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肢鱟是一種在泥盆紀出現的動物,它們屬於螯肢亞門,是記錄可考最大的節肢動物。初次出現在4.2億年前左右,大約2.7億年前完全滅絕,在地質歷史中佔有重要地位。在它們存活的1.5億年間又發生了什麼呢?
史上最大的節肢動物翼肢鱟
翼肢鱟也是海蠍的一種,但是跟布龍度蠍子不同的是,它們體型巨大,體長可達3米左右,相當於一層樓高,這種龐然大物是海洋中頂級獵食者之一。在它們統治海洋時間,其他物種只能在夾縫中生存。
翼肢鱟主要生活在淺水區域,通過偷襲的方式捕食魚類和三葉蟲。雖然翼肢鱟體型巨大,但是它們相當善於偽裝,是一個絕對優秀的狙擊手。它們會利用泥土覆蓋身體,當獵物遊到攻擊範圍內,立馬發動攻擊,使用爪子抓住獵物,打獵物一個措手不及。

體型雖大動作一樣敏捷
不同於其他類型的海蠍,翼肢鱟因為體型的原因,是無法在陸地生存的,它們一生只能呆在水當中。不過,根據科學研究發現。翼翅鱟生活環境不僅僅是海洋中,在淡水區域中也發現過它們的身影。試想一下,數億年前一隻飢餓的翼肢鱟,為了追捕獵物,沿著江河進入內陸湖中,之後在內陸湖中稱霸定居。直到死去。
不要看翼肢鱟體型到,就覺得它們遊動速度不快。其實,翼肢鱟是非常善於遊泳的,在水中它們動作相當敏捷。通過長而扁平的尾巴上下左右來回擺動,寬扁的尾端推動整個身體在水中快速遊動,這種遊動方式和魚類很像。正是藉助這種方式,它們制霸了海洋很長一段時間。

時間拋棄了翼肢鱟
隨著時間的推移,海洋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頂級動物。科學家經過長期研究化石發現,翼肢鱟體型越來越小,這可能跟魚類進化有關。魚類的進一步進化,遊動速度佔據了很大優勢,翼肢鱟為了捕食,不得不選擇進化成體型更小的海蠍,畢竟體型小,行動會更靈活。另一種可能,出現了大型魚類,如鄧氏魚。這種體型巨大的魚類,會經常攻擊巨型海蠍,導致巨型海蠍種群衰落。

被迫轉移陸地生活
大約在3.3億年前,迫於在海洋中的生存壓力,多種海蠍被迫到陸地生活,完全脫離了海洋生存環境。在石炭紀時期的沼澤森林中,生活著一種巨蛛海蠍,它們就是有海生海蠍進化而來。巨蛛海蠍主要以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而在石炭紀晚期,隨著沼澤森林的消亡,巨蛛海蠍種群也逐漸減少。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就是自然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