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繪製土壤重金屬汙染圖 部分城市放射性異常

2021-01-08 環球網

清除「鎘米」背後的土壤汙染,最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全面會診土壤重金屬汙染現狀。記者近日從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獲悉,我國正在繪製土壤重金屬「人類汙染圖」。

正在繪製人類汙染圖

據悉,我國正建立涵蓋81個化學指標(含78種元素)的地球化學基準網:以1:20萬圖幅為基準網格單元,每一個網格都布設採樣點位,每個點位各採集一個深層土壤樣品和一個表層土壤樣品。深層樣品來自1米以下,代表未受人類汙染的自然界地球化學背景;表層樣品來自地表25釐米以淺,是自然地質背景與人類活動汙染的疊加。用表層含量減去深層含量,即得出重金屬元素「人類汙染圖」。

據介紹,從1994年起,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等機構就對全國土壤51種化學元素進行監測,1999年起對東部農田區54種化學元素進行填圖,2008年起建立全國地球化學基準網,對含78種元素的土壤81個化學指標進行探測。數據顯示,重金屬等汙染物指標在大的流域及局部工礦業和農業區上升較快。

重金屬汙染顯著擴大

全國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項目已發現局部地區土壤汙染嚴重。如長江中下遊某些區域普遍存在鎘、汞、鉛、砷等異常。城市及其周邊普遍存在汞鉛異常,部分城市明顯存在放射性異常。湖泊有害元素富集,土壤酸化嚴重。研究證實,鎘、汞等重金屬元素與人類汙染存在密切關係。重金屬元素在土壤表層明顯富集並與人口密集區、工礦業區存在密切相關性。與1994~1995年採樣相比,土壤重金屬汙染分布面積顯著擴大並向東部人口密集區擴散。

土壤危險元素在增多

地質學家指出,研究表明,我國土壤正出現越來越多本來沒有或微不足道的危險元素。土壤一旦被汙染,通過自淨能力完全復原周期長達千年。為人類健康,必須持續加大對汙染行為監管和懲治力度。對已被汙染土地,要把汙染源搞清楚並加以切斷。土壤汙染物不僅有重金屬,還有大量有機汙染物。國土、地質、環境、水利等部門要通力合作為大地「排毒」。

■連結

湖南「鎘米」背後2/3耕地酸化

加劇重金屬汙染的危害

近期,湖南大米不時被檢出鎘超標,「魚米之鄉」光環被罩上一層陰影。事實上,土壤汙染已成我國眾多地方的「公害」。很多業內專家認為,湖南的「鎘米」危機是一場遲早要來的危機。全國1/5耕地重金屬汙染

湖南省地質研究所專家童潛明認為,我國土壤汙染形勢已十分嚴峻。中國水稻研究所與農業部稻米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10年發布的《我國稻米質量安全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稱,我國1/5的耕地受重金屬汙染,其中鎘汙染耕地涉及11省25個地區。在湖南、江西等長江以南地帶,這一問題更加突出。

童潛明認為,土壤重金屬汙染的成因,既有工業造成的點源汙染,也有農業投入品濫用造成的面源汙染。重金屬對土壤的汙染首先來自於工業「三廢」。湖南是全國聞名的有色金屬之鄉,有色金屬採選開發已有數百年,歷史包袱沉重。在衡陽常寧水口山、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等涉重金屬企業密集地區,許多耕地早已不適合繼續耕種。來自農業的汙染也是土壤重金屬汙染的重要來源。目前全球每年進入土壤的鎘總量為66萬公斤左右,其中經施用化肥進入的比例高達55%左右。

30年酸化相當於300年

對土地的「掠奪式」開發更加劇了重金屬進入土壤的步伐。近年來,出於對產量和經濟效益的追求,農民大量施用氮肥和磷肥,土壤酸性急速飆升。湖南省權威部門統計顯示,由於不合理耕作、過度種植、農用化學品的大量投入,與上世紀80年代第二次土壤普查時比較,目前湖南省耕地土壤pH值已由6.5降至6.0,30年土壤酸化程度相當於自然狀態下300年的酸化程度。「研究表明,土壤pH值每下降一個單位值,土壤中重金屬流活性值就會增加10倍。」

湖南省一位農業專家說,湖南是目前全國土壤酸化面積最大的一個省,全省耕地中有2/3存在不同程度的酸化現象。土壤酸化帶來的直接影響,是增加重金屬在土壤中的活性使其更容易被作物吸收,從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重金屬汙染的危害。

湖南將嚴控汙染增量

「在經歷了鎘米危機之後,治理土壤汙染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已更加凸顯。」湖南省環保廳副廳長謝立說,針對全省土壤重金屬汙染現狀,目前環保、國土、農業等部門已在聯合開展抽樣調查。對重金屬造成的土壤汙染,湖南省的治理思路是嚴控增量,逐步消化存量。本版據新華社電

相關焦點

  • 中國正繪製土壤重金屬「人類汙染圖」
    土壤重金屬汙染問題近來引起公眾廣泛關注,記者從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獲悉,中國正全面會診土壤重金屬汙染現狀,繪製土壤重金屬的「人類汙染圖」。
  • 農田土壤重金屬汙染化學鈍化修復研究進展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土壤重金屬化學鈍化修復是指向汙染土壤中添加鈍化劑,使重金屬由活性向穩定化形態轉化,以降低重金屬的遷移和生物可利用性,從而修復重金屬汙染土壤的方法。本文綜述了近些年國內外各類鈍化材料修復重金屬汙染土壤的作用效果和機理、實例等方面的研究進展,並討論了原位修復土壤重金屬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旨在為農田土壤重金屬汙染的化學鈍化劑篩選與應用提供參考依據。
  • 土壤重金屬汙染現狀及其治理進展
    摘要:土壤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關鍵資源,在人類的生產生活中佔據著至關重要的位置。然而,現階段我國土壤重金屬汙染問題日漸嚴重,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毋庸置疑,土壤重金屬汙染一方面嚴重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產量,另一方面對人類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因此,怎樣合理治理土壤重金屬汙染問題成為當前重點研究的對象。
  • 崔屹:電化學法修復重金屬汙染的土壤
    一般情況下,土壤中的重金屬以陽離子形式存在,通過靜電作用或與配位作用形成化學鍵保留在土壤中。因此,最終的修複目標不僅是從土壤基質中分離出重金屬離子,而且還得將其還原為零價金屬態。然而,目前常見的靜電吸附和配位作用等方法,均不能有效的治理重金屬汙染土壤。有鑑於此,史丹福大學崔屹教授提出了一種由循環土壤洗滌系統和電化學過濾裝置共同組成的修複方法,在不同濃度範圍內實現了對汙染土壤重金屬的高去除率。
  • 電動力學輔助植物修復重金屬汙染土壤的特徵機制與機遇
    圖表摘要圖1 電動力學修復汙染土壤的過程與原理圖2 Lasagna技術工藝原理圖圖3EKAPR典型實驗裝置示意圖圖4EKAPR重金屬汙染土壤的影響條件及因子類型圖5EKAPR不同維度的典型電極布置圖圖6 EKAPR重金屬汙染土壤的作用機制表1 EKAPR重金屬汙染土壤的研究成果
  • 我國農田土壤重金屬汙染防治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2汙染危害加劇  2.1農田土壤酸化嚴重  農田土壤酸化增強了土壤重金屬活性及其遷移和擴散能力,減弱了土壤—植物系統重金屬遷移屏障,加劇了重金屬汙染的危害。  2.3不科學的發展方式  近年來由於勞動力成本增加和稻米Cd含量超標事件的發生,我國部分地區出現了超量施用化肥、改用進口磷肥、水稻田改菜地、雙季稻改單季稻等現象,進一步加劇了土壤重金屬汙染的危害。
  • 土壤重金屬汙染原位修復實用性技術研究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土壤受到重金屬的汙染會對農作物的安全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本文就汙染土壤的相關修復技術對受到重金屬汙染的土壤進行修復,並且對其技術的實用性進行總結和分析。
  • 改性生物炭對土壤重金屬汙染修復研究進展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土壤中金屬汙染導致食用林產品、農產品中重金屬高富集,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生物炭作為簡單易得,來源廣泛的吸附材料,可用於土壤重金屬汙染物修復。本文主要綜述了生物炭的製備、改性劑的選擇與功能、改性方法及改性生物炭的特性。
  • 土壤重金屬汙染防治的有效措施:土壤負載容量管控法
    2014年4月17日,我國環境保護部和國土資源部共同發布了《全國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公報》,調查採用統一的方法、標準,基本掌握了全國土壤環境總體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汙染較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工礦業廢棄地土壤環境問題突出。全國土壤總的點位超標率為16.1%。從土地利用類型看,耕地土壤點位超標率為19.4%。
  • 鐵錳氧化物在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中的作用
    鐵錳氧化物在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中的作用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土壤的主要礦物組成除粘土礦物外,還存在大量的鐵錳氧化物和氫氧化物等天然礦物。以磁鐵礦、赤鐵礦、針鐵礦、軟錳礦與鋁土礦等為代表的天然礦物正成為國際上關於天然礦物淨化汙染方法研究方面的重點對象之一。
  • 河北省農田土壤重金屬汙染修復技術規範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北極星節能環保網近日從河北省環保廳獲悉,河北省農田土壤重金屬汙染修復技術規範已經正式印發,具體內容如下:前 言標準按照GB/T 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準由河北省環境保護廳提出並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河北農業大學、石家莊市環境監測中心。
  • 可攜式XRF在土壤重金屬汙染檢測應用中的優勢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土壤汙染調查和土壤修復等當前土壤汙染防治的重要工作都需要較強的土壤重金屬現場檢測能力作支撐。可攜式XRF儀具有快速、低成本的現場土壤重金屬檢測能力,在土壤汙染調查和土壤修復中具有良好的應用潛力。
  • 農田重金屬汙染觸目驚心 每年汙染1200萬噸糧食
    而這些「超標農作物」不僅被當地農戶每天食用,還被運送到更多的鄉鎮和城市……  論文中還提及,水田土壤中的砷、鋅的含量還要高於菜地。據科研專家介紹,由於水對重金屬的吸附能力更強,水稻等水田農作物的重金屬含量會更高。  2008年,湘江中下遊農田土壤和蔬菜重金屬汙染調查實驗結果全部出爐,但是僅作為科研成果在學術刊物上發表,並未能在社會上公開以得到足夠的重視。
  • 手持式土壤重金屬檢測儀是開展土壤重金屬檢測的重要儀器
    打開APP 手持式土壤重金屬檢測儀是開展土壤重金屬檢測的重要儀器 土壤檢測 發表於 2020-11-25 11:41:25 手持式土壤重金屬檢測儀是一款用來測定土壤重金屬含量的儀器,可分析鉀,鈣,鈦,釩,鉻等34種元素,能夠對土壤中的重金屬汙染元素進行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性定量檢測,是開展土壤重金屬檢測的重要儀器。本文主要以汞元素為例進行分析。 我們都知道汞的毒性比較大,汞能夠造成土壤汙染,環境中的汞主要來源於氯鹼工業、 皮毛加工、製藥等三廢排放和含汞有機殺菌劑的使用等。
  • 淺析土壤重金屬檢測方法的應用及發展趨勢的研究
    引言我國的工業不斷發展,工業中的重金屬對巖石圈中的土壤造成了汙染,對此,我們要不斷加強研發力度,要有更好的設備對重金屬進行監測,方式也要變得多樣化,減少對土地土壤的汙染,改變這種被汙染的情況。2.2原子發射光譜檢測儀的使用技巧由於不同金屬元素的離子和原子所發射的光譜不一樣,根據這個原理可以檢測土壤中的物質組成部分,原子發射光譜檢測儀可以通過機器激發的光譜來探測土壤中的金屬元素,這種檢測儀一般運用於土壤中常見金屬的檢測,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對檢測土壤的適應性較強。
  • 淺談重金屬汙染土壤治理技術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當前我國有20%左右的土壤正在遭受不同程度的重金屬汙染。近些年來多家媒體持續報導重金屬汙染問題,使得社會對該問題持續保持較高的關注度,不可否認的是,土壤重金屬汙染也是目前我國十分嚴重的環境問題之一。
  • 土壤重金屬現場快速檢測工具——如何看待手持土壤重金屬分析儀的...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近年來,土壤修復行業呈指數上升趨勢,特別是「土十條」出爐以後,更是蓬勃發展之勢。無論開展何種修復工程,首先要做的就是場地調研,就是要全面、快速地搞清楚汙染源、汙染程度、重金屬含量。如何科學地、全面地布點採樣,將會直接影響到後續的修復效果。如果沒有像手持式土壤重金屬分析儀的輔助,那將是一項龐大的、耗時的工程。
  • Environmental Research:生物降解螯合物劑修復重金屬汙染土壤的...
    【歡迎您關注--農業環境科學】四川農業大學環境學院張世熔教授團隊使用分批洗滌法評價4種生物降解螯合劑對汙染土壤中Cd、Pb和Zn的去除潛力。相關成果發表於Environmental Research(IF=5.026)。閱讀論文全文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土壤重金屬汙染生物修復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張增強教授團隊在土壤重金屬汙染生物修復領域取得重要進展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工業「三廢」對土壤的汙染日益嚴重,而重金屬對土壤的汙染由於具有隱蔽性、累積性和難降解性而備受關注。目前針對土壤重金屬汙染修複方法有客土法、鈍化法和生物修復法等,其中生物修復法因具有環境友好、不破壞土壤結構和土壤肥力而備受關注。
  • 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的二次汙染與防治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 美國汙染場地修復經驗表明,78% 的汙染場地存在重金屬汙染。針對重金屬汙染場地,常用的修復技術有 固化/穩定化、淋洗、水泥窯協同處置、植物修復等。我國固化/穩定化技術應用,佔所有修復技術 33% 。重金屬汙 染場地修復需全面考慮二次汙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