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國市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推動鄉村振興

2020-11-28 騰訊網

近年來,寧國市加快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並成功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縣、全省農產品加工業20強示範縣。

探索產業融合新業態,推進「農業 工業」、「農業 旅遊」、「農業 網際網路」,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打造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周末經濟帶」,培育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2個。建立電子商務孵化園,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和農業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建成村級電商服務站點98個、益農信息社38個,打通農產品物流「第一公裡」。

完善「公司 合作社 農戶」利益聯結機制,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堅持為農、貼農、惠農,帶動村集體經濟和農民共同發展。立足食品加工、山核桃、竹(筍)、特色種植、特色養殖等產業基礎,全市共培育農業龍頭企業52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428家。培育12個省級示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2家專業植保合作社。

圍繞寧前胡、山核桃、黃花雲尖、鐵皮石斛等農業原產地農產品,制定《寧國市質量創建和品牌提升獎勵扶持政策》。制定山核桃產業五年振興計劃,加快傳統產業轉型,獲批全國首批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獲得「三品一標」認證88個,其中,地理標誌農產品5個,詹氏山核桃獲中國馳名商標,「福慶全」榮膺安徽省老字號。(柯寧)

相關焦點

  • 安徽省寧國市鄉村振興譜新篇
    近年來,安徽省寧國市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實施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在全市開展了「鄉村振興推進年」活動,不斷提高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 突出強村富民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加快推進農業融合發展,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提升產地加工和精深加工水平,培育一批加工示範企業和基地,積極爭創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依託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周末經濟帶」,培育一批種養結合、觀光體驗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 「十三五」期間天津加快現代都市型農業建設 助力鄉村振興 農業...
    「十三五」期間,本市加快現代都市型農業建設,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助力鄉村振興,有效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18482元增加到2019年的24804元。本市加快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實施小站稻振興計劃,小站稻種植面積由2016年的30萬畝增加到2020年的80萬畝。
  • 寧國市大力發展農村電商推動鄉村振興
    近三年來,寧國市農村電商交易額實現跨越式增長,由3億元增長到12億元,年均增幅高達27%,有力地助推了鄉村振興。  優化「網點」。推進「電商寧國」建設,出臺一系列提升農村電商產業水平、實現農村電商提質增效的政策,並將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創建及推進農村電商向縱深發展作為重點,加快完善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
  • 宜賓市敘州區召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座談會
    四川民生報導網宜賓訊(王先元 陶平)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市區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適應敘州區農業農村發展新形勢新要求,更好地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引領帶動作用,推動全區農業高質量發展,2020年5月13日,宜賓市敘州區農業農村局黨組副書記李洪全主持召開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座談會
  • 安徽寧國:鄉村振興插上「電商之翼」
    方塘鄉是安徽省寧國市最偏遠的鄉鎮之一,但在該鄉方塘村村口,一家小賣部的大門邊掛著「鄉村電商服務站點」的牌子,村民們學會了網上銷售,電子商務正在全村紅紅火火地發展開來。 不僅僅是方塘鄉,在寧國市其餘的18個鄉鎮(街道),一個個「鄉村電商服務站點」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
  • 寧國市新型職業農民成為鄉村振興生力軍
    近年來,寧國市按照「圍繞主導產業、培訓專業農民」的思路,以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積極培育了一大批新型職業農民。據統計,2014年至今,該市共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600餘人,並逐漸成長為鄉村振興的生力軍。 陳振宇是返鄉創業的大學生,2011年回村種植葡萄,因專業不對口經歷許多挫折,一度有放棄的念頭。
  • 打造鄉村產業振興新動能
    加快發展鄉村產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和工作重點,也是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更是農民致富增收的長遠保障,我們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實的舉措來加快發展鄉村產業,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推進產業深度融合,構建農業產業新體系,激發農村經濟發展活力,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為國家糧食安全及國民經濟持續向好提供有力支撐。  強化農業科技支撐。
  • 評論員文章 | 優先發展農業農村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習近平總書記兩次來陝考察,強調要「紮實推進特色現代農業建設」「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剛剛閉幕的省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 吉安市開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第二期培訓班
    吉安新聞網吉安訊 近日,2020年吉安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專業合作社帶頭人)第二期培訓班在井岡山應用科技學校舉行,以加快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在開班典禮上,培訓人員對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目前的現狀、問題以及扶持補貼項目作了詳細介紹。
  • 寧國市加快鄉土人才培育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寧國市充分發揮鄉土人才資源優勢,搭建鄉土人才服務發展平臺,激發鄉土人才創業創新活力,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助力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智力支撐。 針對近年來農村中湧現出的眾多「土專家」、「田秀才」、「民間藝人」等傳統技藝傳承人的情況,該市因勢利導,採取多措並舉的形式大力培養鄉土人才。
  • 王攀:注入鄉村振興人才「活水」
    人才是新時代推進「三農」工作、帶動農村產業發展、建設美麗農村的主力軍,要大力開發農村人才資源,吸引各類優秀人才向農村集聚,為鄉村振興注入人才「活水」,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加快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強化人才回引,激活「增量」。激發農村發展活力,「人」的要素必須先活躍起來。「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 推進農業農村信息化 加快建設「數字鄉村」
    推進農業農村信息化 加快建設「數字鄉村」 2019年10月19日 13:28:47 來源:四川新聞網 成都農交所德陽所總經理姜華、副總經理焦罡陪同參觀,廣漢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劉剛作現場講解。廣漢市數字鄉村運營支持中心是廣漢市人民政府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政策的重要舉措,是網際網路+時代的新興產物,擁有強大的數據信息監測、管理、整合能力。通過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系統收集並掌握全市18個鄉鎮的新型職業農民學歷、年齡、性別的構成情況,家庭農場的培育情況。
  • 翔安區召開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 向「農業強」「農村美」「百姓富...
    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翔安以「統籌發展、重點推進、示範引領、創新突破」為工作思路,突出抓好現代農業發展、人居環境整治、鄉風文明培育、農村治理完善、農村民生提升等五大重點工作,持續提升市級示範村、省級試點村創建成效,鄉村振興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 《山東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草案)》公開徵求意見
    第三條 促進鄉村振興應當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統籌推進本省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加快推動鄉村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 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八個關鍵性問題 ​
    二、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這幾年, 我們強調發揮適度規模經營引領作用, 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政策, 這些都是符合現代農業發展方向的。但越是這樣越不能忽視小農生產這個基本面。人均一畝三分地、戶均不過十畝田的小農生產方式, 是我國農業發展需要長期面對的現實。
  • 胡春華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這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三農」問題一以貫之的高度重視、對現代化建設規律和工農城鄉關係變化特徵的科學把握。
  •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成長、演化與走向
    當前,我國正處在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時期,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已然強勢崛起,並在現代農業建設中日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此背景下,系統梳理改革開放40年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成長的政策性脈絡,並全面檢視其發展現狀、問題與趨勢,對於完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政策支持體系和加快推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意義重大。
  • 農業部長韓長賦:2020-2025年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產業,審議通過全國...
    引導經營主體聚焦農業兩頭、生產兩端,跨界配置農業和現代產業要素,促進產業深度交叉融合,推動「農業 」多業態發展,培育蟹稻共生、漁稻共生、中央廚房、鄉村休閒旅遊、數字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四是健全利益聯結機制。積極發展契約型、分紅型、股權型合作模式,形成龍頭企業牽頭、新型經營主體跟進、廣大小農戶參與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讓農民分享更多產業鏈條增值收益。
  • 高校服務鄉村振興戰略要這麼做
    加強高校與政府農技推廣機構、農業科研院所、社會化服務組織以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緊密銜接,整合資源,互補優勢,形成橫向聯動、縱向貫通、多方協同的鄉村振興服務新模式。——加強高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建設。優化新農村發展研究院(鄉村振興研究院)布局,成立全國性和區域性聯盟,構建國家需求導向、項目任務帶動、平臺資源共享、學科優勢互補的高校鄉村振興科技服務機制。
  • 農業農村部:將推動黑龍江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
    近日,農業農村部在其網站公布的《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885號建議的答覆》中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整合現有政策和資金項目,加大對黑龍江省的支持指導力度,夯實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升現代設施裝備水平,提高農業質量效益,推動黑龍江省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