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雲在距離我們:超過80億光年的遙遠星系中都相同嗎?

2020-08-28 科學之美

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博科園

星團是由分子雲凝聚而成,分子雲是在每個星系中都發現的大量寒冷緻密氣體。這些雲在銀河系和附近星系中的物理性質早已為人所知。但是它們在距離我們超過80億光年的遙遠星系中都相同嗎?由日內瓦大學(UNIGE)領導的一個國際團隊首次能夠探測到銀河系祖先中的分子雲,這要歸功於在如此遙遠的星系中實現了前所未有的空間解析度。這些發表在《自然天文學》上的觀測結果表明,遠距離的雲比附近星系中的質量更大、密度和內部湍流,而且它們產生的恆星要多得多。

天文學家將這些差異歸因於遙遠星系的周圍星際條件,這些條件太極端,以至於鄰近星系中典型的分子雲無法生存。分子雲由緻密的冷分子氫氣組成,這些氣體以超音速旋轉,產生密度波動,凝聚並形成恆星。在附近的星系,如銀河系,分子雲產生了10+3到10+6顆恆星。然而,在距離我們超過80億光年的遙遠星系中,天文學家已經觀察到了包含100倍以上恆星的巨大星團,為何會有這樣的分別呢?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天文學家能夠利用自然望遠鏡(引力透鏡現象)與ALMA(阿塔卡馬大毫米/亞毫米陣列)相結合。ALMA是一種由50個毫米無線電天線組成的幹涉儀,可以立即重建星系的整個圖像。UNIGE科學系天文學系研究員、該研究的第一作者米羅斯拉瓦·德索格斯(Mirolava Dessauges)解釋道:

引力透鏡是一種自然望遠鏡,當一個巨大的物體在觀察者和遠處物體之間對準時,它會產生放大鏡效應,有了這種效果,遙遠星系的一些部分在天空中伸展開來,以無與倫比的解析度進行研究!同時,ALMA可以用來測量一氧化碳的水平,一氧化碳是構成冷雲的分子氫氣示蹤劑。這一解析度使我們有可能在80億光年外一個綽號為「宇宙蛇」的遙遠星系中,分別描述分子雲的特徵。UNIGE天文學系教授丹尼爾·舍勒(Daniel Schaerer)說:

這是我們第一次能夠確定分子雲彼此之間的位置。因此,天文學家能夠比較近星系和遠星系中分子雲的質量、大小、密度和內部湍流,人們一直認為,所有星系中的雲都具有相同屬性,但觀察證明了相反的情況!這些新觀測結果表明,遙遠星系中的分子雲質量、密度和湍流度是近處星系的10到100倍。這些數值只在附近相互作用星系的雲層中測量過,這些星系具有類似於遙遠星系的星際介質條件。將雲的物理性質差異與星系環境聯繫起來,而星系環境在遙遠的星系中比在較近的星系中更為極端和惡劣。

通常在鄰近星系中發現的分子雲會在遙遠星系的星際介質中瞬間坍塌並被摧毀,因此它的密度和湍流增強保證了生存和平衡。宇宙蛇星雲中分子雲的特徵質量似乎與對湍流星系盤破碎的預測完全一致。因此,這一設想可以作為在遙遠星系中形成大量分子雲的機制提出。研究小組還發現,在宇宙蛇星系中,恆星形成的效率特別高,很可能是由雲層中超音速的內部湍流引發。在鄰近星系中,分子雲質量約佔恆星質量的5%。而遙遠的星系,這個數字攀升到30%。天文學家們現在將研究其他遙遠的星系,以確認對宇宙蛇的觀測結果。

博科園|研究/來自:日內瓦大學

參考期刊《自然天文學》

DOI: 10.1038/s41550-019-0874-0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交流、探討、學習、科學圈

請下載我們手機軟體:博科園

相關焦點

  • 分子雲在距離我們:超過80億光年的遙遠星系中都相同嗎?
    星團是由分子雲凝聚而成,分子雲是在每個星系中都發現的大量寒冷緻密氣體。這些雲在銀河系和附近星系中的物理性質早已為人所知。但是它們在距離我們超過80億光年的遙遠星系中都相同嗎?由日內瓦大學(UNIGE)領導的一個國際團隊首次能夠探測到銀河系祖先中的分子雲,這要歸功於在如此遙遠的星系中實現了前所未有的空間解析度。
  • 分子雲在距離我們超過80億光年的遙遠星系中都相同嗎?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星團是由分子雲凝聚而成,分子雲是在每個星系中都發現的大量寒冷緻密氣體。這些雲在銀河系和附近星系中的物理性質早已為人所知。但是它們在距離我們超過80億光年的遙遠星系中都相同嗎?
  • 星系誕生時的光傳播132億年被我們看到,這個星系的年齡和距離呢
    目前人類已知最遠最古老的星系是UDFJ-39546284,誕生於宇宙只有大約5億年的時間,那麼它是怎麼被發現的?以及現在離我們多遠?我們在網上得到的信息是它距離我們132億光年?真實的距離是這樣的嗎?我們就分析下這個問題!又是哈勃的偉大貢獻怎樣能看得更遠?
  • 迄今發現第二遙遠的短伽馬射線暴,距離我們100億光年
    伽馬射線暴是宇宙中最猛烈的爆發,它們在50秒內發布的能量相當於銀河系200年總輻射能量。最近天文學家在宇宙遙遠一端發現了新的短伽馬射線暴餘輝,距離我們遠達100億光年,也就是說發生在大爆炸後僅38億年。
  • 宇宙中的遙遠距離是如何測算的?
    1光年是光在一年走過的距離,也就是9460730472580800米。而宇宙中的尺度都是成千上萬光年的,比如最近的一些新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進行更精準距離測算的球狀星系NGC 6397距離地球是7800光年,而NASA近日觀測的最遠恆星距離地球則是90億光年。
  • 北京大學團隊證實GN-z11星系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遙遠天體 距離134億光年
    北京大學團隊證實GN-z11星系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遙遠天體 距離134億光年(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快科技:近日,由北京大學領銜的團隊證實,GN-z11星系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距離最遙遠天體,達到了恐怖的134億光年。
  • 我們是怎麼知道宇宙間各個遙遠星系距離我們多遠的呢?
    我們在看到有關的科學知識介紹時,常常聽到這個星系距離我們幾十萬幾百萬光年,那個星系距離我們幾千萬光年,感覺,呀,這是怎麼算出來的,難道是瞎猜的嗎。科學家是絕對不會去瞎猜的,那麼該如何去測量兩個星系之間的距離呢,請看下面的簡要分說。
  • 最遙遠天體距地315億光年,我們是否活在虛擬中
    這就意味著我們所能觀測到的最遠的天體事實上遠比它們實際來的近。隨著時間流逝,由於宇宙的整體膨脹,所有的星系將離我們越來越遠,直到最終留給我們一個一片空寂的空間。  奇異的是,這樣的結果是我們的觀測能力事實上被「強化」了,事實上我們所能觀察到最遙遠的星系距離我們的距離達到了460億光年。我們並非居於宇宙的中心,但是我們確實居於可觀測宇宙的中心,這是一個直徑約為930億光年的球體。
  • M87星系黑洞距離我們5500萬光年遠,怎麼知道的?
    事實上,M87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與星系本身距離我們的距離是相同的,約5500萬光年。那麼我們怎麼知道M87星系距離我們有多遠呢?對於遙遠的星系,我們可以通過測量它們的紅移來確定它們的距離。所有的星系都會發光,而大部分的光來自星系內部的恆星。當你把星光通過稜鏡時,它會分散成光譜。在光譜中,你可以看到被稱為吸收線的暗線。這些線條是由構成恆星的元素構成的。每一種元素在恆星的光線上都有自己獨特的吸收線。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知道所有的恆星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元素組成的。
  • 距離地球最遙遠的星系,光速去到那裡也需要134億年
    光年則是光在真空中傳播了一年的距離,一光年等於94605億千米,達到光年級別的星體,它所發出的光需要漫長的時間才能到達地球,這也為什麼宇宙中的星體數量如此龐大,但科學家卻很難觀察到它們的原因。而迄今為止科學家發現的最遙遠的星系是距離地球約134億光年外的GN-z11星系,該星系目前還處於嬰兒時期
  • 宇宙中最遙遠的星系有多遠?
    當我們眺望夜空時,幾乎所有肉眼可見的東西都是我們星系的一部分,比如恆星、星團、星雲等。但也存在一些例外的情況,如上圖的三角星系,我們可以通過銀河系恆星看到它閃爍的光。這些「宇宙島嶼」在我們的宇宙中隨處可見,即使是在最黑暗、最空虛的空間中,只要我們願意去找,就可以找到。
  • 在我們宇宙中,存在視界半徑超過一光年的黑洞嗎?
    天文學觀測表明,幾乎在所有的星系中心,都至少存在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比如我們銀河系中心的黑洞,質量就高達400萬倍太陽質量,周邊還存在幾個數萬倍太陽質量的中型黑洞;物質無法穿透的黑洞邊界稱之為黑洞視界,對於史瓦西黑洞來說,視界半徑與黑洞質量成正比。
  • 科學家觀測到50億光年外遙遠星系的磁場
    最明亮的兩個物體(右上和左下)是來自同一個遙遠類星體的透鏡圖像;兩個透鏡圖像之間較暗的物體則是探測到磁場的星系。北京時間10月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對一個遙遠星系的磁場進行了觀測,並指出在整個宇宙歷史中,適合生命存活的行星可能相對普遍地出現過。這個星系距離地球約50億光年,比銀河系還年輕50億年。
  • 首次發現120億光年外的星系被光環包裹:像極了我們的銀河系幼年
    距地球120億光年的SPT0418-47星系被發現,外觀看上去就像是一個火環。科學家為了深入研究SPT0418-47星系,動用了ALMA阿塔卡馬望遠鏡對其進行觀測,從時間上看,我們看到的其實是SPT0418-47星系120億年前的模樣。
  • 宇宙中最孤獨的星系,至少要跨越一億光年的距離,才能觸到另一個
    通過觀察遙遠的螺旋形星系(後來稱為橢圓形)不僅能夠推斷出宇宙正在膨脹,而且能夠首次測量其膨脹率。距離地球越遠的星系,離開的速度似乎越快。 在隨後的幾十年,隨著望遠鏡,攝影和相機技術的發展,我們可以測量到更遙遠更暗淡的星系,並且對擴展宇宙的理解也在不斷加強。
  • 距離地球最遙遠的星系是什麼?它可是宇宙級「元老」
    引言:地球只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一顆,太陽系只是銀河系無數恆星系中的一個,銀河系又是本星系團中無數星系中的一個,那麼距離地球最遙遠的星系是什麼?有多遠呢?它可是宇宙級「元老」。經過了將近七十年的探索,人類在宇宙中的可探測範圍在不斷擴大,目前宇宙的可探測直徑在430億光年左右。但實際上人類無法觀測到430億光年處的現象,主要原因是觀測技術有限。那麼人類能夠觀測到最遠的星系是什麼呢?它距離地球又有多遠呢?近幾年科學家們通過天文望遠鏡發現了一個距離地球大約有130億光年的星系,並且最終確認它是史上距離最遠的星系。
  • 在一個138億年前的宇宙中,科學家怎麼能看到461億光年遠的地方?
    圖註:我們經常將空間視為一個三維網格,即使在考慮時空概念時,這是一個幀相關的過度簡化。實際上,時空是由物質和能量的存在而彎曲的,距離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隨著宇宙的膨脹或收縮而演化。如果宇宙的年齡是138億年,我們怎麼能探測到任何距離我們超過138億光年的信號呢?
  • 天文學家檢測到迄今為止最遙遠的類星體,已超過130億光年
    迄今為止,距離我們數十億光年的銀河系是迄今為止最遙遠的,它對我們的黑洞和星系形成模型提出了又一個挑戰,並提供了對早期宇宙的難得一見。「通過對距離較遠的星系的觀察,我們知道這是必須發生的,但我們從未見過如此早在宇宙中發生。」 類星體是「準星體無線電源」的縮寫,是活躍的銀河核的令人難以置信的明亮結果,超大質量的黑洞會吸收物質,其速率使產生的熱量在整個宇宙中燃燒。
  • 120億光年外的「火環」星系-愛因斯坦環
    來自阿塔卡瑪大型射電望遠鏡的數據,科學家觀測到一個神秘的宇宙火環,其距離我們大約為120億光年。    如圖所示,巨大的火環其實是引力透鏡的觀測結果,原理來自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前景星系強大的引力場扭曲時空,形成了超級放大鏡,這樣科學家就能夠看到更遙遠宇宙的天體,該火環的形成也很好詮釋了廣義相對論。
  • 銀河系的鄰居,天空中四個肉眼可見的河外星系,你都認識嗎
    我們看到的星空並非都是星星,也有幾個像雲一樣的天體,人們把它們叫做星雲。其實它們不是雲,而是距離我們十分遙遠的星系。它們和我們所在的銀河系一樣是有很多恆星組成的星系。在夜空中,人們肉眼可見的河外星系一共有四個:仙女座星系、三角座星系和大麥哲倫星系、小麥哲倫星系。一起來了解下。仙女座星系我們在天空中看到的仙女座星雲雖然是一個只有4.36等的黯淡紡錘狀光斑,但實際上它是比銀河系還要龐大的星系。仙女座星系距離地球254萬光年,是我們人類肉眼可見的最遠的天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