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物理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區分

2020-12-05 中考網

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既是 物理學習重點,又是難點,因為它們有許多共同點,也有許多不同地方,對初學者來說很容易混淆。做了如下整理,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

根據特點來區分。

二力平衡是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並且在同一直線上,可概括為「等值、反向、共線、同物」。相互作用力是甲物體對乙物體有力的作用時,乙物體同時對甲物體也有力的作用,其特點可概括為「等值、反向、共線、異物」。由比較可知,二力是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還是作用在兩個不同的物體上,是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一個重要區別,也是我們識別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一個突破口。

根據依存關係來區分。

相互作用力同時產生同時消失,即相互作用力中的一個力都因另一個力的存在而存在,如果其中一個力消失了,另一個力不復存在。而相互平衡的二力則不同,平衡力中的一個力並不隨另一個力的存在而存在,也不隨另一個力的消失而消失。如用繩子吊起一個重物,繩對物的拉力和物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若繩子突然斷開,拉力會消失,但重力依然存在。

從作用效果來區分。

相互平衡的二力,因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從改變運動狀態的角度講,它們的作用效果是能相互抵消的,在平衡的二力作用下,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而相互作用的二力,因分別作用在兩個不同的物體上,它們各自產生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比如,當你用腳使勁踢足球時,同時也受到足球對腳的作用力.腳對足球的作用力使足球飛了出去,足球對腳的作用力使人感覺到疼痛。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怎樣區分一對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
    物理中講物體處於靜止或者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就是平衡狀態,那麼處於平衡狀態的物體受到的外力自然是相互平衡的。比如說一個杯子靜止在水平桌面上,我們對杯子進行受力分析,發現杯子在水平方向不受力,在豎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這兩個力就是一對平衡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支持力的施力物體是桌面,受力物體都是杯子。共涉及到三個物體。簡而言之二力平衡的條件是:同體、等值、反向、共線。
  • 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相互平衡的兩個力,與相互作用的兩個力都具有以上特點,這就導致好多同學不知如何區分什麼樣的兩個力是相互平衡關係
  • 如何區分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
    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知識,也是學習高中物理力學的基礎知識,是歷年中考中的重要考點,也是易混易失分點,那麼如何區分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呢?我們以列表的形式將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進行比較,找到它們的異同點。
  •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平衡力的區別
    我們知道兩個物體之間的力總是相互的。
  • 經這位老師點撥,再也不混淆相互作用力與平衡力!(專題複習1)
    【學習目標】掌握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概念及其區別。【方法點撥】1. 相互作用力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甲給乙一個力的同時,乙也給甲一個力,把這兩個力叫做相互作用力,或者叫做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相互作用力的特點:同時產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兩個物體上。2. 平衡力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稱之為平衡狀態,物體處於平衡狀態時,所受的力叫做平衡力,平衡力的合力為零。
  • 初中物理力學第一個最易混淆知識點!有些初中生一直糊塗到中考!
    今天我們就解決一個初中物理力學內容中會遇到的第一個最易混淆的知識點:「一對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又稱作「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很多初二的同學們在剛學到這兩者的區別時似乎當堂解決了,甚至把這二者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都已經能夠說的滾瓜爛熟,可是一旦做題,卻總是出錯,結果成了歷屆學生最易混淆的知識點!
  • 二力平衡與相互作用力的比較
    通過上表我們可以看出二力平衡與相互作用力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還是挺相似的,不同的地方在於受力物體是不是同一個。平衡力的受力物體只有一個,而相互作用力的受力物體就不在同一物體。要區分平衡力還是相互作用力,我們可以從這方面下手進行區分判斷。
  • 2019中考物理知識點:分子間的作用力
    物理知識點:分子間的作用力 【分子間的作用力】 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 1.概念:分子間同時存在著引力和斥力,分子力是二者的合力。 2.存在依據:分子間有引力,液體有一定的體積,固體有一定的形狀和體積等;固體很難被拉斷,固體、液體很難被壓縮等。分子間的斥力使分子離得很近的固體和液體很難進一步被壓縮.
  • 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與一對平衡力的比較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與平衡力在我們對物體受力分析時經常遇到,也是同學們經常出錯的地方,下面我們就這兩種不同的受力情況進行分析。02不同點作用對象不同: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是作用在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上的力,而平衡力是同時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力
  • 中考物理難點分析_方法輔導_中考網
    例題:只有天平怎樣測牛奶的密度,寫出主要步驟並用測量的物理量表示結果   步驟:(1)測空杯的質量m1(2)杯中裝滿牛奶,測總質量m2(3)將牛奶倒出,擦乾後在杯中裝滿水,測總質量m3   結果表達式:ρ=(m2 -m1)ρ水/(m3 -m1)   難點二、運動和力的關係中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區分
  • 每天一個命題點——二力平衡與相互作用力
    小夥伴們,讓我們每天一個命題點,每天進步一點點啊,是學習加油哈命題點 : 二力平衡與相互作用力; B、一定是平衡力 C、可能是平衡力;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分析: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其中對於方向來說,二力平衡要求相反 ,而這裡是相同,所以答案是: A2、對於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礦泉水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桌面時瓶子的支持力與瓶子所受重力是相互作用力
  • 兩隻「彈簧測力計」釀成的物理「慘案」!多半中考生被表象蒙蔽!
    下面這道中考物理「力學」題,是一道中考選擇題中出錯率最高的物理題。而且,學生出錯後依然非常堅信自己是正確的,這是一道非常典型的力學易錯題。成為當年中考一道非常讓人難忘的記憶。這道題的錯誤根源是什麼呢?先來看這道物理力學題考查的知識點,有三個:一、「平衡力」的判斷:這一點我在前面已經說過,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有一個訣竅可以瞬間區分開,這個訣竅就是「如果看到甲對乙,立刻去後面尋找有沒有乙對甲,如果有,則是的一對相互作用力,否則為平衡力!」A選項很顯然是一對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
  • 兩道中考物理真題,透漏中考五大決勝之道!細節決定成敗!
    中考物理題的絕大部分題都屬於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基本能力的考查,一般都屬於中等偏易的題型。這是給絕大部分中考生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而對於最後的壓軸題則是選拔性和區分度都比較高的題型。中學生朋友們,今天要說的是一類基礎但是卻易錯的往年中考物理題,第一道題如下圖所示:本題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常見物理現象,在冬天手冷時,用嘴對著手「哈氣」,手就能感覺到暖和,這是我們最常做的一個動作,但是過一會之後,手反而卻感到更冷。怎麼用物理知識解釋這種現象呢?我們看一下,多數學生竟然都不約而同的選了C。可是答案卻是D。兩者有什麼區別呢?
  • 2019初三物理知識點必考歸納總結
    2019初三物理知識點必考歸納總結 (一) 1.密度的定義:單位 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質的一種固有性質的物理量,是物質的一種特性,這種性質表現為:在體積相同的情況下,不同物質具有的質量不同;或者在質量相等的情況下,不同物質的體積不同。
  • 為什麼有些中考生會無可避免的跳入這樣的物理陷阱?
    在各地歷年的中考物理題中,都有為數不少的題並不是直接考查某些知識點,而是通過設置一些陷阱來間接考查知識點,以此達到考查中考生綜合能力的目的。比如說,在中考物理題所考查的力學知識點中,有如下類型的題,出錯的學生很多!
  • 初中物理常見易錯知識點一
    6.物理運動狀態改變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變運動狀態。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時運動狀態就不變。   7.慣性大小和速度無關。慣性大小隻跟質量有關。速度越大只能說明物體動能大,能夠做的功越多,並不是慣性越大。   8.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區別:平衡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
  • 2020年中考物理輔導—力和運動(2)
    2.如何求速度(v)、路程(s)和時間(t)     (1)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如果在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相等,這種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
  • 中考物理總複習,力和運動的關係,力的示意圖萬能畫法
    大家好,歡迎來到李老師的物理課堂,這節課咱們來複習運動和力。作為一個畢業班老師,能幫助到一些愛學習的孩子,也算實現了我作為一個老師的價值,請同學們仔細閱讀哦,老師文章字數不會太多,但都是精髓,一般5分鐘就能結束。
  • 高中物理 第二十講 相互作用力
    跟順哥學物理,我們從這一節開始學習力的相互作用。這在物理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學會了力的研究,可以讓你學會分析物理學中的分析方法。在物理學中,這些下相互作用,抽象為一個概念:力。相互作用力,是宇宙存在的自然基本力,它的特點是:只要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了力,受力物體反過來也肯定會給施力物體施加一個力,他們是相互的。
  • 2021年中考物理知識點:力學易錯點總結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物理知識點:力學易錯點總結,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錯以為平均速度是速度的平均值。   【正解:平均速度是總路程與總時間的比值,不是幾段速度的平均值】   2.錯以為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是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