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緣起
3月18日,由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煙臺大學、魯東大學三方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對煙臺海岸帶所環境化學實驗室秦偉研究員主持的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海水重金屬汙染物的現場快速檢測傳感器技術研究」課題進行了驗收。
「海水重金屬汙染物的現場快速檢測傳感器技術研究」是煙臺海岸帶所首個獨立承擔的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課題。該課題組成員在秦偉研究員的帶領下,經過三年的刻苦攻關,研製出了對重金屬離子具有高靈敏度、高選擇性響應的聚合物膜離子選擇性電極,同時研發出了集樣品預處理和檢測功能於一體的重金屬檢測系統樣機,實現了對海水中重金屬汙染物的現場快速檢測。
數字
寧波市近七成海域遭受嚴重汙染
日前,《2010年寧波市海洋環境公報》《2010年象山港海洋環境公報》和《2010年寧波市漁業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正式向社會公眾發布,寧波市近七成海域遭受嚴重汙染,嚴重汙染海域主要分布在杭州灣南岸、甬江口、北侖—大榭島、象山港、三門灣等海域。其中,寧波市海洋環境公報顯示,2010年,寧波市所轄近岸海域受長江、錢塘江、甬江等入海河流的影響,營養鹽汙染狀況嚴重,其中,嚴重汙染海域面積6625.76平方公裡,佔67.90%;中度汙染海域面積1790.24平方公裡,佔18.35%;輕度汙染海域面積861.06平方公裡,佔8.82%;較清潔海域面積480.94平方公裡,佔4.93%。與2009年相比,嚴重汙染海域面積和中度汙染海域面積有所增加,輕度汙染海域面積和較清潔海域面積減少。全市河流攜帶入海的汙染物較2009年呈增加趨勢,監測的陸源入海排汙口的廢水超標排放現象普遍存在,排汙口鄰近海域環境質量差,海洋垃圾汙染較2009年有所增加。
事件
多瑙河被汙染2000年1月30日,羅馬尼亞境內一處金礦汙水沉澱池,因積水暴漲發生溫漫壩,10多萬升含有大量氰化物、銅和鉛等重金屬的汙水衝洩到多瑙河支流蒂薩河,並順流南下,迅速匯入多瑙河向下遊擴散,造成河魚大量死亡,河水不能飲用。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國深受其害,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都遭受一定的影響,嚴重破壞了多瑙河流域的生態環境,並引發了國際訴訟。
淮河遭遇水汙染1994年7月,淮河上遊的河南境內突降暴雨,潁上水庫水位急驟上漲超過防洪警戒線,因此開閘洩洪將積蓄於上遊一個冬春的2億立方米水放了下來。水經之處河水泛濁,河面上泡沫密布,頓時魚蝦喪生。下遊一些地方居民飲用了雖經自來水廠處理,但未能達到飲用標準的河水後,出現噁心、腹瀉、嘔吐等症狀。經取樣檢驗證實上遊來水水質惡化,沿河各自來水廠被迫停止供水達54天之久,百萬淮河民眾飲水告急,不少地方花高價遠途取水飲用,有些地方出現居民搶購礦泉水的場面,這就是震驚中外的「淮河水汙染事件」。
萊茵河「死亡」20年1986年11月1日,瑞士巴塞爾市桑多茲化工廠倉庫失火,近30噸劇毒的硫化物、磷化物與含有水銀的化工產品隨滅火劑和水流入萊茵河。順流而下150公裡內,60多萬條魚被毒死,500公裡以內河岸兩側的井水不能飲用,靠近河邊的自來水廠關閉,啤酒廠停產。有毒物沉積在河底,使萊茵河因此而「死亡」20年。
疑問
哪些重金屬是海洋殺手?
海洋專家介紹,重金屬是一種很危險的汙染物,到目前也沒有完整統一的定義,常指比重大於4.5g/cm3的金屬。汙染海洋的重金屬元素主要有汞、鎘、鉛、鋅、鉻、銅等,其人為來源主要是工業汙水、礦山廢水的排放及重金屬農藥的流失,煤和石油在燃燒中釋放出的重金屬經大氣的搬運而進入海洋。它們在水體中不能被降解,到處擴散,達到一定標準後造成海水汙染。還有一些重金屬可在微生物作用下發生各種形態之間的相互轉化和富集,形成毒性更強的金屬化合物,如汞的甲基化形成甲基汞,導致水俁病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