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影響世界數十億人,研發者獲國家最高科技獎

2020-12-04 無生解說科技

在這麼多年的時間長河裡,中國可以說是發展最為迅速的國家,古代的中國歷經各種朝代的變遷,文化繁多,在一直不停的發展,而中國人一直以來更是熱衷於創造與發明,四大發明就是最好的證明,不斷是影響了古代世界,更是推動了現世界的發展。

很多人或許都不知道,中國在現如今每年申請的發明專利為世界之最,無時不刻都在創造,中國自古代四大發明以來,就有很多人在想著第五大發明究竟是什麼?今天就給你答案,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影響世界數十億人,研發者獲國家最高科技獎。

想要被評為第五大發明,那麼其影響力就得像是四大發明一樣影響整個世界,造福數十億人,而在如今中國,符合這個條件的那想必就是雜交水稻技術,袁隆平所研發的雜交水稻技術,造福到全球一百多個國家,數十億人口不受飢餓之苦。

袁隆平是一個受到世界人所尊重與敬愛的,多個國家授予最高榮譽勳章,更是在2001年的時候獲得了中國第一個最高科學技術獎,因為有袁隆平,將原本畝產僅有300公斤的水稻一舉躍到3000斤(早晚稻)。

不僅是普通的雜交水稻,在沙漠裡,在鹽鹼地裡,甚至在極為乾旱的地裡,袁隆平的水稻都能夠進行種植,而這一切也正是這位年過90的老人做出的眾多成就,袁隆平完全可以稱得上是當今世界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讓人吃得飽,這件事袁隆平用一輩子去研究雜交水稻技術來完成,讓整個世界的水稻產量有了質的飛躍,不說後無來者,但也是前五古人了,所以說是,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技術完全可以稱得上中國第五大發明,對此各位讀者們心目中有沒有更好的想法?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天津3人上榜!中國青年科技獎公布!
    10月18日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名單公布每兩年評選一次,每屆獲獎者不超過100人。該獎前身為1987年由錢學森、朱光亞等老一輩科學家提議設立的「中國科協青年科技獎」,1994年更名為「中國青年科技獎」,是面向全國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獎項,旨在表彰青年科技工作者在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奮發有為砥礪建功,
  • 全國100人,鎮江1人入選 | 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公布!
    近日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他作為第二完成人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一項,作為第一完成人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榮獲2013年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出版專著2部,發表SCI/EI收錄論文68篇,授權發明專利28件,先後入選國家「萬人計劃」中科技領軍創新人才、國家油菜體系崗位科學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江蘇特聘教授、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領軍人才等。
  • 全國創新爭先獎,這個寧波人上榜!僅次於國家最高科技獎
    其中,我市中機智能裝備創新研究院(寧波)有限公司總經理龍偉民研究員獲創新爭先獎狀。在此次大會上,一批在「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受到表彰。全國共有286人被評為先進個人,其中258人獲頒全國創新爭先獎狀,28名作出重大貢獻的科技工作者獲頒全國創新爭先獎章。
  • 2016-2020中國大學國家科技獎排名!全國第11!
    近日,校友會網發布了"2016-2020中國大學國家科技獎排名",對"雙一流"建設以來中國高校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情況進行了統計。在此次排名中,中南大學以獲獎總數13項的成績位列全國高校第11名。國家科學技術獎是中國科學技術領域的最高獎,是衡量中國大學知識創新、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能力的核心標誌指標,集中反映中國大學學術的研究水平、科研對國家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能力。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是中國高校"雙一流"建設考核評估中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標誌性評價指標之一。
  • 北京科技大學龐曉露教授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10月18日,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典禮暨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在浙江溫州舉行,共有100位來自全國高校、科研院所的青年學者獲獎,我校青年教師龐曉露教授成功入選。龐曉露教授長期從事金屬材料表面防護塗層的研究,在高強韌塗層製備及塗層開裂對基體損傷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提出了膜致韌性金屬基體解理開裂理論,創建了膜層開裂對金屬基體損傷的防護方法,提高了帶有塗層的金屬材料抗疲勞性能,推動了應力腐蝕開裂新理論的建立,破解了帶有塗層金屬結構件脆性開裂的技術難題;主持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霍英東基金項目1項和企業技術攻關項目1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
  • 熱烈祝賀潘時龍、朱繼宏教授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2020年10月18日,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在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開幕式上舉行,共有100名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獲獎。我會推薦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潘時龍教授獲此殊榮。同時,第十四屆中國航空學會青年科技獎獲得者西北工業大學朱繼宏教授等也榜上有名。
  • 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兩位大工人獲此殊榮
    我校校友彭士祿院士榮獲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成就獎,環境學院全燮教授榮獲光華工程科技獎。光華工程科技獎是由中國工程院設立的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旨在獎勵工程科技及工程管理領域取得突出成績和重要貢獻的中國優秀工程師、科學家。
  • 湖北三位科技工作者獲中國青年科技獎
    來源:楚天都市報10月19日,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在溫州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開幕式舉行。經初評、複評、終評,共產生100名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人選,其中10名為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獲獎人選。
  • 2位浙大校友獲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
    日前,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儀式在北京舉行,共有40位專家和1個團體獲獎。先後主持或參與國家及省部級科技項目18項;獲國家級科技獎勵5項。入選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萬人計劃;獲全國發明人物特等獎、詹天佑大獎、茅以升科學技術獎、湖南光召科技獎、中央企業勞動模範等榮譽。2020年5月,獲得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
  • 南開大學展思輝教授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展思輝教授(左二)在實驗室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展思輝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等期刊發表116篇論文,獲授權發明專利6項。曾獲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優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天津市傑青、天津市「五四」青年獎章、上海寶鋼優秀教師獎、中國環境科學學會青年科學家獎金獎和天津市青年科技獎,為教育部國家虛擬仿真實驗項目負責人。
  • 航天科技集團吳燕生、李勁東獲光華工程科技獎
    中國日報11月9日電(記者 趙磊)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11月8日,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儀式在北京隆重舉行,航天科技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機械與運載工程管理專家吳燕生和五院型號總師、傳感器與遙感技術專家李勁東獲獎。
  • 中國核潛艇之父、天氣預報奠基人分別獲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
    最高科學技術獎提名15人,歷年人數最多。他們才是我們應該追的「星」!恭喜黃旭華、曾慶存兩位院士獲得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他曾被世界衛生氣象組織授予國際氣象科學最高獎——「國際氣象組織獎」。提名制度改變:取消填寫論文期刊影響因子自1999年國務院發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以來,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就是我國最權威的政府科技獎勵,每年都是科技界的關注重點,該獎項分為5個,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等。
  • 北大六人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2020年10月18日,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在北京大學有6人榮獲該獎項,他們是劉若川教授、肖雲峰教授、宋令陽教授、陳興教授、姜長濤教授、郭少軍長聘副教授。頒獎儀式「中國青年科技獎」由中共中央組織部、共青團中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共同主辦,每兩年評選一次,每屆獲獎者不超過100人。
  • 中國植物活詞典吳徵鎰逝世 曾獲國家最高科技獎
    據新華社電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中科院資深院士、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譽所長、著名植物學家吳徵鎰因病醫治無效,於2013年6月20日在昆明逝世,享年97歲。  吳徵鎰於2008年1月8日獲得200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懷念| 他是聲子物理第一人,曾獲國家最高科技獎,楊振寧贊他「一代...
    懷念 | 他是聲子物理第一人,曾獲國家最高科技獎,楊振寧贊他「一代宗師」 黨外精英
  • 哈爾濱工程大學海洋領域專家趙玉新教授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2020年10月18日,第16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在浙江溫州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
  • 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名單揭曉,武漢3人上榜
    長江日報-長江網10月19日訊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網站公布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者名單。本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人選共有100名,其中10名為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獲獎人選。,武漢有3人上榜。
  • 僅次於國家最高科技獎!這項大獎公布:天津大學一舉躋身全國前列
    校友會2020第五輪學科評估前瞻分析報告,報告最新公布校友會2020中國大學全國創新爭先獎排名,2017-2020年,天津大學共計獲得4項全國創新爭先獎,位居全國第17位。全國創新爭先獎是國家科技獎勵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補充,是"國家科技獎項"與"重大人才計劃"的有機銜接,是僅次於"國家最高科技獎"的一個科技人才大獎,是繼"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之後,國家批准設立的又一個重要的科學技術獎項,全國創新爭先獎獲獎者是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和創新團隊的傑出代表。
  • 全國共100人!大工教授榮獲中國青年科技獎
    近日,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在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開幕式上舉行,我校化工學院樊江莉教授獲獎中國青年科技獎旨在表彰在國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科技創新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青年科技人才,本屆全國共有一百人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
  • 天津大學陳焱教授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近日,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共青團中央發布了《關於表彰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者的決定》(科協發組字〔2020〕24號),公布了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名單,我校機械工程學院陳焱教授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