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區環境承載力接近上限?發改委拿出了解決辦法

2021-01-18 中證網

  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21日電 發改委網站21日發表《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就<關於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長效機制的若干意見>答記者問》。文中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外界關心的相關問題做了回應。

  據悉,該《意見》出臺的背景是由於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造成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汙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形勢日趨嚴峻,一些地區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已達到或接近上限。

  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認為,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長效機制,對國土空間開發利用狀況開展綜合評價,可以更加清晰地認識不同區域國土空間的特點和屬性,開發現狀、潛力和超載狀況,明確區域資源環境超載問題的根源與癥結,從而實施差異化的管控與管理措施。

  該負責人接著表示,《意見》主要包括總體要求、管控機制、管理機制與保障措施等內容。第一是總體要求。《意見》提出,要堅定不移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和制度,建立資料庫和信息技術平臺,開展對資源環境狀況的監測評價和預警。第二是管控機制。《意見》重點設計了綜合配套措施與單項管控措施。第三是管理機制。《意見》重點從四個方面設計了管理機制,一是建設監測預警資料庫和信息技術平臺,二是建立一體化監測預警評價機制,三是建立監測預警評價結論統籌應用機制,四是建立政府與社會協同監督機制。第四是保障措施。主要明確了加強組織領導、細化配套政策、提升保障能力等工作要求。

  該負責人指出,《意見》中的長效機制有四方面特點。一是堅持因地制宜,既對全域國土空間進行定期監測預警,也對超載地區開展加密實時監測預警。二是注重軟硬結合,既要建設好資料庫和信息技術平臺等「硬體」基礎,也要健全管理機制、管控措施等「軟體」配套。三是強化激勵約束,既要讓資源環境超載地區受到懲處,也要讓資源環境改善地區得到鼓勵。四是注重形成合力,既要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又要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的積極性主動性,共同開展監測預警。

  該負責人繼續說道,《意見》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分為超載、臨界超載和不超載三個類型,以及紅色、橙色、黃色、藍色和綠色五個預警等級,並設計了綜合配套措施與單項管控措施相結合的管控機制。一是綜合配套措施。綜合配套措施重點對紅色預警區、綠色無警區以及預警等級相互轉變實施綜合管理。二是單項管控措施。單項管控措施主要針對土地資源、水資源、環境、生態以及海域等要素,目的在於提高資源環境管控的針對性,超載地區和臨界超載地區是管控重點。

  負責人最後指出,長效機制的建立,將切實發揮資源環境監測預警的引導約束作用,有效規範空間開發秩序,合理控制開發強度,切實將各類開發活動限制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之內,促進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的空間均衡,對于堅定不移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和制度、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焦點

  • 世界人口接近76億,它的承載力有上限嗎?最多能容納多少人?
    奮鬥在大城市的人,最能親身感受到人多所帶來的問題,包括從環境到經濟等各個方面,難以一言而盡。人多是個問題,人少同樣也是個問題,在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正是由於人口太少、增長緩慢,甚至是處於負增長之中,所以導致發展乏力。人多了不行,人少了也不行,看來還得要在其中找到一個平衡點。
  • 發改委:推動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預警規範化制度化
    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記者:為什麼要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長效機制?答: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汙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形勢日趨嚴峻,一些地區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已達到或接近上限。
  • 環保部:正開展全國範圍內環境承載力研究
    國務院審定同意的《關於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的總體構想和工作方案》也要求,科學衡量資源環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承載能力,有效解決日趨嚴重的資源環境問題。此外,《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也明確要求建立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預警機制。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我國過去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空間相對較大,現在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
  • 環境承載力逼近上限 綠色低碳循環成發展新方式
    會議指出,過去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空間相對較大,現在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必須順應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期待,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方式。據悉,把經濟發展和環境承載能力相結合,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歷史上尚屬首次。  「我們對整個環境形勢有一個基本判斷,過去沒有把環境放在這樣重要的位置,這次把它作為新常態的一個表現方面,說明這個問題很嚴峻。」
  • 安徽省啟動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預警
    據安徽日報報導,記者日前從省發改委獲悉,按照國家發改委等下發通知要求,我省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預警工作全面啟動。安徽省經濟研究院承擔相關研究和技術支撐,有望於今年6月底形成我省首份以縣(市、區)為基本單元的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預警報告。
  • 提升水資源與生態環境承載力 助雄安新區建設目標實現
    為落實總書記的指示,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所在中科院發展規劃局的支持下,依託區域發展模擬、全國主體功能區劃和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等方面的研究基礎,基於衛星與無人機遙感、定位觀測及歷史文獻資料,從歷史、現實、未來多個維度,開展雄安新區(雄縣、容城、安新 3 縣)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和調控提升研究,形成了以下階段性成果。
  • 國家發改委:把開發活動約束在資源環境承載力內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汙染、生態系統退化等形勢日趨嚴峻,一些地區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已達到或接近上限。針對這一現狀,中辦、國辦日前印發了《關於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長效機制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標誌著我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工作走向規範化、常態化、制度化。
  • 談談環境承載力
    作者系復旦大學教授              環境承載力是環境科學的一個重要概念
  • 天津日報:發揮資源環境承載力基礎作用 把「綠色決定生死」貫穿...
    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儘管我們在環保戰線上,無論人力、財力和制度體系建設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投入,取得顯著成績,但我們的生態環境難以支撐如此大的經濟總量按照傳統的模式快速發展,資源供給面臨著嚴峻挑戰,部分地區環境質量長期不達標,區域生態功能弱化。在這個過程中,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面臨著愈發強烈的制約效應。
  • 趙暉:應該想辦法適當提高農村的人口承載力
    趙暉:應該想辦法適當提高農村的人口承載力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6-05 17:23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國農村居民住房、飲水和出行等基本條件明顯改善,人居環境基本實現乾淨、整潔、便捷,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美麗宜居村莊
  • 「寧波藍」與環境承載力
    比如,春節期間,大量工業企業停產,汙染物排放減少;比如,外出度假的人尚未回城,城市人口規模「縮水」;比如,城市中的建築工地大多要到正月十五後復工,建築揚塵減少;又比如,機動車數量減少,不僅道路變得通暢,尾氣排放造成的汙染也相應減少……  春節「長假效應」帶來的這些變化,蘊含著一個關鍵詞:環境承載力。
  • 黃河經濟圈尷尬:工業結構偏重 環境承載力有限
    日前,山東省發改委宣布,將在2017年之前再建3條外電入魯通道,分別涉及到內蒙古、山西、陝西等省區,這將有效促進當地經濟增長。以鄂爾多斯市為例,因為煤炭開發,該市過去多年GDP增長位居內蒙古第一位,現在卻跌至倒數第一位。內蒙古也曾高居全國經濟增長第一位,增速高達15%以上,但去年增速僅9.0%。
  • 趙章元:垃圾焚燒務必考慮環境承載力
    對於前者,需要根據我國財政實力,可在確有餘力地區有計劃地發展;對於後者,就需要十分科學嚴謹地策劃,杜絕盲目行動。 應當說,在有一定環境承載力的地區,若引入較為先進的焚燒設備,加以嚴格的管理制度,能保證焚燒設備的正常運行,是可以發揮出垃圾焚燒法的優點的。 但是,當前我國存在著許多認識上的分歧,正影響著我國垃圾處置工作的進展。
  • 我國資源和環境承載力已近極限
    據中新網16日電國家環保總局昨天在北京組織召開全國環境科技工作會議。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王玉慶指出,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但萬元GDP能耗水平超過發達國家3—11倍,資源和環境的承載力已近極限。  王玉慶說,中國的粗放式發展還導致汙染加劇。目前,COD排放總量達1400—1500萬噸,接近排放最大允許量的2倍。
  • 服務於國土規劃編制的國土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
    我國國土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研究理論與方法還存在很多不足,評價指標層面與國土資源及國土空間開發利用管理之間存在空檔。因此,有必要根據國家「十二五」戰略部署及國土規劃要求,對國土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的內涵、對象、內容等進行完善。  一、資源環境承載力的新內涵  國土資源環境承載力分為資源承載力和環境承載力兩個方面。
  • 四川省發改委同意四川地理空間大數據中心和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
    9月13日,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覆同意四川省測繪應急保障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中心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四川地理空間大數據應用中心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根據可研報告,四川省測繪應急保障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中心和大數據應用中心由四川測繪地理信息局承擔,建設期為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
  • 大氣汙染物排放超環境承載力 12地區聯防聯控
    一位環保政策專家對本報記者表示,「在傳統的煤煙型汙染尚未得到解決的情況下,以臭氧、細顆粒和酸雨為特徵的區域性複合型大氣汙染十分突出。」大氣汙染物排放遠超環境承載力環保部相關資料顯示,我國大氣汙染物排放負荷巨大,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為2267.8萬噸、2273.6萬噸,均居世界第一,工業粉塵排放量為1277.8萬噸,已遠超環境承載能力。
  • 北京市政府東遷 環境承載力對於城市來講有多重要?
    武王克商之後,來自西北偏遠地區的周民族為了控制河南、河北、山西、山東等廣大新徵服地區,不得不通過分封建制的辦法加強控制力,三弟姬鮮被封到管(鄭州),監視商族遺民;四弟姬旦被封到魯(曲阜),和姜子牙的齊(臨淄)一起對付強大的東夷;召公姬奭則被封到燕(北京),控制廣大的華北、東北和內蒙地區。
  • 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助推生態文明建設
    作者:林娜    「資源環境是生態文明的承載體。正確認識和評價一個地區的資源環境承載力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首要任務。」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張少農日前在「資源環境承載力與生態文明建設學術研討會」的書面稿中提出,要加強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研究,將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結果充分運用到國土空間開發和資源保護、國土規劃編制、國土綜合整治、地質環境保護等各個領域,提高國土資源管理決策的科學性,助推生態文明建設。
  • 【備考乾貨】環境承載力、人口容量、合理人口容量都是什麼重要概念?
    單從可以供養的人口數量看,環境承載力包含各種資源,例如土地資源承載力,水資源承載力,礦產資源承載力等,很顯然各種資源承載力所能供養的人口不盡相同,就像是木桶的許多木板,有長有短,但是決定環境承載力的是最短那塊木板,這就是環境人口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