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渣型土壤調理劑用於修復Cu汙染效果研究

2020-12-01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 要: 原位鈍化是修復重金屬汙染土壤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鈍化降低土壤中重金屬有效態含量,從而減少重金屬遷移及對植物的毒害。文章選用沼渣、牡蠣殼粉為原料,製備了一種有機 - 無機符合型沼渣土壤調理劑,研究這種土壤調理劑對水中的 Cu2 + 吸附效果和對土壤中銅的鈍化效果。研究表明: 這種土壤調理劑對水中的 Cu2 + 吸 附效量能達到 2.5 mg·g - 1。

關鍵詞: Cu 汙染; 原位鈍化; 土壤調理劑

近年我國土壤重金屬汙染問題日益嚴峻,蔬菜土壤尤為嚴重,Cu,Zn,Pb,Cd,Cr 等成為主要重金屬汙染物[1]。銅是農作物生長必需的微量元素,當土壤中銅含量超過一定濃度時對農作物生長、發育、 產量產生影響。城市垃圾、工業三廢對土壤汙染,含銅農藥( 如波爾多液) 的廣泛使用,大氣中重金屬沉降,土壤酸化等,都使土壤中銅含量的增加,以至造成了土壤中銅汙染[2]。 原位鈍化是修復土壤中重金屬汙染的重要手段,有機-無機聯合修復成為一種發展趨勢[3]。土壤中加入有機-無機土壤調理劑,通過吸附、氧化-還原、離子交換、沉澱等系列反應,降低重金屬的有效態和可遷移性,從而減少對植物的毒性[4 - 5]。

本研究以沼渣為有機材料,添加無機材料牡蠣殼粉,製備一種有機-無機複合型的土壤調理劑。通過模擬實驗,探索應用於吸附溶液中銅和原位鈍化修復土壤中重金屬 Cu 汙染的技術可行性[6 -7],為開發針對於重金屬汙染土壤的修復技術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供試沼渣來自山東民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H 值 7. 02,含水率 82. 4% ; 牡蠣殼粉來自眾德肥料( 煙臺) 有限公司,pH 值 9.68,CaCO3 含量 96. 4% ,有機質含量 0.558% ; 花生殼粉取自煙臺牟 平長生奶牛場,含水率 12. 5% ; 供試土壤採集與中 國農業大學煙臺研究院實驗基地,為山地棕壤,自然 條件下風乾,過 1 mm 篩,pH 值 6. 08,有機質含量 2. 21% ,全 Cu 含量 1. 224 mg·kg - 1。

1. 2 實驗設計

1. 2. 1 Cu 汙染土壤配製

用 Cu( NO3 ) 2 配置成 Cu 溶液,添加到風乾土壤中,配製成 Cu 汙染的供試土壤,混勻後保持含水率 65% ~ 70% ,平衡 30 d 後風乾備用。配置后土壤的理化性質如表 1 所示。


1. 2. 2 沼渣型土壤調理劑製備方法

取新鮮沼渣 100 份,花生殼粉 30 份混合均勻, 調節含水率為 65% ,添加 1‰有機肥發酵劑,進行堆肥發酵,第 3 天開始每隔兩天翻堆一次。堆肥發酵 20 d 後加入 30 份牡蠣殼粉,混合均勻後再堆放 10 天。沼渣型土壤調理劑理化性質如表 2 所示。


1. 2. 3 沼渣型土壤調理劑對 Cu2 + 吸附研究

調理劑對不同 Cu2 + 濃度的吸附: 分別取30 mL, 不同濃度的 Cu( NO3 ) 2 溶液於燒杯中,加入 0. 5 g 的土壤調理劑,攪拌震蕩 24 h 後過濾,檢測溶液中 Cu2 + 離子濃度; 不同調理劑添加量對 Cu2 + 吸附: 取 30 mL,50 mg·L - 1的 Cu2 + 溶液於燒杯中,分別加入不同量的調理劑,攪拌震蕩 24 h 後過濾,檢測溶液 中 Cu2 + 離子濃度[8]。


1. 2. 4 沼渣型土壤調理劑對 Cu 汙染土壤鈍化效果研究

稱取 Cu 汙染土壤,分別加入不同質量的沼渣型土壤調理劑,混勻,分別裝入花盆中,每盆裝 10 kg,用去離子水給土壤補充水分,使土壤水分達到田間持水量的 70% 左右,培養 60 d 。取土樣檢測有效 態銅和全銅含量[9]。

1. 3 分析方法

水中 Cu2 + 檢測採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鈉分光光度法[10],在氨性溶液中( pH 值 8 ~ 10) ,銅與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鈉作用生成黃棕色絡合物,用四氯化碳萃取,在 440 nm 波長處測量吸光度,計算溶液中銅含量;土壤有效態銅含量的測定,採用二乙三胺五乙酸( DTPA) 浸提法[11],用 pH 值 7. 3 的 DTPA-CaCl2-TEA 緩衝溶液作為提取劑,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定浸提液中銅的含量; 土壤中全銅含量測定,採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2],用鹽酸-硝 酸-氫氟酸-高氯酸分解土壤,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檢測消解液中銅含量。

2 結果與分析

2. 1 沼渣型土壤調理劑對 Cu2 + 吸附

水中 Cu2 + 含量分析採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鈉分光光度法,標準曲線如圖 1 所示,回歸方程為 y = 0. 1976x - 0. 0074,R2 = 0. 9863,銅離子濃度 0. 5 ~ 5 mg·L - 1 範圍中具有較好的線性效果。


土壤調理劑對不同濃度的 Cu2 + 溶液吸附試驗。 以溶液中起始 Cu2 + 濃度為橫坐標,吸附率和吸附量為縱坐標作圖,得到吸附曲線如圖 2 所示。隨著起始溶液 Cu2 + 濃度的增加,吸附量增加,吸附率降低。當起始 Cu2 + 濃度達到 50 mg·L - 1時,土壤調理劑吸附量達到 2. 47 mg·g - 1,調理劑表面吸附點位逐漸被佔據, 吸附趨於飽和,隨著初始溶液 Cu2 + 濃度的增加吸附量基本不再變化,吸附率有較大的降低。


圖 2 不同起始 Cu2 + 濃度對吸附影響

不同質量調理劑加入到 30 mg·L -1和 50 mg·L - 1 的 Cu2 + 溶液中,攪拌震蕩 24 h 吸附,考察調理劑用量對吸附效果的影響,結果如圖 3 所示。隨著調理劑用量的增加,吸附量呈現減小趨勢,吸附率逐漸增大。當土壤調理劑添加量達到 1. 5 g 時,吸附率達到 95% ,再增加調理劑的添加量吸附率變化不大, 而吸附量繼續降低。


2. 2 沼渣型土壤調理劑對土壤中 Cu 鈍化效果

取自製的 Cu 汙染模擬土壤 10 kg,分別加入土 壤質量為 1% ,2% ,4% ,6% ,10% 沼渣型土壤調理劑,持水量 70% 左右培養 60 d。檢測土壤 pH 值的變化,DTPA 有效態銅和全銅含量的變化,考察土壤調理劑對汙染土壤的處理效果,結果如表 3 所示。


從表中可以看出,添加 Cu( NO3 ) 2 製備汙染土壤過程中,土壤對外加的重金屬 Cu 具有自我修復的功能,培養 60 d,pH 值有所上升,有 19% 的銅能 鈍化,但自我修復效率有限,需要添加土壤調理劑來 修復土壤的汙染[13]。 自製的沼渣型土壤調理劑呈弱鹼性,土壤中施加能提升土壤的鹼性,本研究中 pH 值提升 0.5 以 上。因此這種土壤調理劑對酸性土壤有改良作用。 土壤中施加自製的沼渣型土壤調理劑,能顯著降低土壤中有效態銅的含量。隨著添加比例的增大,有效銅的含量從 393.92 mg·kg - 1,逐漸降低到 94. 02 mg·kg - 1。對銅的鈍化率能達到 75% 以上。 說明這種土壤調理劑能通過吸附、沉澱、凝聚、絡合 等作用,降低重金屬的活性,起到原位修復重金屬汙染的作用[14]。由於沼渣型土壤調理劑是一種有機- 無機符合型的調理劑,含有 27. 4% 的有機質,土壤中較大量的施用可以提升土壤有機質,建議施用量 5% ~ 10% 。

3 結論

( 1) 沼渣型土壤調理劑對水體中的 Cu2 + 具有 附性能,吸附量能達到 2. 5 mg·L - 1以上,這種調理劑可以用於處理重金屬汙水。 ( 2) 沼渣型土壤調理劑呈弱鹼性,有機質含 27. 4% ,總養分含量 3. 08% ,可以用於改良障礙性土壤。( 3) 重金屬汙染土壤中施加這種土壤調理劑, 能顯著降低重金屬有效態含量,從而起到原位鈍化的作用,可以用於修復重金屬汙染的農田土壤。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全面解析土壤調理劑
    ● 土壤調理劑:加入土壤中用於改善土壤的物理和(或)化學性質,及(或)其生物活性的物料。如我們調節土壤酸性度所用的生石灰、紫砂土等。下表是按照主要原料來進行分類: 土壤調理劑的分類 資料來源:《土壤調理劑的研究和應用進展
  • 【百強技術展示】用於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的特異型重金屬修復材料MetaPro
    用於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的特異型重金屬修復材料MetaPro®固化穩定化是國內外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較為成熟、使用頻率較高的技術。相關修復材料為該技術推廣和應用的核心和基礎。目前對固化穩定劑的研究多集中於鉛、鋅、砷、鎘、鉻等複合重金屬汙染的研究,但就目前來看,國內外該領域一直缺乏高效的特異型單一重金屬修復劑,特別是國內,有著巨大的應用需求。MetaPro®系列藥劑包括鉛、鎘、鋅、銅、鎳、錳等以陽離子形式存在的重金屬特異型修復材料MetaPro®-cat和以陽離子形式存在的MetaPro®-ani。
  • 菌糠強化微生物降解石油汙染土壤修復研究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採用菌糠協同高效石油烴降解菌 Microbacterium.sp.Q2 進行石油汙染土壤修複試驗研究,分別設置菌糠固定化微生物組(SIM)、菌糠-游離菌組 (SMSB)、菌糠單獨組(SMS)和對照組(CK)4 組修復實驗。考察不同處理方式下對石油汙染土壤微生物數量、酶活性和石油烴降解效果的差異性並確定 石油汙染土壤的最佳修複方案。
  • 納米材料修復鉻汙染土壤的研究進展
    鉻鹽作為重要的工業原料,用於多種產品的生產工藝中,因此帶來了嚴重的鉻汙染。為此,學者們進行了大量的工作,探索能夠有效地修復被鉻汙染的土壤的方法,而納米材料因其獨特的結構、良好的性能逐漸成為研究熱點。作者主要根據納米材料的分類:納米零價金屬材料、碳質納米材料、納米金屬氧(硫)化物、納米半導體材料、納米型粘土礦物、納米型聚合物等六大類,分別概述了目前國內外利用各種納米修復劑進行鉻汙染土壤修復的研究成果和現狀。文獻調研與分析表明,目前用於修復土壤鉻汙染的修復劑主要以納米零價金屬材料與納米金屬氧(硫)化物為主,而其他納米材料使用的相對較少。
  • 2020年中國土壤調理劑現狀調研及市場前景走勢分析報告
    《2020年中國土壤調理劑現狀調研及市場前景走勢分析報告》通過土壤調理劑項目研究團隊多年對土壤調理劑行業的監測調研,結合中國土壤調理劑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趨勢,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一手的調研資料數據,對土壤調理劑行業現狀及趨勢進行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採用定量及定性的科學研究方法撰寫而成
  • 土壤修復技術:石油汙染土壤的植物與微生物修復技術
    介紹了我國的石油汙染概況及物修復技術在石油汙染治理中的應用,重點對石油汙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復、植物修復、植物.微生物聯合修復技術的研究進展及各自的優點、局限性進行了綜述,並提出了石油汙染土壤生物修復技術研究的重點領域。關鍵詞:石油 汙染土壤 微生物修復 植物修復石油汙染已成為當今世界性公害之一。
  • 改性生物炭對土壤重金屬汙染修復研究進展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土壤中金屬汙染導致食用林產品、農產品中重金屬高富集,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生物炭作為簡單易得,來源廣泛的吸附材料,可用於土壤重金屬汙染物修復。本文主要綜述了生物炭的製備、改性劑的選擇與功能、改性方法及改性生物炭的特性。
  • 化學還原-穩定化聯合修復鉻汙染場地土壤的效果研究
    :摘要:六價鉻是國際公認的47種最危險廢物之一,研究鉻汙染土壤的修復效果對汙染場地風險管控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以濟南市某典型鉻汙染場地土壤作為研究對象,提出了「化學還原+固化穩定」的修復治理思路,針對修復劑類型、投加比、反應時間、還原效率、修復成本和環境效應等因素,確定了該修復工藝的最佳條件,並對汙染土壤的修復效果進行評價。
  • 石油汙染土壤原位生物修復強化技術研究進展
    然而,有研究證明,大量耐鹽、嗜鹽的石油降解微生物已被應用到石油汙染土壤修復中,在高鹽度下也能獲得較好的石油汙染生物修復效果。2.3.4 氧氣微生物對石油中不同組分的降解過程雖有不同,但均以加氧反應作為降解的起始反應步驟,石油的降解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氣作為電子受體。在石油汙染土壤修復中,許多失敗案例均歸因於土壤中氧氣的不足。
  • 納米零價鐵修復Cr(Ⅵ)汙染土壤的研究進展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導讀:本文概述了nZVI修復Cr(Ⅵ)汙染土壤的最新研究進展,總結了目前nZVI處理Cr(Ⅵ)汙染土壤的主要修復機理及影響因素,並指出了nZVI修復Cr(Ⅵ)汙染土壤的發展前景及研究方向。隨著鉻鹽生產、金屬加工、電鍍、皮革等工業活動以及汙水灌溉和施用汙泥等農業活動的進行,六價鉻(Cr(Ⅵ))不斷進入土壤中,嚴重汙染土壤環境。
  • 土壤調理劑的使用誤區,您中招了嗎?
    市場上銷售的土壤調理劑多為複合型製劑,某一種調理劑同時具備多種特性和作用,以改良土壤障礙因子為主要功能,同時兼顧土壤肥力和植物營養,少量添加了一些肥料或微生物製劑。按照功效特點大致可分為礦物源調理劑、土壤調酸調鹼劑、疏鬆劑或免深耕劑三類。主要作用有調節土壤沙粘比例,改善土壤結構,並促成團粒結構形成,提高土壤保水持水能力。
  • 農田土壤重金屬汙染化學鈍化修復研究進展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土壤重金屬化學鈍化修復是指向汙染土壤中添加鈍化劑,使重金屬由活性向穩定化形態轉化,以降低重金屬的遷移和生物可利用性,從而修復重金屬汙染土壤的方法。本文綜述了近些年國內外各類鈍化材料修復重金屬汙染土壤的作用效果和機理、實例等方面的研究進展,並討論了原位修復土壤重金屬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旨在為農田土壤重金屬汙染的化學鈍化劑篩選與應用提供參考依據。
  • 重金屬汙染修復技術之鉻汙染土壤修復技術
    鉻汙染土壤治理技術1.化學固定化/穩定化法固定化和穩定化是將被鉻汙染的土壤與某種粘合劑混合(也可以輔以一定的還原劑,用於還原六價鉻),通過粘合劑固定其中的鉻,使鉻不再向周圍環境遷移。在眾多的粘合劑中,水泥和矽土被認為是一種有效、易得和價廉的產品。
  • 農田土壤汙染治理與修復綜合技術應用效果總結(3)
    我公司於2012年啟動了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校合作,經研究調查,農田耕地重金屬汙染主要是工業汙染、土壤酸化導致重金屬活化,作物重金屬超標;耕地質量下降主要是有機質低、土傳病害加重,作物病蟲害逐年加重、產量品質下降。根據上述情況,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的方案和措施,通過十幾年的試驗示範,總結出了利用生物技術治理汙染土壤,生物、有機培肥地力的綜合型技術方案。
  • 土壤調理劑與人體相關16種必需元素的檢測與評價
    1   定 義   《肥料和土壤調理劑》(GB/T 6274-2016)條款2.1.19:土壤調理劑是指加入土壤中用於改善土壤的物理和/或化學性質,及/或其生物活性的物料。
  • 南京土壤所有關過硫酸鹽修復多氯聯苯汙染土壤研究獲進展
    基於過硫酸鹽(persulfate, PS)的高級氧化是近些年發展起來的一種廣泛應用於土壤與地下水修復的新技術。但有關用過硫酸鹽處理多氯聯苯(PCBs)汙染的研究很少,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周東美課題組開展了系列研究工作,率先報導了過硫酸鹽降解PCBs後形成的產物和可能反應途徑(Chemosphere, 2013, 90: 1573-1580)。系統研究了一些土壤環境因子如氯離子、鐵礦物等對過硫酸鈉降解PCBs的影響(Appl. Catal.
  • 汙染土壤植物修復技術簡介與應用案例
    3 技術介紹3.1 原理利用植物進行提取、根際濾除、揮發和固定等方式移除﹑轉變和破壞土壤中的汙染物質,使汙染土壤恢復其正常功能。目前國內外對植物修復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應用多數側重於重金屬元素,因此狹義的植物修復技術主要指利用植物清除汙染土壤中的重金屬。
  • 土壤重金屬汙染原位修復實用性技術研究
    通過相關的研究表明,將桃園地區20~40cm的裡土和0~20cm的表土進行混合之後,土壤中的鎳和鎘的總含量降低至原濃度的25%~33%。這樣就能達到植物能夠進行正常生長的生存標準。但經過相關的研究發現,進行種植後植物具體生長情況並不樂觀。有學者提出,這是由於土壤的生態系統被破壞所導致的,建議休耕2~3年。深耕只將土壤內部的金屬濃度進行稀釋,無法從根本上對其汙染問題進行解決[2]。
  • 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的二次汙染與防治
    研究人員對 2017 年我國 166 個成功實 施的修復項目分析顯示,我國修復技術應用次數最 多的是固化穩定化、化學處理與焚燒處理,固化/穩 定化技術應用佔比 33%[1]。國內修復項目周邊多存在居民區等敏感目標, 開展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工程時,必須注意修復活動對周邊環境、生態以及人體健康的影響。
  • 有機汙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復技術研究進展
    3、有機汙染修復技術 針對有機汙染土壤已發展了的一系列修復技術,歐洲國家與美國先後對汙染土壤進行修復和治理,我國起步相對較晚,但到目前為止,也形成了一系列的汙染土壤修復技術,並應用於實踐中。 常用的降解方法包括物理修復法、化學降解法、生物修復法和化學–生物聯合修復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