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名人雕塑藝術品精雕展;簡述蘇格拉底的一生

2021-01-08 漢博雕塑plus

什麼是智慧?蘇格拉底說:「認識自己的無知就是最大的智慧。」所有智慧和理解力的根源包含在這句話中:"人,認識你自己。"在現在,很多人都認識不清自己,無論是優點還是缺點。對於優點人們當然是欣然接受,但是對於缺點有些人往往會視而不見。缺點並不是詆毀自己的詞語,他是將自己變得更優秀的標誌。所以,我們要認識自己的無知,變成更優秀的自己。

蘇格拉底(希臘語:Σωκρτη,英譯: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公民陪審員,他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被並稱為"古希臘三賢",更被後人廣泛地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他身為雅典的公民,據記載,蘇格拉底最後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和腐蝕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處死刑。儘管蘇格拉底曾獲得逃亡的機會,但他仍選擇飲下毒堇汁而死,因為他認為逃亡只會進一步破壞雅典法律的權威,同時也是因為擔心他逃亡後雅典將再沒有好的導師可以教育人們了。

蘇格拉底雕像,人物雕塑,石雕定製

唯有孤獨的人才強大

名人雕像,人物雕塑製作,銅雕製作加工
名人紀念雕塑,大型雕像,鑄銅雕塑定製

蘇格拉底出生於希臘雅典一個普通公民的家庭。其父是雕刻匠,母親是助產婦。青少年時代,蘇格拉底曾跟父親學過雕刻手藝。後來他熟讀荷馬史詩及其他著名詩人的作品,靠自學成了一名很有學問的人。他以傳授知識為生,30多歲時做了一名不取報酬也不設館的社會道德教師。蘇格拉底把自己看作神賜給雅典人的一個禮物、一個使者,任務就是整天到處找人談話,討論問題,探求對人自己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

因此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過的,喜歡在市場、運動場、街頭等公眾場合與各方面的人談論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什麼是虔誠?什麼是民主?什麼是美德?什麼是勇氣?什麼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麼?你有什麼知識和技能?你是不是政治家?如果是,關於統治你學會了什麼?你是不是教師?在教育無知的人之前你怎樣徵服自己的無知?等等。貫穿這些討論的主題就是引導人們認識:在這些對於人至關重要的問題上,其實人是非常無知的,因此人們需要通過批判的研討去尋求什麼是真正的正義和善,達到改造靈魂和拯救城邦的目的。

蘇格拉底說:「我的母親是個助產婆,我要追隨她的腳步,我是個精神上的助產士,幫助別人產生他們自己的思想。」他還把自己比作一隻牛虻,是神賜給雅典的禮物。神把他賜給雅典的目的,是要用這隻牛虻來刺激這個國家,因為雅典好像一匹駿馬,但由於肥大懶惰變得遲鈍昏睡了,所以很需要有一隻牛虻緊緊地叮著它,隨時隨地責備它、勸說它,使它能從昏睡中驚醒而煥發出精神。蘇格拉底把批評雅典看作神給他的神聖使命,這種使命感和由此而來的思考探索,便成為他生活與哲學實踐的宗旨。他知道自己這樣做會使許多人十分惱怒,要踩死這隻牛虻,但神給自己的使命不可違,故冒死不辭。

城市廣場雕塑,戶外石雕,人物雕塑廠家
蘇格拉底雕像,園林景觀雕塑,銅雕製作

在任何情況下,我首先確定一個我認為是最健全的原則,然後設定:凡是看起來符合這個原則的東西,不管是在原因方面,還是在其他方面符合,都是真的;凡是不相符合的東西,就不是真的

人物雕塑,名人紀念雕像,石雕定製
人物雕塑製作,名人雕像,鑄銅雕塑定製

40歲左右,他成了雅典的遠近聞名的人物。他在雅典和當時的許多智者辯論哲學問題,主要是關於倫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問題,被認為是當時最有智慧的人。他提倡人們認識做人的道理,過有道德的生活。他把哲學定義為「愛智慧」,他的一個重要觀點是:自己知道自己無知。許多有錢人家和窮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圍,向他請教,蘇格拉底卻常說:「我只知道自己一無所知。」

他結論說:「只有神才是智慧的,他的答覆是要指明人的智慧是沒有什麼價值的或者全無價值的,神並不是在說蘇格拉底,他僅僅是用我的名字作為說明,像是在說,人們啊,唯有像蘇格拉底那樣知道自己的智慧實際上是毫無價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他以自己的無知而自豪,並認為人人都應承認自己的無知。作為公民,他曾三次參軍作戰,當過重裝步兵,在戰爭中表現得頑強勇敢,並不止一次在戰鬥中救助受了傷的士兵。此外,他還曾在雅典公民大會中擔任過陪審官。

蘇格拉底熱愛雅典城邦,他更不容許最神聖的理想有絲毫的被褻瀆,因此,他毅然選擇死亡。他並非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他更注重自己的靈魂,他相信神無處不在,無所不能,萬事萬物都是神有意識有目的的巧妙的安排。他沒有背叛神,既然如此,死亡也就是神對他的召喚,他還有什麼可猶豫的呢?也許人們笑他,笑他天真,笑他頑固,執迷不悟,但是唯有那些真正洞察了他內心世界的人,才會為他的智慧與忠誠所折服:智慧使他看到並一直緊緊關注著的眾人未曾察覺的美德,忠誠的是於他自己熱愛的城邦,於他一生遵從的法律,於他永恆不變的理想追求。

大型雕像,廣場紀念雕塑,雕塑廠家

凡我所遇之人,都有我值得學習的地方。我只知道,我一無所知。

蘇格拉底雕像,人物雕塑,銅雕製作加工
歷史名人雕像,人物雕塑定製,石雕定製

蘇格拉底被稱為西方的孔子,這是因為他們都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這個時代並不是靠軍事或政治的力量所成就的,而是透過理性,對人的生命作透徹的了解,從而引導出一種新的生活態度。雅典城並沒有因為處死蘇格拉底而重煥輝煌,也沒有任何文字記載那些法官們在審判後的心路歷程。

我想,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沒辦法面對和說服自己的良知了,他們的靈魂,將籠罩在那位老人孤獨而頑強的身影下。蘇格拉底去了,到他的神那裡去了。「哪一條路更好,唯有神知道」。千年的步行者們越走越遠,但是誰都無法從他們心中抹去這個雖然虛幻的名字――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是人人所敬仰的人物,不管是在西方還是東方,不管在哪一個國度他的名字是人盡皆知的。蘇格拉底之死留給後人深思,他作為一個智者本可以逃避死刑但是他沒有。這也正是響應了「人人平等」這個詞,在法律、正義面前人沒有三六九等,他對任何一個人都是公平的,都是適用的。我們應該永遠敬仰這位先人,永遠尊敬愛戴他。

相關焦點

  • 北京不鏽鋼雕塑圖文簡述西方不鏽鋼人物雕塑的三大特點
    今天,北京不鏽鋼雕塑為大家圖文簡述西方不鏽鋼人物雕塑的三大特點。一、隨著時代的發展,西方不鏽鋼人物雕塑製作工藝也有新的發展。西方不鏽鋼人物雕塑追求華美,裝飾性特別強。二、西方不鏽鋼人物雕塑形象極為豐富,主要有各種不同社會地位的人物形象及眾多神話人物形象。西方不鏽鋼人物雕塑手法以形象寫實為主,而中國不鏽鋼人物雕塑多以實在的前史名人、家族重要人物為主,以真人特徵作為刻畫模板。
  • 史學家簡述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生平歷史
    嗨,大家好,今天小編和大家聊聊歷史。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生於公元前470年為了把這件事與他那個時代的其他偉人相提並論,雕刻家費迪亞斯大約死於430年。索福克勒斯和歐裡庇得斯死於公元406年,伯裡克利死於429年,修昔底德死於公元399年。
  • 吳為山雕塑作品展亮相鳳凰中心
    金秋九月,「超越時空的對話——吳為山雕塑作品展」藝術沙龍在北京鳳凰中心舉行。步入鳳凰中心,老子、杜甫、白居易……一尊尊栩栩如生的歷史人物雕塑令人仿佛置身歷史長廊,觀眾與先賢跨越時空神交。中國當代著名雕塑家、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首創中國現代寫意雕塑之風,提出寫意雕塑的理論和「中國雕塑八大風格論」,出版過多部理論著作。吳為山先生一直以挖掘和精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長期致力於中國文化精神在雕塑創作中的融滲和表現。此次藝術大展以「超越時空的對話」為主題,展示了吳為山先生近三十年以來創作的120餘套(件)經典作品。
  • 美育中國 雕塑夢想——第三屆中國青少年雕塑大展開幕
    美育中國 雕塑夢想——第三屆中國青少年雕塑大展開幕開幕現場小藝術家與嘉賓合影2020年8月8日,由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家協會雕塑藝委會、中國美術家協會少兒美術藝委會、大同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0第三屆中國青少年雕塑大展」在中國雕塑博物館開幕。
  • 亨利·摩爾雕塑展:《國王與王后》
    東方網3月4日消息:由上海美術館、英國駐上海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中國展覽交流中心和亨利.摩爾基金會主辦的《「摩爾在中國」———亨利.摩爾大型雕塑展》,近日在上海美術館新館隆重開幕。本次展覽向公眾展示了摩爾於1929—1983年間創作的118件雕塑作品,展品中包括了草稿模型、早期雕塑和大型青銅雕塑,展示了摩爾的藝術風格在54年中的發展和演變,較為全面地概括了摩爾一生的創作歷程。展覽將舉辦到4月15日。圖為摩爾的作品《國王與王后》。高育文 攝
  • 溫州玻璃鋼雕塑圖文簡述徐州玻璃鋼雕塑的基本特徵
    今天,溫州玻璃鋼雕塑為大家圖文簡述徐州玻璃鋼雕塑的基本特徵。一、徐州玻璃鋼雕塑藝術表現的寫意性。徐州玻璃鋼雕塑的核心思想之一是講究「傳神」、「以形寫神」,其要旨是要挖掘和表現對象內在的美。二、徐州玻璃鋼雕塑題材的廣泛性。徐州玻璃鋼雕塑題材相當廣泛,像自然山水、神話傳說、生活場景等等都可以作徐州玻璃鋼雕塑的表現內容。
  • 助力醫療產業發展 北京精雕高端工具機即將亮相深圳工業展
    作為國產高端精密加工工具機領域的領先企業,北京精雕一直在醫療行業的應用方面有著先進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  近年來,北京精雕在五軸加工技術領域不斷取得突破,憑藉卓越的加工精度和獨特的在機檢測、智能修正、虛擬加工等技術,其正在蓬勃發展的醫療器械行業大放異彩。
  • 河南不鏽鋼雕塑圖文簡述上海不鏽鋼雕塑三大藝術特點
    今天,河南不鏽鋼雕塑為大家圖文簡述上海不鏽鋼雕塑三大藝術特點。上海不鏽鋼雕塑一、上海不鏽鋼雕塑的「影像」效果,就是不鏽鋼雕塑作品形體起伏呈現的總體輪廓,審美理想等表現意向,使不鏽鋼雕塑形體更具表現力。不鏽鋼雕塑三、上海不鏽鋼雕塑的形體作為三維空間的實體,其形體美是不鏽鋼雕塑形式美的靈魂
  • 一個沒有傳統意義上雕塑的雕塑展,是什麼樣?
    或者與其說這是一場雕塑展,不如以當代藝術來概括更為貼切。這是內容與主題的衝突,某種因素下的妥協,還是一種對於「雕塑」概念的拓展與反思?,來親自體驗一下由李振華和劉曉都聯合策展的「出維:雕琢空間——2019深圳(坪山)國際雕塑展」。
  • 對於雕塑,公共空間才是最好的美術館
    ,但無可否認,室內的空間設置與藝術品的搭配幾乎是大同小異,甚至有很多美術館同時收藏同一個藝術家的作品時,更難以對個別美術館有深刻印象。在古巴辦展,我把雕塑放置到他們市區的公共空間,跟當地人的生活融為一體,讓我驚喜的是,本地人那種身體形象與繽紛顏色的穿著,自然形成的交談習慣本身就是一組組的「流動雕塑」,有彈琴的,有閒聊的,多數是三五人一組,那次我甚至並不認為是自己去辦雕塑展,而是欣賞了他們的自然「雕塑形態」。
  • 第三屆中國青少年雕塑大展開幕 60位小藝術家獲獎揭曉
    開幕嘉賓及評委合影開幕及頒獎現場2020年8月8日,作為「第三屆中國青少年雕塑大展作品徵集活動」的成果展示,由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家協會雕塑藝委會、中國美術家協會少兒美術藝委會、大同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0第三屆中國青少年雕塑大展」在中國雕塑博物館隆重開幕
  • 昌都校園入口不鏽鋼主題雕塑加工廠
    校園雕塑介紹:給大家帶來啟發。Jeffrey從自身的感受出發,在作品中關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係,作品常常折射出美國的時代背景。Ronda有豐富的公共藝術和金屬雕塑經驗,以超強的毅力完成過很多大型雕塑作品。
  • 寫實雕塑家王文棟|深耕雕塑19年,是熱愛,更是成就自我
    在上海造幣有限公司裡竟然藏著王文棟這位寫實主義的雕塑家。2001年,王文棟先生進入上海師範大學雕塑專業學習,4年時間結束大學學業後,在上海造幣有限公司工作,一直在這個藝術世界中歷練成長,歷經15年的沉澱與打磨,在雕塑行業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 青銅與鑄銅雕塑
    無論是城市景觀雕塑還是室內架上雕塑,我們都能夠常見鑄銅雕塑材質,但實際上鑄銅雕塑也分為青銅、黃銅、白銅等等。青銅是金屬冶鑄史上最早的合金,在純銅(紫銅)中加入錫或鉛的合金,有特殊重要性和歷史意義,與純銅(紫銅)相比,青銅強度高且熔點低(25%的錫冶煉青銅,熔點就會降低到800℃。純銅(紫銅)的熔點為1083℃)。
  • 「殘疾名人勵志故事展」進社區
    中國歷史學之祖左丘明、戰國卓越的軍事家孫臏、世界一流數學家華羅庚、偉大的英國詩人拜倫、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奧斯卡影后瑪莉·馬特林……在江北區未成年人教育品牌活動「殘疾名人勵志故事展」裡,這些樂觀向上、自強不息殘疾名人的歷史故事,感染了不少市民,尤其是在青少年的心裡種下了一顆顆珍惜生命
  • 英國將舉辦雕塑大師亨利·摩爾作品展
    新華網倫敦4月29日電(記者張建華夏曉)英國雕塑大師亨利·摩爾大型雕塑作品展將於5月1日在其故居開幕,展覽將首次集中展示摩爾的雕塑作品對世界當代藝術所產生的影響。摩爾生於1898年,1986年逝世,是英國著名雕塑家,也被視為20世紀最重要的雕塑家之一。
  • 創意落葉雕塑扮靚校園獲網友點讚
    受訪者供圖落葉在平常人看來,除了偶爾欣賞「無邊落木蕭蕭下」的詩意,更多的時候被當作垃圾被踐踏、清理,今年初冬,九江學院眾多學子開動腦筋利用這些「垃圾」做成藝術品,展出後一躍成為「網紅」。昨日,負責此次落葉展的九江學院的指導老師譚丹武耐心地記者講述道,雕塑的裡面有木頭、鐵絲作為框架,而落葉」則是「外衣」。12件展品經兩個多月精雕細琢記者了解到,此次落葉雕塑展共有12件展品,大型展品由兩三人完成,小型展品由學生個人獨立完成。12件展品要由多少落葉才能製作完成?
  • 央視畫面為大衛雕塑打馬賽克 意使館稱理解(圖)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張辛可發微博說,「裸體雕塑是西方藝術的重要表現形式,用來表現歷史事件、故事、思想、情緒等,也表現身體的健美、情愛和性感等,沒有淫穢的含義」。網友黃女士稱,「作為國家性媒體,如此敏感而小心翼翼地"保護"少兒,是不是一種讓人害怕的過度保護?」  也有網友表示此舉尚可理解。李女士說,中國講究含蓄美,「在公共媒體公開播放全裸雕像似有不妥」。
  • 頂級作品齊聚馬斯垂克 史上最快藝術品亮相
    >亨利·摩爾的《母與子坐像》傑夫·昆斯設計的寶馬藝術車希臘神像  頂級作品齊聚馬斯垂克歐洲藝術和古董博覽會  2011年3月18日~27日,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品和古董博覽會馬斯垂克本屆(第24屆)歐洲藝術博覽會的眾多亮點中,包括亨利·摩爾的雕塑《母與子坐像》、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瓦為兒子克洛德所作的經典畫像,以及一件創作於約七千年前的極為罕見的希臘神像。  現當代藝術:亨利·摩爾的雕塑和雷諾瓦的油畫  TEFAF上將展出亨利·摩爾的《母與子坐像》。這座高為244釐米的青銅雕塑,將在博覽會的一個廣場上展出。
  • 學生街頭上演「激吻」雕塑 藝術思維開放需理性
    然而,其中一組名為《G4472》的雕塑此前預備展出時,即因為雕塑的是一男一女身著校服的「中學生」,旁若無人玩起了「激吻」,而引發不少爭議。此作品反映的是發生在一處車站的場景,意圖表現現代都市眾生相。「這樣的雕塑應該不適合擺在公共場所。」一位帶著孫子來公園散步的大爺,逛到《G4472》處急忙帶著孫子離開。他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這樣的作品擺出來給孩子看到,影響可能真不太好。「現在還是提倡中學生不要談戀愛,這樣的作品擺出來是不是讓人覺得這種現象已經很普遍,有誤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