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屹:電化學法修復重金屬汙染的土壤

2020-12-06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隨著地球人口的增加,社會對農業用地的需求正日漸增高,而土壤汙染正醞釀著一場嚴重的環境危機。一般情況下,土壤中的重金屬以陽離子形式存在,通過靜電作用或與配位作用形成化學鍵保留在土壤中。因此,最終的修複目標不僅是從土壤基質中分離出重金屬離子,而且還得將其還原為零價金屬態。然而,目前常見的靜電吸附和配位作用等方法,均不能有效的治理重金屬汙染土壤。有鑑於此,史丹福大學崔屹教授提出了一種由循環土壤洗滌系統和電化學過濾裝置共同組成的修複方法,在不同濃度範圍內實現了對汙染土壤重金屬的高去除率。該修複方法建立在不對稱交流電化學(AACE)概念的基礎上,這使得土壤洗滌化學物質可以循環利用,消除了二次汙染,此外,作者還合成了醯胺肟功能化電極,以促進電沉積過程,將重金屬還原為零價金屬狀態。最後,植物試驗表明,處理後的土壤退化可以忽略不計,因此作者的研究結果有望成為從各種製造業和化學工業中回收重金屬的工具

【文章背景】

隨著地球人口的增加,社會對農業用地的需求正日漸增高,而土壤汙染正醞釀著一場嚴重的環境危機。土壤汙染的主要原因,是人為活動所導致的重金屬含量增加,考慮到全球礦業生產和工業需求的激增,地殼中重金屬的積累率會越來越高,因此對已被汙染的農業用地進行有效整治是非常迫切的。一般情況下,土壤中的重金屬以陽離子形式存在,通過靜電作用或與配位作用形成化學鍵保留在土壤中。常見的補救方法是用強螯合劑對土壤進行清洗,將重金屬離子從土壤顆粒表面的官能團中釋放出來,然而,這項技術真正應用有三個阻礙:螯合劑的高消耗、缺乏有效的廢水處理策略以及洗滌后土壤養分的過度流失。另一種方法是使用高表面積的吸附劑來降低重金屬離子的遷移率和生物利用度,但該方法的捕獲速度很慢。

儘管以上技術均能在氧化狀態不變的情況下提取重金屬陽離子,然而,重金屬最常見的形式是以電荷中性金屬或金屬合金存在。因此,最終的修複目標不僅是從土壤基質中分離出重金屬離子,而且還得將其還原為零價金屬態,不僅提高修復能力,而且提供重金屬回收的機會。電化學法是還原重金屬離子最簡便的方法,並且可以根據重金屬的還原電位區分出重金屬和營養元素。目前最先進的電化學修複方法是在土壤中施加直流電場,通過電滲透將重金屬物質運輸到土壤中,並將其電沉積到負極上形成金屬態,然而,這種技術在應用上會受到諸多限制,比如維持強電場(~100 V/m)所需的高直流電壓、土壤中離子的低遷移速度、以及電極處巨大的能量損失。

在本文中,史丹福大學崔屹教授提出了一種由循環土壤洗滌系統和電化學過濾裝置共同組成的修複方法,在不同濃度範圍內實現了對汙染土壤重金屬的高去除率。該修複方法建立在不對稱交流電化學(AACE)概念的基礎上,這使得土壤洗滌化學物質可以循環利用,消除了二次汙染,此外,作者還合成了醯胺肟功能化電極,以促進電沉積過程,將重金屬還原為零價金屬狀態。最後,植物試驗表明,處理後的土壤退化可以忽略不計,因此作者的研究結果有望成為從各種製造業和化學工業中回收重金屬的工具。


圖1. AACE修複方法的工作原理

作者提出的AACE修複方法(圖1a)涉及循環螯合劑清洗系統和AACE過濾裝置,受汙染的土壤放置一個處理罐中,罐的每側各有兩個乙二胺四乙酸(EDTA)溶液儲罐。水泵使EDTA溶液循環通過受汙染的土壤中,土壤中吸附的重金屬離子可以與EDTA進行絡合然後被輸送到連接交流(AC)電源的AACE過濾器。圖1b為AACE過濾器的示意圖,該過濾器由兩個平行的醯胺肟官能化多孔碳(Ami-PC)電極和一個隔膜組成,通過AACE過濾後,重金屬離子從螯合物中釋放出來,在工作電極上沉積為金屬狀態,而EDTA溶液可以循環使用。


圖S1. 醯胺肟的合成與表徵

作者採用聚丙烯腈(PAN)和活性炭前驅體漿料在炭氈上進行包覆,然後水熱反應,用醯胺肟官能團取代PAN中的腈官能團,製備出Ami-PC電極。


圖S2. 重金屬在Ami-PC電極上的吸附曲線

醯胺肟有兩個功能:將碳氈表面改性為親水性,從而充分利用電極的高表面積;而且提供強螯合位點,以結合重金屬陽離子,從而提高電沉積效率。納米活性炭(~40 nm)用於提高醯胺肟聚合物的導電性。


圖S3. Ami-PC電極的形貌表徵

在圖S3a的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圖中可以看出,Ami-PC電極的孔徑範圍為數十到數百微米,纖維直徑為~20 μm。在圖S3b中可以看到碳纖維上有均勻的醯胺肟塗層。


圖S4. 使用Visual MINTEQ計算出的形態分布曲線

從上圖的計算曲線中可以看出,重金屬陽離子在提取出以後,約100%的存在形式都是陰離子複合物(MEDTA2−)。而如果施加直流電壓,則由於庫侖排斥作用,導致能量損失很大。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作者開發了一種新的方法,將不對稱的交流電壓施加到Ami-PC電極上(圖1c),工作電極在5和−10 V之間交替,持續時間分別為0.5和2 ms,對電極接地。該示意圖解釋了AACE方法的三個步驟:第一步,所有離子在洗滌水中隨機分布。第二步,施加5 V的偏壓,離子開始遷移,並在Ami-PC電極表面形成一個雙電層,內層為陰離子,醯胺肟的螯合位點將與EDTA競爭以結合重金屬離子。第三步,偏壓被逆轉為−10 V,則將重金屬陽離子還原為零價。作者表示,在土壤洗滌過程中,還可以提取一些土壤養分的陽離子,如鈣(Ca2+)和鎂(Mg2+),但是,這些陽離子由於還原電位較低,在第三步中不進行電沉積,因此仍保留在可回收的EDTA溶液中,並通過循環土壤洗滌返回到土壤基質中,從而防止未來的土壤養分流失。


圖S5. 用去離子水清洗汙染土壤(1,000 ppm Pb)

為了定量評價AACE法的修復效果,作者進行了一系列綜合汙染土壤修複試驗。本文中使用的土壤是從斯坦福教育農場收集來的,將土壤在70°C下風乾,並通過2 mm篩子除去粒徑較粗的土塊。通過將不同重金屬(銅、鉛、鎘)濃度的土壤樣品與相應的硝酸鹽溶液充分混合,合成了汙染土壤樣品;然後將汙染土壤樣品在80℃下風乾並老化1個月,以通過降低重金屬的溶解度和遷移率來模擬實際汙染土壤(上圖)。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土壤重金屬汙染原位修復實用性技術研究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土壤受到重金屬的汙染會對農作物的安全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本文就汙染土壤的相關修復技術對受到重金屬汙染的土壤進行修復,並且對其技術的實用性進行總結和分析。
  • 河北省農田土壤重金屬汙染修復技術規範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北極星節能環保網近日從河北省環保廳獲悉,河北省農田土壤重金屬汙染修復技術規範已經正式印發,具體內容如下:前 言標準按照GB/T 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準由河北省環境保護廳提出並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河北農業大學、石家莊市環境監測中心。
  • 改性生物炭對土壤重金屬汙染修復研究進展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土壤中金屬汙染導致食用林產品、農產品中重金屬高富集,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生物炭作為簡單易得,來源廣泛的吸附材料,可用於土壤重金屬汙染物修復。本文主要綜述了生物炭的製備、改性劑的選擇與功能、改性方法及改性生物炭的特性。
  • 農田土壤重金屬汙染化學鈍化修復研究進展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土壤重金屬化學鈍化修復是指向汙染土壤中添加鈍化劑,使重金屬由活性向穩定化形態轉化,以降低重金屬的遷移和生物可利用性,從而修復重金屬汙染土壤的方法。本文綜述了近些年國內外各類鈍化材料修復重金屬汙染土壤的作用效果和機理、實例等方面的研究進展,並討論了原位修復土壤重金屬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旨在為農田土壤重金屬汙染的化學鈍化劑篩選與應用提供參考依據。
  • 鐵錳氧化物在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中的作用
    鐵錳氧化物在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中的作用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土壤的主要礦物組成除粘土礦物外,還存在大量的鐵錳氧化物和氫氧化物等天然礦物。以磁鐵礦、赤鐵礦、針鐵礦、軟錳礦與鋁土礦等為代表的天然礦物正成為國際上關於天然礦物淨化汙染方法研究方面的重點對象之一。
  • 電動力學輔助植物修復重金屬汙染土壤的特徵機制與機遇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 要土壤重金屬汙染具有汙染過程複雜、危害突出和修復困難等特點,修復刻不容緩。電動力學通過改善重金屬的空間及形態分布,促進養分吸收及刺激根際分泌等作用機制,可有效提高重金屬植物吸收富集及汙染土壤修復效果。EKAPR被認為是新穎、綠色、可持續的原位重金屬汙染場地修復技術,在實現汙染場地修複方面具有較大發展前景。分析表明,現有研究工作開展較少,若干技術問題和應用挑戰仍然存在。
  • 關於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技術
    土壤修復丨綠色保護土壤和水乃「萬物之本、生命之源」但是,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和發展,大量含有重金屬的工業廢水和城市生活汙水排放到環境中,對大氣、土壤和水環境造成了嚴重汙染。拿什麼保護使遭受汙染的土壤恢復正常功能,就需要採用土壤修復這樣的技術措施,而無害化處理重金屬汙染已成為當今最為主要的環境問題。
  • 土壤重金屬汙染現狀及其治理進展
    摘要:土壤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關鍵資源,在人類的生產生活中佔據著至關重要的位置。然而,現階段我國土壤重金屬汙染問題日漸嚴重,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毋庸置疑,土壤重金屬汙染一方面嚴重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產量,另一方面對人類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因此,怎樣合理治理土壤重金屬汙染問題成為當前重點研究的對象。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土壤重金屬汙染生物修復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張增強教授團隊在土壤重金屬汙染生物修復領域取得重要進展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工業「三廢」對土壤的汙染日益嚴重,而重金屬對土壤的汙染由於具有隱蔽性、累積性和難降解性而備受關注。目前針對土壤重金屬汙染修複方法有客土法、鈍化法和生物修復法等,其中生物修復法因具有環境友好、不破壞土壤結構和土壤肥力而備受關注。
  • Environmental Research:生物降解螯合物劑修復重金屬汙染土壤的...
    【歡迎您關注--農業環境科學】四川農業大學環境學院張世熔教授團隊使用分批洗滌法評價4種生物降解螯合劑對汙染土壤中Cd、Pb和Zn的去除潛力。相關成果發表於Environmental Research(IF=5.026)。閱讀論文全文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 可攜式XRF在土壤重金屬汙染檢測應用中的優勢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土壤汙染調查和土壤修復等當前土壤汙染防治的重要工作都需要較強的土壤重金屬現場檢測能力作支撐。可攜式XRF儀具有快速、低成本的現場土壤重金屬檢測能力,在土壤汙染調查和土壤修復中具有良好的應用潛力。
  • 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的二次汙染與防治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 美國汙染場地修復經驗表明,78% 的汙染場地存在重金屬汙染。針對重金屬汙染場地,常用的修復技術有 固化/穩定化、淋洗、水泥窯協同處置、植物修復等。我國固化/穩定化技術應用,佔所有修復技術 33% 。重金屬汙 染場地修復需全面考慮二次汙染問題。
  • 土壤重金屬汙染防治的有效措施:土壤負載容量管控法
    2014年4月17日,我國環境保護部和國土資源部共同發布了《全國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公報》,調查採用統一的方法、標準,基本掌握了全國土壤環境總體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汙染較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工礦業廢棄地土壤環境問題突出。全國土壤總的點位超標率為16.1%。從土地利用類型看,耕地土壤點位超標率為19.4%。
  • 納米材料修復鉻汙染土壤的研究進展
    作者主要根據納米材料的分類:納米零價金屬材料、碳質納米材料、納米金屬氧(硫)化物、納米半導體材料、納米型粘土礦物、納米型聚合物等六大類,分別概述了目前國內外利用各種納米修復劑進行鉻汙染土壤修復的研究成果和現狀。文獻調研與分析表明,目前用於修復土壤鉻汙染的修復劑主要以納米零價金屬材料與納米金屬氧(硫)化物為主,而其他納米材料使用的相對較少。
  • 汙染土壤植物修復技術簡介與應用案例
    富集植物育苗設施、種植所需的農業機具(翻耕設備、灌溉設備、施肥器械)、焚燒並回收重金屬所需的焚燒爐、尾氣處理設備、重金屬回收設備等。(6)植物對金屬的富集率及生物量:由於主要以植物富集為主,因此,對於生物量大且有可供選擇的超富集植物的重金屬(如砷、鉛、鎘、鋅、銅等),植物修復技術的處理效果往往較好。但是,對於難以找到富集率高或植物生物量小的重金屬汙染土壤,植物修復技術對汙染重金屬的處理效果有限。
  • 某重金屬汙染場地土壤修復案例分享
    某重金屬汙染場地土壤修復案例分享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按照汙染物的性質,可將土壤汙染物分為無機汙染物和有機汙染物兩大類,而重金屬汙染則在無機汙染中佔據了較大的比重,出現頻率較高。重金屬汙染對包括土壤環境在內的陸地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蓄積毒性,可以通過植物吸收、生物累積和和生物放大作用對人體和動物的健康造成危害。
  • 土壤重金屬現場快速檢測工具——如何看待手持土壤重金屬分析儀的...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近年來,土壤修復行業呈指數上升趨勢,特別是「土十條」出爐以後,更是蓬勃發展之勢。無論開展何種修復工程,首先要做的就是場地調研,就是要全面、快速地搞清楚汙染源、汙染程度、重金屬含量。如何科學地、全面地布點採樣,將會直接影響到後續的修復效果。如果沒有像手持式土壤重金屬分析儀的輔助,那將是一項龐大的、耗時的工程。
  • 含重金屬汙染!紅四方、合叉等老廠區土壤今年將治理修復
    2020年,完成紅四方化肥廠原址場地、原叉車廠重金屬汙染地塊土壤修復;南淝河等15個國考斷面全部達到考核要求,水質優良率有所提升。實施重點行業大氣汙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完成水泥行業提標改造,推進VOCs深度治理,抓好「三爐」(燃煤鍋爐,燃氣鍋爐,工業窯爐)汙染治理。並將完善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和重汙染天氣差異化管控方案,反對「一刀切」。
  • 納米零價鐵修復Cr(Ⅵ)汙染土壤的研究進展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導讀:本文概述了nZVI修復Cr(Ⅵ)汙染土壤的最新研究進展,總結了目前nZVI處理Cr(Ⅵ)汙染土壤的主要修復機理及影響因素,並指出了nZVI修復Cr(Ⅵ)汙染土壤的發展前景及研究方向。隨著鉻鹽生產、金屬加工、電鍍、皮革等工業活動以及汙水灌溉和施用汙泥等農業活動的進行,六價鉻(Cr(Ⅵ))不斷進入土壤中,嚴重汙染土壤環境。
  • 沼渣型土壤調理劑用於修復Cu汙染效果研究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 要: 原位鈍化是修復重金屬汙染土壤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鈍化降低土壤中重金屬有效態含量,從而減少重金屬遷移及對植物的毒害。文章選用沼渣、牡蠣殼粉為原料,製備了一種有機 - 無機符合型沼渣土壤調理劑,研究這種土壤調理劑對水中的 Cu2 + 吸附效果和對土壤中銅的鈍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