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暉:應該想辦法適當提高農村的人口承載力

2021-01-18 中國政府網

趙暉:應該想辦法適當提高農村的人口承載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6-05 17:23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國農村居民住房、飲水和出行等基本條件明顯改善,人居環境基本實現乾淨、整潔、便捷,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美麗宜居村莊。我國農村人居環境總體水平如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要遵循什麼樣的原則,怎樣防止生搬硬套和「一刀切」……為回應網民關切,2014年6月5日15時,中國政府網邀請住房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司長趙暉作客在線訪談欄目,深入解讀《意見》。

    [主持人]第40位網友的留言:農村為什麼不能自蓋住房?是逼農民進城買樓嗎?農村空心村問題,閒置宅基地應該出臺具體處罰方案。

    [趙暉]不讓農民自己建房在一些地方確實是有發生的,也分了幾種情況,主要是在土地緊張的地方。但是從國家的政策來講,我們國家的法律和政策沒有變,就是一戶一宅,還要堅持這個政策。有些地方確實土地緊張,沒有宅基地可再分了,有些地方就在一些地區集中建了樓房,讓新分戶的農民買這個樓房,這在某種意義上還是可以理解的。還有一類就不一樣了,他是既不讓你建房,也不讓你現有的住在房子裡的這些老人修復、重建、翻新、改造都不讓,目的就是讓這個房屋漸漸地自然破損,破損了就把這個地要收回來,然後讓你到鎮上他們蓋的這個樓裡去,但這也不完全出於惡意,其動機主要是出於土地,要把這些宅基地減少,把指標用在城市建設用地上。這個做法我們是反對的,也是不符合國家政策精神的。

    出現這樣的問題是他們在指導思想上存在偏差,特別是在一些土地緊張的地方,到今天他的城市規劃仍然在進行擴張型的規劃,那麼就需要地。這些經濟發達的地方只剩下基本農田了,沒有地方可擴了,只剩下一條路就是農民的宅基地。所以編制規劃的時候就要大量地把村莊通過引導消除掉,引導手段包括不讓農民建房、修房,讓它自然損毀,有的規劃做得比較過,規劃70%-80%的村莊計劃未來要消除掉。這就跟我開始講的讓城市和農村協調發展的理念是截然相反的,他們的想法就是城市是高效的、現代的,農村是落後的、浪費的,所以就恨不得把農村都消滅讓人們都進到城市裡。理想的做法我們也跟這些地方建議過,應該想辦法適當提高農村的人口承載力,這個承載力就不僅僅是老人、小孩了,要讓有能力、有本事的人也住在農村,比如白領等等。許多村莊現在只剩下老人、小孩,使用率是很低的,為什麼不把農村建得更好一點,把現有的農村的人口承載力再提高一點呢?將來的形態肯定是農村很漂亮,有很多傳統村落,有田園風貌,農村與城市協調發展的局面更理想,而絕不是說80%的農村都消滅掉,只剩下大城市,那麼我們恐怕就要犯錯誤了。

責任編輯: 胡國香

相關焦點

  • 我們為何反覆提到提高農村地區的人口承載力?原來這麼重要
    和發展農村經濟相比較提高農村地區的人口承載力這個話題說的人比較少,很多人也不理解提高農村人口承載力有什麼重要的。今天我們就給大家說說關於提高農村人口承載力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大家看看是不是這麼回事?當世界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工業生產過剩問題就是必然會發生的。
  • 首都周邊應提高人口承載力 積分落戶政策不適宜
    首都周邊還是應提高人口承載力  - 社論  就河北省而言,充分藉助與首都的地緣優勢,順勢而為,在首都周邊加快培育一批中等城市,提高其承載能力、公共服務水準以及社會化程度,應該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地方若確定了與北京等特大城市同樣的「積分落戶」制度,則不僅會打亂本地民眾進城的節奏,也會對首都人口的分流與疏解產生消極影響。  此外,根據此前國務院公布的《居住證暫行條例》之規定,城區人口300萬至500萬的大城市,以及城區人口500萬以上的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才可以設定「積分落戶」的門檻,河北的這一實施辦法,似乎與國務院指導精神不符。
  • 城市人口承載力,多大才合適?
    從城市規劃角度看,每個特大城市人口承載力的約束條件應包含這樣一些主要內容,如建設用地規模和結構、人口密度、交通設施和公共運輸、城市安全和環境保護等。目前,我國一些特大城市的人口布局和規模合理性程度與國際發達城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比如,一些國際大城市的建設用地,一般佔城市總面積的20%—30%。而我國一些特大城市城鎮建設用地和農村建設用地要超過40%以上。
  • 提高海南土地的人口承載力,確保糧食安全的建議
    提高海南土地的人口承載力,確保糧食安全的建議 B   對政協海南省四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第0257號提案答覆意見      致公黨海南省委員會:   你們提出的「關於提高海南土地的人口承載力
  • 上海浦東新區人口承載力考察之三:與香港差距不是一點點
    澎湃資料 楊一 圖      (一)浦東新區人口承載力的國際比較       為了準確衡量浦東新區人口承載力的水平,增強浦東新區人口承載能力,可通過與國際發達城市進行比較來反映相關問題。因此,選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國際大都市香港為主要對比目標,同時參考其他國際先進城市的相關指標,與浦東新區「十二五」規劃的發展目標相比較,以反映浦東新區人口承載力的不足,促進浦東新區人口承載力協調發展。
  • 北京人口疏解承接區綜合承載力排名 順義位列第一
    報告對北京16區公共服務發展狀況進行了綜合評估,其社會保障篇重點分析了北京四區的人口疏解和承接現狀,結果顯示:北京人口疏解承接區綜合承載力水平排名依次為順義、大興、昌平和房山。總報告指出,近年來,不斷的改革創新推動了北京公共服務質量大幅提升,但平原地區新城的公共服務建設力度有進一步提升和改善的空間。
  • 【備考乾貨】環境承載力、人口容量、合理人口容量都是什麼重要概念?
    單從可以供養的人口數量看,環境承載力包含各種資源,例如土地資源承載力,水資源承載力,礦產資源承載力等,很顯然各種資源承載力所能供養的人口不盡相同,就像是木桶的許多木板,有長有短,但是決定環境承載力的是最短那塊木板,這就是環境人口容量。
  • 談談環境承載力
    但環境承載力真的像」地基承載力、橋梁承載力「一樣,有一個最大承載量麼?本文給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答案。     承載力客觀存在。最簡單明了的事實就是我們中國,超過94%的人口分布在黑河騰衝線的東南一側。廣大的西北半壁,佔全國土地面積57%土地只承載了約6%的人口。即便如此,還有所謂「孔雀東南飛」的人口流失問題。
  • 2050中國人口走勢預測:能拯救人口危機的只有農村和農民
    人口短時間大量減少,還會衝擊房地產、服務業、製造業等需要大量勞動力的產業。能將中國從世界工廠寶座上拉下來的,不是美國,更不是越南印度,而是我們自己。人口減少和老齡化也會讓消費市場受到衝擊,消費是經濟的中流砥柱,消費出問題,問題很大。  對人口減少,絕不能任其發展,要想辦法平緩人口下降曲線,將衝擊降至最低。
  • 上海人口膨脹 生態承載力面臨挑戰
    上海人口膨脹 生態承載力面臨挑戰 >   中新社上海1月13日電 (記者 陳婷婷)中國特大型城市上海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生態承載力面臨挑戰。
  • 世界人口接近76億,它的承載力有上限嗎?最多能容納多少人?
    世界人口一直在不斷增加,而不管是已有的人,還是新增的人,都是要生活在地球上的,這也就是說世界人口的增長是存在著一個上限的,因為地球的承載力是存在上限的,畢竟地球不是一個無限空間,那麼地球的承載力上限在哪裡呢?最多能夠容納多少人呢?
  • 2012.04:大城市承載力研究(羅鳳金等)
    把因勞動生產率和聚集效益的提高而擴大的經濟規模、因收入和福利水平增加而提高的居民生活水平視為城市收益,而因人口聚集產生的自然資源的耗損和使用費用、治理和保護環境付出的費用以及城市管理、生活成本付出等所需的總費用視為城市成本。
  • 中央定調區域發展新思路: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經濟、人口承載力
    在規模效應的客觀作用下,城市發展不平衡凸顯,出現了「大城市病」和中小城市人口流出並存的現象:經濟發達、就業機會多的大城市過度膨脹,城市病嚴重,而產業基礎較差的中小城市人口流失,急劇收縮。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近些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紛紛提出了「控制人口數量」的目標,而許多中小城市試圖通過建新城、工業園區來吸引企業和人才。
  • 服務於國土規劃編制的國土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
    我國國土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研究理論與方法還存在很多不足,評價指標層面與國土資源及國土空間開發利用管理之間存在空檔。因此,有必要根據國家「十二五」戰略部署及國土規劃要求,對國土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的內涵、對象、內容等進行完善。  一、資源環境承載力的新內涵  國土資源環境承載力分為資源承載力和環境承載力兩個方面。
  • 提升水資源與生態環境承載力 助雄安新區建設目標實現
    根據非首都功能集中承接地的功能定位,新區未來人口和產業主要集中在非農產業,人口機械增長全部來自區外的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區內原有農村人口將在新區建設的推動下逐步城鎮化。根據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新增城市人口的人均建設用地標準為 100 平方米。
  • ...不僅需要全面提高生產效率,還要適當地增加新生人口。這需要...
    為了減輕老齡化壓力,不僅需要全面提高生產效率,還要適當地增加新生人口。這需要政府為年輕一代提供合理成本的居住和教育服務,減輕他們的生活包袱,給他們一個公平與法治的生存與發展環境。當前,則應該積極應對受長租公寓資金鍊問題影響的租戶的相關需求。(21世紀經濟報導)* 指導僅供參考,不作為交易依據
  • 閻東彬:京津冀一體化進程中重點城市綜合承載力研究
    從資源承載力來看,北京得分0.5991,排名倒數第一;其他城市得分均在0.7以上,環境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強。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北京的城市化水平較高,水、電、土地的後續補給能力較弱,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轉移高耗能產業勢在必行。而河北各地城鎮化水平較低,土地紅利還未充分釋放,一方面要防止「攤大餅式」的粗放型城市擴張,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學的土地儲備制度,為城市的未來發展預留空間。
  • 上海浦東新區人口承載力考察之二:北高南低與東西差距
    浦東人口布局變化分析       2000年到2010年,隨著浦東新區人口總量增長,人口密度進一步提高。2010年,浦東新區人口密度3909人/平方公裡,比上海市高7.7%,與十年前相比,平均每平方公裡增加人口1324人。
  • 蔡昉:勞動年齡人口負增長,用改革延長人口紅利
    原標題:用改革延長人口紅利(經濟大勢)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這使我國人口紅利問題再次成為熱點。自2010年達到峰值後,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這兩年開始減少,人口撫養比也開始提高,意味著中國的人口紅利拐點已現。
  • 東營市海岸帶區域綜合承載力評估
    東營市海岸帶區域綜合承載力相比濰坊市、濱州市在資源、環境、生態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但在社會支撐方面投入不足,因此可以通過保持資源、生態優勢,彌補社會投入不足等措施提高東營市海岸帶可持續利用水平。 3.1.4 指標的預測與檢驗方法 3.1.4.1 預測參數的選取 本文預測時間跨度為2010-2020年,以2010年為基準年,常數參數的確定主要採用2010-2014年統計數據做算術平均來確定,如人口出生率取2010-2014年平均值9.556‰,人口死亡率取4.866‰,結合相關研究成果東營市人口遷入量是增加的,本文淨遷入率取3‰,GDP增長率取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