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發明之一的「指南針」的發現、發明和發展

2021-01-11 過河卒子and與非門

指南針,古代叫司南。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傳播作出了貢獻。他的結構不複雜,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的磁針,磁針在天然地磁場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轉動並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

一、最早發現磁石特性的記載

對天然磁石的發現最早的記載應該是先秦時代。《管子》中記載:「山上又磁石者,其下有金銅。」再後來的《呂氏春秋》九卷精通篇就有:"慈招鐵,或引之也。"古人稱"磁"為"慈"。古人把磁石吸引鐵看作慈母對子女的吸引。並認為:"石是鐵的母親,但石有慈和不慈兩種,慈愛的石頭能吸引他的子女,不慈的石頭就不能吸引了。"漢以前古人把磁石寫成"慈石",是慈愛石頭的表達。

據1982年3月《光明日報》報導:磁山(在今河北省邯鄲市武安)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的發源地。 據《古礦錄》記載:《明史地理志》稱:"磁州武安縣西南有磁山,產磁鐵石。" 又《明一統治》稱:"磁州武安縣西南有磁山,產磁鐵石。" 又《古礦錄》記載:《明一統治》稱:磁山,在縣西南30裡,土產礦石,州名取此。磁山,指南針的故鄉。

二、最早對磁石司南使用的記載

司南儀的出現具有重要歷史意義,因為它是以與天文定向原理截然不同的磁學原理製成的新型導向裝置,在任何天氣條件下都能晝夜工作,迅速指出方向,操作簡便易於攜帶。

"司南"之稱,最早指測影的表杆,而不是磁石做的指南的工具。《韓非子·有度篇》說,"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即正東西,引申為確定東西南北方向。而疑似有指南特性的「司南」,出自出自《鬼谷子》。其中寫道:「鄭人之取玉也,必載司南之車,為其不惑也。」可以看出,鄭人去"取玉",必須要帶上司南,為了避免失去方向迷惑。到了漢朝,有明確的「司南」記載。東漢王充的的《論衡·是應篇》說:「司南之勺,投之於地,其柢指南。」這句話的意思是:勺狀的司南,放在地上,它的勺柄必然自動指向南方。

三、指南針的出現

《古今注》中的「蝌蚪,蛤蟆,(青蛙)子也,一名懸針,一名玄魚。」可以作為帶柄的勺裝「司南」裝變成針裝指南物的證據。到了北宋的「水浮磁針」的記載就是明確的指南針了。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卷二十四,其文曰:「方家以磁石摩針鋒,則能指南。"這就是把鋼針磁化,使其有指南的特性。這是有重大意義的發明,一是用磁石磁化鋼針,二是利用磁化的鋼針指南。指南針出現了。

指南針進入到實用磁針的階段,對裝置方法的研究自然而然地在實踐中開展了。沈括全面研究和比較了"水浮"法、置"指爪"法、置"碗唇"法及"縷懸"法的優缺點,認為"縷懸"法最佳。"其法取新纊中獨繭縷,以芥子許蠟,綴於針腰,無風處懸之,則針常指南。"現代磁強計中懸掛的小磁鐵,就採用了此相似的方法。磁針指的精度,與司南及指南魚不可同日而語,故磁針的發明,很快導致了磁偏角的發現。

四、古代指南針的應用

磁石、司南、指南針是不同階段的發現和發明,對應地也有不同的應用。在中國古代,指南針起先應用於祭祀、禮儀、軍事和佔卜與看風水時確定方位。

開始是,人們利用磁石的特性,用來找鐵礦、用來做特別的器物、發現身上的鐵器等。傳說,秦皇宮的磁石門可防止身帶鐵刃的刺客進入。西漢時,有一個名叫欒大的方士用磁石的做了兩個棋子的東西,通過調整兩個棋子的相互位置,使其相吸、相斥,並稱其為"鬥棋"。他把這個新奇的玩意獻給漢武帝,並當場演示。漢武帝驚奇不已,龍心大悅,竟封欒大為"五利將軍"。

中國古代堪輿術很流行,尤其是唐朝。許多關於堪輿術的專著都記載了「司南」和「指南針」在堪輿術中的應用。1985年5月,在江西臨川縣溫泉鄉朱濟南墓中出土了一件題名"張仙人"的俑,高22.2em,手捧羅盤。此羅盤樣的磁裝置結構與宋代水浮針不同,其菱形針的中央有一明顯的圓孔,說明它採用的是樞軸支承的架構。羅盤古稱"地螺"、"地羅",「羅盤」比以前的「水浮針」更進一步,對應於磁針浮水的指南針,「旱羅盤」更便於攜帶,擴大了使用範圍。直到現在,還有農村看風水的風水師拿著羅盤找方位,這是從古流傳的。

五、傳入西方

中國的磁針和羅盤先後經由陸水兩路西傳。以前史學界認為磁針在水中的水羅盤與指南針一脈相承,是中國的發明,但旱羅盤是歐洲所發明,16世紀才經由日本船傳入中國。而今臨川羅盤證明了,旱羅盤也是中國的古代發明。

旱羅盤後來經阿拉伯傳人歐洲,歐洲人又進一步對這種旱羅盤做了改進,對航海事業產生了積極影響。指南針在航海上的應用對地理大發現和海上貿易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使用說在航海技術發明中,指南針是最重要的單項發明。

六、現在的發展

現代航海,羅盤已經不是很重要了。近現代海上的艦船上都有電羅經,這種隨科技發展出現的指向器以其指向精準穩定而替代了早期的指南針。現在,各種高科技定位方法被應用,比如GPS、北鬥等,都帶有精確的指向功能。但是,作為最古老也是最可靠的指向方法,現在造的艦船都會保留「磁羅經」作為最後的保障。每年,艦船都要在海上進行「消測磁羅經差」的工作,使磁羅經保持穩定和準確。

相關焦點

  • 指南針火藥造紙術和活字印刷,是古代四大發明,對此西方怎麼看?
    指南針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是對人類文明進步的重大貢獻。我們知道,四大發明指的是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和活字印刷術。這幾項「發明」或者「發現」,是見諸於我國的正史的。指南針和火藥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造紙術見於東漢,活字印刷術見於宋代。最早提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概念的是西方人,即英國的科學史學者李約瑟。因為,關於什麼是發明?什麼是發現?什麼是文明?什麼是文化?這些跨學科(人類學、考古學、歷史學、社會學等等)的名詞定義,是近幾百年來的西方學者首先提出來的。原因很簡單,因為近代社會科學的整體框架,是由西方學者搭建的。
  • 四大發明:指南針,看古人如何利用磁性,玩轉地球
    地球的兩個極分別在接近地理南極和地理北極的地方。地球表面的磁體,當可以自由轉動時,就會因磁體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性質指示南北。戰國時期,在磁山(在今河北省邯鄲市武安),發現磁石礦,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的發源地。磁山,在縣西南30裡,土產礦石,州名取此。磁山,指南針的故鄉。古人稱「磁」為「慈」。古人把磁石吸引鐵看作慈母對子女的吸引。
  • 指南針發明的未解之謎
    指南針是利用磁鐵在地球磁場中的南北指極性而製成的一種指向儀器,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四大發明之一。然而,關於它的「身世」,卻存在著不解之謎。我國是最早發現磁鐵指極性的國家。早在戰國時期,就利用磁鐵的指極性發明了指南儀器——司南。《韓非子·有度篇》裡有「夫人臣侵其主也,如地形焉,即漸以往,使人主失其端,東西易向,而不自知。
  • 方向——指南針
    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物理上指示方向的指南針的發明由三部件組成,分別是司南、羅盤和磁針,均屬於中國的發明指南針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的發明對人類的科學技術和文明的發展,起了無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國古代,指南針起先應用於祭祀、禮儀、軍事和佔卜與看風水時確定方位1世紀末或12世紀初,中國船舶開始使用指南針導航
  •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有什麼樣的歷史,它們都是誰發明出來的?
    眾所周知,我們中國古代有四大發明,而這四大發明不僅對我國甚至是對於世界都產生了深厚的影響,它們分別就是造紙術、指南針、火藥以及活字印刷術。在後來紙已經基本取代了帛、簡成為我國唯一的書寫材料,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科學文化的傳播和發展。
  • 在古代四大發明的指南針後 中國北鬥又將導航全球
    中華文明上下5000年源遠流長,」根據歷史文獻記載,相傳公元前2700年中國的軒轅黃帝發明了指南針。黃帝用指南針,在大霧中辨別方向,打敗了蚩尤。中國的四大發明在歐洲近代文明產生之前就陸續傳入西方,並對西方科技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 指南針一頭指南一頭指北對嗎 指南針一頭指南一頭指北對不對
    「指南針一頭指南,一頭指北」這句話是正確的。因為指南針上的磁針會受天然地磁場的作用進行轉動,且它的轉動防線始終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於是磁針的北極總會指向地理上的北極,另一頭就會指向南極。
  • 中國「四大發明」由外國人首先提出(圖)
    」——造紙術、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而自豪。培根認為印刷術、火藥、指南針「這三種發明已經在世界範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況都改變了:第一種是在學術方面,第二種是在戰事方面,第三種是在航行方面;並由此又引起難以數計的變化來,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國、任何星辰對人類事務的影響都無過於這些機械性的發現了」。  培根的說法得到了英國漢學家麥都思和革命導師馬克思的認可。  麥都思指出:「中國人的發明天才,很早就表現在多方面。
  • 中國古代有「四大發明」,那你知道它們是怎麼被發明的嗎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有很多的發明創造,這些發明創造一直在影響著中國甚至世界,在這些發明之中,最著名的要數造紙術、指南針、印刷術和火藥這四大發明了。這和牛頓發現萬有引力有點相似,很多人都見到了蘋果下落,但是真正去思考、去探索的只有牛頓一人,所以牛頓才能發現萬有引力。而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也是這樣被發明創造出來的,一開始的人們甚至都不知道他們有什麼用處。下面我們了解一下這四大發明是怎樣被發明的。
  • 中國人比「四大發明」更偉大的發明
    [摘要]「二進位」更是中華民族的發明,是比「四大發明」在時間上更古老、意義上更重大、價值上更現實的發明,應在「四大發明」之前,該列「五大發明」之首。作者:王飛躍(騰訊·大家專欄作者)從小學起,就知道中國的人口佔世界的四分之一,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不曾間斷的民族,還有,我們創造了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火藥、印刷術。後來知道,「四大發明」之說還是英國學者李約瑟提出的,認定這是中華民族對人類的重大貢獻,造福了全世界。
  • 古代明明有指南針了,為啥還有人發明指南車?兩者究竟有什麼不同
    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這裡是扒扒史界。讀書可以明智,也可以增加飯後茶餘談資。讀歷史的好處多多,所以小編也致力為大家講解最通俗的歷史,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指南針是我們國家的四大發明之一,也是我們中國人祖先智慧的成果,即使在現在依然有很大的用途,方便且造福了我們數千年的時間。
  • 「四大發明」中的火藥,最早出現於何時?對世界格局有哪些影響?
    ,說出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和印刷術。雖然在現代人眼中這四項偉大的發明,正在隨著時間不斷流逝而逐漸被淡化。但是在生產力比較落後的古代社會,能夠創造出令世人為之仰慕的「四大發明」,絕對是一件足以震驚當時世界的熱點新聞。 雖然很多人都知道四大發明的名稱,但如果想要說出每一項科技發明,具體歷史背景和主要作用。
  • 對於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的誤區!蔡倫不是紙的真正發明人!
    四大發明,是關於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一種觀點,是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重要創造,是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和印刷術。 而其中的造紙術被後世誤解最多,許多人理解為蔡倫是紙的發明人,也造出了第一張紙,其實這個觀點是錯誤的。下面了解下紙張的發展過程。
  • 科技史專家進一步提出:中國古代新四大發明
    ,在造紙術、指南針、火藥、活字印刷術四大發明之外,中國古代還有許多發明對人類進步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堪與四大發明媲美。出土的殷商甲骨文中已經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和百、千、萬等字的合文來記數,最大的記數有二萬多,記錄了戰爭中殲敵、俘虜人數,以及牛羊頭數。後來發展成籌算和珠算的逢十進一的十進位值制,是對記數和計算的革命性發明,其沿用至今。
  • 追溯指南針發明的故事
    波浪和魚,太陽和星星,來了又去,周而復始。能依託頭頂星空在洋面上弄清方位的,只是極少數最傑出的航海族群。而指南針的出現,造成了新的可能。  根據現代學者的研究,我國最初的指南針採用的是水浮法。後來,水浮法指南針被稱為水羅盤,即把磁化了的鐵針穿過燈芯草,浮在水上,磁針浮在水上轉動來指引方向。把指南浮針與方位盤結合在一起,就成了水羅盤。出現時間大約在南宋。
  • 江曉原:科學看待四大發明,駁極挺派和死批派
    所以四大發明值得我們略加討論。  四大發明最早出現在培根的《新工具》裡,只有三大發明:火藥、指南針、印刷術,沒有造紙。培根說這三項發明改變了世界歷史,但他並沒說這三項發明是誰做出來的。他認為這些發明的來歷是不清楚的。稍後馬克思基本上承襲了培根的說法,也是說三大發明,馬克思說火藥把騎士的城堡炸得粉碎,指南針造成了地理大發現,印刷術變成新教的工具,最後成為改變這個世界的槓桿。
  • 「指南針知識百科」指南針怎麼看 指南針怎麼用
    導讀指南針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的發明對人類的科學技術和文明的發展,起了無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國古代,指南針起先應用於祭祀、禮儀、軍事和佔卜與看風水時確定方位。現代被廣泛地用於迷信、航海、軍事、探險等活動。
  • 指南針為什麼不叫指北針?指南針是誰發明的?
    指南針在我們生活中有巨大的作用,無論是野外求生還是航海船隻,都離不開指南針,大家可能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事情。指南針明明指的是北方,為什麼要叫指南針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解釋一下指南針為什麼不叫指北針,在一起了解一下指南針的一些故事。
  • 手機指南針APP的海拔高度是怎麼算的?
    2018-03-03 00:13:42 來源: 袁知了 舉報   今天在飛機上打開手機的指南針
  • 『指南針 指引我們正確的方向』
    指南針從發明以來,就有著非常大的作用,經常被應用於航海和軍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