蛩,蝗蟲的別名,俗稱「蚱蜢"。古書中亦多指蟋蟀,蟋蟀,亦稱促織,俗名蛐蛐、夜鳴蟲、將軍蟲、秋蟲等。
蟋蟀的叫聲,是大自然的催眠曲,很多人都喜歡聽,伴著蟋蟀的叫聲很快就睡著了,但在古人寫的詩詞裡,蟋蟀的叫聲是非常令人傷感的,特別的悽美,比如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
正人間、天上愁濃。
雲階月地,關鎖千重。
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
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
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蟋蟀在草叢中幽悽地鳴叫著,梢頭的梧桐葉子似被這蛩鳴之聲所驚而飄搖落下,由眼前之景,聯想到人間天上的愁濃時節。
又如民族英雄嶽飛的《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裡夢,已三更。
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昨夜,寒秋蟋蟀不住哀鳴,夢回故鄉,千裡燃戰火,被驚醒,已三更。站起身,獨繞臺階踽踽行。四周靜悄悄,簾外,一輪淡月正朦朧。為國建功留青史,未老滿頭霜星星。
《清平樂·候蛩悽斷》
張炎
候蛩悽斷,人語西風岸。
月落沙平江似練,望盡蘆花無雁。
暗教愁損蘭成,可憐夜夜關情。
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
蟋蟀哀鳴欲斷魂,秋風蕭瑟秋江岸,人與秋蟲共鳴。冷月落沙洲,澄江如彩絹,千裡蘆花望斷,不見歸雁行蹤。默默愁煞庾信,可憐夜夜脈脈含離情。只有那一葉梧桐悠悠下,不知寄託了多少秋涼悲聲!寫秋寒,不言西風呼嘯,而言候蛩悽斷;寫秋感,不寫半個愁字,而言蘆花盼雁。既含蓄又有美感,表現作者深厚的功力。
《蝶戀花·桐葉晨飄蛩夜語》
陸遊
桐葉晨飄蛩夜語。
旅思秋光,黯黯長安路。
忽記橫戈盤馬處。散關清渭應如故。
江海輕舟今已具。
一卷兵書,嘆息無人付。
早信此生終不遇。當年悔草長楊賦。
深秋時節從前線奉調回京,一路上但見枯黃的桐葉在晨光中颯颯飄落,又聽到寒蛩不停地在夜裡悲鳴。面對如此蕭瑟的秋景,想到回京後再也難以受到重用的現實,心中十分沮喪灰暗。這不僅是寫實,也還有象徵的意味。因為這時他在主和派排擠下被罷了官,從此遠離朝廷,也就更難以實現他抗金報國的理想了。
《行香子·天與秋光》
李清照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
薄衣初試,綠蟻新嘗,
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
黃昏院落,悽悽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
黃昏時刻的院落,給人悲涼的感覺,酒醒過後往事浮現出來使愁腸更愁。怎麼能忍受這漫漫長夜,明月照在這空床之上。聽著遠處的搗衣聲,蟋蟀發出的長而尖的叫聲,還有漫長的漏聲,感覺時光過的太慢了。
《酹江月·和友驛中言別》
文天祥
乾坤能大,算蛟龍元不是池中物。
風雨牢愁無著處,那更寒蛩四壁。
橫槊題詩,登樓作賦,萬事空中雪。
江流如此,方來還有英傑。
堪笑一葉漂零,重來淮水,正涼風新發。
鏡裡朱顏都變盡,只有丹心難滅。
去去龍沙,江山回首,一線青如發。
故人應念,杜鵑枝上殘月。
祥興元年,文天祥率兵繼續與元軍作戰,兵敗,文天祥與鄧剡先後被俘,一起押往大都。在途經金陵時,鄧剡因病暫留天慶觀,文天祥繼續被解北上。此時鄧剡寫了一首《酹江月·驛中言別》贈行訣別,文天祥寫此詞酬答鄧剡。這首詞表現了作者激昂慷慨的氣概,忠義之氣,凜然紙上,熾熱的愛國情懷,令人肅然起敬。文天祥的詞是宋詞最後的光輝。
《卜算子·獨自上層樓》
程垓
獨自上層樓,樓外青山遠。
望以斜陽欲盡時,不見西飛雁。
獨自下層樓,樓下蛩聲怨。
待到黃昏月上時,依舊柔腸斷。
獨自上層高樓,極目遠望,青山在遠方若隱若現。望到夕陽要墜落的時候,還是看不見鴻雁飛來傳音信。獨自走下高樓樓下的蟋蟀發出悽怨之聲。待到明月高懸時,仍然愁思腸斷。 這首詞以情見長,寫出了主人公由盼望逐漸變為失望,再變為悽切哀怨,直到柔腸寸斷的一系列心理變化過程。
《虞美人·銀床淅瀝青梧老》
納蘭性德
銀床淅瀝青梧老,屧粉秋蛩掃。
採香行處蹙連錢,拾得翠翹何恨不能言。
迴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
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
「銀床淅瀝青梧老「遙應下闋尾句所點及的十年,而「屧粉秋蛩掃」一句,則深化了前一句的寫景,在井闌、庭樹、落葉之外,又添了蟲鳴,使一幅深秋庭院清寂之景,如現眼前。「屧粉秋蛩掃」一句飄然起思情,由實景入虛,秋蟲聲聲,芳草小徑幽幽,伊人的芳蹤已失,再也喚不回。
《尾犯·夜雨滴空階》
柳永
夜雨滴空階,孤館夢回,情緒蕭索。
一片閒愁,想丹青難貌。
秋漸老、蛩聲正苦,夜將闌、燈花旋落。
最無端處,總把良宵,只恁孤眠卻。
佳人應怪我,別後寡信輕諾。
記得當初,翦香云為約。
甚時向、幽閨深處,按新詞、流霞共酌。
再同歡笑,肯把金玉珠珍博。
秋天漸深,蟋蟀聲聽起來叫得很苦,夜晚將盡,燈花不久就落了。最無聊的時刻,總是讓良宵在孤眠的寂寞中過去。寫深秋時節蟋蟀悲鳴,又收回來,將視點落在室內很快落下的燈花上,自然引出下文,直抒抱影孤眠,辜負良宵的無聊。
《霜葉飛·重九》
吳文英
斷煙離緒。關心事,斜陽紅隱霜樹。
半壺秋水薦黃花,香噀西風雨。
縱玉勒、輕飛迅羽,悽涼誰吊荒臺古?
記醉踏南屏, 彩扇咽寒蟬,倦夢不知蠻素。
聊對舊節傳杯,塵箋蠹管,斷闋經歲慵賦。
小蟾斜影轉東籬,夜冷殘蛩語。
早白髮、緣愁萬縷。驚飆從卷烏紗去。
謾細將、茱萸看,但約明年,翠微高處。
泠泠清清的寒夜,蟋蟀仿佛也在唉聲嘆氣,悄聲低語。小蟾:未圓之月。殘蛩語:指蟋蟀發出的悲啼。
《木蘭花令·梧桐葉上三更雨》
蘇軾
梧桐葉上三更雨。驚破夢魂無覓處。
夜涼枕簟已知秋,更聽寒蛩促機杼。
夢中歷歷來時路。猶在江亭醉歌舞。
尊前必有問君人,為道別來心與緒。
睡在竹蓆上,感受到夜的微涼知道秋天已經來到,更是聽到寒蛩不停地叫著,似乎在催促婦人快紡布。
《秋霽·江水蒼蒼》
史達祖
江水蒼蒼,望倦柳愁荷,共感秋色。
廢閣先涼,古簾空暮,雁程最嫌風力。
故園信息,愛渠入眼南山碧。
念上國,誰是、膾鱸江漢未歸客。
還又歲晚,瘦骨臨風,夜聞秋聲,吹動岑寂。
露蛩悲,青燈冷屋,翻書愁上鬢毛白。
年少俊遊渾斷得,但可憐處,
無奈苒苒魂驚,採香南浦,剪梅煙驛。
臨風而立,聽著夜晚蕭瑟的秋風,吹動起我心中的冷寂。夜露中蟋蟀叫得悲戚,一盞青燈照著冷屋,翻著書禁不住愁腸滿腹,將兩鬢染成了白色。年少時豪爽俊逸的遊伴已完全斷絕了消息。
《大德歌·秋》
關漢卿
風飄飄,雨瀟瀟,便做陳摶睡不著。
懊惱傷懷抱,撲簌簌淚點拋。
秋蟬兒噪罷寒蛩兒叫,淅零零細雨打芭蕉。
秋蟬煩噪罷了蟋蟀又叫,漸漸瀝瀝的細雨輕打著芭蕉。
《早秋山中作》
王維
無才不敢累明時,思向東溪守故籬。
豈厭尚平婚嫁早,卻嫌陶令去官遲。
草間蛩響臨秋急,山裡蟬聲薄暮悲。
寂寞柴門人不到,空林獨與白雲期。
逢臨秋季草堂邊蟋蟀叫得更急,時近黃昏深山裡蟬鳴徒增悲意。是景語,也是情語,映襯出作者的遲暮感。
《夜遊宮·人去西樓雁杳》
吳文英
人去西樓雁杳。
敘別夢、揚州一覺。
雲澹星疏楚山曉。
聽啼烏,立河橋,話未了。
雨外蛩聲早。
細織就、霜絲多少。
說與蕭娘未知道。
向長安,對秋燈,幾人老。
秋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夾雜著蟋蟀的哀鳴,仿佛織布機梭在來往穿行,織出了我那如同繁星般的滿頭白髮。這種悽清艱苦的境況,即使我告訴伊人,恐怕也難以體會到我現在的心情。我遙望京師,獨自一人對著一盞熒熒秋燈,怎能不百愁俱生,那絲絲白髮,怎能不再添幾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