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平衡力的區別

2021-01-15 三山新物理

我們知道兩個物體之間的力總是相互的。當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了力,那麼,後面的物體也一定對前面對它施加了力的物體同樣也施加了力。物理的之間相互作用的一對力,我們稱之為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成對出現的,同時產生,同時消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這樣的規律也被稱為牛頓第三定律。延申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同樣性質的力,比如地面物體的重力是由於受到地球的萬有引力產生的,同樣地球也受到了該物體對地球的萬有引力。它們都屬於萬有引力,它們大小相等,反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生活中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例子很多,比如放在地面上的箱子對地面的壓力,與地面對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人提水時,手對水桶的拉力,與水桶對手的拉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例子很多,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

我們知道了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那麼接下來我們來談一下,平衡力?

平衡力也是一對力。我們剛接觸時總容易被平衡力與作用力、反作用力弄混淆。因為這兩對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那它們之間的主要區別是在哪裡呢?

經過前人的總結,我們認為,平衡力與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區別主要在以下兩點:

1、平衡力這一對力是作用在一個物體上,比如放在地面上的箱子,所受的重力,與地面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兩個物體上,比如放在地面上的箱子對地面的壓力,與地面對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2、這兩對力還有一個重要的區別就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一定是同一性質的力。而一對平衡力不一定是同一性質的力。大家再看下上面的例子。放在地面上的箱子所受到的重力以及支持力,就不是同一性質的力。

各位同學明白了嗎?也歡迎留言交流。

以上純粹是個人教學中的一點理解,不當或者不正確的地方,歡迎批評和指正。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給作者買顆糖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與一對平衡力的比較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與平衡力在我們對物體受力分析時經常遇到,也是同學們經常出錯的地方,下面我們就這兩種不同的受力情況進行分析。依賴關係不同: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同時產生,同時消失,相互依存,同時變化,不可以單獨存在。平衡力之間則沒有這種依賴關係,去掉其中一個力後,另一個可以單獨存在。比如說重力和支撐力平衡,當把支撐力去除後物體就會做自由落體運動。
  • 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
    在任何力的現象中,至少會同時出現兩個物體和兩個力:施力物體與受力物體、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人推木塊,人是作用力F1的施力物體,木塊是F1的受力物體,同時,人也是木塊對人的反作用力F3的受力物體,木塊就成了施力物體。二力平衡現象要發生在三個物體之間,其中兩個施力物體,一個受力物體,這裡不研究受力物體的反作用。
  • 怎樣區分一對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
    比如說一個杯子靜止在水平桌面上,我們對杯子進行受力分析,發現杯子在水平方向不受力,在豎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這兩個力就是一對平衡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支持力的施力物體是桌面,受力物體都是杯子。共涉及到三個物體。簡而言之二力平衡的條件是:同體、等值、反向、共線。
  • 2019中考物理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區分
    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既是 物理學習重點,又是難點,因為它們有許多共同點,也有許多不同地方,對初學者來說很容易混淆。做了如下整理,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 根據特點來區分。 二力平衡是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並且在同一直線上,可概括為「等值、反向、共線、同物」。
  • 經這位老師點撥,再也不混淆相互作用力與平衡力!(專題複習1)
    【學習目標】掌握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概念及其區別。【方法點撥】1. 相互作用力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甲給乙一個力的同時,乙也給甲一個力,把這兩個力叫做相互作用力,或者叫做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相互作用力的特點:同時產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兩個物體上。2. 平衡力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稱之為平衡狀態,物體處於平衡狀態時,所受的力叫做平衡力,平衡力的合力為零。
  • 這個反作用力沒幾個人知道
    牛頓第三定律說有力就有反作用力,它們成對出現,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然後,有人問道:對著空中打一拳,很用力,那它的反作用力在哪?面對這問題,有人這樣回答:空中不是真空,還有空氣,空氣給了反作用力。假如不是在空氣中,而是在真空中出拳,那反作用力又在哪呢?又有人回答說:牛頓第三定律不是絕對成立的,有作用力不一定有反作用力。並舉例說明:用雷射照月球,當光照上月球時,光量子對月球表面的衝量,有—個衝力作用。但光量子照到月球上就消失了,沒有受力物體,衝力的反作用力不存在。於是有作用力而無反作用力,牛頓第三定律也是有適用範圍的。
  • 作用力&反作用力
    忘記高中物理是怎麼用文字描述的,來自度娘的總結:       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有作用力時,同時也受到另一個物體對它的作用力
  • 為什麼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萬有引力有反作用力嗎?
    萬有引力的反作用力當然也是萬有引力,在牛頓力學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類型的力,並且總是大小相等,方向方向,作用在一條直線上,同時產生,同時消失。但是在相對論力學中,牛頓第三定律就具有局限性。牛頓第三運動定律在17世紀,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運動三大定律,奠定了經典力學的基礎,其中的牛頓第三運動定律,就是描述相互作用的兩個質點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關係。
  • 作用力vs反作用力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性質相同、同時變化、同時消失,彼此以對方的存在而存在。     從力的三要素來說: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於同一直線、作用點不同。     從衝量角度來看:二者衝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從功的角度看:二者可能都做正功、都做負功、一個做正功一個做負功、都不做功等。
  • 反作用力的重要性與效果
    我們總在屈膝使之低於來球的高度,卻沒有人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在網球運動中「反作用力」與「作用力反作用力法則」很普遍,這樣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在網球技術的開發和運用中得到很多借鑑。屈膝的理由,除了保持身體平衡(降低重心)外,還有從地面獲得「反作用力」這一決定性的因素。在入門階段的訓練中,教練經常會讓學生「屈膝」。這樣的語言,恐怕沒法讓學生掌握到屈膝的真諦,只是變成一種強制性的習慣而已。為什麼要屈膝,理解這麼做的理由是關鍵。為什麼要屈膝?
  • 物理學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生命修煉實踐中的對應關係
    比如物理學常用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在生命修煉實踐中就有很明顯的對應關係。中國人常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就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生命運程與人際關係上的運用。唯一差別是,物理學上的兩個力是同時性的,關係更為單純。
  • 二力平衡與相互作用力的比較
    通過上表我們可以看出二力平衡與相互作用力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還是挺相似的,不同的地方在於受力物體是不是同一個。平衡力的受力物體只有一個,而相互作用力的受力物體就不在同一物體。要區分平衡力還是相互作用力,我們可以從這方面下手進行區分判斷。
  • 汽車的安全氣囊應用了「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通過其變形減小反作用力,從而將受傷機率控制在最小範圍內。這也是應用了「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 走路時足部前後反作用力
    地面反作用力的前後分力也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爪回和腳跟著地的瞬間爪回是一個走路並不一定起始向前作用力,被擺動的肢體以一個向後的速度擊到地面所造成。爪回常在前進要減速時由擺動的肢體向後接觸地面而動作變大。
  •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牛頓定律也適用交際
    在物理學上,有一個牛頓第三定律:任何作用力,都會有一個與之相等的反作用力。在交際中,似乎也有這樣的一個「牛頓定律」:你喜歡別人,別人最終也會喜歡上你;你討厭別人,別人有一天一定也會嫌棄你。
  • 反作用力
    在反作用力這款遊戲中,擁有非常多遊戲類型的射擊,通過掌握它們的物理特性來完成相應的遊戲任務,在此過程中需要開動玩家的大腦,遊戲的手感界面都是非常的真實,讓玩家擁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並且非常吸引玩家,喜歡的玩家快來體驗吧。
  • 每天一個命題點——二力平衡與相互作用力
    ; B、一定是平衡力 C、可能是平衡力;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分析: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其中對於方向來說,二力平衡要求相反 ,而這裡是相同,所以答案是: A2、對於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礦泉水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桌面時瓶子的支持力與瓶子所受重力是相互作用力
  • 如何區分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
    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知識,也是學習高中物理力學的基礎知識,是歷年中考中的重要考點,也是易混易失分點,那麼如何區分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呢?我們以列表的形式將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進行比較,找到它們的異同點。
  • 科學家首次測量到反物質間作用力
    由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所研究員馬餘剛與美國布魯克海文實驗室研究員唐愛洪領銜的STAR合作組的中外科學家,在位於紐約長島布魯克海文國立實驗室的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RHIC)上,首次測量到反質子—反質子間的相互作用力。 今天凌晨,這項重要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自然》雜誌。開啟反物質研究新篇章
  • 作用力、能量、信息、感覺、規範約束力~意識產生的路徑
    作用力就是物質對物質的排斥。在一條直線上的A、B、C、D四個物質,如果A和B相互排斥,C和D相互排斥,那麼,B和C就會相互吸引。B和C相互吸引至無法繼續接近處改為相互排斥。所以,作用力首先是排斥力。作用力是成對出現的,是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其接觸點為作用點。作用力為主動力,作用點移動的方向為主動力的方向,能量轉移的方向也為主動力的方向。能量是作用點能夠持續移動的原因。在波動哲學中,波子是最小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