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一隻塘鵝捕魚,像一支箭飛入水中,輕易在水中追捕魚類

2021-01-09 六維自然

在鳥類中,海鳥不但善於飛翔,也善於遊泳,能在水中遊泳追捕魚類,北方塘鵝也具有這樣捕魚本領。在英國設得蘭群島安斯特,每年都有成千上萬隻塘鵝聚集在這裡捕魚和繁殖等等,而攝影師Varesvuo就拍攝到:一隻塘鵝捕魚,像一支箭飛入水中,輕易在水中追捕魚類,展現了高超本領。

據攝影師介紹:聚集而居的北方塘鵝,往往是成群塘鵝在飛翔,在捕魚,有時也會為了食物和同類發生爭鬥,或者和其它鳥類爭搶水裡的魚,數不清的海鳥在爭搶的場面。

而這次抓拍到一隻塘鵝像一支箭飛入水中的畫面是非常難得的。塘鵝為了追捕魚類,可以以96公裡每小時的速度,從45米高空以流線型的身姿,一頭扎進海水裡捕魚,這樣速度讓水裡的魚反應不及。

塘鵝也是一種海鳥,憑藉高速入海後,在水裡還具有一定的遊泳能力,還可以繼續往海洋深處再遊幾米,所以塘鵝捕魚的成功機率也很大。

塘鵝捕魚也是非常聰明的,單只塘鵝也具有很強的捕魚能力,在不同區域,捕魚方式也有不同,例如若一群塘鵝發現魚群,它們相互合作,塘鵝群便會排成直線或半圓形進行包抄,把魚群趕向河岸水淺的地方,讓魚群沒有逃跑的方向,最終輕易捕食大量魚類食物。

在海鳥中,塘鵝也稱為北方塘鵝,北鰹鳥等,體型非常大,成年的北方塘鵝體長大約1米,張開翅膀後,翼展長可達1.7至1.9米,也是北大西洋最大的海鳥之一,廣泛分布在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北美地區等,種群分布較為廣泛。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自然!

相關焦點

  • 像遠古大蠍子的翼肢鱟,能輕易捕魚吃,卻遇志留紀最強的鄧氏魚!
    在歐洲曾發現形似大蠍子的化石,其實這是一種像遠古大蠍子的翼肢鱟,翼肢鱟不是遠古蠍子,而是和蜘蛛、蠍子和鱟有親緣關係。翼肢鱟的復原圖,翼肢鱟並不是生活在陸地上,而是像來自遠古海洋的水蠍子,生活在距今4.4至3.6億年前,是志留紀至泥盆紀時期的海洋生物,是眾多海洋生物的一員。
  • 湯河口一村民救助了一隻奇特翠鳥,名字似魚似狗,冠魚狗身份是鳥
    在鳥類中,翠鳥科已知的翠鳥種類有300多種,它們具有非常強的捕魚本領,同時大多數翠鳥的顏色是非常鮮豔的,也有一些種類顏色暗淡的翠鳥種類。近日,河口鎮一村民救助了 一隻腿部受傷的鳥,將其送到湯河口森林公安派出所,經確認是北京市市級保護野生動物 ——冠魚狗。
  • 一種植物,搗碎倒入水中可以「醉」魚,有些農民用過的的捕魚方法
    一種植物,搗碎倒入水中可以「醉」魚,有些農民用過的的捕魚方法在農村,有很多植物很神奇,神奇得讓人無法相信,所謂「一物降一物」,萬事萬物,相生相剋,魚兒生活在水中,有一部分魚,還是吃植物長大的,如果它們也有思維,估計它們也想不到
  • 黃河灘又現「暴力」放生,大魚被從高空直接拋入水中
    黃河灘又現「暴力」放生,大魚被從高空直接拋入水中。連釣魚人都看不下去:魚都給摔死了!11月5日,中牟萬灘鎮趙口閘附近,有放生者正在放生黃河鯉魚。數名放生者直接用手撿起大魚,重重地拋入水中,口中不時喊著「好人一生平安」。
  • 沒有敵人的塘鵝,在捕食的時候會有怎樣的表現,你知道嗎
    氣腫是一種膨脹的現象,因空氣充入結締組織而引起。最後我們還要注意的是,同樣的空氣囊表面擴大現象也見於犀鳥和驚叫鳥,但它們的習慣卻與塘鵝完全不同。塘鵝是鵜形目鵜鶘科鵜鶘屬8種大型遊禽,任何生物都是適應環境而生存的,塘鵝的長處,我們尚未描述完全,但再講一點就足夠了它的嘴長而強,端部尖銳,嘴根有一排細而向後的鋸齒,用以捕魚再好不過了。
  • 紐西蘭塘鵝鳥忠貞不渝的愛情在冰冷的水泥假鳥面前體現的淋漓盡致
    二十年前,紐西蘭的動物保護主義者在瑪娜島(Mana Island)上放置了80隻水泥製作的假塘鵝群,單地居民試圖吸引塘鵝寶寶們重返家園。但是這麼多年來只有一隻鳥在2015年終於出現了。但是奈傑爾(Nigel)的故事很快就變得令人沮喪,因為奈傑爾不僅是悲慘而且孤獨,並且奈傑爾(Nigel)還是想要吸引一隻水泥製作的鳥。小編我覺得一定是假水泥鳥製作的太過於真實了!大多數塘鵝很快識破這是一個圈套,轉身一飛走了。唯獨奈傑爾(Nigel)傻傻的看上了水泥中的一隻,或許它是地球上最孤獨的鳥,它甚至用海藻,泥土和樹枝為它的愛築巢。
  • 農村水庫裡的巨物,其肉質緊實,味道鮮美,經常被誤認為水中巨怪
    ,比如像是長白山天池水怪、新疆喀納斯湖中水怪等等,其實就是一些大型的魚類,下面就來看看我國農村水庫裡的巨物,其肉質緊實,味道鮮美,經常被誤認為水中巨怪!鱤魚俗稱"竿子魚",又名 "水老虎",生活在江河、湖泊,性兇猛,行動敏捷,常襲擊和追捕其它魚類
  • 水中最危險的動物有哪些:Top10
    水中最危險的動物有哪些:Top10在水中有著很多危險的動物,這些危險動物在與人類接觸的時候,有可能成為殺死人類的兇手,下面就一起Top10水中最危險的動物吧!大梭魚食肉魚類大梭魚成群捕獵,它們的生活地點很多,從近海水域一直到廣闊的遠洋。有時人們會捕捉它們並食用—但這是十分危險的,因為它們的肉有毒。大梭魚群會潛伏在珊瑚礁中隨時準備伏擊,並且攻擊速度可達40千米/小時,上榜排名Top8。鱷魚冷血的卵生動物鱷魚是極其珍貴的動物。鱷魚不是魚,是爬行動物,鱷魚之名,或是由於其像魚一樣在水中嬉戲,故而得名「鱷魚」。
  • 數個亞馬遜河裡的水中霸主,食人魚鱷魚也只是它們開胃菜
    主要以食人魚為食,上下顎的兩顆匕首狀牙齒能有15釐米長,可輕易的刺穿食人魚的身體,生性兇猛。 憑藉其尖銳的巨牙與強悍的攻擊性,是巨水狼牙魚在亞馬遜河水中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
  • 一頭扎進水裡捕魚?北方塘鵝就是這麼做的
    一頭扎進水裡捕魚?北方塘鵝就是這麼做的 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 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種魚類,素有「水中熊貓」和「水中活化石」之稱
    鱘魚是世界上現有魚類中體形大、壽命長、最古老的一種魚類,迄今已有2億多年的歷史,起源於億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素有「水中熊貓」和「水中活化石」之稱,1994年3月18日,為了宣傳保護珍稀瀕危動物的意義,郵電部發行了《珍稀魚類--鱘》特種郵票,全套4枚。(4-1)為「鰉」。
  • 蛇有毒都逃不過蜜獾,獅子魚有毒也難逃「水中蜜獾」獵殺
    在淺海區,一隻水獺正叼著一條魚往回遊走,水獺的食物主要是魚類,生活在沿海鹹、淡水交界地區的水獺,還常常到海中捕魚,不知道水獺又是捉到什麼海魚回來吃
  • 漁民捕獲罕見鱘鰉 有水中活化石之稱!
    漁民捕獲罕見鱘鰉 有水中活化石之稱!時間:2017-05-11 18:50   來源: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漁民捕獲罕見鱘鰉 有水中活化石之稱!中新網消息,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公安邊防支隊10日發布消息,當日12時許,黑龍江撫遠市漁民在中俄界江(撫遠市境內)捕魚作業時意外捕獲一條重達450斤的雌性鱘鰉魚。 據了解,10日中午當地邊防派出所接到漁民周某、張某報警稱   原標題:漁民捕獲罕見鱘鰉 有水中活化石之稱!
  • 一隻水獺捕捉章魚,即使被八爪魚的八爪封住眼,都不輕易放棄獵物
    近日攝影師Moncrieff就在海邊抓拍到:一隻水獺和一條章魚的較量,水獺是獵食者,而章魚為了生存,也不斷用八爪攻擊水獺,可最終難逃食物鏈法則。據攝影師介紹:當水獺發現章魚的蹤跡後,立即跳入水中追捕章魚,可章魚也不輕易認輸,被水獺咬住後,立即八爪反擊,緊緊纏住水獺的臉部,封住水獺眼睛等等。在力量的懸殊之下,水獺還是咬住章魚並將它拖上岸,叼到安全的地方進食。
  • 鸕鷀捕魚科普和美圖來了
    常成群棲息於水邊巖石上或水中,呈垂直站立姿勢。在水中遊泳時身體下沉較多,頸向上伸直,頭微向上仰。棲息於河流、湖泊、池塘、水庫、河口及其沼澤地帶。常成小群活動。鸕鷀因捕魚本領高超,快速潛泳在水中用尖端帶鉤的嘴捕捉魚類,自古就被人們馴養用來捕魚。在中國雲南、廣西、湖南等地,仍有人馴養鸕鷀捕魚。
  • 澳兩男子捕魚偶然引發巨鱷和鯊魚水中搶食決鬥(圖)
    澳兩男子捕魚偶然引發巨鱷和鯊魚水中搶食決鬥(圖) 小 大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鏡報》7月31日報導,近日,澳大利亞珀斯市的兩名男子克裡斯•甘迺迪(Chris Kennedy)和扎德蘭科•西裡克(Jadranko Silic)從金伯利(Kimberley)的一處海岸出海捕魚
  • 世界上最孤獨的鳥——塘鵝奈傑爾在紐西蘭黯然離世
    塘鵝,英文名gannet,是一種喜歡在島嶼群居的海鳥,它們大多棲息在懸崖邊,並能潛水捕魚。紐西蘭的瑪納島(Mana Island)原本是一處深受塘鵝喜愛的棲息之地,然而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塘鵝不再在這個島嶼長期逗留。
  • 白雲湖兩條「水中殺手」被抓住了 被證實是鱷雀鱔
    白雲湖兩條「水中殺手」被抓住了 被證實是鱷雀鱔金羊網  作者:何偉傑、劉婧婷  2019-02-18 廣州市水務局提醒市民要科學放生文/圖 金羊網記者 何偉傑 通訊員 劉婧婷2月17日下午,金羊網記者從廣州市水務局方面獲悉
  • 加數百隻塘鵝集體扎入水中瘋狂覓食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12日報導,近日,加拿大紐芬蘭島薩默福德小鎮的居民洛裡•安•古德伊爾(Lori Ann Goodyear)拍到了數百隻塘鵝迅速撲入海灣瘋狂覓食的場面。據悉,塘鵝之所以如此靠近岸邊來覓食,是因為它們所棲息的大西洋中飄來一塊大浮冰,使得它們無法從水面覓食,只得扎入水中。洛裡稱這種壯景實屬罕見,她平常見到的塘鵝不超過五隻,而現在居然數以百計。
  • 手指在水中為啥起皺? 英研究人員:是人類在進化
    手指在水中為啥起皺?英研究人員:是人類在進化   很多人有過這樣的體驗:赤手洗碗,手指指腹皮膚過一會兒開始起皺。英國研究人員用實驗證明,手指起皺有實際作用,能增強對溼物的握力,不讓碗碟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