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夕法尼亞大學設計學院院長:未來城市發展應超越可持續系統

2020-12-05 澎湃新聞

「將一個更美好的地球留給子孫後代是最基本的想法,我們還應該擁有更宏大的抱負……建築設計師的使命遠不止建設一個能讓社會、生態和經濟利益均衡發展的可持續系統,這個系統在保持原有平衡的基礎上還應該創造能源和價值。」

日前,在中國參加「賓大-中國設計論壇」的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設計學院院長、城市研究學者Fritz Steiner教授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專訪時說。

Steiner教授在此次活動中重點闡釋了「再生系統」(regenerative system)的建築和設計理念。他主張,建築和設計的使命遠不止停留在表面功夫上的「好看」,而應該深入考慮它會為人類帶來哪些好處,和自然生態系統之間又有怎麼樣的聯繫。

紐約城市改造的啟發

Steiner以紐約城市改造的案例試圖給今天中國的城市設計和規劃提供啟發。

如同許多老城市,紐約的汙水處理系統仍是雨汙合流制,同時接收雨水與汙水。當大雨來襲時,未經處理的汙水就會開始泛濫。位於布魯克林的郭瓦納斯運河就曾是這套排水系統的「受害者」,每當降雨量過大時,雨汙合流溢流就會直接排入運河,每年的排水量超過110萬立方米,是美國受汙染最嚴重的河道之一。

2010年,美國聯邦政府環境保護署將其列入超級基金項目,開始進行淨化治理。

在此背景下,布魯克林景觀設計和城市設計事務所德蘭工作室(DLAND Studio)與當地社區組織、政府機關密切合作,設計了一項名為 「海綿公園」的創新性方案。該方案提出在運河沿線建造一個覆滿植被的多功能公園,以減緩、吸收和過濾受汙染的地表水,從而減少排入下水道系統的雨水量。不僅如此,該公園還為本地社區提供了所需的開放空間系統,包括狗公園、社區花園、公共展示空間和臨時性市集等。海綿公園試點項目於2016年竣工,每年可實現對近200萬加侖雨水的管理。

另一個案例則是美國弗萊士河公園(Freshkills Park)。它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填埋場,但現在正被改造成一個巨大的公園,到21世紀30年代後期建成之時,它的面積將達到中央公園的三倍大。這裡曾經是一片沼澤地,也是眾多涉禽、藍蟹、淡水龜和各種各樣的開花草本植物的家園。

紐約城市規劃者們並非想「復原」弗萊士河公園昔日的綠色風貌,而是因地制宜,在垃圾形成的草地空間上修建起一個全新的生態系統和綿延數英裡的多功能步道、野餐場地、表演舞臺、皮艇碼頭和球場。雖然人類的行為曾為它們帶來了不可逆轉的改變,但在那曾經荒廢的空間中,生命和自然仍可找到立足之地。

中美可切磋探索「未來城市」問題

「我們學院與中國的淵源在上世紀就已埋下種子。」 Steiner教授說。

1924年,古建築學大家梁思成遠赴美留學,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賓大在1868年開設建築課程,1903年法國建築大師保羅·克瑞(Paul Philippe Cret)的加入使該系揚名海內外。賓大建築系也是中國第一代建築師的搖籃,除了梁思成,林徽因、陳植、楊廷寶、范文照等中國現代建築學的奠基人也都在這所常春藤學府接受最先進的布扎(Beaux-Arts)建築體系。

據Steiner教授介紹,賓夕法尼亞大學對中國城市的探索也一直延續至今。設計學院的「中國研究計劃」發起了一系列研究中國大都市圈城市化的研討課程。今年開設的中國珠江三角洲新興大都市圈課程著重探討什麼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未來城市,此前的另一課程對京津冀都市圈的交通網絡、生態結構、就業機會和文化問題等進行了深入研究。

「中國研究計劃」並不局限於紙上談兵。2015年以來,來自設計學院的景觀建築、建築、城市與地區規劃、歷史保護等專業的教師在中國組織了各類展覽和研討會。今年3月,賓大設計學院在北京賓大沃頓中心與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主持召開「賓大-中國設計論壇」,吸引了多所國際著名高校的學者參與交流會。交流會歷時兩天,分為三個核心主題,分別是城市設計、建築,以及風景園林。

「在這近百年的風風雨雨間,儘管中美外交關係時好時壞,但在民間和教育層面的交流從未中斷。」 Steiner說,在對「未來城市」的探索上,中美兩國還有許多值得切磋。

相關焦點

  • 香港理工大學跨學科合作成立「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
    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研究範疇跨越多學科合作  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由身兼建設及環境學院院長的滕錦光教授領導,副院長是李向東教授,全院共分五大範疇:(一)城市規劃及管理;(二)城市基建;(三)城市環境;(四)城市發展的數碼科技;(五)大廈能源及環境性能;  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轄下共設有二十六個研究小組
  • 賓夕法尼亞大學與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有什麼差別?
    ,主要的差別有以下幾點:1、所在的城市不一樣:賓大位於賓夕法尼亞州最大城市費城。2、學校性質不相同:賓大是一所私立名校,而PSU則是全美排行前10的公立大學。3、擅長的教學方向不一樣:賓夕法尼亞大學:是美國第四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也是美國第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是一所世界聞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學,著名的常春藤盟校之一。
  • 「歸成—畢業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第一代中國建築師」展覽開幕
    2019年7月22日《歸成——畢業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第一代中國建築師》主題展覽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拉開帷幕,該項目是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與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聯合舉辦,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設計學院和中國營造學社紀念館協辦,展覽集中展示1918年至1935年期間,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求學的
  • 浙江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赴浙大城市學院講課
    浙江大學吳漢明院士在浙大城市學院召開講座1月12日,據浙大城市學院官網消息,近日浙江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漢明應邀為浙大城市學院召開學術講座。吳漢明院士在浙大城市學院召開的學術講座主題為「『中國芯』製造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 賓夕法尼亞大學12個學院最全分析來了!
    作為全球頂尖的私立研究型大學,著名的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賓夕法尼亞大學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留學生的夢校。無論你是衝著全美第一所商學院、醫學院而來,還是想在教育學、經濟學、醫療、歷史學、法學、英語及商科其它眾多專業繼續深造,賓大都是最佳選擇。
  •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舉行建院60周年主題大會!
    11月28日上午,「青山設計 設計未來」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建院60周年主題大會在校文浩科學館隆重舉行。他表示,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在未來建設中要注重特色發展,用60年的實踐經驗改革應用型學科,積極投身到中國設計教育改革、提高中國設計教育的世界地位的使命中,培養具有國際視野、中國特色、符合新經濟時代需求的設計類人才。
  • SASAKI設計的54廣場和賓夕法尼亞大道
    整個綜合區還靠近喬治華盛頓大學,並與主要的公共運輸樞紐相鄰,包括了辦公、住宅和零售元素、大量綠色公共空間、街景、臺階和庭院,並在整個地區實施創新性的雨洪管理策略。這些空間為遊客、工作人員以及居民提供了一年四季宜人的戶外體驗。  54廣場四座建築的底面設計旨在促進綜合區中開放空間的公共功能。
  • 河南大學經濟學院名譽院長耿明齋教授談都市圈建設:錯位發展 功能...
    「洛陽都市圈與鄭州都市圈應是一種共生關係,只有優勢共塑、長短互補、錯位發展、功能耦合、良性競爭、相互驅動,才能共同打造牽動全局、支撐全域的場域載體『強磁場』。」河南大學經濟學院名譽院長、中原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耿明齋教授日前接受記者專訪時談了洛陽都市圈與鄭州都市圈如何相處的問題。
  • 2020賓夕法尼亞大學官方夏校
    在這個夏天,不妨一起來到賓夕法尼亞大學,感受不同思維火花的碰撞,開啟多元化學術進修之旅吧!(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簡稱賓大(UPenn),位於賓夕法尼亞州最大城市費城。
  • 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_院校信息庫_陽光高考
    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高級工程師,曾任企業公司副總經理。徐君陶  院長助理、董事會秘書   協助院長分管學院行政、人事、董事會日常工作。    副研究員    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曾任西安交通大學人事處副處長。
  •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楊保軍:四大變革成就未來城市的鏡像孿生
    新一代信息技術對城市的作用正在從數字呈現轉向智能體驗,藉助大數據深度挖掘技術、人工智慧、物聯網技術和網際網路平臺,未來城市將會在規劃內容、決策機制、建設標準、編制模式四個方面發生變革。  未來城市將是鏡像孿生。從雄安新區開始,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展開了廣泛持續的跟蹤研究,試圖探索一種新的城市成長方式,我們稱之為鏡像孿生。
  • 【美國名校系列】賓夕法尼亞大學
    賓夕法尼亞大學 UNIVERSITY 學校簡介 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費城,是一所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同時還是北美頂尖大學學術聯盟美國大學協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的十四所創始成員校之一。
  • 「未來之城」這樣建!專家學者相聚成都縱論城市可持續發展
    一座能夠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未來之城」是啥樣?面對疫情衝擊,我們期望城市擁有怎樣的韌性?該如何提升城市承載能力,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強勁動力?論壇上,成都向全球借智,也為世界城市發展提供經驗。  新圖景 城市動能不止,承載力更強  本屆論壇以「推動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建設開放共享的未來之城」為主題,這也是論壇首次在可持續發展前加上「高質量」這個定語。  這正是我們對城市未來的期許。「據聯合國有關機構預測,到2050年可能會有7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聯合國人居署中國項目主任張振山說。
  • 當城市人口不斷激增,人類的未來家園該如何建造?耶魯環境學院正在構思城市新出路
    未來的城市圖景會像《銀翼殺手》裡的賽博末日嗎?依靠創新技術和理念,是否有機會探索出可持續發展城市的更多可能?過去的幾十年裡,人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城市本身的存在和增長,與各種環境問題密切相關。「但同時城市也集合了許許多多的部門,在這裡更有可能把事情做成。」這些年,她研究了城市的增長如何對生物多樣性、食物系統和氣候造成壓力,也揭示了城市形態與環境影響之間的關係。她的工作引起了人們注意到許多成為可持續設計和綠色政策榜樣的城市,如臺北和明尼阿波利斯。
  • 深圳論壇 | 總設計師制與城市發展的未來​
    從制度到實踐,從實踐到收穫,目前總設計師制已在多處不同特點和發展階段的地區得以實踐。城市在發展,各種先進理念和科技進步會對未來的總設計師制產生哪些影響?總設計師制又會從哪些方面對城市發展的未來產生長遠的影響?論壇邀請城市設計及其相關領域的專家,基於總設計師制的未來性——包括新的問題和機遇、制度和設想等,進行暢想與對談。
  • 李建平任中國海洋大學未來海洋學院院長,曾在北師大工作多年
    李建平任中國海洋大學未來海洋學院院長,曾在北師大工作多年 澎湃新聞記者 蔣子文 2020-12-24 09:22 來源:澎湃新聞
  •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今年新增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停招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統計學專業。本科一批次招生省份增加四川省,今年學院在河南和四川本科一批次招生,計劃分別為150人和95人,較去年有大幅增加。 一、請您簡要介紹一下學校基本情況及發展願景。
  • 從∞開啟無限可能|西安歐亞學院艾德藝術設計學院院長Tony Brown...
    無限  UNLIMITED  作品《∞》在西安歐亞學院校園裡的二次呈現,傳達了以超越常規的思維模式突破傳統形態多樣化演變的理念,通過「尺度」與「場域」的概念,構建了一個充滿哲思且富有價值的人文作品。
  • 臺灣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管倖生院長等到山東交流訪問
    在青島大學紡織服裝學院合影在青島大學美術學院參觀在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合影    華夏經緯網7月9日訊    7月3日至9日,臺灣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管倖生院長、創意生活設計系黃世輝主任、視覺傳達設計系顧理主任、工業設計系張景旭老師及二位研究生到山東交流訪問。
  • 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師生的概念設計:未來火星上的城市
    中國向火星發射的第一個探測器正在飛向火星的旅途中,目前世界各大國都在積極探測火星,美國的SpaceX公司更是計劃未來要登陸火星並在火星上建立城市。目前在火星上建立適合人類生存居住的城市還困難重重,因為火星的生存環境與地球環境有天壤之別:火星上溫度極低,大氣極其稀薄無法支持生物生存,也沒有液態的水,卻有極強的宇宙輻射。