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到底在向觀眾傳達什麼人生奧秘?

2020-12-04 雨巷詩社2014

文/墨梅

《肖申克的救贖》,我已經算不清自己單獨看了多少遍了,越經典的影片就越值得花時間去反覆回顧品味,讓乾涸麻木的心靈不斷接受洗禮。但今天,卻是我與大璽子一起看的,目的想讓他得到些許感悟,暫時忘記枯燥的學習與作業。影片結束,我問了他三個問題:第一,如果你被人冤枉了會怎麼辦?第二,生活已經看不到半點希望了,你會自暴自棄嗎?第三,為了自由,會不惜一切去拼命爭取嗎?他一臉懵懂,給的答案卻是:不知道。

聽罷,我黯然神傷,既然他不懂,那麼只能通過文字的形式來傳達我對這部影片的理解和感受,間接共鳴,哪怕一點也好。看其他電影都可以迅速想好要落筆的主題和方向,唯獨這部不行,感覺每句臺詞都深入骨髓,每行對白都別有深意,每個立意點都可以單獨成文,而這次,我想以「希望」為切入點。

不著急把故事講一遍,先來看看逃不開「監禁」的三次死亡。影片啟幕,主人公安迪被冤枉殺害妻子與偷情者,錯判之後鋃鐺入獄,與之同批次關押進鯊堡監獄的還有個小胖,小胖同學莫名悲劇。只是因囚犯們打賭誰會第一個先哭出聲,在夜裡痛哭喊冤而被監管隊長毆打致死。在監獄裡,生命如螻蟻,隨時可以任意踐踏蹂躪。可是,暴行之外,等待著的卻是嚴懲。這名監管隊長利用並操縱擅長尋找法律漏洞,規避罪責的銀行專家安迪長期助其偷稅逃稅,但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最後還是被逮捕歸案。這便是第一次死亡所引發對人性的私慾的思考,大好的前程葬送在自己手裡,把希望活活塞進黑不可見的無底洞,自己也隨之墜落深淵,難以自拔。

其次,死的是監獄圖書館的管理員老布,極難想像,半個世紀待在一個狹窄的小房間裡,每天重複著同一件工作,是如何做到的?這就是我深惡痛絕的體制了。體制的可怕,並不是工作多麼悠閒自在,而是將好好的一個人活生生變成行屍走肉,這群人幾乎喪失了思考能力,既不願意自主,也不願意被打擾。在獄中,與老布相依相伴的朋友是一隻叫「傑克」的小鳥,第一次見到安迪,將他飯中的蛆蟲小心翼翼地接過,溫柔地餵進了傑克的嘴裡。然而,終於熬到假釋出獄的大好日子,卻死活不願意,竟拿起了刀子,起了殺害獄友的念頭,想藉此繼續在那服刑,直到死為止。可惜,善良將其喚醒,未能如願,重回社會的他,與周遭嚴重脫節,無論是從年紀上,還是行動上,他都適應不了,五十年的環境變遷讓他茫然失措。無奈之下,踩上凳子,留下了:「Brooks was here」短短幾字,匆匆而去。老布的生存意義在哪裡?他只是被體制化的一個奴隸而已,希望自己能永遠戴著單一的枷鎖草草過完這一生罷了。反觀這個現實的社會,人人都想安逸到老到死,哪個不是聰明人,誰願意瞎折騰。但是,誰曾審視過,體制裡何曾缺過「老布」,只不過是體制外容不下「老布」而已。

最後一個是叫湯米的精神小夥。這孩子死得有些冤,如果他和安迪一樣沉默寡言,不把以前的事情到處跟人講,也不會讓安迪知道自己確實是被冤枉入獄的,典獄長也不會因此害怕失去安迪這個不用費一分錢的超能力勞工,自然就不會設計陷害湯米,湯米抽了人生最貴的一口煙,拿自己的性命換取了典獄長不義之財的延長期。就其人物本身而言,湯米雖是個小偷小盜,入獄之後也是非常上進求學的,安迪從字母開始教,一年後,通過不懈地努力成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高中文憑。所以說,你想改變,任何時候都不會太晚。湯米只是希望能幫助安迪沉冤得雪,換來的卻是無妄之災。如果不是這個結局,兩年後,他可以和妻兒再見,可以很驕傲地對她們說自己改造好了,文憑也拿到了,可以好好重新開始生活了。而這背後的希望徹底破滅,沒有人去關心湯米的死活,就像沒有關心廁所裡飛來飛去的蚊蠅。

再來聊聊這個成天宣揚《聖經》的偽教徒典獄長諾頓,往往穿著打扮像那麼回事的,十有八九是滿肚子壞水的人。如果鈔票能開口的話,我想這些鈔票一定會吶喊:我不是你的,你不應該拿走,否則我會變成一顆子彈,將你擊穿在貪得無厭的墓碑前。是的,鈔票沒有長嘴巴,不能發出隻言片語,但正義的使者早就帶著刑具趕往制裁地。當諾頓看到報紙上《肖申克監獄,貪汙謀生》的報導時,警笛聲已然在耳,一切都來不及了。《聖經》也救不了他,一次又一次的不知足,讓自己泥足深陷,只能吞槍自殺來救贖骯髒的心靈。他希望安迪這棵發財樹,能幫到自己退休都能吃上食不盡的豐腴果子,世事難料,反被聰明無比的安迪將其所有惡行公之於眾,也算惡有惡報。

除卻上面說到的這些角色外,這部影片的重要線索人物我認為是瑞德。十年一次的假釋申請,他卻沒有好好抓住機會。前兩次的申請辭幾乎一致,儘管一副誠懇十足的樣子,卻並沒有博得假釋官們的認同,一次一次地駁回,讓他在第四十年,也就是最後一次申請假釋的時候,徹底清醒過來。再也不是之前的唯唯諾諾,稱呼上改假釋官叫小子(年輕人),把之前的套話改作「任性」之言:我每一天都在後悔,但不是因為受到了懲罰才後悔。我回首前塵往事,那個犯下重罪的小笨蛋。我想和他談談,想給他講道理告訴他什麼是對是錯。可我辦不到,那孩子消失了,只剩下我一個垂老之軀。我得接受這個現實。改過自新?狗屁不通的詞兒,你蓋章吧!別再浪費我的時間,跟你說句實話吧,我他媽的不在乎了。

假如安迪沒有引起瑞德的注意,也就沒有後來精彩絕倫的逆襲故事;沒有那把看似要挖上幾百年才能成功越獄的小錘子,也就沒有所謂救贖的非凡意義;沒有兩人牢不可破的友誼羈絆,也就沒有三番五次冒險去獲得其他人敢想卻不敢做的自由。瑞德希望安迪說的不是夢話,希望自己能去太平洋過逍遙人生,重新揚帆起航,將虛度的年華一併拾起。在瑞德眼裡,安迪是一個極富智慧謀略的銀行家,更是一個有毅力有能力有行動力的天才。

無論在監獄抑或在他處,安迪永遠是積極向上的,堅持不懈的,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打敗他的韌性。不由竊想:到底是怎樣的才華之光,才可以照耀監獄這種暗無天日的陰森地?到底是怎樣的人格魅力,才可以讓監獄變成正常的生活棲息地,讓獄友隨時有書看有歌聽甚至有學上?這所有的所有,都是希望的恩賜,是信念的加持,是忍耐的鞭策。

影片會落幕,但新生會每天降臨,讓我們心存希望,去帶給他人希望,滿眼陽光,去帶給世界陽光吧!

相關焦點

  • 讀懂了《肖申克的救贖》,你就讀懂了人生
    這段話很重要卻很容易被忽略,因為它有關本片的主題「救贖」,而「救贖」是一個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詞彙(就像東方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外國人也不明白),宗教色彩很強,很容易被我們誤解。以前有個朋友向我推薦此片時說:「你看過《拯救肖申克》這片子嗎?太好看了,那個叫肖申克的人,真是太牛了。」可以說,原著作者史蒂芬·金的大部分小說都有很強宗教因素。
  • 《肖申克的救贖》給我帶來了這些思考
    時至今日,依然沒有任何一部電影的成就能夠媲美《肖申克的救贖》,不管是口碑還是好評,《肖申克的救贖》都是一騎絕塵的將其它類型的電影遠遠的甩在身後,所以,今天小編就要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為什麼《肖申克的救贖》在影視界的影響會如此之大。
  • 《肖申克的救贖》:在被體制化人生中心懷希望,才有無限可能
    故事改編自史蒂芬·金《四季奇譚》中收錄的同名小說《肖申克的救贖》,講述因被指控殺害妻子及其情人而含冤入獄的成功銀行家安迪,二十年在監獄生活中獲得的友誼、一直存在於心的希望、對自由的嚮往和對體制化的感悟。入獄30年的瑞德(摩根·費裡曼飾)在老布自殺後說:「他只不過是被體制化了,在這兒,他是個有地位的人,一個有教養的人,到了外面,他什麼都不是。
  • 以經典著稱的《肖申克的救贖》被打敗,打敗它的就是這部傳奇電影
    大家好,想必大家都看過《肖申克的救贖》這部影片,這是一部有教育意義的電影,深受觀眾的歡迎和認可,本部影片向人們傳達的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故事,還有很多深層次的我們無法逃避的東西,但是就是這樣一部影片,在當年卻沒有獲得奧斯卡的獎項,實在是讓人不解。
  • 《肖申克的救贖》的姊妹篇在電影史上也值得銘記
    作為《肖申克的救贖》、弗蘭克的導演,五年後,當他再次將史蒂芬金的小說改編成電影時,這一次,從討論個人救贖到討論拯救眾生。如果《肖申克的救贖》是一種希望衝破僵化的體系,獲得自我救贖的欲望,那麼《綠裡奇蹟》就是在試圖用壓抑的情緒去感受眾生最後的救贖瀕臨死亡。電影中的巨人約翰來自哪裡?
  • 打敗《肖申克的救贖》,在第67屆奧斯卡上大放異彩,到底好在哪裡
    愛上電影是在高一的時候,老師為了獎勵我們一周內表現不錯,答應給我們放映電影,電影名字就叫做《肖申克的救贖》,在此之前,電影在我這兒幾乎是空白。毫無疑問,我愛上了電影,也愛上了《肖申克的救贖》。後來逐漸有了一定的了解,94年是電影最輝煌的一年,儘管《肖申克的救贖》在影迷們的心中成為經典,一直到現在還是排名首位。
  • 《肖申克的救贖》:強者自救,聖者渡人
    ——《肖申克的救贖》《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取自史蒂芬·金《不同的季節》中收錄的《麗塔·海華絲及蕭山克監獄的救贖》而改編成的《肖申克的救贖》劇本。影片中涵蓋全片的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
  • 《肖申克的救贖》幕後冷知識,為保護蟲子絞盡腦汁,最初譯名搞笑
    這部影片始終傳達著與命運抗爭的希望,給許多觀眾以強烈的心靈震撼。今天《肖申克的救贖》豆瓣評分高居9.7分,已經與《阿甘正傳》、《幸福來敲門》等電影並駕齊驅,成為影迷們心中永恆的經典。事實上,《肖申克的救贖》並不是一炮而紅,在拍攝、上映和評獎過程中都遭遇諸多變數,接下來帶大家了解該影片幕後的冷知識。
  •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被稱為男人必看影片,它到底救贖了什麼?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經典的影片,但豆瓣評分刷到9.7,甚至被冠以「影史第一」,片名起得很好聽,不過與其說是救贖,不如說是反抗。先簡單回顧一下安迪的經歷。安迪曾是年輕有為的銀行家,被控謀殺妻子和姦夫含冤入獄。
  • 肖申克的救贖影評:豆瓣評分9.6,一生必看的一部電影
    相信我們大家都看過《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這部電影根據一個很著名的作家的小說改編,講述了:一個名叫安迪的很年輕的銀行家因為當時法律的不成熟而被冤枉,最終被關進監獄裡面的故事。這部電影豆瓣評分9.6,劇情簡單不誇張,以緩慢的基調講述了整個故事。
  • 《肖申克的救贖》大家看過嗎?是什麼力量讓肖申克堅持到最後?
    《肖申克的救贖》作為大家公認的電影神作,其本身的魅力讓無數人為其傾倒,同樣的其本身所引發的各種觀點爭論也從未停止過。那麼是什麼力量讓肖申克堅持到最後呢?我們知道電影其實是源自於外界制度所做出的的不公判斷,就像電影中所說的那樣,來到肖申克監獄的人都是無罪的,安迪被誤判才是他本源的精神力量,因為他是無罪的,他不需要向誤判的人低頭,他們銬住了他的身體,卻鎖不住他的靈魂。
  • 《肖申克的救贖》:影史第一的背後,是作者史蒂芬·金的人生寫照
    史蒂芬·金:《肖申克的救贖》背後的男人,影史最佳影片的締造者 《肖申克的救贖》:影史第一的背後,是作者史蒂芬·金的人生寫照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 看多了才發現,《肖申克的救贖》並不經典
    說起越獄電影,我們很容易想到經典傳世之作《肖申克的救贖》,還有的影迷能說出《洞》以及《男人的爭鬥》等經典黑色電影,他們中很多作品都是比《肖申克的救贖》要經典的。但為什麼後者能脫穎而出獲得更多人的認同。其實無外乎是一種天時地利人和的合成。
  • 《肖申克的救贖》,來自靈魂的救贖,知識改變了命運
    如下:有一個未來的目標總能讓我們歡欣鼓舞就像飛向火光的灰蛾甘願做烈焰的俘虜擺動著的是你不停的腳步飛旋著的是你美麗的流蘇在一往情深的日子裡誰能說得清什麼是甜 ,什麼是苦只知道確定了就義無返顧要輸就輸給追求要嫁就嫁給幸福很多人一直都在想,為什麼我聽了那麼多的道理,仍舊過不好這一生呢
  • 25年了,為何大家如此鍾愛"肖申克救贖"
    蒂姆·羅賓斯至今記得一件事:「我去中國農村的時候,居然有很多人因為《肖申克的救贖》認出來我。」(編者按:2011年前後,因為出演馮小剛的《一九四二》,蒂姆·羅賓斯曾在中國農村拍攝該片。)  1994年10月14日,《肖申克的救贖》在美國大範圍公映。
  • 必看電影一《肖申克的救贖》:身處困境,願你是一隻有希望的的鳥
    這次所要介紹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地區:美國類型:劇情、犯罪主演:摩根·弗裡曼、蒂姆·羅賓斯片長:142分鐘上映時間:1994年9月23日對白語言:英語劇情:《肖申克的救贖《肖申克的救贖》場景分析場景內容:《肖申克的救贖》電影中有許多經典的場景,印象深刻的應該是主角在監獄裡多年之後終於逃出來並在下大雨的夜晚流淚擁抱自由的一幕!
  • 《肖申克的救贖》:空談自由而沒有執行力都是對「體制化」耍流氓
    看完《肖申克的救贖》你會不會也是這樣:「初看不解劇中意,再看已是劇中人」?《肖申克的救贖》就是這樣一部電影,曾經看這部影片看的是安迪做帳時的熟練和睿智,在訓練場上播放音樂時的不羈和輕蔑,準備越獄時心思的縝密和篤定,那是一顆不羈的靈魂,無時無刻不再告訴著人們,我與你們不一樣。就像影片開頭說的那樣:「他就像一個在公園裡無憂無慮漫步的人一樣,好像穿著一件隱形的外套,可以屏蔽監獄裡的紛擾。」
  • 經典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恐懼讓你成為一個囚犯
    #膠捲#《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單靠平實的敘述就可以讓人哭泣,情節不耽誤,人物之間的對話透露了無數人生哲理,真的值得No的位置。top250豆瓣之一。這是一個發生在監獄裡的故事,但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故事。監獄比任何地方都更現實和殘酷。
  • 肖申克的救贖:一部優質勵志型影片
    接下來這部影片可能絕大多數人都已經觀看過,那就是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影片講述的是一位年輕的銀行家安迪被冤枉殺人,關進了一個如地獄般的監獄-肖申克監獄。在這座人間煉獄高高圍牆中,每個人都寂寞無望的生存著,他們只是肉體的存活,沒有了靈魂。
  • 與《肖申克的救贖》聯動!
    現在時間線就刺激了,故事的主要地點正是《肖申克的救贖》裡的肖申克監獄,多年以後,這裡依舊是殘破不堪,關押著接受勞改的犯人。而在故事正式開始,典獄長Dale Lacy在這裡播放著《肖申克的救贖》男主Andy當年所冒險廣播的BGM歌劇《費加羅的婚禮》第三幕唱段,鏡頭對準肖申克監獄的logo足足半分鐘之時,可能就會有人懷疑,難道這是《肖申克的救贖》外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