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遠古大蠍子的翼肢鱟,能輕易捕魚吃,卻遇志留紀最強的鄧氏魚!

2020-12-03 六維自然

古生物探索是非常有意思的學科,根據化石等物質,能合理地發現和推測不同時代的生物的形態。在歐洲曾發現形似大蠍子的化石,其實這是一種像遠古大蠍子的翼肢鱟,翼肢鱟不是遠古蠍子,而是和蜘蛛、蠍子和鱟有親緣關係。

翼肢鱟的復原圖,翼肢鱟並不是生活在陸地上,而是像來自遠古海洋的水蠍子,生活在距今4.4至3.6億年前,是志留紀至泥盆紀時期的海洋生物,是眾多海洋生物的一員。

翼肢鱟屬於節肢動物門板足鱟亞綱的一種動物,也是志留紀最大的板足鱟類之一,體長可超過3米,加上還有鋒利的口鉗,一看就是當時海洋兇猛的獵食者,能輕易捕食魚類。

翼肢鱟也是節肢動物中最大的種類之一,在海洋生態系統中佔有重要位置,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化石發現,表明它們有些種類已開始侵入淡水及陸地,開始向陸地發展,例如板足鱟。

像遠古大蠍子的翼肢鱟,能輕易捕魚吃,是喜歡捕魚吃,也會被魚捕吃,因為它們會遇到志留紀最強的鄧氏魚,鄧氏魚當時在海底幾乎可以說是稱霸的地位,是一種處於頂級的海洋掠食動物,遇到鄧氏魚經過,翼肢鱟只能潛伏在海底中,一動不動,避免被發現,不然會成為鄧氏魚的食物,鄧氏魚強大咬合力足於咬穿一切獵物,鄧氏魚食物包括有硬殼保護的魚類及無脊椎動物!

翼肢鱟的化石最常見發現地為歐洲,在當時翼肢鱟雖是強大的水中生活的捕食動物,但隨著泥盆紀末期地球的環境變化,連鄧氏魚都消失滅絕了,都輸給其它更小更靈活的鯊魚和其它肉食魚類,作為海生節肢動物翼肢鱟也不敵這些肉食魚類,最終全部消失滅絕,只能從化石上推測它們與蜘蛛、蠍子和鱟有親緣關係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自然!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相關焦點

  • 巨無霸節肢動物——翼肢鱟
    史上最大的節肢動物翼肢鱟翼肢鱟也是海蠍的一種,但是跟布龍度蠍子不同的是,它們體型巨大,體長可達3米左右,相當於一層樓高,這種龐然大物是海洋中頂級獵食者之一。在它們統治海洋時間,其他物種只能在夾縫中生存。翼肢鱟主要生活在淺水區域,通過偷襲的方式捕食魚類和三葉蟲。雖然翼肢鱟體型巨大,但是它們相當善於偽裝,是一個絕對優秀的狙擊手。
  • 遠古海洋種的蠍子,巨型羽翅鱟到底長什麼樣子?
    巨型羽翅鱟是生活在距今4.6-4.45億年間的一種海蠍,又被稱為廣翅鱟。這群跟鱟具有血緣關係的海蠍們,它們大多數都是水生的節肢動物。這種動物生物力頑強,戰鬥力爆表,它們可以在任何環境下生存,無論是淡水環境還是陸地環境。
  • 史前志留紀的龐然大物,當年稱霸整個海洋,統治了2000多萬年
    最近,有關科學家在對古生物進行研究的時候,發現了一種在遠古時代就已經存在的大型水中生物,這種生物與蜘蛛、蠍子有著相似的外形,它們不僅有著極為鋒利的口鉗,而且還有著3米多的體長,毫無疑問這種生物在水下就是霸主的存在。
  • 海洋頭號殺手——消逝的遠古蠍子
    而這時一種奇特的生物竟悄無聲息地進化了出來,它們形似蠍子,卻有著鱷魚的身材和巨大的鰲,因為形似我們稱其為「海蠍」,它就是之後志留紀的海洋霸主、海洋中的恐怖化身——「板足鱟(hòu)」(Eurypterida)。Charles R.
  • 板足鱟,古生代海洋的頂級掠食者,在一次次打擊中總能涅槃重生!
    現代蜘蛛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動物,而它們所屬的蛛形綱也是僅此於昆蟲綱的第二大動物類群。在科學家的追源溯本下,蜘蛛的祖先在地球的遠古時期也曾一度稱霸,風光無幾——古生代一霸板足鱟類(俗稱海蠍子)。而板足鱟在把盔甲搞出來的同時,它們還找到一個突破——附肢特化。早期節肢動物的附肢分為運動和呼吸兩部分。早期螯肢動物就簡單了,各自專業化承擔不同的功能,第一對附肢演化成獨特的螯肢(大鉗子),其他附肢專注呼吸,靠前的六對附肢用來運動。有運動能力、還有兩個大鉗子,那吃的就不愁了,所以螯肢動物體型開始變大(膨脹了)。
  • 奇異的遠古水生動物
    鄧氏魚處於食物鏈頂端,處泥盆紀的鯊魚可能是它的捕食對象。然而,巨大的身軀極大地影響了鄧氏魚的運動速度和靈敏度,使其在進化中輸給了鯊魚等軟骨魚,最終滅絕。翼肢鱟,最大的種可長達2.7米,最小的只有50釐米。最初於希留利亞紀出現,卻於泥盆紀早至中期消失。共有四對腳,第五對對演化成用來划水的漿,另有一對螯可以捕捉獵物。
  • 泥盆紀恐怖生物,鄧氏魚無愧是海洋巨無霸
    泥盆紀時期出現了一種恐怖的遠古生物,鄧氏魚。它們是鯊魚獵手,海中巨無霸,站在食物鏈頂端的霸主。鄧氏魚鄧氏魚出現在泥盆紀時期,距今大約3.7億年左右的深海中,是一種非常巨大的魚類。鄧氏魚體長能夠達到10米以上,體重有4噸左右,得益於巨大的體型,它們稱霸了海洋相當長的時間。你或許不知道,鄧氏魚長得跟外星生物一般,頭部被堅硬的盾甲包圍,強壯的身體具有跟鯊魚一樣有著流線般的身體,移動速度敏捷,可以輕巧靈活的捕殺獵物。下頜魚類稱霸海洋在寒武紀以後的數千萬年裡,魚類下頜的出現,使它們迅速崛起,一躍成為海洋中最優秀的物種,並開始統治海洋。
  • 「左子聊史前」之第四期 ——志留紀
    上次說了,在經歷了奧陶紀末期的大滅絕之後,地球生物好久都沒有緩過來。終於,他們迎來了古生代的第三個紀元——志留紀。      志留紀在群星璀璨的古生代中很不起眼,算是最不出名的一個紀元了。而且,它的時間非常短,只持續了2400萬年,是古生代中最短的。
  • 生物大探索——志留紀
    本篇將介紹志留紀的標誌性動物。它們的體型甚至比祖先更加龐大,能達到3.6米長。,板足鱟的「親兄弟」——布龍度海蠍,開闢了非同尋常的進化之路。布龍度海蠍身長1米,最大的可達3米,有巨大的尾刺,外觀已與當今蠍子無異。在與巨型鸚鵡螺的對抗中,它們不像同胞板足鱟一樣死守到底,而是選擇了逃避。為了躲避可怕的對手,布龍度海蠍開始放眼於陸地,最終,它們勇敢的邁出了這一步,成為了第一批登上陸地的動物。這是生物發展史上的宇宙性突破,海蠍扛起了進軍陸地的大旗,無數的生物隨後接踵而至。
  • 盤點史前猛獸,鄧氏魚吃鯊魚,而它敢吃虎豹
    鄧氏魚,是一種生活在泥盆紀,以肉為食的魚類,其體重在八噸左右,身長三十英尺,是當時海洋中的頂級獵食者。鄧氏魚頭骨鄧氏魚的頭部有著像鎧甲一樣的外殼,一般的獵食者都不能輕易的咬穿進去,這讓它在打鬥中處於絕對的優勢。除此之外,讓它稱霸海洋的另外一種原因是它擁有驚人的咬合力,一般可以瞬間釋放五噸的壓力。
  • 遠古時期海底霸王鄧氏魚
    這種魚對它的食物毫不講究,它吃魚、任何海洋生物、鯊魚甚至它的同類。且這看起來是鄧氏魚忍受消化不良的結果:它的化石常和被回吐的、半消化的魚在一起。鄧氏魚看起來像是兇暴的猛獸:強有力的體格加上包裹著甲板的頭部。這是一種泥盆紀海洋最兇猛的肉食動物,即使在4億年後人們看到它的化石仍然會感到敬畏。它非常大,這意味著它可以一口將小型鯊魚撕成兩半。
  • 蠍子的祖先是誰?科學家提到一種遠古生物,比恐龍還久遠
    提到蠍子,很多朋友都會感到害怕,因為經過研究得知,在地球上,所有的蠍子都是含有毒性的,而且,蠍子還是一種肉食性動物,它們的性情非常兇殘。同時,作為地球最古老的居民之一,蠍子的生命力也極強,它們在4億多年之前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那個時候的地球還是志留紀時期,算起來,要比恐龍還要早了2億多年。目前,在世界上現存的蠍子種類一共有1700多種,在東亞地區,蠍子是入藥的最好食材之一,很多地方也用蠍子來泡酒,據說可以有效治療風溼類疾病。那麼,蠍子的祖先究竟是誰呢?它們與現代蠍子又有哪些不同?
  • 地球10大最怪異的史前動物,鄧氏魚第十,翼龍第四,怪誕蟲榜首
    10、鄧氏魚:鄧氏魚是一種活於古生代泥盆紀時期(約3.6億至4.3億年前)的大型古生物,身體長約11米,重量可達6噸,咬合力可達5
  • 盤點十大遠古海洋猛獸
    鄧氏魚巨齒鯊滄龍誰最強?盤點十大遠古海洋猛獸3月17日消息,在已滅絕的十大海洋巨物中,鄧氏魚堪稱一種巨大的史前生物。它巨大的咬合力,完全不遜色於史前生物中的滄龍、帝鱷、劍吻鯊等兇猛的怪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下這些令人恐怖的史前巨物。
  • 有史以來最大的蠍子,布龍度蠍子
    布龍度蠍子布龍度蠍子首次出現在4.3億年前的遠古海洋,或許得益於進化的成功,又或是競爭對手太少。布龍度蠍子自出現以後一直沒有太多的變化。它們屬於蛛形動物,和蜘蛛、蟎蟲有較近的親緣關係。目前已知的布龍度蠍子有1米左右長,也是有史以來記錄最大的蠍子。
  • 弱肉強食的殘酷世界 遠古時代的地球上的這些怪獸比恐龍更可怕
    但是這些地球上的遠古十大怪獸,無一不已恐龍還要可怕的多。     1、泰坦蟒     蛇本來就很恐怖,在地球上的遠古十大怪獸自然少不了了。泰坦蟒是史前最大的蛇,比現在世界上最大的蛇還不知道要大上多少倍呢。泰坦本就是巨人的意思,泰坦蟒平均體長達10——15米,最大重達2.8噸。恐龍滅絕之後,其它掠食者為爭奪霸權互相殘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