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太熱,給衣服縫點降溫微膠囊吧!

2020-12-01 騰訊網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

炎炎夏日,把空調穿在身上或許不再是夢。目前,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團隊研發出一種可自主調控溫度的微米級膠囊,將其混合進衣服纖維裡,就可以實現降溫或升溫。「我們採用相變材料,目前已實現了噸級製備。」7月27日,深圳先進院材料界面中心主任、副所長喻學鋒告訴深圳商報記者。

相變材料即可以轉變物理性質的材料,最常見的就是水。當溫度低於0℃,水由液態結冰為固態,會放出熱量;當高於0℃,水由固態變為液態,會吸收熱量。喻學鋒團隊正是利用這一原理,他們使用的相變材料是石蠟。

「在一定溫度下,石蠟也會自行凝固放熱或溶解吸熱。為運用這一特性,我們用聚氨酯或矽材料做成膠囊,將石蠟封裝起來,」喻學鋒告訴記者,「有點類似藥丸,不過我們的膠囊平均一顆只有一微米。」

據喻學鋒介紹,選擇石蠟的原因是其成本低,相變溫度合適。而此項研究的最大難點在於石蠟的性能提升,以及在保證材料安全的情況下,實現微膠囊的低成本大規模製備。

「石蠟是工業中常見材料,但使用不同提純方法,製備出的石蠟性能也不同,我們目前的方法可製備出熱焓值較高、性能較好的石蠟。」喻學鋒表示。

此外,針對聚氨酯含有甲醛的問題,喻學鋒團隊已實現了去甲醛技術,並將其他無甲醛材料用於微膠囊製備。

據悉,團隊在四年前已開始研發,目前已實現二十多種材料的微膠囊噸級製備。此次的控溫材料,是微膠囊的應用之一,已用於可擦寫墨水、服裝等領域。「將微膠囊混合進纖維裡,或吸附在其表面,做成衣服。當外界環境高於32℃,膠囊會自動降溫,低於32℃,會自動升溫。」喻學鋒介紹道。

目前,在建築、半導體等多個領域都有降溫材料的需求。喻學鋒認為,研發的關鍵點在於成本問題。比如手機散熱,可用價格更高的石墨烯來製備散熱材料,而服裝領域則要降低成本。「我們研發的石蠟微膠囊,已將成本控制在用戶的可接受範圍內。國外已有相關成功案例應用,此項成果實現了自主研發,解決了卡脖子難題。」喻學鋒表示。

相關焦點

  • 項目來了|天太熱,給衣服縫點降溫微膠囊吧
    目前,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團隊研發出一種可自主調控溫度的微米級膠囊,將其混合進衣服纖維裡,就可以實現降溫或升溫。「我們採用相變材料,目前已實現了噸級製備。」7月27日,深圳先進院材料界面中心主任、副所長喻學鋒告訴深圳商報記者。
  • 微膠囊產品推薦
    圖片來源:攝圖網微膠囊是一種直徑在1 ~1000 μm 之間的球形顆粒,利用人工或天然高分子材料作為壁材,將固態或液態、無機或有機、疏水或親水性材料作為芯材封裝在微膠囊內部,達到延長藥效持續時間、提高芯材利用率、減少或避免外部環境引起的分解、減少環境汙染、保護芯材物理性質、提高包埋物質的熱穩定性和有效控制釋放速率等目的。
  • 微膠囊技術(Microencapsulation technology)
    微膠囊技術又稱微膠囊包埋技術,或微膠囊造粒技術。
  • 哈工大冷勁松教授團隊《ACS AMI》:具有主動變形功能的形狀記憶聚氨酯微膠囊
    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冷勁松教授團隊通過乳化液滴及界面聚合的方法成功製備了形狀記憶聚氨酯(SMPU)微膠囊。這種微膠囊具有製備簡單、形態可調、變形量大、形狀記憶性能好等優點。本研究分別以兩種脂肪族三異氰酸酯DesmodurN100和DesmodurN3300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含氨基甲酸酯鍵的多嵌段共聚物SMPU微膠囊。圖1為SMPU微膠囊的製備過程示意圖。
  • 【微膠囊熱敏感溫粉】微膠囊感溫粉有哪些顏色且變色範圍是多少?
    【微膠囊熱敏感溫粉】微膠囊感溫粉有哪些顏色變化且變色範圍是多少呢?微膠囊感溫粉微膠囊感溫粉是一種有機顏料,當它在低溫時為有色狀態,當溫度升至設定值時顏料從有色變為無色。那麼,大家都會關注:感溫粉到底有哪些顏色可以變化?
  • 微膠囊相變材料的研究進展
    微膠囊相變材料的研究進展 發表時間:2017/1/11 文 | 申天偉 陸少鋒 辛 成 李朝龍
  • 科學家開發出光熱相變儲能微膠囊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喻學鋒團隊開發出新型光熱相變儲能微膠囊。相關工作以Phase-Changing Microcapsules Incorporated with Black Phosphorus for Efficient Solar Energy Storage為題發表在《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上。
  • 耐用型高效油水分離新材料--超疏水/超親油性微膠囊
    這種微膠囊為開發新型的油水分離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望應用於含油工業廢水的處理和油輪漏油汙染海水的淨化等領域。此研究方案首先將具有高反應活性,易揮發,疏水性的液態化合物作為芯材,在水包油體系中通過原位聚合製備超疏水型微膠囊。據現有研究可知,在製備聚(脲-醛)微膠囊時易於發生聚(脲--醛)納米粒子的團聚,進而導致微膠囊表面粗糙多孔。
  • 微膠囊分散染料的無助劑免水洗染色
    ,經濟效益評估,及其發展前景詳細論述了微膠囊無助劑免水洗清潔染色技術。技術特徵  無助劑、免水洗染色技術的研發是基於微膠囊技術的應用,即利用微膠囊的緩釋性能。   該染色技術包含分散染料的微膠囊化和相應的染色技術。大體來講,對此技術的基本原理可作如下的表述:   微膠囊的壁可被看作是一種半透膜,在染色條件下,如130℃,水的表面張力很低,易於滲透入微膠囊內,溶解其中的分散染料。
  • 微膠囊技術了解一下
    1、微膠囊就像一個"湯圓"什麼是微膠囊呢?簡單理解:微膠囊就是一種具有聚合物或無機物壁的微型容器,通過微膠囊造粒技術,可以將固體、液體或氣體包埋,封存成一顆固體的微型膠囊。20世紀30年代,當時美國人Wurs-ter用物理方法製備了微膠囊;20世紀40年代末,他又首先採用空氣懸浮法製得了微膠囊,並成功地運用到藥物方面;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國國家航空與航天局(NASA)研究開發了微膠囊相變材料在熱調節防護服裝上的應用技術。
  • 基於微膠囊技術的長效抗微生物塗料研製成功
    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獲悉,該材料界面研究中心喻學鋒研究員團隊成功開發一種基於微膠囊技術的長效抗微生物塗料,通過了國內外多家第三方權威機構的檢測。該塗料對病毒和細菌均展現出顯著殺滅效果,且有效防護時間可長達半年之久,可廣泛應用於日常物體表面消毒、空氣過濾、水體淨化、冷鏈運輸等工作和生活領域。
  • 基於微膠囊技術的長效抗微生物塗料研製成功
    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獲悉,該材料界面研究中心喻學鋒研究員團隊成功開發一種基於微膠囊技術的長效抗微生物塗料,通過了國內外多家第三方權威機構的檢測。該塗料對病毒和細菌均展現出顯著殺滅效果,且有效防護時間可長達半年之久,可廣泛應用於日常物體表面消毒、空氣過濾、水體淨化、冷鏈運輸等工作和生活領域。
  • 我國科學家開發出光熱相變儲能微膠囊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喻學鋒團隊開發出新型光熱相變儲能微膠囊。、內部掃描電鏡表徵;c圖為微膠囊材料光熱轉換及存儲溫度-時間曲線;d圖為模擬光熱相變微膠囊實際應用效果圖;e,f圖為兩種光熱相變微膠囊能量存儲機理圖。
  • 路博潤推出薑黃素微膠囊,抗衰老更有效
    美國特種化學品公司路博潤(Lubrizol)生命科學部門向美容市場推出一款高生物藥效率的微膠囊薑黃素,名為Curcushine。該公司稱,Curcushine微膠囊薑黃素專用於抗衰老、防紫外線及護髮。路博潤稱,該原料的微膠囊遞送系統以天然密封母體包裹薑黃素,使之轉化為一種高生物藥效率的配方。Curcushine薑黃素的生物藥效率提高得益於其分子粒徑小,水溶性高。正因為它的高溶解度,Curcushine薑黃素可加入廣泛的美容營養補充劑和飲料。路博潤的一項體外試驗證明了Curcushine減少自由氧的功效。
  • 深圳先進院開發出光熱相變儲能微膠囊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喻學鋒研究員課題組成功開發新型光熱相變儲能微膠囊。深圳先進院材料界面研究中心近年來在微膠囊技術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研究經驗,並與外溢機構武漢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年產300噸的微膠囊中試和產業平臺。團隊掌握了多種新型無醛微膠囊的工業化製備技術,成功開發出了熱致變色、光致變色、相變儲能、光致發光、智能緩釋等多種微膠囊產品,可廣泛應用於智能服裝、穿戴類、嵌入式設備以及醫療植入設備等領域。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開發出光熱相變儲能微膠囊
    中國科學院科技產業網訊: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喻學鋒團隊開發出新型光熱相變儲能微膠囊。相關工作以Phase-Changing Microcapsules Incorporated with Black Phosphorus for Efficient Solar Energy Storage為題發表在《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上。
  • 《先進功能材料》微流控薄油層水凝膠微膠囊:多刺激智能觸發釋放
    這些刺激響應的微膠囊通常由乳液液滴產生,其中分散相作為模板,通過各種化學或物理方法(例如聚合,界面絡合,主體-客體相互作用,相變和溶劑蒸發)製備固體聚合物微球或核-殼結構微膠囊的剛性膜。  在水凝膠微膠囊中存在中間油層允許在水凝膠微膠囊的水核心內包封各種親水性貨物。為了驗證這一點,作者首先證明了可以將小活性物質,如erioglaucine(藍色染料,793 Da)和螢光素鈉鹽(綠色染料,376 Da)封裝在水凝膠微膠囊的油層中。
  • 深圳先進院開發長效抗病毒微膠囊塗料,有效防護時間可達半年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下稱「深圳先進院」)方面獲悉,近日,深圳先進院界面研究中心主任、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副所長喻學鋒研究員團隊成功開發一種基於微膠囊技術的長效抗微生物塗料,通過了國內外多家第三方權威機構的檢測。
  • 自己做的嬰幼兒棉衣比買的保暖衣服暖和?
    小寶寶還沒生奶奶姥姥們就開始跟你說:不要買棉襖外套了買點貼身的小秋衣秋褲就好,還是自己做的棉花襖暖和,買的輕飄飄的不保暖的……棉花襖又笨又厚還沒有顏值,買成品棉衣又怕真的不保暖,到底給寶寶選擇保暖服裝呢?北方寶媽們有沒遇到過這樣的困惑?穿這樣的花棉襖,小孩子一般手腳動彈不得,因為太厚,厚到胳膊和腿都不能打彎。
  • 這也太好了吧?加熱的晶片可以縫進衣服裡進行熱療!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製造了碳化鈦薄片,然後靜電將薄片粘附在螺紋上,最後將螺紋縫進普通織物中,在低電壓下可以安全加熱。由韓國科學技術學院和高麗大學Chong Min Koo以及延世大學Cheolmin Park領導的研究。並在《ACS Nano》上發表了相關研究成果,近年來,研究人員一直在研究各種可用於柔性、可穿戴加熱器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