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區域科學協會理事長、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土地經濟研究所...

2020-12-05 欽點之星

肖金成,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二級研究員、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原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中國區域科學協會理事長。1955年9月出生,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博士學位,後在南開大學做博士後研究。被中國國土經濟學會評為「2011中國十大國土經濟人物」,被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評為「2012年中國城市化貢獻力人物」,2012年,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評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019年08月27日,被聘為麗江市委市政府顧問。

除非註明,否則均為欽點財富網原創文章,轉載必須以連結形式標明本文連結

相關焦點

  • 區域經濟一體化何以破題?聽聽三位大咖怎麼說
    來源:新浪財經新冠肺炎疫情引發全球經濟停擺,經濟全球化陷入危機。隨著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生產生活秩序迅速恢復,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打造經濟發展的「升級版」也迎來了新的機遇。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快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為區域經濟注入新的活力成為社會各界熱議的話題。
  • ...研討未來發展規劃 ——2020年中國工具機工具工業協會理事長工作...
    2020年8月30日,2020年中國工具機工具工業協會理事長工作會議在廣州成功召開,出席會議的有協會老領導吳柏林,輪值理事長、副理事長及所在單位負責人和代表,監事長、秘書長及協會常設機構各部室負責人,以及特邀嘉賓和代表共60餘人。
  • 全國「十四五」|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的思路與建議
    目前,不同類型空間的主體功能已開始顯現,對優化人口、經濟和資源配置,推動形成要素有序自由流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發揮了積極的引導作用。(二)多中心、網絡化、開放式的區域開發格局逐漸明晰 十八大以來,隨著外向型經濟和非公有經濟的不斷拉動,中國人口、產業向東部沿海和大城市集聚的態勢不斷增強。
  • 2019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申報項目公示
    超大城市國土空間規劃實施體系研究與應用土地規劃與利用上海市地質調查研究院熊健、範宇、邵一希、許偉、朱蕾、汪燕衍、金嵐、呂姍、饒良偉、朱冬奇、曹操、郭淑紅、謝萌秋、王莉莉、閆文曉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2019009海岸帶灘涂生態化開發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土地調查與評價江蘇省土地勘測規劃院、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江蘇省國土資源研究中心(江蘇省土地開發徵用事務所
  • 2020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舉行 助推海洋強國建設
    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首先體現在海洋資源的科學利用,包括海洋空間資源、海洋物質資源和海洋可再生能源的科學利用;其次是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全、健康,體現在生態系統空間的載體完整性、海洋生態服務功能的齊全和高效;此外還有海洋環境的有效保護、海洋經濟的綠色發展,以及做好海洋綜合統籌管理。
  • 2020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申報項目公示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中石化重慶涪陵頁巖氣勘探開發有限公司、西南石油大學、應急管理部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程禮軍、陸朝暉、王兵、王成虎、楊智、魏源、朱黨輝、楊德敏、倪雲燕、高桂雲、孫莎莎、江建飛、任宏洋、歐陽黎明、郭曉中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31複雜地質條件下基巖地下水資源識別保護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地質環境保護修復與地質災害防治中國地質科學院、山東大學、山東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八
  • 公示| 2020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申報項目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中石化重慶涪陵頁巖氣勘探開發有限公司、西南石油大學、應急管理部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程禮軍、陸朝暉、王兵、王成虎、楊智、魏源、朱黨輝、楊德敏、倪雲燕、高桂雲、孫莎莎、江建飛、任宏洋、歐陽黎明、郭曉中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31複雜地質條件下基巖地下水資源識別保護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地質環境保護修復與地質災害防治中國地質科學院、山東大學、山東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八
  • 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
    作者: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 金鳳君  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健全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布局和支撐體系。」
  • 國土資源「十一五」規劃綱要
    海洋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新進展。測繪統一監管顯著加強,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基本建成,信息化測繪體系基本形成,測繪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全面提升。國土資源產權制度進一步改革和完善。資源開發利用結構和布局進一步優化。國土綜合整治取得實質進展。重點地質災害防治區基本建成防災減災體系。建立國土資源科技創新體系,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天上看,地上查,網上管」國土資源管理運行體系初步形成。
  • 國家發改委:把開發活動約束在資源環境承載力內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長效機制,對國土空間開發利用狀況開展綜合評價,可以更加清晰地認識不同區域國土空間的特點屬性、開發現狀、潛力和超載狀況,明確區域資源環境超載問題的根源與癥結,從而實施差異化的管控與管理措施。
  • 發改委拿出了解決辦法
    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21日電 發改委網站21日發表《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就<關於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長效機制的若干意見>答記者問》。文中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外界關心的相關問題做了回應。
  • 發改委:推動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預警規範化制度化
    《意見》提出,推動實現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規範化、常態化、制度化,引導和約束各地嚴格按照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謀劃經濟社會發展。那麼,為什麼要建立這種長效機制?長效機制有哪些特點?如何保障長效機制能夠高效實施?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記者:為什麼要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長效機制?
  • 中國科考船赴太平洋中西部開展海底礦產勘查
    中國大洋協會理事長、國家海洋局副局長王飛說,根據我國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籤訂的有關協議,我國於1999年在位於東太平洋的國際海底獲得7.5萬平方公裡的多金屬結核資源合同區,擁有對這一區域的專屬勘探權和優先開發權。「至目前,我國已在這一國際海域相繼開展了富鈷結殼、深海多金屬硫化物等前期戰略性探查工作,有效履行了國際公約的相關職責。」王飛說。
  • 中國塑協降解塑料專委會2019年年會在京召開
    2019年12月19日,由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主辦的中國塑協降解塑料專委會2019年年會暨生物基材料與降解塑料技術和應用研討會在京召開,中國塑協理事長朱文瑋,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學教授王玉忠,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陳學思,中國科學院院士、東華大學教授朱美芳,國家發改委環資司主任科員樓鵬康,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資源環境處副調研員李景平
  • 高新民副理事長對協會未來三年工作的設想
    >問:首先,祝賀您在剛結束的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常務副理事長,現在請您介紹一下在今後三年裡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將如何開展工作,更好地推動中國網際網路事業健康有序的發展。答:眾所周知,網際網路是一個以網絡技術為支撐的新興產業、媒體和平臺,同時也是信息社會裡的一種基礎設施,它的發展對社會經濟等各方面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中國會聯網協會成立三年來為促進網際網路事業的健康發展作了不少工作,在倡導網際網路各種經營模式、支持ISP和ICP的發展、促進和加強行業國際間的交流等方面都做出了許多努力。
  • 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排名 中國僅位列第三
    國土面積的大小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可以顯示國力的強弱,而且國土面積越大就可以在自然資源上有開發餘地。下面讓我們看看都有哪些面積大的國家。10、阿爾及利亞這是非洲北邊的一個國家,在非洲也是面積最大的國家,北面臨海,剩下都與非洲的一些小國家接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