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範靜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白血病是一種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因白血病細胞異常增殖、分化障礙、凋亡受阻,而停滯在細胞發育的不同階段。特徵表現為骨髓內異常的白血病細胞瀰漫性增生取代正常骨髓組織,異常白血病細胞大量增生後常常侵入周圍血液。表現為正常造血受抑制並浸潤其他器官組織。
病因
病毒因素、化學因素、放射因素以及遺傳因素都會導致白血病的發生。接觸苯及衍生物的人群患白血病的機率高於一般人群。而某些抗腫瘤細胞毒藥物,如氮芥、環磷醯胺等都有致白血病作用。長期在電離輻射環境下工作也可能患白血病,取決於人體吸收輻射的劑量,經常接觸放射線物質者白血病發病率會大大提高。
流行病學
我國白血病發病率為3~5/10萬。2015年,全國新發白血病患者約為7.53萬人。在惡性腫瘤所致的死亡率中,白血病位居前列,兒童及35歲以下成人居首位。
臨床表現
兒童及青少年急性白血病多起病急驟,早期症狀包括發熱、進行性貧血、顯著的出血傾向或骨關節疼痛等。而老年患者起病較緩,病情逐漸進展。
發熱是白血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在早期伴或不伴其他症狀的發生。出血也是早期的表現,鼻腔出血、皮膚出現小紅點或淤青等,出血可遍布全身,隨著病情的發展,可出現貧血、骨和關節疼痛、肝脾和淋巴結腫大。白血病浸潤還可累及肺、胸膜、腎、消化道、心、腦、子宮、卵巢、乳房、腮腺和眼部等各種組織和器官,並表現相應臟器的功能障礙。
影像表現
白血病肺部浸潤的影像CT表現主要為網狀影,多發實性病灶、毛玻璃樣改變和小結節影。小結節影幾乎見於所有的白血病肺部浸潤患者。由於結節小數量少,病情也因此不同,所以小結節應並不是白血病肺部浸潤的主要特異性表現。
白血病浸潤關節病變MR影像表現為小片狀異常信號,常多發,T2WI呈稍低信號影;T1WI呈低信號,信號較均勻。
案例分享
1. 王某,45歲,白血病病史,行胸部X線檢查,了解胸部浸潤情況。
影像所見:
雙肺紋理增多、粗亂,左右中下肺野可見瀰漫性斑點狀模糊影,密度較均勻。
診斷意見:
白血病肺部浸潤。
2. 李某,男,26歲,白血病病史,行胸部CT檢查,排除肺部浸潤情況。
影像所見:
雙肺紋理增粗、模糊,雙肺見瀰漫性斑點狀陰影;中肺野見小團片狀影,邊界尚清,大小約2.1×3.3cm,周圍見小斑片模糊影及條索影,鄰近胸膜受牽拉,黏膜增厚。
冠狀位圖像
冠狀位見雙肺紋理增粗、模糊,雙肺見瀰漫性斑點狀陰影。
矢狀位圖像
矢狀位見雙肺紋理增粗、模糊,雙肺見瀰漫性斑點狀陰影。
3. 白血病關節病變:周某,男,71歲,既往白血病史,膝關節疼痛一月。
【eT2-TSE COR CLEAR 】
【eT2W-TSE SAG CLEAR】
影像所見:
關節腔及髕上囊見少量積液,左股骨下段及脛腓骨上段見片狀異常影,邊界尚清,呈地圖形,T2WI呈稍低信號影。
【eT2W-SPAIR COR】
【eT2W SPAIR SAG】
【eT1W-TSE SAG CLRAR】
影像所見:
脂肪抑制序列脛骨上端見片狀高信號影,信號不均。
【ePDW-TSE COR CLEAR】
影像所見:
內、外側半月板前后角形態及信號正常,邊緣規整,前後交叉韌帶、內外側副韌帶及髕韌帶形態及信號未見異常。
【T2WI-TSE-CLEAR】
白血病的併發症很多,在胸部的表現併發症種類也繁多,在不同的病程階段和不同的時期,胸部的併發症也不同,CT表現也是多種多樣。CT對白血病的併發症以及確診並不能做出完整的判斷,需要與其他的實驗室檢查相結合,最終的判斷依賴於CT和臨床的其他實驗檢查方法相結合。
參考資料:
[1]https://www.baikemy.com/disease/kg/1455?so=jb
[2]陳灝珠,鍾南山,陸再英. 內科學(第8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578-592.
[3]徐衛,李建勇.《中國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的診斷與治療指南(2018年版)》解讀.中華血液學雜誌[J].2015.39(5).
[4]何曉娟,高喬《89例白血病組織浸潤的影像學診斷》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