚焦於海洋環保。

一、巴西藝術家 Nele Azevedo通過作品,展現出對於全球變暖的思考

從2005年開始,巴西藝術家 Nele Azevedo就開始在全球舉辦《Melting Men》(融化的小冰人)的展覽了,這些1000個震撼人心的小冰人,整整齊齊的坐在陽光下默默地消融,直到融化殆盡。

《Melting Men》讓我們直接面對這些晶瑩剔透的小冰人從慢慢融化、斷裂最後徹底消失不見得全過程,直觀的感受到了這個正在變暖的地球給我們人來帶來的災難後果,看到這種悲觀而悽美的景象,不由得我們陷入深深的思考:

人類在創造文明時,離自然卻越來越遠。人類到底要如何和我們這個賴以生存的地球和平共處。


二、喀麥隆藝術家Pascale Marthine Tayou,通過《塑料樹》作品,試圖喚醒大家重視塑料汙染問題

2015年的瑞士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帕斯卡爾·馬西汀·塔尤的《塑料樹》作品,通過牆上水平生長出來的不同樹枝,枝丫上掛滿了不同顏色的塑膠袋作為一片一片的葉子,非常地搶眼。

色彩繽紛的塑膠袋給人感官以強烈的刺激,很是生動而現實地展示了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危害和破壞程度,可以強烈地喚醒大家重視塑料汙染問題。

三、中國環保藝術家孔寧現身說法,以自己身體做了一場行為藝術表演

中國環保藝術家孔寧兩次在崑山杜克大學,進行了對於海洋汙染思考的演出。

  • 時間:2018年8月27日,作品《吃塑料的魚》

這個作品由上百隻大小不一的鯊魚、海豚道具組成,其中的30隻小鯊魚趴在孔寧頭頂的&34;在躲避海洋朔料垃圾求生存,及60隻大的鯨魚圍在孔寧的身上,她身披的灰色紗網上有10隻巨大的鯊魚、海豚,其中有一隻長達四米的透明鯨魚的肚子裡有數十個塑料瓶子,非常醒目,令人不安、難過和驚恐。


  • 時間:2019年4月12日晚,作品《Trashion(垃圾時尚)

孔寧身著約100斤的藍色裙子,4米長的大裙擺上,縫滿了600條帶著傷口的魚模型。幾個同學跟在她的身後,穿著藍色雨衣,捕魚網兜遮住了臉,身上也掛滿了塑料垃圾。

環保藝術家孔寧身著約100斤的藍色裙子,4米長的大裙擺上,縫滿了600條帶著傷口的魚模型。

伴隨著薩克斯的憂傷曲調,環保藝術家孔寧緩緩走過她的面前。

面對汙染已經如此嚴重的海洋,全球已經開展了行動,特別是中國已經在不少城市進行了刻不容緩的垃圾分類

藝術家們不甘人後,已經有人在行動

英國雕塑家Jason DeCaires Taylor畢業於倫敦藝術學院雕塑專業,同時也是潛水教練兼水下自然學家,一直以來十分關注海洋生物的生存的環境,從2006年開始就進行水下雕塑創作。

令他頗為心疼的是,海中大量珊瑚礁的消失。這種看似平凡的常見海洋物種,它的消失會令很多海洋其他生物面臨生存危機。

珊瑚礁的大面積消失,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是海水酸化。

泰勒用不含金屬,最有助於珊瑚礁形成的雙層保溫水泥製成各色人雕像,洗淨後然後將它們放入海下4至9米深處,這些雕塑可以吸附海洋生物並且進行大量繁殖,促進藻類生長。

泰勒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大家重視人與自然和諧共存,進而能提醒解決目前所面對的海洋保護和環境問題。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這三位藝術家用作品告訴你,海洋汙染到底有多嚴重!
    海洋已然變成了人類藏汙納垢的巨大垃圾場,你永遠想像不到,看似美麗平靜的水面之下,都藏著些什麼 據統計,每年有100萬隻海鳥和10萬隻海洋哺乳動物因塑料汙染而喪生。如果不採取行動,或許50年、100年過後,這些動物真的消亡。 我們的後代,只能靠照片、靠模型去想像。
  • 由海洋垃圾汙染引發的環保反思,值得一看!
    其中東面的垃圾圈較大,情況更為嚴重。很多垃圾已經化成微粒沉在水下,密密麻麻地跟海洋融為一體。之前不少國家都有將垃圾扔在深海的習慣,他們認為海洋有一套神秘的系統,能夠將垃圾「消化」掉。海洋或者有這個淨化功能,可是當汙染速度超過淨化速度,海洋是無法消化掉。再加上人工化學合成品不同於生物,是很難很難完全消化掉。
  • 地球不需要被拯救,需要被拯救的是人類自己
    地球不需要被拯救,需要被拯救的是人類自己,這樣的2020會給你什麼樣的思考?引言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已經有45億多年的歷史了,期間地球面臨過諸多毀滅性的災難,地球上的生物一次次瀕臨滅絕。自從人類發展工業化以來,地球上的生態環境受到了嚴重損壞,海洋汙染,動物們備受牽連,物種消失的頻率不斷加快,令很多人對於地球的前景而感到憂心忡忡,呼喊著要「拯救地球」。事實上地球從不需要我們拯救,因為真正應該拯救的是人類自己。
  • 「環保餐具」的英文怎麼說?用英文聊海洋汙染
    一次性塑料用品對人類造成了什麼影響?一起用英文來了解塑料對海洋所造成的汙染。Andrea 看到 Nadia 最近開始自己帶餐具,便開口問道…Andrea: Is that a stainless steel straw?
  • 海洋汙染日趨嚴重 阿迪達斯(adiads)攜手海洋認證維護海洋環境
    海洋是生命的起源之地,海洋中的生物多達20餘萬種,其中動物約18萬種,植物2萬餘種。在動物中有魚類2.5萬種,可供人類食用的魚類有200餘種。海洋可以為人類提供綠色能源。海洋能資源潛力相當大,其中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溫差能、鹽差能、海流能、潮流能等。
  • 【環保手抄報】海洋是地球的腎
    >【環保手抄報】海洋是地球的腎2012-06-27 23:35:55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大海帶給我們豐富的水產資源,天 然的化學資源,航運、旅遊資源,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稀有金屬等等資源,潮汐、溫差等潔淨能源,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奇妙的海洋世界。然而,我們的海洋卻面臨著嚴重的來自人類的破壞。  人們把大海當垃圾場,把陸地垃圾投入海洋;冶金、石油、化工、造紙等企業向海洋中排放汙水,造成嚴重汙染。
  • 當海洋被汙染生物會怎樣?這部動畫短片顛覆了人類的想像
    英國潛水員拍下峇里島附近海域嚴重汙染情況,海裡漂浮著各種垃圾不僅僅是峇里島,海洋垃圾已嚴重汙染了海洋環境。近期,一部法國環保CG動畫短片《Hybrids》引起了海內外的熱烈關注。它以另類的視角來呈現在被嚴重汙染的海洋環境中,海洋生物所發生的一系列變化。主創們希望通過這部短片來呼籲人類重視海洋垃圾汙染的情況,喚醒人類保護海洋環境的意識。
  • 海洋汙染有多嚴重?他們用「藝術行動」為海洋發聲......
    有研究人員預測,50年後海洋裡的垃圾將比魚還多。海洋已然變成了人類藏汙納垢的巨大垃圾場,你永遠想像不到,看似美麗平靜的水面之下,都藏著些什麼。最近,有一批藝術家和攝影師就另闢蹊徑,將這些垃圾「變廢為寶」 ,做成了雕塑、繪畫,希望用這樣的方式喚起更多人對海洋汙染的關注。
  • 海洋重金屬汙染嚴重 拿什麼來拯救?
    該課題組成員在秦偉研究員的帶領下,經過三年的刻苦攻關,研製出了對重金屬離子具有高靈敏度、高選擇性響應的聚合物膜離子選擇性電極,同時研發出了集樣品預處理和檢測功能於一體的重金屬檢測系統樣機,實現了對海水中重金屬汙染物的現場快速檢測。
  • 海洋汙染到底有多嚴重?這三位藝術家用作品告訴你……
    海洋已然變成了人類藏汙納垢的巨大垃圾場,你永遠想像不到,看似美麗平靜的水面之下,都藏著些什麼。最近,有一批藝術家和攝影師就另闢蹊徑,將這些垃圾「變廢為寶」 ,做成了雕塑、繪畫,希望用這樣的方式喚起更多人對海洋汙染的關注——01美國藝術家Angela Haseltine Pozzi,在過去的十年間,一直和環保團隊清理世界各地的海灘。
  • 海洋汙染如何影響人類以及我們如何減輕海洋汙染?
    大約70%的水供應也來自海洋,這意味著不保持海洋健康和免受汙染會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有毒化學物質每天都會進入海水,這不僅會汙染水源,而且還會對生活在海洋中的魚類造成健康問題。請記住,人類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中有近三分之一直接吸收到海洋中,這也是造成海洋汙染的另一個原因。儘管海洋汙染對海洋生物和人類健康都具有巨大破壞力,但只要您在其中發揮積極作用,就有多種方法可以減輕這種汙染。
  • 海洋汙染,生物變異,這部動畫片能顛覆你的想像……
    當海洋環境汙染越來越嚴重依賴海洋生存的生物又會怎麼樣?最近,聰聰看了一部法國環保動畫短片《Hybrids》(意為:混合體),被強烈震撼到了。其實,不光是聰聰,這部短片同樣引起了全世界眾多人的關注。短片以另類的視角來呈現在被嚴重汙染的海洋環境中,海洋生物所發生的一系列變化,旨在呼籲人類重視海洋垃圾汙染的情況,喚醒人類保護海洋環境的意識。
  • 海洋已成人類垃圾場?藝術家以垃圾雕塑繪畫呼喚關注海洋汙染
    有研究人員預測,50年後海洋裡的垃圾將比魚還多。海洋已然變成了人類藏汙納垢的巨大垃圾場,你永遠想像不到,看似美麗平靜的水面之下,都藏著些什麼。 最近,有一批藝術家和攝影師就另闢蹊徑,將這些垃圾「變廢為寶」 ,做成了雕塑、繪畫,希望用這樣的方式喚起更多人對海洋汙染的關注——01美國藝術家Angela Haseltine Pozzi,在過去的十年間,一直和環保團隊清理世界各地的海灘。
  • 海洋汙染的問題有哪幾點 NIKE用海洋回收料做的鞋子更加環保時尚
    海洋很大,約佔整個地球表面的71%,海洋的平均深度約3800米,而人類只達到過5%海域的底部。可以說,絕大部分的海底,人類是全然不知的。世界上最深的地方處於太平洋板塊和菲律賓板塊交界處的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是海平面以下11034米,裝下整個珠穆朗瑪峰也是綽綽有餘。
  • 海洋環境因垃圾汙染日益嚴重
    圖源網絡,侵刪每年有880萬噸塑料廢物傾倒到海洋中,海洋中幾乎已經沒有任何未被汙染的淨土,這些汙染物對海洋生物和生態系統的影響非常嚴重。近年來,不乏各種海洋生物被塑料物纏繞、汙染、傷害等內容被報導出來。
  • 專訪全球海洋汙染地圖繪製者
    哈朋接受《外灘畫報》專訪時表示:「捕魚、化學垃圾排放、汙染、海運等人類活動,使1/3 的海洋受到嚴重影響,而僥倖未受人類活動侵害的海洋只佔不到4%。」  文/ 莊清湄  「人類從海洋中獲取必要的食物和其他生活資料,但是人類對海洋的利用也對它造成了很多直接和間接的影響。
  • 全國海洋宣傳日:近海汙染四大危害後果嚴重
    據專家評估,廣東漁業資源年可捕量為100萬~110萬噸,而2002年海捕產量達到184.7萬噸,海洋捕撈強度已超過漁業資源承載力的40%。加上海洋汙染嚴重,環境不斷惡化,漁業資源明顯衰竭,傳統漁場的六大漁汛現已不復存在。大亞灣水產資源省級自然保護區陳主任介紹,該自然保護區自去年開始,對大亞灣海洋資源進行摸底調查,結果僅發現200來種魚類,比原有的400多種減了一半左右。
  • 環保科普 | 人類該如何應對海洋微塑料汙染?
    不健康飲食以及環境汙染會對人類健康產生重大威脅,且這些威脅往往是溫水煮青蛙式的,容易讓人忽視,但危害嚴重、影響深遠,例如微塑料汙染問題。隨著科學界對微塑料汙染的範圍和影響的日益了解,我們發現,微塑料早已通過汙染水源、農副食品等方式進入人體。微塑料對人類健康的傷害,遲早顯現出來。什麼是微塑料,如何產生?微塑料汙染在最近10年才逐漸得到重視,但實際上早在50年前就被發現。1971年秋季,海洋生物學家Ed Carpenter首次注意到在棕色馬尾藻墊中漂浮著一些奇特的白色斑點。
  • 微塑料汙染海洋,貽貝、牡蠣和扇貝汙染最嚴重
    ,最新研究發現,海洋生物其中的軟體動物,包括貽貝、牡蠣和扇貝,是所有海鮮中微塑料汙染最嚴重的類別。微塑料是由較大的塑料顆粒分解產生,有些是作為清潔劑或美容產品的添加劑直接生產的,最終通過廢水進入水道和海洋。一旦到達海洋,微塑料就時常被野生動物吃下吐,常常讓動物因難以消化而死亡。
  • 人類如何才能拯救人類?
    所以,答案顯而易見:環保,不是在保護地球,而是在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用不著人類的憐憫,也用不著人類的保護,它也不在意地球上活著的是人類還是恐龍。真正需要拯救的,從來都只有人類。因為:人類,只能在適合的環境中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