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純金中雜質的萃取過程及ICP-OES測定方法
文 牛聰敏 曹淼 吳曉燕 董帥 於坤 趙娜 路亞楠 李濤
實驗採用乙酸乙酯做萃取劑萃取分離高純金中的雜質,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ICP-OES測定其含量,並對萃取過程及測定方法進行了詳細研究。測得被測雜質元素的檢出限為0.00002-0.00010%,回收率在93.08%-107.65%之間,相對標準偏差小於4%,結果令人滿意。
隨著黃金市場的開放,黃金作為保值的重要金屬之一,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關注。檢測黃金中雜質的含量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測定純度是否達標;二是測定其中是否含有有害元素。因此,檢測黃金中雜質的含量就顯得極其重要。
常用的測定黃金中雜質含量的方法有火試金法、重量法、滴定法、X螢光光譜法、原子光譜法和質譜法等。火試金法是測定黃金首飾中最經典的方法,但只適用於金含量小於99.5%的樣品;重量法是測定黃金純度最簡單的方法,但是準確度和精密度不高;滴定法是礦山產業最常用的檢測方法,但操作過程較為複雜;X螢光光譜法對樣品要求較高;質譜法儀器價格昂貴。由於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ICP-OES)。它具有檢出限低、線性範圍寬、靈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穩定性好且能同時測定多種元素等特點,近年來常被用來測定高純金中的雜質元素。
實驗以乙酸乙酯做萃取劑,通過萃取分離,金基體進入乙酸乙酯中,而雜質仍留在水中,達到雜質元素與金基體分離。據我們的了解,關於萃取高純金的實驗中相分離問題未見報導。本文通過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和多次反覆的實驗,對萃取過程及ICP-OES測定方法做了詳細研究。
儀器與試劑
一、儀器及工作條件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Optima8000(PerkinElmer),高頻發生器射頻功率1300W,工作氣體為高純氬氣,等離子氣流速15L/min,輔助氣流速0.3L/min,霧化器流速0.55L/min,泵流速1.5L/min,積分方式:峰面積,觀測距離:15.0,觀測方式:軸向觀測,讀數延遲時間20s。
二、試劑
鹽酸:1.19g/mL,優級純;
硝酸:1.42g/mL,優級純;
混合酸:硝酸:鹽酸∶水(V:V:V)=1∶3∶3,優級純;
鹽酸:1mol/L,優級純;
鹽酸:1.2mol/L,優級;
乙酸乙酯:用1 mol/L鹽酸洗滌2-3次後備用;
本實驗中所用的水都是指電阻率≥18.2MΩ/cm的高純水。
鈦標準儲備液:1000μg/mL;
混合標準儲備液A:ρ=1000μg/mL;含有Ag,Al,As,Bi,Cd,Cr,Cu,Fe,Mg,Mn,Ni,Pb,Zn;
混合標準儲備液B:ρ=1000μg/mL;含有Ir,Pd,Pt,Rh,Sn,Sb。
實驗部分
一、標準溶液的配製
分別移取1mL3種標準儲備液到100mL容量瓶中,加入20mL混合酸,用水稀釋到刻度線。得到10μg/mL的混合標準儲備溶液。
二、樣品溶液的製備
將樣品剪成細碎薄片,放入聚四氟乙烯的燒杯中,加入20mL6mol/L的鹽酸溶液,在電熱板上加熱煮沸,5min後取下,冷卻後將鹽酸溶液傾去,用水洗滌金片3次,烘乾備用。
準確稱取兩份5.0g(精確至0.0001g)高純金樣品,置於250mL燒杯中,加入30mL混合酸溶液,加蓋表面皿,在通風櫥中低溫加熱至沸約1h,使樣品完全溶解,繼續加熱至溶液呈棕褐色,打開表面皿揮發氮的氧化物,等無黃色煙霧冒出時,取下冷卻至室溫,冷卻後不應有單體金析出。用1mol/L鹽酸洗滌表面皿並將溶液定容至40mL,轉移至125mL分液漏鬥中,加入25mL乙酸乙酯,振蕩20s,靜止分層。將有機相轉移到另一分液漏鬥中,用2mL1mol/L鹽酸振蕩洗滌有機相和漏鬥,合併水相(有機相保留回收金);繼續向水相中加入20mL乙酸乙酯,振蕩20s,靜止分層。有機相用2mL1mol/L鹽酸洗滌,合併兩次水相;重複操作一次,將水相放入原燒杯中。將燒杯中的水相蒸發濃縮至2-3mL(切記不要蒸乾),取下冷卻至室溫;用1.2mol/L鹽酸將濃縮後的水相轉移至25mL容量瓶中,並稀釋至刻度,搖勻待測。
同時製備空白溶液。
三、工作曲線的繪製
分別移取0.00,0.50,1.00,5.00mL的4種標準儲備溶液,置於4組50mL容量瓶中,用1mol/L鹽酸定容至刻度,搖勻。在儀器最佳下,用ICP-OES進行測定,以各元素的質量濃度為橫坐標,峰強度為縱坐標,繪製工作曲線。
四、測定
用ICP-OES在各元素的波長下依次對空白溶液和樣品溶液進行測試,通過得到的峰強度值在工作曲線上查出對應的質量濃度。
五、分析結果的計算
按如下公式計算被測雜質元素的質量分數(X):
其中,
ρx-測定溶液中被測元素的質量濃度,單位為μgmL-1;
Vx-測定溶液的體積,單位為mL;
ρ0-空白溶液中被測元素的質量濃度,單位為μgmL-1;
V0-空白溶液的體積,單位為mL;
m-測定樣品的質量,單位為g。
分析結果精確到0.000001。
結果與討論
一、樣品前處理的關鍵控制點
本實驗用乙酸乙酯做溶劑萃取分離高純金中的21種雜質。將乙酸乙酯加入到溶解後的金溶液水相體系中,充分振蕩靜置後,發生分層,此時金的絡合物H[AuCl4]進入有機相中,而被測雜質元素仍留在水相中,從而實現了金基體與雜質元素的有效分離。
萃取分離原理:根據萃取的溶質在2種溶劑中的溶解度不同,將溶質從溶解度小的溶劑中萃取到溶解度大的溶劑中。萃取後會發生分層現象,可以根據兩種溶劑的密度來區分上下層,密度大的在下層。實驗中所用萃取劑為乙酸乙酯,密度比水小,分層後應為上層。但因為溶解金含量的不同,有時為上層,有時為下層。當有機相溶解的金含量較多時,有機相的密度會變大,分層時為下層;當有機相溶解金較少或者不含金時,對有機相的密度影響不大,此時有機相扔為上層。也可根據顏色來區分有機相和水相:顏色呈黃色的為有機相,無顏色的為水相。(註:隨著萃取次數的增加,有機相的顏色會越來越淺,直至有機相變為無色)。
二、萃取溶劑的選擇
萃取溶劑通常用乙醚和乙酸乙酯。在鹽酸中用乙醚萃取金的效率最高,但毒性較大並且所測雜質與乙酸乙酯不同。從環保方面考慮,本實驗選擇了乙酸乙酯作為溶劑來萃取分離金基體。實驗證明,乙酸乙酯對金具有良好的選擇性,而對於其它金屬元素卻基本不溶解。
三、分析譜線的選擇
選擇3-4條靈敏度較高的譜線,比較被測元素譜線的靈敏度及光譜幹擾情況,確定幹擾較小、靈敏度高、背景較低、信噪比較高的譜線作為分析譜線。最終選擇的21種元素各自的分析譜線見表1:
四、射頻功率的選擇
射頻功率降低,待測元素原子發射強度變低,嚴重時還可能導致儀器熄火;如果增大射頻功率,光譜強度也會明顯增強,但當射頻功率增大到一定程度時信背比反而降低,而且功率過大,儀器的損耗也越大。因此選擇合適的功率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在其他儀器條件一定的條件下,調節射頻功率為1100、1200、1300、1400、1500W。實驗結果表明隨著功率從1100-1500W逐漸升高,各元素譜線的強度逐漸增強,但1300W之後各元素的上升趨勢變緩。綜合考慮,本實驗選擇1300W作為高頻發生器的射頻功率。
五、輔助氣流速的選擇
輔助氣流速也是對樣品的分析測試結果影響較大的因素之一。本文選擇濃度為1μg/mL的4種標準溶液作為優化測試溶液,在其他儀器條件不變的條件下,分別改變輔助氣體的流速為0.1、0.2、0.3、0.4、0.5L/min,實驗結果表明,當輔助氣流速為0.3L/min時平均強度最大,故實驗最終選擇輔助氣體的流速為0.3L/min。
六、霧化氣流速的選擇
霧化氣流速的增加有利於增大譜線信號的強度。然而等離子在較低的霧化氣流量下通常會更穩定。故綜合考慮,本實驗霧化氣流速選擇0.55L/min。
七、方法的精密度及檢出限
對樣品溶液進行10次平行測定,計算3倍的標準偏差得出21種雜質元素的檢出限
和精密度。如表2所示:被測雜質元素的檢出限在0.00002-0.00010%之間;因Bi和Cr的含量較低,故測量出來的相對標準偏差較大,但相對標準偏差仍小於4%。
八、回收率
分別在樣品中加入各元素質量濃度為0.50 μg/mL的混合標準溶液,測定21種元素的回收率。實驗結果見表3:被測雜質元素的回收率在93.08-107.65%之間。其中Ag的含量最高,為0.00020%,但仍低於規定值,Al的含量為0.000105%,略高於規定值。實驗測得對人體有害的4種重金屬Ag、Pb、Cr、Cd的含量均低於規定值。
本研究用乙酸乙酯做萃取劑,ICP-OES測定高純金中21種雜質元素。與類似文獻相比,文章對純金中雜質的萃取過程及ICP-OES測定方法進行了詳細的研究。測得被測元素的檢出為0.00002- 0.00010%,回收率在93.08-107.65%之間,相對標準偏差小於4%,結果令人滿意。
作者單位:河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