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海軍學院新聞網(USNI NEWS)11月18日報導, 美國海軍戰略系統項目負責人近日表示,美國海軍計劃在2025年實現在核潛艇上部署高超聲速飛彈的目標。
美國海軍中將約翰尼·沃爾夫當天在「海軍潛艇聯盟」年度研討會上表示,到2025年,美國海軍巡航飛彈核潛艇將具備高超聲速飛彈的「有限操作能力」,到2028年,將在維吉尼亞級上達到「初始操作能力」。沃爾夫還表示,美國海軍正在「非常優先」考慮用高超聲速飛彈作為核潛艇的常規快速打擊(CPS)選項。
據此前報導,美國海軍曾表示,希望高超聲速飛彈能在21世紀20年代中期就搭載在俄亥俄級巡航飛彈核潛艇上,並在隨後的十年內,將其搭載在具有「維吉尼亞載荷模塊」的「維吉尼亞」級核潛艇上。其計劃僅此而已,沒有給出更確切的時間表。
資料顯示,美國有四艘俄亥俄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已經改造成巡航飛彈核潛艇,建造中的維吉尼亞級也能通過維吉尼亞載荷模塊成為飛彈發射平臺。這種模塊可以插入維吉尼亞級潛艇的中部。每個模塊攜帶28枚飛彈,加上從魚雷發射管發射的飛彈,全艇可以攜帶40枚飛彈。
2018年秋,美國海軍負責人曾表示,正在研發一種通用高超聲速滑翔飛彈,可以適用於海軍的所有平臺,包括潛艇和水面艦艇。但根據2020年10月末俄羅斯媒體的消息顯示,美國海軍首批通用高超音速飛彈的設計存在一些問題,其尺寸太大,無法安裝在目前所有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上。
眾所周知,美國並不是最先公開高超聲速飛彈的國家,但美軍在高超音速飛彈上的實力和發展速度不容小覷。據此前美國陸軍部長瑞恩·麥卡錫披露,代號「飛行試驗-2」的發射試驗於2020年3月19日在夏威夷考艾島太平洋飛彈靶場進行。當時,飛彈以將近6英寸(約15.24釐米)的精度命中了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