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進位制也是中國人的偉大發明

2021-01-08 中國文明網

墨子明確了十進位制的數位理論。

  談起中國古代發明,大家耳熟能詳的是中國的四大發明:造紙術、指南針、活字印刷和火藥。其實,十進位制計數法,也是中國人的偉大發明之一。

  十進位制

  十進位制是世界通用的主要記數法。現代人們無論是中國或世界,都運用1(或一)、2(或二)、3(或三)……10(或十)……100(或百)……1000(或千)等計數,即十進位計數。

  可是,在古代並不是這樣的。在古代世界,各個古文明民族出於生活、生產實踐的需要,都先後獨立地發明了數和數法。各古民族對數的表示和計數的方法是很不一樣的:如古巴比倫發明用六十進位計數,古印度發明用六進位或八進位計數,美洲古代瑪雅人發明用二十進位計數,古希臘、古羅馬發明用五進位計數,中國古人和古埃及則分別獨立地發明用十進位計數(古埃及的十進位計數法沒有傳承下來)。

  古羅馬的數字系統沒有位值制,只有七個基本符號,如要記稍大一點的數目就相當繁難。古美洲瑪雅人雖然懂得位值制,但用的是二十進位;古巴比倫人也知道位值制,但用的是六十進位。二十進位至少需要十九個數碼,六十進位則需要五十九個數碼,這就使記數和運算變得十分繁複,遠不如只用九個數碼便可表示任意自然數的十進位制來得簡捷方便。

  中國古代數學之所以在計算方面取得許多卓越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應該歸功於這一符合十進位制的算籌記數法。馬克思在他的《數學手稿》一書中稱十進位記數法為「最妙的發明之一」,確實是一點也不過分的。

  創造十進位制這一方法,據說是受到了人有十個手指頭的啟示。早期的人類像今天的小孩和許多成年人一樣,是扳著手指數數、記數的;把手掌當作算盤,把手指當作算籌籌碼。

  甲骨文中已出現十進位制

  中國傳統數學發展源遠流長,對世界數學產生過重大影響。

  數學概念產生在符號發明之前。中國何時出現用符號來表示數目無法確定。但根據現有的資料來看,至遲在半坡時代(約公元前4000年)已有數字符號。例如在半坡出土的陶器上發現了刻劃的符號中就包含了數目字,在陝西姜寨出土的陶器上也有數字符號。因此,中國人在公元前4000年至少掌握了三十以內的自然數,並且是用十進位制記數的。

  大約過了2500年左右,到了商代(公元前1400年)已形成了刻在甲骨上的漢字系統。根據中國商代甲骨文的記載,在公元前14世紀前後(即距今約3300年前)中國已有相當完善的十進位計數法。甲骨文中有一至九的記載,有十、百(為十個十)、千(為十個百)、萬(為十個千)的記載,最大的數為「三萬」。

  又據筆者對成於公元前11—前6世紀的《詩經》中數字研究:一至九的數在104首詩篇中出現264次:數位字在殷商時代十、百、千、萬的基礎上,又出現「億」、「秭」,這六個數位字在67首詩篇中出現155次,其中數位字「十」在9首詩篇中出現17次。唐代學者孔穎達在《詩經正義》指出,「億之數有大小二法:其小數以十為等,十萬為億,十億為兆也;其大數以萬為等,萬至萬是萬萬為億,又從數億至萬億為兆,億億曰秭」。可見無論是大法、小法都是十進位制;《詩經·豳風·七月》篇則是世界上最早的數位化詩篇,它用一至十的數字科學地表達了一年每一個月的農事和物候,復旦大學教授、《詩經》研究家陳子展認為該詩篇成於周初(公元前11世紀),但反映的內容是周民族形成早期——先周公劉時代即公元前17世紀晚期的事,因此早在公元前17世紀(距今約3700年)中國已有相當完善的十進位計數法。

  據《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載,安陽殷墟出土了商代的骨尺和牙尺,尺面上有相當於「寸」、「分」的刻度表示,它們都是十進位的,說明當時十進位制記數法與社會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繫:一方面,由於社會生活需要提高度量衡的精度,要求不斷劃小度量衡的單位;另一方面,它簡便適用,在實際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

  在公元前30年前後的《墨經》中,《墨子·經下》有「一少於二而多於五,說在建饞」的記載。顯而易見,此處所講的內容是和十進位制記數法有關。而十進位記數法過渡到十進位值制記法與籌算的創立有著密切的關係。

  數字的發展必然有計算,計算就需要某種方法和工具。算籌一般是用小竹棍(或其他材料製成的棍),後來也稱算子。籌算是一種用算籌進行計算,籌算起源於何時,無法確定,但可以肯定它是起源很早,至遲到春秋戰國時(約公元前300年)人們已經能熟練地運用算籌進行計算。籌算作為中國古代的計算工具,是中國古代數學對人類文明的特殊貢獻。它與十進位值制記數法相結合,形成了我國獨具特色的算法化的數學體系。十進位制算籌記數法是中國古代數學的一項獨特的創造。一直到十五世紀中葉珠算產生之前,籌算是中國古代數學的主要計算工具,它也是中國古代數學的一大特色,中國古代數學正是在籌算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易經》中更有「萬有一千五百二十」這樣的記載。甲骨文的計數方式一直延續到現代。現代中國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在唐代以前就已經形成,唐代還全面使用了大寫數字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零,用在比較正規的場合,又叫做「官文書數字」。在確立了十進位制之後,古代中國還對數的概念進行了擴展,創造出了分數、小數、負數的概念,雖然分數線、小數點、負號不是中國的發明,但是對數的性質的認識,對數的概念的拓展,還是古代中國的天才創造。

  李約瑟教授指出:「在西方後來所習見的『印度數值』的背後,位值制早已在中國存在兩千年。」

  十進位制向世界傳播

  中國發明的十進位制在對外交往中,東傳韓國、日本,南傳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絲綢之路開通後,又傳南亞、中亞等國。古代印度於公元5世紀改用十進位制計數法,並在8世紀傳至古代阿拉伯,9世紀由古代阿拉伯再傳至歐洲,15世紀末、16世紀早期由歐洲傳至美洲,以後又傳入非洲、大洋洲。因此,在歐美把十進位制稱為印度—阿拉伯數系或阿拉伯數系,《大英百科全書》(又稱《不列顛百科全書》)等書籍至今這樣稱呼。這是有失公道的,因為最早發明十進位制的是中國。

  十進位制記數法西傳歐洲,又傳美洲、大洋洲、非洲,由於它較其他記數法實用、好用,且便於高速計算、複雜計算,很快風靡全球,取代其他記數法,成為當今世界各國、各地區、各民族所公認的標準記數法;十進位制記數法的西傳,使短於計算、長於公理化和演繹的歐洲數學克服原有的弱點,加速發展,形成初等數學,後發展為高等數學(以微積分的出現為標誌),並從古代科學中發展出近現代數學,至今在世界上形成具有100多個分支學科的數學學科體系。

  十進位制計數法的西傳,在世界上普遍地採用,大大地促進了歐美和世界各國社會、經濟、科教、文化等各個方面的交流與發展,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指出:如果沒有中國發明的「十進位制,就幾乎不可能出現我們現在這個統一化的世界」。(孫關龍 孫又新)

相關焦點

  • 中國人比「四大發明」更偉大的發明
    其實,中華民族的偉大發明遠不止這些。像絲綢、茶葉、針灸、瓷器、算盤、中藥等等,也都是影響世界的發明,只是從古到今我們在國際上既沒專利,也無巨利。而且,與當今這個時代關係最密切、最基礎、最重要的發明,也是計算機、機器人、人工智慧、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等的源頭與基石,即「二進位」,更是中華民族的發明,是比「四大發明」在時間上更古老、意義上更重大、價值上更現實的發明,應在「四大發明」之前,該列「五大發明」之首。這項發明的認定,也非國人自為,是號稱「十七世紀的亞里斯多德」的德國科學家和哲學家萊布尼茨所為。
  • 三國時最偉大的發明家,一項發明救活無數中國人,至今仍在使用!
    本文主要講述的是,三國亂世中,出現了一個偉大的發明家,他的一項發明救活了無數中國人,至今仍在使用!值得一提的是,此人不是諸葛亮,而是叫馬鈞!在大家印象裡,相信很多人都不認識馬鈞,因為三國人才太多了,曹操、劉備、華佗、關羽、孔融等,馬鈞根本就不起眼。實際上,馬鈞這個人非常厲害,至少從發明創造上看,他是當之無愧的最偉大的發明家!
  • 中國古代幾大數學成就,原來古人如此偉大
    不過,如果小夥伴們認為小編今天只是想和大家吐槽吐槽自己不忍直視的高數的測試,順便幫大數學家笛卡爾秀一波操作,那就想的偏離軌道嘍,然而實際上,小編今天確實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些偉大數學家的極限操作,但是,卻不是像笛卡爾這樣的老外,而是我國的古代數學家,說到我國古代數學家,那也是不輸外人呢,話不多說,一起來看一下吧。
  • 十進位和十進位是一個概念?那麼十進位還是中國最早發明的嗎?
    論十進位的淵源,我們可以很自豪說,它是我們中國的一大發明,古往今來對世界貢獻巨大。從已發現商代(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陶文和甲骨文,可以看到當時已能夠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等十三個數字,記十萬以內的任何自然數。也就是說,至遲在商代時,中國已採用了十進位值制。
  • 中國人獨有的「九九乘法表」到底厲害在哪裡?
    基於商代就已採用的「十進位制」而發明的「九九乘法表」,使乘、除、開方等數學運算更簡便、快捷。這兩項發明後來向東傳入高麗、日本;經過絲綢之路西傳印度、波斯,繼而流行全世界。「九九乘法表」是古代中國對世界文化的一項重要貢獻。放眼世界古代史,古埃及沒有乘法表,考古學家發現古埃及人是通過累次迭加來計算乘積的。
  • 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是什麼?
    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是什麼?歷史上有許多偉大的發明。僅僅提到一個是不夠的,所以小編將提到所有的發明,沒有它我們將不能生活在我們今天知道的世界。在這個答案中,小編將提到大多數人不知道我們發明的最重要的我國發明。
  • 中國十大偉大發明
    眾所周知,從義大利麵條到火藥,中國是許多奇妙而有用的發明的發源地。但是,該清單的主題稍有不同:西方(歐洲)世界幾十年不為人所知或採用的中國發明和發展,在它們在中國很普遍後的幾個世紀後才出現。您可能熟悉的有些人,可能不那麼熟悉。由於這不是「十大」類型列表,因此,這些條目按(大多)按其發明或開發的時間順序排列。
  • 華覺明提出30項由中國人完成的原創性重大發明
    對於「中國人發明了什麼」的問題,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四大發明」——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指南針。日前,由中華文化促進會主持編纂的《中國人發明了什麼?》出版項目中,自然科學史專家華覺明超越「四大發明」之說,提出了30項由中國人完成的原創性重大發明。記者 劉婷  「四大發明」的提法源自何處?30項中國原創性重大發明以何標準篩選出來?
  • 外媒評出的人類歷史上最偉大20發明,中國「五大發明」上榜
    在外媒Big Think評出的人類史上最偉大20發明中,中國有5大發明上榜,但其中一個卻被歸到了德國人頭上。下面我們從第20名看起。#20. 個人計算機,1970年代發明後極大拓展了人類的能力邊界,後又經蘋果、微軟和IBM的不斷完善,才有了現在大家在用的計算機。#19. 半導體,電器和數碼時代的基礎。半導體主要由矽製成,這也是「矽谷」的由來。
  • 數學符號,鮮為人知的偉大發明!
    運算符號可是在歐洲中世紀才被發明出來的,而在這之前可是並沒有數學運算符號哦!在之前的漫長的將近5000年時間裡,從古美索不達米亞人到古希臘人、印度人、阿拉伯人以及我們中國人,在數學的表達裡都是沒有運用數學符號的,那麼人們是怎麼來書寫數學公式的呢?
  • 霍金最後的警告:AI可能會成為人類最偉大、也是最後一項發明
    霍金最後的警告:AI可能會成為人類最偉大、也是最後一項發明  黃琨 • 2018-10-17 08:42:54
  • 旱羅盤是中國人還是歐洲人發明的
    那麼,指南針究竟是如何發明的?指南針與羅盤有何關聯?用於航海的旱羅盤究竟是中國人還是歐洲人發明的?本文摘自《考工司南———中國古代科技名物論集》,原題為《從司南到臨川旱羅盤的發明》,系統討論了以上問題。由澎湃新聞經上海古籍出版社授權發布。中國指南針的發明史由三部曲組成,曲曲餘音繞梁。
  • 偉大的科學家瓦特,發明蒸汽機推動英國工業革命的進程
    偉大的科學家瓦特,發明蒸汽機推動英國工業革命的進程提起瓦特,人們就會想起蒸汽機,想起他發明的蒸汽機給工業革命注入的新的活力。瓦特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開始試製工作的,沒有試驗場地,他就租用收費低廉的地下室;沒有設備,他就到處尋找廢舊物資和代用品;沒有經費,他就四出告貸,精打細算,最初的進程一波三折,瓦特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製造出來的第一臺樣機不僅四處漏氣,而且根本發動不起來,接下去的幾次試驗也都以失敗而告終,接踵而來的挫折並沒有使瓦特灰心喪氣,反而更激起他戰勝困難的決心和勇氣,儘管前途未卜
  • 技術發明|水銀溫度計:讓伽利略的發明更偉大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第二個問題。溫度計發明之前,不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的醫生,了解病人「熱度」的工具就只有——手!是的,你沒聽錯!醫生用自己的手接觸病人的身體來做判斷病人體溫的高低,如果碰巧那天醫生也有輕微發熱或是剛剛摸了比較涼的物體,那麼,呃,絕對談不上精確甚至靠譜的測量結果就出現了。這個難題的解決要感謝世界科學史上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伽利略。是的,這次你也沒聽錯!
  • 以「五升十進位值制」為基本的珠算 是最適合人類的算具算法
    我國古代的籌算、珠算用空位、空檔表示「0」,也先於印度發明「0」早600多年,使十進位值制至臻完備、十全十美,這也是中國人民最早發明使用十進位值制的又一有力證據。   中華民族素有「尚五」的傳統和習俗,十分重視數字「五」。有五行、五嶽、五音、五更、五官、五金、五穀、五臟之說等等。在《易經》的「河圖」、「洛書」中都是以「5」為核心組碼排陣的,並衍生出生數和成數。
  • 兩千年來最偉大的發明
    環球在線消息:究竟什麼才算得上是人類幾千年來最偉大的發明呢?美國的一份頗有影響的報刊就為此問題專門拜訪了一些世界頂級的科學家、哲學家,其中甚至還有幾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徵求了他們的意見。這些科學和思想界的精英所提到的最偉大的發明有些已被公認,有些卻似乎有悖於常理,大大出乎我們的意料。
  • 富蘭克林最偉大的發明
    他作為新生的美國的使節,而到訪巴黎時,市民自發列隊歡迎,這種場景在以後的兩百多年裡也是極其罕見的。富蘭克林純粹因為個人愛好,通過風箏實驗,發明了避雷針,發現並捕捉了閃電電流,並歸結提出電荷守恆定律。  同樣憑藉好奇,富蘭克林採用嚴格的科學方法,在數學、熱學、氣象學、聲學等多領域作出了令專業科學家稱奇的成就,還得出了一大批實用發明,積極改進了政治和社會管理制度,從路燈到遊泳眼鏡,從現代郵政制度到選舉制度。他成功的揭示了感冒的原因(當時還沒有發現細菌、病毒及其他微生物),認為要預防感冒、阻截傳染,就必須保持良好通風。
  • 《圖畫經典:偉大的發明家》:一本自帶「彈幕」的有趣繪本
    我讓小朋友自己選書,她一眼就看中了我新入手的自己都沒來得及讀一遍的《圖畫經典:偉大的發明家》(以下簡稱《偉大的發明家》)一書。也好,那就一起閱讀吧!書如其名,由英國的繪本作家馬西婭·威廉士創作的《偉大的發明家》,講述的是歷史上100多位改變世界的偉大發明家的故事。起初我還擔心講發明家的書小朋友不感興趣,結果一開講就不讓我停下來了,還時不時聽得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