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海南土地的人口承載力,確保糧食安全的建議

2021-01-18 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提高海南土地的人口承載力,確保糧食安全的建議

B
   對政協海南省四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第0257號提案答覆意見
   
   致公黨海南省委員會:
   你們提出的「關於提高海南土地的人口承載力,確保糧食安全的建議」提案,現答覆如下:
   我省人均耕地少,糧食單產較低長期存在,糧食產量最高年份為1999年,也只能達到231.8萬噸,其中穀物187.31萬噸,遠不能滿足本省供給。我省光熱條件優越,但水資源分布不勻,部份農田灌溉不到,早造常遇春旱,晚造偶遇颱風,中間高周邊低的地貌使土壤養份淋失嚴重,肥力相對較低,水稻田沙土面積較大,單產一直很低。近年來,各級農業部門大力推廣超級稻和擴大推廣博Ⅱ15、Ⅱ優128、特燦佔25等高產優質水稻品種,2006年全省超級稻推廣面積達8.02萬畝,主推水稻品種播種面積佔70%以上,糧食的單產和總產有所提高,但種植超級稻要求肥沃的土壤,農田要能灌能排,目前我省此類農田的面積不大,約有40萬畝左右,今後要繼續圍繞提高單產這一主要目標,重點是增加投入,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和改造中低產田,同時不斷引進新品種試種,逐步調優品種結構,並保護好現有基本農田,盡力復耕已丟荒的農田8.8萬畝,努力提高我省糧食的自給率,但要做到全部自給難度較大。
   
   
   
   二○○七年五月二十一日
   
   
   
   聯繫單位、聯繫人及電話:海南省農業廳 鄧煥秋 65342127。
   抄送:省政府辦公廳,省政協辦公廳。
   

相關焦點

  • 趙暉:應該想辦法適當提高農村的人口承載力
    趙暉:應該想辦法適當提高農村的人口承載力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6-05 17:23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國農村居民住房、飲水和出行等基本條件明顯改善,人居環境基本實現乾淨、整潔、便捷,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美麗宜居村莊
  • 糧食生產面臨的問題及建議
    糧食安全問題不僅是一個重要的經濟問題,更是一個重要的政治問題,尤其對我們這樣一個人口大國而言,糧食安全尤為重要。近年來,全球範圍內的飢餓與糧食安全問題始終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我國的糧食安全也面臨許多隱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裡」「中國人的飯碗要裝我們自己的糧食」。
  • 【備考乾貨】環境承載力、人口容量、合理人口容量都是什麼重要概念?
    單從可以供養的人口數量看,環境承載力包含各種資源,例如土地資源承載力,水資源承載力,礦產資源承載力等,很顯然各種資源承載力所能供養的人口不盡相同,就像是木桶的許多木板,有長有短,但是決定環境承載力的是最短那塊木板,這就是環境人口容量。
  • 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生命線——農業農村部負責人解讀《關於防止耕地...
    隨著我國人口數量增長、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和資源環境承載力趨緊,糧食產需仍將維持緊平衡態勢;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使國際農產品市場供給不確定性增加。必須堅持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作為「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以穩定國內糧食生產來應對國際形勢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採取有力措施防止耕地「非糧化」,牢牢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的生命線。
  • 上海浦東新區人口承載力考察之三:與香港差距不是一點點
    因此,選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國際大都市香港為主要對比目標,同時參考其他國際先進城市的相關指標,與浦東新區「十二五」規劃的發展目標相比較,以反映浦東新區人口承載力的不足,促進浦東新區人口承載力協調發展。
  • 世界人口接近76億,它的承載力有上限嗎?最多能容納多少人?
    世界人口一直在不斷增加,而不管是已有的人,還是新增的人,都是要生活在地球上的,這也就是說世界人口的增長是存在著一個上限的,因為地球的承載力是存在上限的,畢竟地球不是一個無限空間,那麼地球的承載力上限在哪裡呢?最多能夠容納多少人呢?
  • 我們為何反覆提到提高農村地區的人口承載力?原來這麼重要
    和發展農村經濟相比較提高農村地區的人口承載力這個話題說的人比較少,很多人也不理解提高農村人口承載力有什麼重要的。今天我們就給大家說說關於提高農村人口承載力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大家看看是不是這麼回事?當世界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工業生產過剩問題就是必然會發生的。
  • 上海人口膨脹 生態承載力面臨挑戰
    上海人口膨脹 生態承載力面臨挑戰 >   中新社上海1月13日電 (記者 陳婷婷)中國特大型城市上海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生態承載力面臨挑戰。
  • 經濟要評:牢牢掌握糧食安全主動權 護航新發展
    「十四五」期間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階段、新特徵,正對我國確保糧食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對新變化,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滿足居民糧食消費升級為導向,保持糧食供需相對寬鬆,提高抗禦國際國內市場波動能力,即成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應有之義,也更需要未雨綢繆。糧食安全是世界性的重大課題。
  • 中國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定7重點 重視老齡化對策
    中新網2月9日電 未來幾十年,中國會有多少人口?需要多少糧食……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就要回答這些問題。據人民日報報導,國家人口與計劃生育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近日透露,中國人口發展戰略研究重點基本確定,中國人口發展戰略的研究將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人口數量問題。對未來10—50年的中長期人口數量及其變化趨勢作出科學預測。
  • 中央定調區域發展新思路: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經濟、人口承載力
    會議明確了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作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的作用,並提出要按照客觀經濟規律調整完善區域政策體系,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增強其他地區在保障糧食安全、生態安全、邊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按照客觀經濟規律調整」的說法在近年來的區域經濟政策中並不常見。
  • 耕地資源承載力關鍵影響因素識別與典型評價模型研究進展
    廣東省土地利用與整治重點實驗室;3. 廣東省土地信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 湖南省國土資源規劃院;5. 湖南省第二測繪院摘 要保障糧食安全、實現鄉村振興、助力生態文明建設是當前農業農村工作關注的熱點,其核心是耕地資源承載力問題。
  • 56個國家和地區發布全球糧食安全用水北京宣言
    新華網北京9月20日電 來自56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在剛剛閉幕的第19屆國際灌排大會上發表了關於全球糧食安全用水的《北京宣言》,以推動世界各國採取積極行動,在2015年之前實現世界貧困和飢餓人口減半的千年發展目標。
  • 北京人口疏解承接區綜合承載力排名 順義位列第一
    報告對北京16區公共服務發展狀況進行了綜合評估,其社會保障篇重點分析了北京四區的人口疏解和承接現狀,結果顯示:北京人口疏解承接區綜合承載力水平排名依次為順義、大興、昌平和房山。總報告指出,近年來,不斷的改革創新推動了北京公共服務質量大幅提升,但平原地區新城的公共服務建設力度有進一步提升和改善的空間。
  • 保障我國土地資源安全的若干戰略思考
    退耕還林工程建設中生態補償的長效機制尚未建立,因而潛伏著土地社會安全問題;東北地區耕地資源的開發已接近飽和,個別地方已過度開發,致使沙漠化、鹽鹼化和水土流失嚴重發生。農業基礎設施年久失修,水土資源匹配質量下降,糧食生產效益難以有效提高,影響到國家糧食安全。
  • 60%靠進口,日本糧食憑什麼比中國安全?
    作者:正解局,題圖來自:視覺中國在《豬肉保衛戰與中國糧食安全》一文中,我局分析了糧食安全的重要性,並指出確保糧食安全的關鍵,就是要提高糧食自給率。提高糧食自給率,並不容易。就拿日本來說,人多地少,糧食自給率低於50%,面臨巨大的缺口。但在2018年《全球糧食安全指數報告》中,日本的糧食安全排名卻遠高於中國。日本的秘訣,是海外囤地。1. 布局海外,日本屯地1200萬公頃對不差錢的發達國家來說,海外屯田是基本操作。
  • ...農村部負責人解讀《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
    必須堅持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作為「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以穩定國內糧食生產來應對國際形勢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採取有力措施防止耕地「非糧化」,牢牢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的生命線。面對農產品生產需求多樣化,必須處理好發展糧食生產和發揮比較效益的關係,不能單純以經濟效益決定耕地用途,必須集中力量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住,將有限的耕地資源優先用於糧食生產,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 ...農業農村部負責人解讀《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
    隨著我國人口數量增長、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和資源環境承載力趨緊,糧食產需仍將維持緊平衡態勢;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使國際農產品市場供給不確定性增加。必須堅持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作為「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以穩定國內糧食生產來應對國際形勢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採取有力措施防止耕地「非糧化」,牢牢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的生命線。
  • 城市人口承載力,多大才合適?
    從城市規劃角度看,每個特大城市人口承載力的約束條件應包含這樣一些主要內容,如建設用地規模和結構、人口密度、交通設施和公共運輸、城市安全和環境保護等。目前,我國一些特大城市的人口布局和規模合理性程度與國際發達城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比如,一些國際大城市的建設用地,一般佔城市總面積的20%—30%。而我國一些特大城市城鎮建設用地和農村建設用地要超過40%以上。
  • 全球背景下的中國糧食安全與營養
    文/樊勝根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所長中國的糧食安全是世界的糧食安全,同時世界的糧食安全也是中國的糧食安全。因(一)更加有效、包容性和安全食品生產體系的支持政策當前,社會的發展變得極不均衡,未來的食物生產體系必須具有包容性,農民必須要從這個系統中獲益,小農的土地使用權必須得到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