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智慧?蘇格拉底說:「認識自己的無知就是最大的智慧。」所有智慧和理解力的根源包含在這句話中:"人,認識你自己。"在現在,很多人都認識不清自己,無論是優點還是缺點。對於優點人們當然是欣然接受,但是對於缺點有些人往往會視而不見。缺點並不是詆毀自己的詞語,他是將自己變得更優秀的標誌。所以,我們要認識自己的無知,變成更優秀的自己。
蘇格拉底(希臘語:Σωκρτη,英譯: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公民陪審員,他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被並稱為"古希臘三賢",更被後人廣泛地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他身為雅典的公民,據記載,蘇格拉底最後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和腐蝕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處死刑。儘管蘇格拉底曾獲得逃亡的機會,但他仍選擇飲下毒堇汁而死,因為他認為逃亡只會進一步破壞雅典法律的權威,同時也是因為擔心他逃亡後雅典將再沒有好的導師可以教育人們了。
唯有孤獨的人才強大
蘇格拉底出生於希臘雅典一個普通公民的家庭。其父是雕刻匠,母親是助產婦。青少年時代,蘇格拉底曾跟父親學過雕刻手藝。後來他熟讀荷馬史詩及其他著名詩人的作品,靠自學成了一名很有學問的人。他以傳授知識為生,30多歲時做了一名不取報酬也不設館的社會道德教師。蘇格拉底把自己看作神賜給雅典人的一個禮物、一個使者,任務就是整天到處找人談話,討論問題,探求對人自己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
因此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過的,喜歡在市場、運動場、街頭等公眾場合與各方面的人談論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什麼是虔誠?什麼是民主?什麼是美德?什麼是勇氣?什麼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麼?你有什麼知識和技能?你是不是政治家?如果是,關於統治你學會了什麼?你是不是教師?在教育無知的人之前你怎樣徵服自己的無知?等等。貫穿這些討論的主題就是引導人們認識:在這些對於人至關重要的問題上,其實人是非常無知的,因此人們需要通過批判的研討去尋求什麼是真正的正義和善,達到改造靈魂和拯救城邦的目的。
蘇格拉底說:「我的母親是個助產婆,我要追隨她的腳步,我是個精神上的助產士,幫助別人產生他們自己的思想。」他還把自己比作一隻牛虻,是神賜給雅典的禮物。神把他賜給雅典的目的,是要用這隻牛虻來刺激這個國家,因為雅典好像一匹駿馬,但由於肥大懶惰變得遲鈍昏睡了,所以很需要有一隻牛虻緊緊地叮著它,隨時隨地責備它、勸說它,使它能從昏睡中驚醒而煥發出精神。蘇格拉底把批評雅典看作神給他的神聖使命,這種使命感和由此而來的思考探索,便成為他生活與哲學實踐的宗旨。他知道自己這樣做會使許多人十分惱怒,要踩死這隻牛虻,但神給自己的使命不可違,故冒死不辭。
在任何情況下,我首先確定一個我認為是最健全的原則,然後設定:凡是看起來符合這個原則的東西,不管是在原因方面,還是在其他方面符合,都是真的;凡是不相符合的東西,就不是真的
40歲左右,他成了雅典的遠近聞名的人物。他在雅典和當時的許多智者辯論哲學問題,主要是關於倫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問題,被認為是當時最有智慧的人。他提倡人們認識做人的道理,過有道德的生活。他把哲學定義為「愛智慧」,他的一個重要觀點是:自己知道自己無知。許多有錢人家和窮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圍,向他請教,蘇格拉底卻常說:「我只知道自己一無所知。」
他結論說:「只有神才是智慧的,他的答覆是要指明人的智慧是沒有什麼價值的或者全無價值的,神並不是在說蘇格拉底,他僅僅是用我的名字作為說明,像是在說,人們啊,唯有像蘇格拉底那樣知道自己的智慧實際上是毫無價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他以自己的無知而自豪,並認為人人都應承認自己的無知。作為公民,他曾三次參軍作戰,當過重裝步兵,在戰爭中表現得頑強勇敢,並不止一次在戰鬥中救助受了傷的士兵。此外,他還曾在雅典公民大會中擔任過陪審官。
蘇格拉底熱愛雅典城邦,他更不容許最神聖的理想有絲毫的被褻瀆,因此,他毅然選擇死亡。他並非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他更注重自己的靈魂,他相信神無處不在,無所不能,萬事萬物都是神有意識有目的的巧妙的安排。他沒有背叛神,既然如此,死亡也就是神對他的召喚,他還有什麼可猶豫的呢?也許人們笑他,笑他天真,笑他頑固,執迷不悟,但是唯有那些真正洞察了他內心世界的人,才會為他的智慧與忠誠所折服:智慧使他看到並一直緊緊關注著的眾人未曾察覺的美德,忠誠的是於他自己熱愛的城邦,於他一生遵從的法律,於他永恆不變的理想追求。
凡我所遇之人,都有我值得學習的地方。我只知道,我一無所知。
蘇格拉底被稱為西方的孔子,這是因為他們都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這個時代並不是靠軍事或政治的力量所成就的,而是透過理性,對人的生命作透徹的了解,從而引導出一種新的生活態度。雅典城並沒有因為處死蘇格拉底而重煥輝煌,也沒有任何文字記載那些法官們在審判後的心路歷程。
我想,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沒辦法面對和說服自己的良知了,他們的靈魂,將籠罩在那位老人孤獨而頑強的身影下。蘇格拉底去了,到他的神那裡去了。「哪一條路更好,唯有神知道」。千年的步行者們越走越遠,但是誰都無法從他們心中抹去這個雖然虛幻的名字――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是人人所敬仰的人物,不管是在西方還是東方,不管在哪一個國度他的名字是人盡皆知的。蘇格拉底之死留給後人深思,他作為一個智者本可以逃避死刑但是他沒有。這也正是響應了「人人平等」這個詞,在法律、正義面前人沒有三六九等,他對任何一個人都是公平的,都是適用的。我們應該永遠敬仰這位先人,永遠尊敬愛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