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是人類最早發明的工具之一,帶你走進它的世界!

2020-12-04 記憶中的大槐樹

斧是人類最早發明的工具之一,屬於一種簡單的省力機械(即「尖劈」),根據斜面原理,在做功不變的前提下,尖劈機械所需要的力會比較小。另外,斧的重心靠前,更方便把力聚集在一個點上。人類使用斧子時,利用這些力學原理,可以以小力發大力,劈開堅硬的木頭或骨頭。沒有斧子之前,人類砍一棵樹可能要很久,有了斧子之後就快多了,工具的價值就在於提高人類的做事效率,斧子的意義也是如此。

斧的歷史非常悠久,如北京周口店c層(即周口店的最下層)就出土過各種石斧。作為一種常見的生產工具,斧經常會被武器不足的軍隊拿來當做武器使用。此外,由於斧的殺傷力較高,軍隊也會打造一些專門的戰斧裝備士兵。廣義的斧包括了所有的斧類武器和工具,如鉞、戚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結構都差不多,無非是外觀不同的斧子罷了,因此這些武器都可以劃入「斧」的範圍。狹義的斧則專指某一種斧類武器和工具,本文中的斧如無特殊解釋,均為狹義定義下的斧。

斧還有一個名字叫做斤,最初的時候,斤專指砍木頭用的斧,後來斤也可以泛指斧類工具。砍伐是斧的基礎功能,人類最早發明石斧時,很可能便是用來伐木的,古代典籍如《孟子》中,也有「斧斤以時入山林」的句子。

▲上海博物館巴蜀獸面紋斧圖

鉞是斧類武器的一種,文學作品中經常斧鉞並稱。斧和鉞雖然是兩種武器,但兩者之間卻並沒有明確的界限。說文解字中說,鉞是比較大的斧。從外觀上看,大多數被稱為鉞的武器,均有如下特徵:本體較薄,刃部較為寬大,刃部輪廓線呈圓弧狀。大部分被稱為斧的武器,特徵則為:外形狹長,本體較厚,刃部較窄,刃部曲線不明顯。如果和現代人一般意義上的斧相比較的話,古代的不少鉞,由於刃部較薄,實際更接近於「斧形的刀」,而古代的斧和現代的斧則差別不大。

▲李家嘴商代鉞

▲龍山文化玉鉞

斧鉞除了作為武器之外,還是權力的象徵,也是重要的刑具和禮器。如戚,就是一種舞樂用具,戚是刃部呈舌形的斧,也可以作為武器使用。神話傳說中,刑天被黃帝砍掉頭顱後,手持幹戚起舞(「幹」即盾牌),以示自己不忘戰鬥。

早期的石斧以內裝柄,後期的斧一般以銎裝柄,斧的柄又被稱為柯。衢州市有一座石室山,傳說中,在西晉時期,一個名為王質的樵夫在石室山砍柴,遇見兩名童子在山上下棋。王質感到好奇,便站在一邊觀看。一局未完,一名童子對他說:你的斧柄已經爛了,王質一看果然如此。回到家中,發現時間已經過去幾十年了,自己當初的親朋都已經故去,村裡再沒有一個認識的人了。自此以後,石室山又被稱為爛柯山。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西周銅斧

斧是世界各國軍隊的常見武器,有長柄、短柄之分,除了當做手持武器外,斧還可以作為投擲武器使用,即所謂的飛斧。

斧能夠流行,有這麼幾個原因:

一,古代生產力水平低下,不少軍隊無法給全部人員配備制式裝備,部分士兵需要自備武器,而斧是常見的生產工具,士兵在無力購買刀劍的時候,以斧代之也是很正常的。

說穿了,今天皇上要你去打仗,你不去是不行的,但你又沒錢買劍,那隻好把日常砍柴的傢伙帶上了,總比空手強不是?

二,斧容易製造,不易損壞,對金屬質量的要求也比較低,便於控制武器成本。

打造刀劍這種武器,不能使用太差的鐵,否則一上陣就斷了,那是草菅人命。但斧就不同了,本身就是一個有刃的鐵坨子,結構強度大,就算用破銅爛鐵,也不容易壞。並且斧打造起來容易,一塊金屬敲扁了,再有個孔,就是斧了。要是打造長矛,最低限度你也要把矛尖和骹給製造出來,工藝難度大了不少。

三,斧重心靠前,掄起來更容易發力,破甲能力要強於刀劍。

四,相對於長柄武器來說,斧容易上手,即便是沒有經過訓練的人也懂得用斧去砍殺。用長矛還有個怎麼刺、刺不刺得中的問題,用斧的話就沒這麼麻煩,照著人剁就是了。

▲半坡博物館石斧模型

但同時,斧也有不少缺點:

一,和同等柄長柄武器相比,斧的攻擊距離較短。這個屬於先天不足。由於斧的重心靠前,因此在雙手揮舞的時候,必需一手靠前一手靠後,否則無法拿穩。這樣一來,斧的攻擊距離便比同等柄長的矛近了不少。

二,揮舞時需要較大空間,無法密集編隊,否則一不小心砍到自己人就悲劇了。

三,斧雖然容易上手,但不易用精,如斧法中有不少勾拿的招數,只有武藝精熟之輩才能掌握。

四,從格鬥角度來講,斧變招較慢。另外不少人在格鬥時,躲過對方的攻擊之後都會試圖去控制敵方持械的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對方使用的是刀劍,自己在控制對方兵器時就容易被利刃所傷,而如果對方使用的是斧,則只需要抓住他的木柄就可以了。

▲婦好墓大銅鉞

總體而言,世界上不少國家的軍隊都大量裝備戰斧,但中國軍隊卻是一個例外。從商代開始,到清代為止,中國軍隊一直零星的裝備過一些斧鉞,但卻沒有大規模裝備過。在原始社會和商代,石質和青銅的鉞一度比較流行,但從西周開始,到秦代為止,中國軍隊的主要武器改為戈、矛、劍、戟。這點與其他國家有明顯區別。秦代以後,軍隊的主要武器是刀和矛,部分朝代的軍隊雖然也裝備過一些斧,但斧一直都不是主要兵器。

常言道「讀史可以使人明智,鑑以往可以知未來」。但歷史的作用可能真的不是讓我們遇見未來這麼簡單,讀到深處的人一定明白,讀史只不過讓我們有更大的自由和能動性去創造未來。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在高曉松的歌詞裡,我們除了體驗了一把文藝情結,更重要的是追求內心的自由與情懷。詩歌為我們締造了一個精神的烏託邦,而史哲讓我們更清晰地認識現實,我們不僅要活在現在,更要活在未來。跟著這些經典,遵循著歷史的足跡,一點點掀開面紗,還原真實的場景,感受時光的流逝,追逐著哲人的思想,一點點探究人類的精神世界,一天天遇到更智慧的自己。

喜歡小編的文章就關注我吧,歡迎評論或者吐槽!謝謝!

相關焦點

  • 人類最偉大發明之一,打開微觀世界的大門——顯微鏡進化史
    人類科技的發展,總是伴隨著偶然和機遇,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顯微鏡的出現也是如此。在大約4000年前,古埃及人就從沙子裡提煉出了玻璃,然而他們只拿它製造玻璃飾品,而並沒有擁有光學應用方面。但真正把人們帶進微觀世界的人是列文虎克,不知道該說他是另闢蹊徑還是返璞歸真,他一開始所採用的並非剛發明不久的雙鏡片放大技術,而是單鏡片顯微技術。他用業餘時間練就一套獨步天下的磨鏡技術,磨製出一片直徑只有3mm的球形鏡片,放大倍數達到了200倍,從此打開微觀世界的大門。
  • 20世紀影響人類的發明之一,因為它的出現,女性的生活得以改善
    ——歌德從人類文明開始,人類隨著社會生活經驗的發展,逐漸的發明了很多工具。這些發明是人類進入了文明時代。我們人類不斷的創新發明,用聰明的智慧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在二十世紀,世界上的一項偉大的發明徹底改變了女性的生活。如果女性離開它生活會非常痛苦,這究竟是一項怎樣的發明呢?
  • 汽車安全帶最早是誰發明的?從否定到認可,中間有著2次曲折
    為了讓汽車更安全,其實人類已經奮鬥了100多年,你知道最早的汽車安全帶是誰發明的嗎?在這種情況下,有一家汽車生產廠商叫沃爾沃,其敢於打破常規,發明了「三點式」最早的安全帶。這項足以載入史冊的重要發明,沒想到,在當時根本不被美國人認可。當時,美國還有人說:安全帶違背了美國的自由精神。
  • 熱氣球:人類最早的飛行工具(組圖)
    造紙商兄弟發明熱氣球 比飛機載人早120年  熱氣球是人類最早的飛行工具。世界上第一個熱氣球是由法國造紙商蒙特戈菲爾兄弟發明創造的。據稱,當他們看到碎紙片在篝火上飛舞時,不約而同地產生了利用熱空氣製造飛行物的念頭。
  • 傳奇發明: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數學工具,牛頓的微積分都要靠邊站
    點擊關注哦  傳奇發明: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數學工具,牛頓的微積分都要靠邊站    在數學的發展中,人類為了更好的解決數學複雜的邏輯運算和一些超出人類智慧的數學形式,發明了幾個重要的數學工具,負責任的說,如果沒有這幾個強大的數學工具,那麼這門科學絕對不可能向今天一樣助力我們的社會發展。
  • 驀的世界《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人類最早的文明》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人類最早的文明驀的世界歷史愛好者地理位置美索不達米亞是古代希臘人對「兩河流域」的稱謂。薩馬拉文化:距今7600-7000年,已經出現彩陶,並發明了原始灌溉農業。哈拉夫文化:距今7500-6500年,出土漂亮的彩陶,出現神廟性質的建築,並形成社會分層出現階級。歐貝德文化:距今6500-6300年,已經出現金屬器,發明了銅魚叉等工具,使用土磚的神廟,養殖豬和瘤牛。
  • 玻璃——因人類文明而誕生發明的最古老人造材料之一
    很多人對玻璃這種材料有著錯誤的印象,以為玻璃是一種近代或現代才發明的年輕材料。這是個錯誤的觀念。玻璃是人類隨著文明的誕生而發明的最古老的人造材料之一。當人類邁進文明時代後,有幾個重要因素相繼產生,即國家、城市、文字和金屬器。從世界範圍看,人類最早發明的金屬器是青銅器,青銅即銅錫合金,產生於公元前40世紀末的兩河流域,最早的鐵器發明於公元前15世紀的小亞細亞。
  • 曉說玻璃——因人類文明而誕生發明的最古老人造材料之一
    很多人對玻璃這種材料有著錯誤的印象,以為玻璃是一種近代或現代才發明的年輕材料。這是個錯誤的觀念。玻璃是人類隨著文明的誕生而發明的最古老的人造材料之一。瓶子和石頭在人類發展歷程中,陶是人類發明的最古老的人造材料,發明於距今約1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
  • 世界10大發明,網際網路居榜首,中國印刷術上榜,你怎麼看?
    1、網際網路:網際網路就是我們所說的網際網路,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世界,我們現在的娛樂、生活以及通信等各個方面都與其相關。2、電腦:電腦是經過了無數科學家試驗和檢測的結果,在當時20世紀是引發了重大的討論,對於社會活動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還促進了各個領域的拓展和進步。
  • 讓我們一起走進微觀世界,您將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人類從來就是充滿好奇心的生物,人類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和發現伴隨著人類生存繁衍的整個過程。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人類不斷探索未知領域,從森林到海洋,從沙漠到冰川,到處都留下了人類探索的足跡。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微觀世界逐漸進去了人們的視野,對微觀世界的探索成為了人們津津樂道事情。
  • 大英博物館《百物看世界》100件文物帶你了解完整人類發展史
    它的設計非常利於刮掉動物骨頭上的肉,並敲開骨頭獲得骨髓。這塊石頭距今大概200萬年前,是現今發現人類最早製作工具的實例沒有之一。有些猿類也會製作工具。區別在於人類製作工具是一種預先準備的行為,工具會被持續使用。
  • 揭秘世界上最早的交通信號燈是誰發明的
    那麼你知道這紅綠黃燈到底是誰發明的,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呢?後來在信號燈的中心裝上煤氣燈罩,它的前面有兩塊紅、綠玻璃交替遮擋。不幸的是只面世23天的煤氣燈突然爆炸自滅,使一位正在值勤的警察也因此斷送了性命。從 此,城市的交通信號燈被取締了。直到1914年,在美國的克利夫蘭市才率先恢復了紅、綠燈,不過,這時已是「電氣信號燈」。稍後又在紐約和芝加哥等城市,相繼重新出現了交通信號燈。
  • 《我是發明家》音樂原聲帶上線 一起走進發明家的世界
    長篇動畫《我是發明家》圍繞著發明科技創新展開的一系列文明和諧、自由平等、誠信友善的故事。 《我是發明家》音樂原聲帶今日正式上線! 長篇動畫《我是發明家》主題曲《發明的故事》,由高源演唱,張潔作詞,Vittorio Giannelli作曲,歌曲曲風輕快愉悅,令聽眾置身於發明家的動畫世界。
  • 四大發明之一的「指南針」的發現、發明和發展
    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傳播作出了貢獻。他的結構不複雜,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的磁針,磁針在天然地磁場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轉動並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一、最早發現磁石特性的記載對天然磁石的發現最早的記載應該是先秦時代。《管子》中記載:「山上又磁石者,其下有金銅。」再後來的《呂氏春秋》九卷精通篇就有:"慈招鐵,或引之也。"
  • 藍田發現迄今為止中國最早人類活動痕跡 中國人類史向前推進約40萬年
    由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朱照宇研究員牽頭組成的科研團隊,在陝西省藍田縣發現了一處新的古人類活動遺址——上陳舊石器遺址,經過對底層和出土石器進行測定,推測這裡的遠古先民生活的年代大約在126萬年到212萬年之間,極有可能是中國境內最早的人類,並超越西亞喬治亞德馬尼西舊石器遺址年代,成為目前所知非洲以外最老的古人類遺蹟點之一。
  • 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文明之一:淺析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人類最早的文明大多起源於距今5000-6000年前,比如中國文明、古埃及文明、瑪雅文明等,其中有一個叫做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也就是說我們常說的古巴比倫文明。和其他古老的文明一樣,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給人類留下了非常珍貴的歷史經驗和文明遺傳,其對後來其他文明的影響不可磨滅,並且至今仍然在影響著世界歷史發展進程。
  • 帶你走進日本的知恩寺,它是擁有日本最大山門的寺廟
    今天帶大家欣賞的是日本的知恩院,其實,很多人並不知道,知恩院的正規全名是「華頂山知恩教院大谷寺」,是在江戶時代,信仰淨土宗的幕府將軍德川家康把這裡劃定為德川家的家廟。外貌高大氣勢恢弘的知恩院,最早在1234年就建立了,後來因為地震、失火等原因,寺內最古老的建築是建於17世紀。1621年修建的三門可以說是日本最大的山門。山門高24米、面寬50米。因為知恩院是修建在山上的,需要爬一段斜坡才能上去。
  • 世界上不發達的國家之一:它跨越四個半球,每天最早開始的地方!
    日本人經常驕傲的稱自己的國家為日出之國,但是實際上,在世界上真正應該享有此稱呼的是位於太平洋上的島國吉里巴斯。這個國家位於國際日期變更線之上,這也意味著在這裡生活的人們是最早迎接新的一天到來的。這也為這個國家迎來了另外一個頗有些傷感的稱呼,那就是世界盡頭的國家。
  • 指甲刀發明前,人類怎麼剪指甲?
    每隔幾周我們就得翻出指甲刀,修剪這些瘋長的指甲,但你知道嗎?指甲刀發明至今不過也就一百多年。 生物學者們分析了我們還處在猿人類的階段,那時人類的許多習性和野獸都是相通的,所以也會尋找樹木或石頭來充當自己磨指甲的工具。 聽著耳熟嗎?家裡養著貓貓狗狗的,對這個磨爪子的方式應該不會陌生。
  • 比人類的文明史還要早?世界上最早的照片拍了什麼?西瓜視頻科普
    誰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照片,這個從網上就能搜得到的答案顯而易見不是今天討論的重點。眾所周知,一位叫做尼埃普斯的男子無意間用拍下了世界上第一張照片,叫做窗外的風景。如果以拍攝時間來判斷,這張照片無疑是相片的鼻祖,但是以被攝物體來判斷,那就要追溯到遙遠的外太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