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先進院開發長效抗病毒微膠囊塗料,有效防護時間可達半年

2020-08-04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

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下稱「深圳先進院」)方面獲悉,近日,深圳先進院界面研究中心主任、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副所長喻學鋒研究員團隊成功開發一種基於微膠囊技術的長效抗微生物塗料,通過了國內外多家第三方權威機構的檢測。

據介紹,該塗料對病毒和細菌均展現出顯著殺滅效果,且有效防護時間可長達半年之久,可廣泛應用於日常物體表面消毒、空氣過濾、水體淨化、冷鏈運輸等工作和生活領域。

研究團隊指出,公共衛生安全和個人清潔防護成為全社會的焦點,限制病原微生物的產生,降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阻斷病原微生物的擴散,是實現控制流行病、傳染病的關鍵環節。

當前廣泛使用的抗微生物材料通常包括醇類化合物、酚類化合物、金屬鹽、過氧化物類等,它們能夠實現常見微生物的殺滅,但普遍存在作用時間短(有效防護時間通常僅數小時)、揮發過快導致較大毒性以致危害人畜健康等問題。

因此,開發一種兼具快速殺滅微生物和長期抑制微生物生長功效的抗微生物材料,是當前避免人們暴露於傳染可能性之下,保障人們正常工作和生活的迫切需求。

深圳先進院開發長效抗病毒微膠囊塗料,有效防護時間可達半年

長效抗病毒微膠囊塗料。

不過,當前嚴重缺乏相關的技術和產品。喻學鋒等人基於前期在微膠囊技術、金屬離子修飾技術和塗層技術領域的積累,通過數月的緊急攻關,成功開發出一種具有持久抗病毒和抗菌功能的塗料。該塗料的主要原料是一種特殊設計的微膠囊結構,以復配的抗微生物活性試劑為芯材,以特殊樹脂為壁材,通過合理的微膠囊結構設計,從而實現芯材的可控緩釋,並通過復配金屬離子的修飾增強抗微生物功效。

據介紹,使用時噴塗在物體表面後即可實現對病原微生物接觸殺滅,並可快速形成一層薄膜,通過對活性試劑的緩釋實現對微生物的長久抑制。同時,可形成超疏水表面,使得微生物難以在表面停留,起到抗粘附的功效。

研究團隊認為,這種多功能抗微生物塗料使用簡單,可廣泛應用於物體表面、空氣過濾、水體淨化等多個領域,在物體表面的有效時間可長達六個月,擴大人為幹預對病原微生物傳播的效果和對易感人群的保護效果,大幅度增加公眾場所維護衛生安全的效率與覆蓋範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喻學鋒等人還緊急研發出具有醫用防護面罩、護目鏡等防霧功能的納米塗層。這種納米厚度的塗層是利用深圳先進院團隊自主開發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添加增稠劑等增加附著力,有效提高作用時間,在日常環境下防霧效果可持續10天。在測試工作完成後,研究團隊陸續向湖北多家醫院捐贈相關產品,助力抗擊疫情。

責任編輯:李躍群

相關焦點

  • 表面一噴殺滅病原微生物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開發出微膠囊塗料
    原標題:表面一噴殺滅病原微生物中科院深圳先進院開發出微膠囊塗料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4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公共衛生安全和個人清潔防護目前已成全社會的焦點。近日,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喻學鋒研究員團隊成功開發一種基於微膠囊技術的長效抗微生物塗料,通過了國內外多家第三方權威機構的檢測。
  • 基於微膠囊技術的長效抗微生物塗料研製成功
    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獲悉,該材料界面研究中心喻學鋒研究員團隊成功開發一種基於微膠囊技術的長效抗微生物塗料,通過了國內外多家第三方權威機構的檢測。該塗料對病毒和細菌均展現出顯著殺滅效果,且有效防護時間可長達半年之久,可廣泛應用於日常物體表面消毒、空氣過濾、水體淨化、冷鏈運輸等工作和生活領域。
  • 基於微膠囊技術的長效抗微生物塗料研製成功
    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獲悉,該材料界面研究中心喻學鋒研究員團隊成功開發一種基於微膠囊技術的長效抗微生物塗料,通過了國內外多家第三方權威機構的檢測。該塗料對病毒和細菌均展現出顯著殺滅效果,且有效防護時間可長達半年之久,可廣泛應用於日常物體表面消毒、空氣過濾、水體淨化、冷鏈運輸等工作和生活領域。
  • 深圳先進院開發出光熱相變儲能微膠囊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喻學鋒研究員課題組成功開發新型光熱相變儲能微膠囊。相變材料能夠在固液相變過程中高效的儲存或釋放熱能,這為解決太陽輻照在時間上的不均衡提供了可行性,也即解決晝夜溫差的問題。然而,傳統有機相變材料在相變時容易發生洩漏,並且無法有效吸收太陽光。近年來,將光熱材料與相變材料結合的相變儲能微膠囊技術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光熱材料的引入可直接高效吸收太陽光能轉化成熱能,進而被相變材料進行儲存和控釋。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開發出光熱相變儲能微膠囊
    中國科學院科技產業網訊: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喻學鋒團隊開發出新型光熱相變儲能微膠囊。相關工作以Phase-Changing Microcapsules Incorporated with Black Phosphorus for Efficient Solar Energy Storage為題發表在《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上。
  • 科學家開發出光熱相變儲能微膠囊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喻學鋒團隊開發出新型光熱相變儲能微膠囊。相關工作以Phase-Changing Microcapsules Incorporated with Black Phosphorus for Efficient Solar Energy Storage為題發表在《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上。
  • 我國科學家開發出光熱相變儲能微膠囊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喻學鋒團隊開發出新型光熱相變儲能微膠囊。相變材料能夠在固液相變過程中高效儲存或釋放熱能,這為解決太陽輻照在時間上的不均衡提供了可行性,也可解決晝夜溫差的問題。然而,傳統有機相變材料在相變時容易發生洩漏,並且無法有效吸收太陽光。
  • 深圳先進院生產出B肝病毒共價閉合環狀DNA
    深圳先進院生產出B肝病毒共價閉合環狀DNA 2016-05-19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字體成功用微環DNA技術生產出B肝病毒共價閉合環狀DNA(cccDNA),這一技術為開發根治慢性B肝病毒感染的治療藥物提供了重要條件。
  • 天太熱,給衣服縫點降溫微膠囊吧!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目前,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團隊研發出一種可自主調控溫度的微米級膠囊,將其混合進衣服纖維裡,就可以實現降溫或升溫。「我們採用相變材料,目前已實現了噸級製備。」7月27日,深圳先進院材料界面中心主任、副所長喻學鋒告訴深圳商報記者。
  • 美國院士合成生物學實驗室落戶深圳先進院
    Keasling)領銜的傑·基斯林實驗室在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成立。該實驗室的成立,將促進中藥資源的合成生物學創新開發與商業化。  美國院士領銜 創新利用傳統中藥有效成分  樊建平在致辭中表示,基斯林院士對於青蒿素的研發,變革了中藥提取青蒿素的傳統手段,是全球合成生物學產業化的最重要案例。
  • 導電防腐塗料可有效防止金屬電化學腐蝕
    ZS-711無機防腐塗料中的填料是經過高度分散活化的鈍化金屬微粒、納米石墨鱗片、納米金屬兩性氧化物、超細稀土超微粉體等組成,導電高,耐腐蝕好。ZS-711導電防腐塗料經過活化的這些防腐顏料,在防腐是能夠起到抗腐蝕增強極化的作用,耐酸耐鹼抗腐蝕性高,起到很好的中和和防止基材電位升高的作用,也能避免塗層針孔的存在,塗層硬度高,耐磨抗衝擊,耐酸鹼老化時間長,在海水中可以長期應用。
  • 湖北之聲:武漢先進院聚焦關鍵材料,助推中國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
    同時,湖北之聲在報導中介紹了武漢先進院疫情期間緊急攻關,專為醫生護士研發的眼鏡防霧系列產品;現階段已經實現科技成果轉化以及產業化的項目智能微膠囊;目前世界各國都在聚焦的新型二維半導體材料黑磷的研發進展。
  • 越野車防護改裝新突破,猿金剛裝甲塗料品牌戰略發布會即將在北京舉辦
    據悉,此次發布會早早吸引了越野圈達人、改裝發燒友、自駕遊愛好者、業內人士和眾多媒體的關注,猿金剛裝甲塗料是國內專注于越野車等車輛改裝防護的高性能特種塗料,本產品由中國專家聯合研發,採用全球最先進的塗料科技,擁有4項全球專利和2項德國專利,具有卓越的軍工品質。
  • 項目來了|天太熱,給衣服縫點降溫微膠囊吧
    目前,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團隊研發出一種可自主調控溫度的微米級膠囊,將其混合進衣服纖維裡,就可以實現降溫或升溫。「我們採用相變材料,目前已實現了噸級製備。」7月27日,深圳先進院材料界面中心主任、副所長喻學鋒告訴深圳商報記者。
  • 深圳先進院AIE納米仿生機器人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藥所納米醫療技術研究中心蔡林濤研究員、張鵬飛副研究員、龔萍研究員、鄧冠軍博士等與香港科技大學唐本忠院士及湘潭大學陳華傑教授合作,經過長時間努力,成功研發出一種基於聚集發光元件的AIE納米仿生機器人系統用於血腦屏障穿越及腦膠質瘤靶向診療。
  • 深圳先進院與濟寧院齊獲中國產學研大會合作創新獎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和濟寧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榮獲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  產學研合作是新時期深圳先進院面向國家和區域產業和社會需求進行的重大科技布局,是深圳市建設國家首個創新型試點城市的重要科技支撐平臺。
  • 深圳先進院等開發出一種人工基因組的高效簡化策略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戴俊彪團隊開發出一種被稱為SGC(SCRaMbLE-based genome compaction)的人工基因組的高效簡化策略,並以此方法刪除了第十二號染色體左臂中超過一半的非必需基因,為第一個最小真核基因組的構建、理解真核生命的核心組成奠定了理論和技術基礎
  • 深圳先進院最新科研成果亮相海博會
    此次深圳先進院主要圍繞海洋電子信息設備、海洋大數據與海洋生物材料三大領域展出創新成果,展現了深圳先進院海洋科技領域的研發實力。其中,智能仿生機器魚、國家重點研發專項 " 海洋生物化學常規要素在線監測儀器研製 " 項目以及海洋源 ω-3 多烯不飽和脂肪酸三大項目是此次展會的亮點。
  • 深圳先進院等開發出可穿透呼吸系統粘液屏障的黑磷納米藥物控釋載體
    缺乏有效的治療藥物是當前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特別是慢阻肺疾病難以治癒的主要原因。臨床治療慢阻肺疾病的藥物品類眾多,如抗生素、支氣管擴張劑、糖皮質激素等,雖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都非特效藥物,長期用藥容易對患者造成較大的毒副作用。此外,常規治療藥物也難以有效遞送,有效給藥效率低。慢阻肺疾病常導致患者肺部發生異常炎症反應,進而引起咳嗽並在氣道分泌粘液形成一道「屏障」,阻隔了藥物的有效遞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