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基因 必去八個浙江紅色旅遊地

2020-11-23 浙江在線

2016-07-01 17:34 |浙江新聞客戶端編輯 唐夢霞

今天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人們爭相趕赴我省的一些革命舊址撫今追昔。

浙江是被日軍攻陷最早、侵略時間最長、受災最重的省份之一,戰火硝煙中,浙江人民用他們的血肉之軀守護了這一方國土家園,換來了今天的和平安定。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無法穿越歷史去瞻仰他們的英勇,卻能夠通過舊址感受那段歷史,那份無畏。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浙江省內有哪些必去的紅色旅遊景點。

 

嘉興南湖中共一大舊址

地址: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南溪路1號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因上海法租界巡捕的襲擾,被迫於8月初轉移至南湖一條遊船上繼續舉行,代表們在遊船上討論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和第一個決議,選舉了黨的中央領導機構,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並在船上閉幕。

1959年,為紀念中共「一大」在南湖勝利閉幕這一重大歷史事件,仿製了當年「一大」開會的遊船,作為中共「一大」紀念船,停泊在湖心島煙雨樓前東南岸邊水面展出,向人們生動地展現了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場景。

南湖、煙雨樓由此成為中國共產黨誕生的見證和象徵之一。

人物:李達、李漢俊、張國燾、劉仁靜、毛澤東、何叔衡、董必武。陳潭秋、王燼美、鄧恩銘、陳公博、周佛海、包惠僧等。

主要景點:南湖革命紀念館、南湖紅船。

 

侵浙日軍投降儀式舊址

地址:杭州富陽縣長新鄉宋殿村

△受降廳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同年12月24日富陽縣城淪陷。隨即日軍第22師團35聯隊第3大隊移駐宋殿村,其中一個中隊的隊部就設在宋作梅家裡,之後宋殿又相繼成為日軍江北指揮所。日軍在宋殿大肆修築防禦工事,在淪陷區實行法西斯統治,燒殺淫掠,無惡不作。

千人坑遺址在距侵浙日軍投降儀式舊址東南500米的山坳裡,是當年日寇殺害我同胞兄弟的刑場和拋屍地點,其間擄我無數同胞至宋殿,或囚木籠水牢,或燙煮活埋,或槍殺刀劈。在那血雨腥風的八年抗戰期間,僅宋殿本地就有370餘名村民慘死在日本鬼子的屠刀之下,千人坑裡白骨累累,慘絕人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國主義戰敗,宣布無條件投降,浙江省富陽縣長新鄉宋殿村被指定為侵駐浙江地區日軍投降的唯一地點。

讓人印象頗深的是錢塘江大橋被炸毀的場景復原。錢塘江大橋是中國人自己設計建造的第一座公路鐵路兩用橋,當年,為了阻止日軍利用大橋南侵,中國政府在大橋建成通車89天後下令將其炸毀,而執行者正是大橋的設計者茅以升。面對此情此景,他悲憤不已,但仍深信:「抗戰必勝,此橋必復」。抗戰結束後,錢塘江大橋被修復,如今仍橫跨在錢塘江上,橋下的江水奔流不息,見證了戰爭,也見證了和平。

主要景點:抗日戰爭勝利浙江受降紀念館、千人坑遺址等。

 

台州市解放一江山島烈士陵園

地址:台州椒江區青年路518號

解放一江山島烈士陵園為紀念1955年1月18日在解放一江山島戰鬥中光榮犧牲的398位烈士而建。

一江山島戰役,是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首次聯合登陸作戰。1955年1月18日,由華東軍區參謀長張愛萍統一指揮的解放軍華東軍區陸、海、空軍向國民黨殘留部隊發起聯合進攻,戰鬥歷時兩天,擊斃國民黨一江山島指揮官王生明,俘虜副指揮官王輔弼,擊斃敵軍519人,俘虜567人,解放軍背水跨海一戰,最終以犧牲393人的代價解放了一江山島。

陵園佔地總面積44.62萬平方米。烈士陵園正面為牌樓,上有著名書法家舒同題詞:「解放一江山島戰鬥烈士墓道」。山巔建有解放一江山島戰鬥紀念塔,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塔座呈六角形,塔體呈三角形,塔上塑有大型陸、海、空軍人三雕像。塔頂上有五星燈,入夜,燈光高照。紀念館北面為戰鬥陳列館,陳列有關戰鬥文獻資料、戰鬥照片、形勢圖等,系統地介紹了解放一江山島的戰鬥過程。

人物:張愛萍、遲浩田、張震,為解放一江山島英勇捐軀的四百五十四位烈士和其他革命烈士等。

主要景點:一江山島登陸戰紀念館、烈士紀念館、紀念碑、紀念塔等。

 

寧波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

地址:梁弄鎮橫坎頭村

△浙東抗日軍政幹校舊址

以四明山為中心的浙東革命根據地,是抗日戰爭時期全國十九個解放區之一,解放戰爭時期南方七個遊擊戰爭根據地之一。

1942年5月,日軍發動浙贛戰役,浙江大片地區淪為敵佔區。中共中央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決心進一步發展浙東敵後抗日遊擊戰爭,並派出一批幹部到浙東,加強與統一浙東地方黨組織和軍隊的領導。7月,成立浙東區黨委,譚啟龍任書記。8月,浙東軍政委員會成立,何克希任書記,統一領導浙東抗日武裝。同月,成立「第三戰區三北遊擊司令部」,統一整編了浙東部隊,何克希任司令員。10月到12月,浙東抗日武裝粉碎日軍上千人對叄北地區的「掃蕩」,並取得第一次反頑鬥爭的勝利。

1943年4月,粉碎了日、偽軍2000餘人的「清鄉」,攻克梁弄。8月,以譚啟龍為書記、何克希等為委員的浙東區黨委進駐梁弄橫坎頭村。在中共浙東區委的領導下,以四明山為根據地,以梁弄為指揮中心,開展了艱苦卓絕的抗日鬥爭。

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群的展館內,有一桿「抬槍」是所有前來參觀者最為好奇的。它長3.65米,是一種大型火槍,殺傷力較大,一般只放在船上和陣地上使用。

人物:譚啟龍、何克希、顧得歡、張文碧、劉亨雲、連柏生、朱學勉、李敏等。

主要景點:區委、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司令部舊址、紀念碑、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政治部舊址、新浙東東報社舊址、浙東敵後各界臨時代表大會舊址、浙東抗日軍政幹校舊址、浙東行政公署舊址。

 

溫州市浙南抗日根據地舊址

地址:南雁蕩山境內

△閩浙邊抗日救亡幹部學校

1935年,在劉英、粟裕同志的率領下,策應紅軍長徵的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即尋淮洲、方志敏率領的紅七軍團、紅十軍團)突圍部隊組建的挺進師進入浙江南部後,與閩東特委葉飛等人會合,又與浙南地下黨和紅軍遊擊隊會師,開闢與建立了溫州市浙南(平陽)抗日根據地。

1938年1月,為了培養和造就一批優秀的抗日青年幹部,閩浙邊臨時省委在疇溪小學(現平陽山門小學)創辦了當年南方8省14個革命根據地唯一的一所抗大式幹部學校——閩浙邊抗日救亡幹部學校,粟裕任校長。

1938年3月,根據東南分局副書記兼組織部長曾山同志親自到平陽傳達黨中央的指示:由粟裕同志率領挺進師主力部隊500多人,北上皖南前線抗日;劉英等同志仍堅持在浙南(平陽)抗日根據地活動;撤銷閩浙邊臨時省委,成立中共浙江臨時省委。1938年9月,浙江臨時省委轉為正式省委,劉英任書記。1939年7月,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平陽鳳臥的冠尖和馬頭崗兩地召開,這次會議的召開,對於統一和加強浙江黨的領導,鞏固黨的組織,堅持團結抗日,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人物:曾山、劉英、粟裕等。

主要景點: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紀念碑、粟裕將軍部分骨灰敬撒處、閩浙邊抗日救亡幹部學校舊址、、中共浙江省第一次黨代會會址、「浙南劉胡蘭」——鄭明德紀念館等。

 

湖州長興新四軍蘇浙軍區舊址

地址:長興縣槐坎鄉與白峴鄉境內

△新四軍蘇浙軍區紀念館

1943年9月30日,日寇為掠奪蘇浙皖邊資源,打通宣長公路,控制太湖,鞏固其寧、滬、杭三角地區的統治,維持太平洋戰爭,集結三個師團約二萬人向我蘇浙皖邊發動大規模進犯。國民黨頑軍不戰而退,孝豐、安吉、廣德、郎溪等十幾個縣大部陷於日本侵略者的跌蹄之下,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我新四軍十六旅根據中共中央給蘇南局下達的指示:「向一切敵人佔領區發展……」為拯求蘇浙皖邊淪陷區人民,打擊日寇,王必成旅長親自率領部隊從蘇南追敵南下,於一九四三年底來到長興,部隊進駐槐坎鄉仰峰岕,在這裡統一指揮郎、廣、長抗日鬥爭。一年時間內同日偽進行了包括著名的「杭村繳大炮」、「長興戰役」、「周城戰役」、「泗安戰役」、「青峴嶺戰役」等在內的135次戰鬥,消滅日偽軍2458人,浮虜2616人,攻克日偽軍據點80餘處,建立了以槐花坎(現槐坎鄉)為中心的郎廣長革命根據地,為新四軍蘇浙軍區誕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長興新四軍蘇浙軍區舊址也成為我國江南抗戰時期保存最為完整、內涵豐富且規模最大的一處革命舊址群。

人物:粟裕、葉飛、劉先勝、鍾期光、王必成、江渭清等。

主要景點:新四軍蘇浙軍區司令部、粟裕宿舍和辦公室,新四軍蘇浙軍區一縱隊司令部,新四軍蘇浙公學,新四軍後方醫院、療養所,蘇南行政公署,新四軍兵工廠,方司令、譚司令北山園住所,新四軍鞋廠,新四軍修槍所,新四軍被服廠,《蘇南報》社、新四軍蘇浙軍區報社編輯部,中共長興縣委、長興縣抗日民主政府等。

 

鎮海口海防遺址

地址:鎮海區城關招寶山

△威遠城

△安遠炮臺

鎮海地處東海之濱的甬江口,素有「兩浙門戶」,「海天雄鎮」之稱,是我國東南沿海人民抗倭、抗英、抗法、抗日的主戰場之一,具有豐富的海防歷史遺址。

鎮海口的海防歷史遺址內容齊全,自成體系,是我國目前保存較為完好的海防遺址。鎮海口海防遺址,包括甬江北岸鎮海區招寶山的威遠城、明清碑刻、月城、安遠炮臺,梓蔭山的吳公紀功碑亭、俞大猷生祠碑記、泮池(裕謙殉難處)、吳傑故居等八處;甬江南岸北侖區的戚家山營壘、金雞山瞭臺、靖遠炮臺、平遠炮臺、宏遠炮臺、鎮遠炮臺等六處。南北兩岸合計共十四處。

這些海防遺址,是中國人民熱愛祖國,不畏強暴,抗禦外侮,自強不息的歷史見證。

人物:裕謙、吳傑等。

 

麗水市中共浙江省委機關舊址

地址:麗水市城關鎮廈河村

△中共浙江省委機關舊址

1939年冬,中共浙江省委機關遷到麗水。次年5月在城內四牌樓開設一家興華廣貨號作掩護。省委書記劉英,化名王志遠,以「興華廣貨號」老闆身份居住於此。興華廣貨號坐西朝東,四開間二層樓,木結構,一樓為店鋪,二樓為住宿與辦公場所。劉英書記以商人身份作掩護開辦店鋪作為省委聯絡站,負責與東南局及各特委的聯絡接待,領導全省黨的工作和抗日救亡運動。至1941年4月省委機關遷往溫州止。

1939年至1941年間中共浙江省委在麗水城郊設了十餘處秘密活動點,主要有:興華廣貨號、黃景之律師事務所、劉英書記住所。三處遺址同是省委機關在麗水時的重要活動場所,在浙江抗日救亡運動和黨史上佔有一定地位,見證了白色恐怖時期共產黨人堅苦卓絕的鬥爭歷史。

人物:劉英、黃景之等。

主要景點:中共浙江省委機關舊址、新四軍駐浙江辦事處舊址、三巖寺紅軍洞、安岱後革命遺址、王村口革命遺址群、住龍一披雲山一寶溪系列革命舊址、齋郎戰鬥紅軍指揮部舊址、興華廣貨號、黃景之律師事務所、劉英書記住所等。

 

【浙江新聞+】

浙江紅色旅遊精品線路推薦

1、「黨的誕生與紅色浙江」之旅:上海—嘉興—平陽

以上海為起點,具有嘉興南湖風景名勝區和溫州浙南(平陽)抗日根據地舊址兩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這是一條國家級精品線路,配套穿插紹興魯迅故居及紀念館、四明山浙東抗日根據地、永嘉楠溪江紅十三軍軍部舊址等經典景區,形成相關景區互動共融、紅色浙江別具特色的國內重要旅遊幹線。積極與上海聯運,完善線路設計和推廣方案,豐富幹線內容,增加幹線亮點。同時,著眼於省內配套線路設計和建設,帶動省內紅色旅遊。

遊覽這條線路,主要是重溫中國共產黨創立時期的偉大歷史,體會浙江軍民的抗日風雲,感受浙江人民當年如火如荼的革命活動。遊覽江南水鄉,暢遊四明山、楠溪江、南雁蕩等風光秀麗的自然景區,領略山水浙江的獨特魅力。

2、「名人故裡」之旅:紹興-諸暨-新昌

主要景點景區有紹興魯迅故居及紀念館、周恩來祖居,諸暨俞秀松故居、新昌梁柏臺故居等。紹興水鄉風情、山澗奇觀、寺廟文化等伴生其中。這條線路的特點是,切實感受偉人成長曆程,體會歷史偉人、革命志士的風範和精神。遊覽國家4A級的諸暨五洩、新昌大佛寺風景名勝區,觀光紹興東湖、大禹陵、柯巖等各具特色的旅遊名勝。紅色景點與綠色景觀、人文勝跡交相輝映,具有較強的吸引力。

3、「一江山島戰史」之旅:台州椒江-一江山島-大陳島

主要景點景區有解放一江山島烈士陵園,一江山島登陸戰紀念館,一江山島和大陳島戰鬥遺址等。海島勝景、海港燈火、海天一色、海鮮美味貫穿線路。這條線路的特點是,系統參觀了解首次三軍聯合作戰、解放一江山島戰役的驚心動魄歷程,追懷在戰爭中犧牲的革命英烈,欣賞世所罕見的大陳島海蝕和海積景觀,體驗一江山島懸崖絕壁、戰壕遍布的場景,親歷海上旅行,躋身海港夜遊,走海塗,嘗海鮮,集教育、旅遊、休閒於一體,具有陸海聯遊的獨特魅力。

4、「紅色邊區」之旅:平陽鳳臥-山門-南雁蕩

主要景點景區有浙南(平陽)抗日根據地舊址、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紀念碑、中共浙江臨時省委成立舊址、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會會址等。景點位於南雁蕩山風景區,毗鄰南麂列島。這條線路是革命勝跡和自然勝景的完美結合,既可體驗當年紅軍挺進師艱難卓越的革命精神,追懷革命先烈,重溫北上抗戰的豪邁氣概,又可以領略南雁蕩山、南麂列島等秀麗旖旎的自然風光。

5、「四明山抗日堡壘」之旅:餘姚梁弄鎮-四明山景區

主要景點景區有四明山革命烈士紀念碑、中共浙東區委舊址、新四軍浙東遊擊隊縱隊政治部舊址、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司令部舊址、韜奮書店舊址、浙江銀行舊址等。群山連綿,空氣清新,森林公園、四明湖、山道古鎮鑲嵌其中。浙東敵後抗日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國19塊抗日根據地之一,四明山梁弄曾是浙東敵後抗日根據地的中心,革命歷史文化遺蹟豐富,四明山景區山水交映,古鎮風貌樸實獨特,各種景觀互相融合,形成了一條集紅色歷史與綠色生態於一體的精品線路。

6、「紅色要津」之旅:長興槐坎-莫幹山白雲山館-安吉姚家大院-孝豐

主要景點景區有新四軍蘇浙軍區司令部舊址、蘇浙軍區紀念館、蘇浙軍區一縱隊司令部舊址、蘇浙公學舊址、被服廠、報社舊址,以及莫幹山浙西特委舊址、白雲山館周恩來與蔣介石談判舊址,安吉反顧自衛戰指揮部舊址(安吉姚家大院)等。毗鄰南太湖景區、古地質公園,鑲嵌於莫幹山風景區、生態旅遊大縣安吉之中。這條線路的特點是,重現抗戰時期蘇浙軍區的風貌,感受革命烈士不怕犧牲、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體驗敵後革命老區生活,觀賞古銀杏長廊,飽覽莫幹山的竹、泉、雲三勝景及星羅棋布的別墅群落,欣賞天荒坪水電站、藏龍百瀑、隆慶園、大竹海、竹種園等著名景區(點),體會浙北民居休閒的獨特風情。

7、「浙南紅軍尋蹤」之旅:溫州-永嘉五尺鄉-楠溪江景區

主要景點景區有溫州革命紀念館、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軍部舊址、浙南紅軍遊擊總指揮部舊址(黃皮寺)、金貫真烈士墓、東宗事件舊址等。景點景區鑲嵌於江心嶼景區、楠溪江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之中。親臨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軍部舊址,體驗紅軍遊擊作戰的艱苦歲月,領略江心嶼歷史人文勝跡,飽覽楠溪江的自然風光,感受浙南古村落文化,紅綠結合,獨具特色。

8、「英烈光輝」之旅:杭州雲居山-蕭山衙前-富陽受降鎮-桐廬新合

主要景點景區有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浙江革命歷史紀念館、解放杭州紀念碑、錢塘江大橋、蕭山衙前農運紀念館、金蕭支隊遺址陳列館和三星堂等,另有侵浙日軍洽降儀式舊址(富陽受降鎮)。毗鄰西湖風光,位於「三江一島」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之中。這條線路的特點是,參觀規模大、陳列全、風景優的烈士紀念建築--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感受錢塘江大橋抗戰風雲,體會革命火種在農民運動中的傳播,參觀具有特殊意義的侵浙日軍洽降儀式舊址,追懷遊擊戰士艱苦歲月。欣賞蒼松翠柏、鬧中取靜的雲居山風景區,飽覽富春山水風光和幽深奇秀、生態別致的瑤琳仙境。

9、「星火燎原」之旅:麗水-松陽安岱後-遂昌王村口-龍泉-慶元

主要景點景區有中共浙江省委機關舊址、新四軍駐浙江辦事處舊址、三巖寺紅軍洞、安岱後革命遺址、王村口革命遺址群、住龍-寶溪系列革命舊址、齋郎戰鬥紅軍指揮部舊址等。鑲嵌於甌江上遊景區、多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之中,鄰近國內唯一的畲族自治縣。這條線路的特點是,參觀中共浙江省委機關舊址,體味安岱後紅色古寨的特色,體驗紅軍戰鬥歷程,遊覽風景獨特的箬寮原始森林,欣賞清代古民居群,飽覽百山祖、鳳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奇特風光,感受畲族文化,了解香菇歷史,觀光廊橋風景,集教育性、觀賞性、娛樂性於一體。

10、「浩然正氣」之旅:金華-義烏-東陽-永康方巖-武義

主要景點景區有金華臺灣義勇隊舊址、敵後抗日文化中心舊址、施存統故居、陳望道故居、馮雪峰故居、日軍侵華細菌戰紀念館、邵飄萍紀念館、金佛莊紀念館、劉英烈士陵園、徐英烈士故居及紀念館、潘漠華故居及紀念館等。名山、名城、名寺及古鎮、古村、古建築遍布,兼有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等。這條線路的特點是,感受全民抗戰的英雄氣概,追懷紅色理論家和抗敵勇士的革命精神,緬懷中共浙江早期領導人的革命風範和戰鬥歷程,銘記日軍侵華暴行,遊覽盧宅、俞源、郭洞等江南典型古民居古村落,飽覽雙龍洞風景區、方巖景區等浙中山水風光和人文勝跡,購買價廉物美的小商品。

11、「浙西紅區」之旅:衢州-江山-常山-開化

主要景點景區有衢江區灰坪鄉紅軍標語石刻及紅軍松、六英烈紀念碑、常山芙蓉鄉紅軍戰鬥遺蹟、開化庫坑中共閩浙贛省委舊址和福嶺山中共浙皖特委舊址、浙皖軍分區舊址、紅軍醫院和軍服廠舊址等。另有江山仙霞關抗擊日軍戰鬥舊址。鄰近有江西蘇區紀念地,並有多個著名風景區。這條線路的特點是,感受工農紅軍艱難困苦的戰鬥歲月,體驗軍民團結抗戰的英雄氣概,追懷邊區革命歷程,探險江西蘇區「紅色貿易」之路,觀光南宗孔廟,求索龍遊石窟,飽覽爛柯山、江郎山、古田山、三清山及錢江源的山水風光和自然勝景。

12、「海上遊擊」之旅:舟山定海-普陀-岱山

主要景點景區有舟山烈士陵園、大魚山烈士紀念碑、登步島戰鬥革命烈士紀念碑、桃花島革命烈士陵園、東海工委舊址、金維映烈士故居等。這條線上有海上佛國普陀山、避暑勝地朱家尖、東海漁港沈家門、東方大港寧波-舟山港。這條線路的特色是,追憶大魚山血戰、登步島戰鬥中英雄們的豐功偉績,體會先輩開展海上革命鬥爭的光榮歷史,緬懷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自然人文景觀十分豐富,欣賞普陀山別具風情的海天景色和寺廟景觀,以及岱山的蓬萊十景,飽覽海島風情,遍嘗漁家海鮮,感懷現代化港口的快速崛起。

綜合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浙江在線、新華網等

1467365654000

相關焦點

  • 堅定紅色文化自信 推進紅色基因傳承
    堅定紅色文化自信、推進紅色基因傳承,應該遵循什麼樣的路徑?  第一,堅持「四個注重」,加強紅色文化研究宣傳。一是注重拓寬視野,深化紅色文化研究。應突破當前一定程度存在的地域和時段局限,把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徵精神、延安精神等放到整個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中去找定位、作研究,避免不必要的爭端。二是注重挖掘、保護、利用紅色資源,傳承紅色文化。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和「合理利用、大力弘揚」原則,對急需搶救維護的立即開展搶救保護,對可集中搬遷的依法進行搬遷復原、統一管理。
  • 傳承紅色基因 培育時代新人
    我們堅持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讓紅色基因不斷煥發新的時代光芒。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堅持用紅色文化育人。建校初期,招生十分困難、條件設施簡陋、教學經驗不足、學生基礎較差……經歷一系列困難和挫折,學校只剩下8名老師。在這8名老師中,有6名是共產黨員。我深知:只要有黨組織和黨員在,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傳承紅色基因對老師十分重要,對學生更是重中之重。
  • 學者研討加強「四史」學習傳承紅色基因
    「加強『四史』學習傳承紅色基因」學術研討會日前在同濟大學召開,來自全國多所高校及中央媒體的30餘位專家學者,通過視頻連線展開研討。與會專家學者認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四史」是廣大師生的必修課。在學思踐悟中,讓初心薪火相傳、把使命永擔在肩。
  • 傳承紅色基因鍛造忠誠警魂
    傳承紅色基因鍛造忠誠警魂梅州公安黨建引領護航蘇區老區平安發展 發布時間:2021-01-08 07:20 星期五 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 □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鄧君 □ 通訊員 羅雄
  • 白銀有色:把紅色基因代代傳承 讓紅色土地熠熠生輝
    【鋁道網】紅色基因、紅色土地、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內核、初心所在和革命傳承,瑞金、井岡山、遵義、延安、西柏坡,均因「紅色」而典藏了歷史,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均因
  • 興國縣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畫靚模範興國」主題研學旅行
    原標題:帶上你的畫板,跟我們去旅行吧!四月,一個清爽的早晨,雲淡風輕,萬物明媚。4月22日,由興國縣青少年活動中心組織,興國縣青少年活動中心、茶園小學、茶園中學、鼎龍中心小學四校攜手打開學校大門,開展以「傳承紅色基因,畫靚模範興國」為主題的研學旅行活動。共同組織和帶領學生走進紅色遺址,融入紅色文化,弘揚蘇區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共繪美好家園「百米長卷」。孩子們熱情高漲,滿懷激情地踏上了研學之旅。
  • 堅定文化自信 傳承紅色基因
    「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靠的就是中國優秀文化傳統,因為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以鮮活的建築講活「紅色故事」  一走進天津城建大學建築藝術館,「革命豐碑──天津革命遺址展覽」立刻映入眼帘,一個個天津歷史建築所承載的紅色記憶躍然紙上。  「革命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傳承紅色基因 電影《八子》觀後感
    電影《八子》講述了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進入最為艱苦的時期,為了保護家人、故土和來之不易的革命成果,33萬贛南壯士踴躍參軍,瑞金一位老人的八個兒子悉數參軍,六人先後陣亡
  • 圖畫「四史」,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
    圖畫「四史」講述紅色故事什麼是改革?什麼是開放?改革開放的意義是什麼?改革開放的成就有哪些?泗涇三小馮光挺同學用一張圖進行了「闡述」。而葉芷優同學的《四史小報》,則詳細介紹了錢學森和中國夢。而像他們這樣,用圖來畫「四史」的同學在泗涇三小並不少。
  • 傳承紅色基因 抗美援朝老兵走進校園
    中新網山西新聞11月30日電 (高瑞峰 陳霞) 深入了解革命歷史,弘揚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紅色基因是歷史的積澱,是歷史真正厚重之所在,植根於革命先烈用鮮血染紅的泥土中,傳承於一代一代人不懈奮鬥的事業中。活動現場,兩位老人唱響了《鐵道戰士修路歌》;學生代表為兩位老人送上精心準備的剪紙畫、書法作品。其中,兩張剪紙畫以鴨綠江為背景,分別以賈振鑫、呂良為主體。當日,在聽取兩位老人的故事後,學生們紛紛分享自己的感受。
  • 廣東開展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志願宣講行動
    信息時報訊(記者 葉佳茵)12月19日,廣東省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志願宣講行動正式上線,該活動由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等單位聯合主辦,廣州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辦。
  • 傳承紅色基因 築牢紅色根基
    戰爭是一代又一代作家著力關注並傾力書寫的主題,而從孩子的視角去描寫戰爭、詮釋戰爭,從某種程度上講,不僅是藝術範疇的探究,也是作家的責任擔當。 新蕾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浴火童心」叢書,是曾有情、張子影這對夫妻作家聯袂創作的長篇系列兒童戰爭小說,分為曾有情創作的《乞丐英雄》《少爺從軍》和張子影創作的《烽火狼娃》《我的兄弟我的馬》。
  • 【文明實踐】講述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安定區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大講堂第十一講
    12月3日,福臺中學報告廳內座無虛席,一場以「講述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宣講活動正在進行。 「紅色故事孕育和承載著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紅色故事中包含共產黨人的家國情懷。朱德、賀龍、趙一曼、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壯士......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一個個紅色故事,就是一段段厚重的歷史……」
  • ...永放光彩——重慶市沙坪垻區關工委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讓紅梅花兒永放光彩  ——重慶市沙坪垻區關工委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掠影  光明日報記者 俞海萍 光明日報通訊員 袁僑偲 範益宇  這是一片紅色的熱土,英雄的故事有口皆碑,革命的印記隨處可見;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紅色的基因代代相傳。
  • 走進大埔蘇區·傳承紅色基因教育行活動圓滿舉行
    走進大埔蘇區·傳承紅色基因教育行 11月22日-24日,由福田區人才工作局支持指導,福田區社會組織總會主辦的「走進大埔蘇區·傳承紅色基因教育行」活動在廣東大埔縣圓滿開展。
  • 劉建平、王昕偉:著力構建紅色基因傳承的三大科學化體系
    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紅色基因傳承、脫貧、國際市場拓展、科研環境和文化、綠色發展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劉建平、王昕偉:著力構建紅色基因傳承的三大科學化體系】  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建平、王昕偉認為,新時代,只有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全局和戰略高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才能真正傳承好紅色基因,堅定文化自信
  • 海報時評丨讓紅色基因傳承有支點有抓手有實招
    一位機關幹部則表示,「在建黨一百周年來臨之際,通過立法進一步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實地緬懷革命先烈、參觀紀念場館,並強調,「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
  • 廣東省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志願宣講行動直播活動正式開講
    中國男籃國家隊主教練、全國青聯常委、省青聯副主席杜鋒、主播張大仙、女子50米仰泳世界紀錄保持者劉湘、《粵知一二》主持人郭嘉峰等深受青少年喜愛的各界知名人士錄製倡議視頻為廣東省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志願宣講行動直播活動拉開帷幕。
  • 廣東省雲浮市雲城區:開展紅色之旅,傳承紅色文化
    劍夫故裡,紅色味濃;仁善城頭,澎湃激昂;眾人山上,青鬱蔥蘢。9月2日上午,廣東省雲浮市雲城區腰古鎮武裝部組織腰古中學新生國防綜合實踐暨「城頭紅色之旅」活動走進革命老區城頭村。在城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該鎮傑出鄉賢李斌結合自身經歷,與新生學子們分享了心路歷程、成長體悟和人生目標,與現場師生重溫了城頭村史、紅色傳統和劍夫精神。
  • 四川鄰水:根植三山兩槽的紅色基因這樣傳承
    中國網10月17日訊 金秋時節,在遍布鄰水三山兩槽的紀念館、烈士陵園、戰鬥遺址,一批批佩戴黨徽、團徽、紅領巾的鄰州兒女排著長長的隊伍,帶著思考而來,滿懷激情而去。傳承紅色基因,激發愛國熱情。黨心換民心,黃土變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