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天文的小夥伴看過來!
中科院上海天文臺說,2021年,不僅能觀測到月全食、金星合水星,還有象限儀座、英仙座和雙子座等多場流星雨哦。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做好準備,如果天公作美,不妨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神奇與美妙。
日食和月食
2021年,地球上會發生兩次日食。
6月10日,日環食。環食帶穿越加拿大南部,經加拿大北部、格林蘭島西部、北冰洋,在俄羅斯東北部結束。我國中西部及東北的部分地區可以在日落前看到日偏食。
12月4日,日全食。這次日食的全食帶覆蓋於南極洲區域。偏食區域只覆蓋非洲南端、澳大利亞南端、南美洲南端、印度洋南端等地。
本年度會發生一次月全食和一次月偏食。
5月26日的月全食,日落時分便可以進行觀察。此次月全食的食分僅僅1.015。也就是說,月球恰恰被地球本影全部覆蓋。月食初虧發生在17點44分,食既為19點09分,食甚19點09分,生光為19點28分,20點53分復圓。整個月全食的時間不足20分鐘。假如天氣情況良好,我國東部地區可以觀察到此次月食的全過程。
將發生在11月19日的月偏食,0.978的食分,與月全食相差無幾。本次月食的初虧發生在15點18分,食甚為17點03分,復圓為18點47分。在我國東部地區可以觀察到月球帶食而出。
行星動態
2021年水星會發生東大距三次,時間分別為1月24日、5月17日以及9月14日。發生西大距三次,時間分別為3月6日、7月5日以及10月25日。東西大距前後是觀察水星的好機會。有望遠鏡的朋友可以嘗試使用天文望遠鏡觀察那小小的水星月牙。
2021年的金星在1月至3月下旬為晨星。3月26日合日後變為昏星直至年底。大半年的時間,我們都可以在晴天的日落後在西方天空中看到這顆明亮的行星。10月30日金星東大距。本年度會發生4次金星合水星的天象。其中5月29日的那次,兩顆內行星湊在一起相聚不足25角分。而日落時兩顆行星處於西偏北位置地平高度還有十幾度,相對比較方便尋找。
火星年初位於白羊座,日落後便處於天頂附近。之後與太陽的角距離越來越近,8、9月份便非常難以觀察到。10月8日合日後於日出前出現在清晨的天空。
2020年12月剛剛發生的木土合的天象相信是給不少朋友深深的印象。之後一段時間,這兩顆行星依然會距離較近,且與太陽之間的角距也會越來越近。1月29日,木星合日出現在日出前的清晨。8月20日,木星在摩羯座衝日,在此前後木星整夜可見。土星情況類似。8月2日同在摩羯座衝日。2021年的夏秋季節將是觀察這兩顆行星非常不錯的機會。加上每天日落後在西方天空閃爍的金星,簡直又是一個行星大聚會的時間段。對了,本年度土星光環的盤面依然側向地球,通過天文望遠鏡觀測與拍攝的條件都不錯。
天王星衝日的時間在11月5日位於白羊座。而海王星衝日的時間略早,在9月14日位於寶瓶座。
著名流星群
在新年伊始便報導的象限儀座流星雨極大期為1月3日夜間。其ZHR(每小時天頂流星數)達到110。但由於月相關係,後半夜月光明亮,可能會影響到觀測效果。(註:這些天還能看到一些哦~)
傳統強勢的8月英仙座流星雨今年的極大期將發生在13日的凌晨,ZHR預報也達到110。當天臨近上弦月,下半夜沒有月相影響,應該會帶來不錯的觀測條件。
年終大戲的雙子座流星雨極大期為12月14日。ZHR預測達到了150。2020年的雙子座流星雨大爆發讓不少觀測者驚呼過癮。但2021年的極大期恰逢凸月,月光幹擾恐怕是不會少了。
滿月
本年度最大滿月將發生在5月26日,當天月球距離地球35.7萬千米,視直徑達到約33角分。當天傍晚還會發生月全食。其實,在此之前的4月27日也是超級月亮,月地距離也是35.7萬千米,與5月份的超級月亮相比只有微小差異。6月25日的滿月也不算小,只不過滿月點與月球近地點稍微有點遠而已。大小都是相對而言的。相比之下,2021年12月19日當晚的滿月應該是年度最小的滿月了。其視直徑約為30角分。而11月19日當晚的滿月僅次於12月19日的。
資料:中科院上海天文臺
編輯:阮天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