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進位」更是中華民族的發明,是比「四大發明」在時間上更古老、意義上更重大、價值上更現實的發明,應在「四大發明」之前,該列「五大發明」之首。
作者:王飛躍(騰訊·大家專欄作者)
從小學起,就知道中國的人口佔世界的四分之一,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不曾間斷的民族,還有,我們創造了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火藥、印刷術。
後來知道,「四大發明」之說還是英國學者李約瑟提出的,認定這是中華民族對人類的重大貢獻,造福了全世界。可惜,中國自己的受益卻差不多是以「出口轉內銷」的形式實現的,中間還經歷了巨大的磨難:在東方,指南針成就了風水,火藥點了爆竹,造的紙當冥錢燒了,印刷術印了經卷普及了宗教;在西方,指南針開啟了航海時代,火藥武裝了洋槍洋炮洋艦,造紙印刷推動了文藝復興和現代科學與技術;我們在洋槍洋炮洋艦的脅迫之下,重新認識「四大發明」,學習追趕現代科技,經過二百年的屈辱和災難之後,今天終於躋身世界主流,走上民族復興之道,並真正開始重視科學與技術。
其實,中華民族的偉大發明遠不止這些。像絲綢、茶葉、針灸、瓷器、算盤、中藥等等,也都是影響世界的發明,只是從古到今我們在國際上既沒專利,也無巨利。而且,與當今這個時代關係最密切、最基礎、最重要的發明,也是計算機、機器人、人工智慧、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等的源頭與基石,即「二進位」,更是中華民族的發明,是比「四大發明」在時間上更古老、意義上更重大、價值上更現實的發明,應在「四大發明」之前,該列「五大發明」之首。
這項發明的認定,也非國人自為,是號稱「十七世紀的亞里斯多德」的德國科學家和哲學家萊布尼茨所為。萊氏不但發明了微積分,還被譽為是史上第一位信息學和計算機的科學家,也是第一臺計算機原型的設計與製造者,並因此成為英國皇家學會成員。1701年,他為皇家科學院提交的第一篇論文就是論證了其二進位與伏羲八卦的關係,明確二進位與《易經》的本源"不謀而合",稱這是不可思議的"天意"。萊布尼茨認為,中國人忘記了八卦的真正含義,杜撰了大量的註疏,牽強附會,未窺其真諦。的確,古人的「二進位」,在後人手中最「亮麗」的應用,可能就是培養了許多算命先生。
當然,很多專家會反對這種看法,認為《易經》才是八卦的升華,博大精深,是關於人類思維和決策智慧過程的集大成者。其實,萊布尼茨更是一個專門研究實物與心物之間「預定和諧」理論的哲學家,但在探索過程中不但發明了微積分、拓撲學,還重新發明二進位,用於符號思維和符號邏輯,設計了「演算推論器」,成為今日數理邏輯和計算機之雛形;後又由英國數學家布爾在其《思維定律》一書中結合亞里斯多德的形式邏輯,進行了系統化地提高,終於構成了現代計算科學與人工智慧的理論基礎。反觀《易經》,早了上千年,除了文學上不斷修飾外,思想上幾乎無所進展,科學上更是無影無蹤,值得反思。實際上,萊布尼茨的著作中有許多不成熟、不系統,甚至錯誤之處,布爾的《思維定律》更是整節整章的「胡言亂語」,其中關於概率論的設想和推導也是錯誤百出,可為何他們能夠得到社會的認可,相關工作也被不斷改善、批判、繼承,最終獲得巨大成功?我們的文化中,是否有時不講邏輯,該科學理性時卻講道德情感,或反過來?不容人以失敗的機會,反而強化了人投機的本能,結果就是語言上不費力的層層「創新」,大大超過實體上苦心耗力的實踐與創造,最後導致發明的變質和異化。
源於二進位的智能產業之興起,將為我們改革社會文化基因,更好地發揮民族的創新能力提供新的機會。可以設想,在一個無人或機器人主導的智能製造環境中,無法再講人情世故,只能按邏輯、講規矩。重提二進位是中國人的發明,只是希望加強我們創新的信心。實際上,正如麥肯錫全球經濟研究院主任最近撰文所指出的:今日中國的創新能力遠勝於世界對她的估計,許多領域,已達到了引領全球的水平。
今天,中國仍然是佔人類人口五分之一的第一大國。這麼多人的國家,領先並引領世界是邏輯上的必然,否則就是資源上的最大浪費,必將導致一個自然健康的世界無法生存、不可持續。人口少的國家可以跟在別國之後,受其照顧,但中國沒有這樣的資格,因為從根本上任何其他國家都無法放心中國跟在其後,當然更不甘心「救濟」中國。因此,創新領先是我們的使命,「周雖舊邦,其命唯新」,不是文人政客的口號,確確實實是中華民族的天命。回顧人類歷史,五千年我們差不多領先了四千八百年,這不是什麼值得自豪的事,不過是生存的必須、天命的昭示而已。
平行不交,本是歐幾裡得幾何中一般人都理所當然認可的第五公設,但千年後被創新的非歐幾何創新所破:平行可交!我們的工業社會,也正從機械化、電氣化、信息化、網絡化進入了第五個發展階段:虛實平行互動的智能技術。衷心希望,佔全球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國,能夠引領世界平安健康地步入這一嶄新的智能產業時代。
……………………………………
本文系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關注《大家》微信ipress,每日閱讀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