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生命修煉實踐中的對應關係

2020-12-03 無畏樂園

在人們的傳統認知裡,自然界與意識界一直是對立著的,被稱為客觀與主觀。但是這種對立不過是人類概念範疇中的自我規定,實際上兩者就是一體。二者遵循同一邏輯規律,邏輯規律既是心靈的,也是物理的,只是人類習慣的適用表達概念不同。

比如物理學常用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在生命修煉實踐中就有很明顯的對應關係。

中國人常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就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生命運程與人際關係上的運用。唯一差別是,物理學上的兩個力是同時性的,關係更為單純。而在生命運程與人際關係上,兩者的作用反應既有可能是同時的,也有可能有時間延遲和間隔,表現為更加複雜的狀態。就像牛頓力學是愛因斯坦相對論的特例一樣,物理學中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不過是生命運程與人際關係上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特例。

此外,物理學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生命修煉實踐中的另一個對應關係比較隱誨,也更加顯得微妙。

在筆者佛法認知語境系統裡,去執著心與消業是一對矛盾對立著的概念和行為。

修煉就是去一切執著心,執著心適用於心理和認識範疇;去執著心是主動,是有為。消業適用於身體上出現的問題,消業是被動的,是無為,需要順其自然。

業是什麼?業是執著心的沉澱與累積,本質上也是執著心,這就體現了徹底的一切唯心。那麼,執著心與業力彼此影響的機理是什麼呢?

以彈簧做比喻。彈簧沒有外力施加時的狀態是本然狀態,生命場無病時的本然狀態就是這樣。而執著心是一個偏頗之力,使生命場發生形變,即是對彈簧施加一個外力,把彈簧拉長或壓縮,這就是執著心創造了業力的運行機理。

彈簧具有向本然狀態恢復的本能,生命場同樣也有向正常狀態恢復的本能。生命場由變形向本然狀態恢復的過程會伴隨著痛苦的感覺,這個過程即稱為消業。

執著心是起始的偏頗之力,對應著作用力;生命場變形恢復的本能之力,對應著反作用力。於是去執著心與消業也成為了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在生命修煉實踐領域裡的對應。

治病、養生、升華生命,其本質是一樣的。物理學規律、邏輯規律、生命提高層次的規律,其本質也是一樣的。

由此可見,一切唯心並不是迷信,生命修煉也是一門科學,而且是更加高級的科學。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萬有引力有反作用力嗎?
    萬有引力的反作用力當然也是萬有引力,在牛頓力學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類型的力,並且總是大小相等,方向方向,作用在一條直線上,同時產生,同時消失。但是在相對論力學中,牛頓第三定律就具有局限性。牛頓第三運動定律在17世紀,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運動三大定律,奠定了經典力學的基礎,其中的牛頓第三運動定律,就是描述相互作用的兩個質點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關係。
  • 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與一對平衡力的比較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與平衡力在我們對物體受力分析時經常遇到,也是同學們經常出錯的地方,下面我們就這兩種不同的受力情況進行分析。依賴關係不同: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同時產生,同時消失,相互依存,同時變化,不可以單獨存在。平衡力之間則沒有這種依賴關係,去掉其中一個力後,另一個可以單獨存在。比如說重力和支撐力平衡,當把支撐力去除後物體就會做自由落體運動。
  • 作用力&反作用力
    忘記高中物理是怎麼用文字描述的,來自度娘的總結:       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有作用力時,同時也受到另一個物體對它的作用力
  •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平衡力的區別
    物理的之間相互作用的一對力,我們稱之為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成對出現的,同時產生,同時消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這樣的規律也被稱為牛頓第三定律。延申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同樣性質的力,比如地面物體的重力是由於受到地球的萬有引力產生的,同樣地球也受到了該物體對地球的萬有引力。
  • 作用力vs反作用力
    據此定義可知,每個力都對應了兩個物體,每個物體既是受力物體又是施力物體。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性質相同、同時變化、同時消失,彼此以對方的存在而存在。     從力的三要素來說: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於同一直線、作用點不同。     從衝量角度來看:二者衝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反作用力的重要性與效果
    我們總在屈膝使之低於來球的高度,卻沒有人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在網球運動中「反作用力」與「作用力反作用力法則」很普遍,這樣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在網球技術的開發和運用中得到很多借鑑。屈膝的理由,除了保持身體平衡(降低重心)外,還有從地面獲得「反作用力」這一決定性的因素。在入門階段的訓練中,教練經常會讓學生「屈膝」。這樣的語言,恐怕沒法讓學生掌握到屈膝的真諦,只是變成一種強制性的習慣而已。為什麼要屈膝,理解這麼做的理由是關鍵。為什麼要屈膝?
  •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牛頓定律也適用交際
    在物理學上,有一個牛頓第三定律:任何作用力,都會有一個與之相等的反作用力。在交際中,似乎也有這樣的一個「牛頓定律」:你喜歡別人,別人最終也會喜歡上你;你討厭別人,別人有一天一定也會嫌棄你。
  • 汽車的安全氣囊應用了「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回想一下我們之前講過的託盤和玻璃杯的例子。即使託盤稍稍傾斜,玻璃杯也不會滑落。但是如果傾斜幅度較大,就很容易滑落。託盤傾斜幅度的大小,就類似於汽車的超速程度。那麼,如果在託盤上灑些水會出現什麼情況呢?只要託盤稍稍傾斜,玻璃杯就會滑落。這是因為託盤和玻璃杯之間有水,防滑的摩擦就會減小,即使託盤稍稍傾斜,玻璃杯也會滑落。總之,充當阻力角色的摩擦極限會依實際情況而變。最近,汽車都配備了駕駛輔助系統。
  • 漫畫解讀諾貝爾經濟學獎:經濟學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牛頓告訴我們,一個物體受到外界的作用力時,也會對外界施加反作用力。這個道理在經濟學中也適用。1科技推動經濟增長,經濟政策如何保護科技創新?誰都知道這句名言:經濟如何影響科技創新呢?將化學、物理學與經濟學相結合,發明了「給大自然算經濟帳」的方法。簡單地說,就是經濟活動產生CO2,CO2改變生態系統,生態系統再影響經濟活動。
  • 走路時足部前後反作用力
    地面反作用力的前後分力也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爪回和腳跟著地的瞬間爪回是一個走路並不一定起始向前作用力,被擺動的肢體以一個向後的速度擊到地面所造成。爪回常在前進要減速時由擺動的肢體向後接觸地面而動作變大。
  • 這個反作用力沒幾個人知道
    牛頓第三定律說有力就有反作用力,它們成對出現,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然後,有人問道:對著空中打一拳,很用力,那它的反作用力在哪?面對這問題,有人這樣回答:空中不是真空,還有空氣,空氣給了反作用力。假如不是在空氣中,而是在真空中出拳,那反作用力又在哪呢?又有人回答說:牛頓第三定律不是絕對成立的,有作用力不一定有反作用力。並舉例說明:用雷射照月球,當光照上月球時,光量子對月球表面的衝量,有—個衝力作用。但光量子照到月球上就消失了,沒有受力物體,衝力的反作用力不存在。於是有作用力而無反作用力,牛頓第三定律也是有適用範圍的。
  • 反作用力
    在反作用力這款遊戲中,擁有非常多遊戲類型的射擊,通過掌握它們的物理特性來完成相應的遊戲任務,在此過程中需要開動玩家的大腦,遊戲的手感界面都是非常的真實,讓玩家擁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並且非常吸引玩家,喜歡的玩家快來體驗吧。
  • 物理學中四種基本作用力的反思
    ●  物體只有在作用力下,屬性才會發生變化 地球是存在自轉的,並且地球圍繞太陽公轉,那麼為什麼感覺不到相對運動?地球通過自轉,產生磁場●  地球上的脫離地面的物體通過慣性隨地球同步運行●  就像在飛馳的列車上跳起來●  地球上接觸地面的物體通過摩擦力相互做功,使得雙方具有相對速度●  物理學中通過
  • 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
    ,什麼樣的兩個力是相互作用的關係。在任何力的現象中,至少會同時出現兩個物體和兩個力:施力物體與受力物體、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人推木塊,人是作用力F1的施力物體,木塊是F1的受力物體,同時,人也是木塊對人的反作用力F3的受力物體,木塊就成了施力物體。二力平衡現象要發生在三個物體之間,其中兩個施力物體,一個受力物體,這裡不研究受力物體的反作用。
  • 第五種基本作用力被發現?物理學大廈是否還有新的大門?
    最近,來自匈牙利的一組長期致力於尋找暗物質的科學團隊在研究過程中,意外發現他們可能找到了一種更令人震驚的成果——第五種基本作用力。我們知道,目前人類所認知的宇宙一共有四大基本作用力:引力、電磁力、強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這四大基本作用力幾乎可以解釋一切我們可觀測的宇宙現象,並且即使是未解的現象,也很少會有人向第五種基本作用力求助。
  • 科學家首次測量到反物質間作用力
    由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所研究員馬餘剛與美國布魯克海文實驗室研究員唐愛洪領銜的STAR合作組的中外科學家,在位於紐約長島布魯克海文國立實驗室的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RHIC)上,首次測量到反質子—反質子間的相互作用力。 今天凌晨,這項重要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自然》雜誌。開啟反物質研究新篇章
  • 太空是真空,沒有反作用力,飛船無法前進?這個問題讓人無語了
    有人問:在太空的真空環境裡,沒有反作用力,噴氣發動機如何推動飛船前進?這個問題有點讓人無語了。估計提問者是把飛船想像成人在水中遊泳了,必須用手把介質(水)推開,人才能藉助反作用力向前運動。但這個比喻實際是不恰當的,如果非要用人在水中運動來比喻的話,事實應該是人在水中向後噴射出某種不明氣體,由於氣體向後運動,人在氣體的反作用力下向前運動。牛頓第三運動定律說,當兩個物體相互作用時,彼此施加於對方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每個作用力都有一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在你的人生中,這條法則支配著你的思想和感情,因為它們也是能量,無論你在思考什麼,你的感受如何,你都會和內在的自我相吸引。牛頓的科學發現揭示出宇宙中運動的基本法則,其中一條這樣說道:每個作用力都有一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對於感恩這個概念,牛頓的運動定律同樣適用:每一個施與的感恩力,都會產生一個反作用力——獲得。這就意味著每一次感恩,都將換回一次收穫!感恩越強烈、越真摯(換句話說,你投入的感恩越多),你的收穫就會越大。
  • 炮彈發射者為何不擔心被反作用力傷害?能量守恆定律的微妙在這!
    我們平時看古裝戰爭電視劇的時候,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交戰的一方不斷把彈藥放在炮桶裡,然後發射出去,炮彈在敵方的陣營裡爆炸,但炮桶因反作用力向後移動的時候,並沒有傷害到發射者!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比如明代的袁崇煥和後金的努爾哈赤在戰爭上兵戎相見時,努爾哈赤最忌憚的就是袁崇煥的「火器」,這種火器裡的彈藥打到人的肉身上,就是不死,也容易造成肉體的潰爛。
  • 在真空環境下,噴氣發動機為什麼還能利用反作用力推動飛船?
    火箭發動機兩者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是不同的,不過兩者都是藉助反作用力,都向外噴氣。反作用力的實質和產生條件,反作用力的產生與是否真空無關。的確,反作用力必須產生於兩個以上的物體之間,一個物體是產生不了反作用力的(當然也不會產生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成對出現)。如果不藉助外物外力,一個物體內部的力再大,也不會使物體相對外部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